印了卖钱?程闻柳听了林夏至的话心里一动。除了印书,还能卖给戏班子。林夏至继续说。在景国,戏班子唱戏得给写话本的人钱才能唱,若是没有给钱被作者或者书迷发现找上门,那可是要吃官司的。当然若是没有人找上门,自然也就没事。大郡县的大戏班子都不会为了省这点小钱,坏了自己名声。林夏至觉得这个规定还挺好的,古代居然有这种防止抄袭的律法。确实可以,不过得等景哥儿写完了再说。程闻柳没有立马答应下来。林夏至到程家的时候,程鸾景正在自己的阁楼里,阁楼的光线更好,做事情不费眼睛。夏哥哥,你來得正好,我刚好在纠结什么时间让天庭发现织哥儿偷偷下凡。程鸾景将林夏至拉过去坐下,让林夏至看他今天写的稿子。马车夫意图在破庙里杀了牛郎,抢占织哥儿和他们的钱财,织哥儿被逼无奈只能使用法术救下牛郎,他用这个法术的动静可比当初弄水镜大多了。看样子景哥儿是准备在这个时候安排天庭发现织哥儿私自下凡,他将稿子还给景哥儿:你这个安排还不错,就照你的想法来写。会不会太快了一些?程鸾景咬咬嘴唇:我后面想林夏至打断他说话:景哥儿,咱们先不说这个,我来一趟是听你二哥说你为了写话本饭都不吃,我来劝劝你。没有的事。程鸾景立马否认。林夏至笑着看他,不说话。其实程闻柳假装看看天,又看看脚脚背,也就一两次,他们太大惊小怪了。一两次是多少次?林夏至继续问他。程鸾景有些烦躁地抓了抓头发:我哪里记得这些。林夏至帮他把桌上摆放得有些乱的文稿放整齐,才对着他说:反正身体是你自己的,我这段时间本来想了个好点子想说给你听,看你有没有兴趣也把这写成故事,照你这个情况看,等你写完这本牛郎与织哥儿的故事恐怕身体也快拖垮了,还是别说故事什么的来劳累你了。不累,一点都不累。说完这句话,程鸾景忍不住打了个哈欠。你自己照镜子看看,就你这个样子还好意思说自己不累?林夏至从一旁拿出一把铜镜。程鸾景看着铜镜里自己哈欠连天的样子,想着他昨晚半夜爬起来写了会儿,忍不住有些心虚。好好睡一觉,你还年轻,以后有大把的时间能够写更多的故事,干嘛为了一个故事折腾自己,也折腾关心你的人。见程鸾景听进去了一些,林夏至继续说:等你身体恢复了,我再给你说我新想到的点子。好,我听你的按时吃饭,好好休息。程鸾景点头答应。既然你愿意听劝,我就告诉你一个消息。林夏至奉行甜枣加棍棒原则,将他和程闻柳商量给他出书的事说出来。我写的故事也能出书?还能编成戏本子?程鸾景惊喜。对,这个故事你可得好好写,写得不好我们可不会浪费钱给你出书,更不会戏班子的人唱。林夏至吓唬他。嗯嗯,我知道,写得不好我自己都不好意思。程鸾景动力满满,顿时文思泉涌又想趴桌上继续写。坐下去之前,程鸾景眼巴巴地看了眼林夏至:夏哥哥,这还没到吃饭的时间,我可以继续写吧?林夏至失笑:你写吧,我就不在这里打扰你了。说完林夏至就转身下楼去,完成程闻柳和程夫郎的委托,他得给他们回个话。还是夏哥儿厉害,平日里我们都宠着景哥儿,怎么说他都不当一回事。程夫郎听了林夏至的话松了口气。我也没怎么说,是他自己想着要多休息了。林夏至不邀功,对了,写东西的时间最好别太久,半个时辰休息一下,晚上光线不好的时候也不能写,不然眼睛容易熬坏。程夫郎一想还真是这样,他听说有些穷苦人家的孩子想读书,家里又点不起亮堂的蜡烛,只能就着油灯或者隔壁人家的灯看书,最后把眼睛看坏了,看不清远处的东西。一个未出嫁的哥儿要是看不清东西,哪里能够找到好亲事,程夫郎赶紧吩咐身边的下人去一趟程鸾景那边,让伺候的人记得提醒程鸾景半小时休息一次。第158章 竹签结帐在程家吃过午饭,程夫郎留着林夏至说了会儿话,又给了他一些孕夫用得上的东西,才放林夏至离开。因着林夏至上午就派人回去说了他今天要去程家,饭后也不用着急回去,程闻柳就拉着他去了县城的码头。天气回暖之后码头逐渐热闹起来,加上过了一个年,码头上又多了很多新玩意儿,两人兴致勃勃地逛了一圈,林夏至花钱给家里人都买了东西。现在林夏至买东西程闻柳不会帮忙付钱,他依旧名不正言不顺,只有他偶尔给林夏至买礼物,林夏至看着礼物不是很贵重的才会接受。或许等林夏至彻底接受了程闻柳,才会把别扭的心态改正过来。在码头溜达了一圈,林夏至最后去了一趟飘香十里。飘香十里已经是远近闻名的小吃店了,有些隔壁县城好这一口的人甚至会专门乘车就为了过来吃一次。年前,飘香十里隔壁的人家不做了,他赶快把隔壁的店铺盘下来,将飘香十里从一个店面扩张到两个店面,店里人忙不过来,他又买了两个下人回来帮忙。林夏至过去的时候差不多申时中,这个时间不到吃晩饭的时候,距离吃午饭又有些久了,正好可以吃点零食垫垫肚子,店里人都坐满了,还有外带的人也排着队。林夏至看他们忙得脚不沾地,就没有进去吃东西了,飘香十里的东西林家厨房的人自己都会做,用不着在外面吃。周小竹现在只负责收钱不用上菜,只是算账也不轻松,林夏至过去的时候他都没空招呼。看着店里算账有点困难,林夏至想到以前那些快餐店的付款方式,准备等周小竹空了给他说说,看能不能省点事。林夏至在飘香十里就进去帮忙算账,程闻柳被他开口撵走。其实他倒不是真的不乐意和程闻柳一起多待一会儿,只是他忙着算账没时间陪,没必要让程闻柳在一旁干耗着,就林夏至所知,程闻柳手上的事情也不少。今天已经和林夏至一起待了好几个时辰,程闻柳这次倒是听话,他得回去处理事情,同周小竹打了招呼就离开了。夏哥儿,你和程少爷的事你怎么想的?算完一批单子之后,周小竹抽空问林夏至。林夏至现在对这个问题倒是不怎么排斥,有人问他就回答:我准备再等一阵子,等我阿么能管好家。你有没有想过,你一直如同护崽的母鸡一样看着你阿么,他如何能够学会管家,要我说人都是被逼出来的,等你离开,你阿么自然就能学会管家。周小竹劝他。林夏至皱了下眉,他不放心:可是,我你不用担心他,我看承祖夫夫两都是好的,你还担心他们对哥夫不好不成。周小竹笑林夏至太过杞人忧天,也就是一家人才和你说这句实话,其实我看二哥和哥夫都不是能够管家的性子,与其想着培养他们,不如把事情交给承祖夫夫两管着,你嫁到程家之后距么家也不远,随时都能回来看着,不用担心你爹么那么多。周小竹的话说在了点子上,林夏至从年前就开始教李秀管家,也不知道是他以前不识字不会算数学起来慢,还是因为他怀着身子不能费神,到现在李秀都看不明白账目。店里又送来一批账单要算,周小竹不再和林夏至闲聊,快速拨弄算盘把钱算出来好给客人结帐。又忙碌了半个时辰,店里的客人才渐渐减下来,店里的人终于空闲了一点。林夏至逮着空和周小竹说他想的办法,免得结帐这么困难。飘香十里的东西都是明码标价的,价格也简单,都是五的倍数,炸素菜五文一份,炸丸子十文一份,炸肉十五文一份只需要做一些小竹签,一根竹签代表五文,小二在给客人上菜的时候就把竹签一起拿给客人,每张桌子都编上号数,上菜的同时也放同样数量的竹签在掌柜这边,结帐的时候两边数量没错,当场就知道该给多少钱了,不需要掌柜这边算之后小二再那给客人,让客人付款。店里的小二会算五的倍数就行,这样能省些事,不用每张桌子上菜的时候都写一份账单。林夏至的法子以前没有人用过,周小竹不知道能不能像他说的那样省事,只说可以试一试。做竹签就让村里的唐木匠做,周小竹估计店里如果要用竹签结帐恐怕得准备上千根,这么多竹签不是一两天能够做好的,这段时间就先教店里的小二算数。林夏至回林家村之后,把一千根竹签的活委托给唐木匠。做竹签是个致活,每根竹签上还得刻字,唐木匠要价两文一根,先交一文一根的定金。一千根竹签定金一两,一共才二两银子,林夏至直接给了唐木匠全款,请他做好之后送到林家来。托林家的福,林家村的人日子都好过了起来,不少人家都起了新房子,自然得要新家具,唐木匠手上的活就没断过,还找了两个半大的小子做学徒帮忙才忙得过来,他心里感激着林家。加上唐木匠和林家经常合作,双方之间都已经很熟悉了,收下林夏至的银子后,他放下其它那些不着急的活,亲自帮林夏至赶工。村里春耕结束之前,唐木匠就把林夏至要的竹签全部做完。飘香十里的店员们也把五的算数背熟练,可以试着用竹签结帐。林夏至出的这个主意确实帮周小竹省下了不少时间,算账的时候简单了很多,只用核对竹签数量。也就是现在乘法口诀不能教出去,只能让那些店员生硬地背,一根竹签五文、两根竹签十文、三根竹签十五文不然速度还能更快。飘香十里很久没有出新吃食了,林夏至看着竹签,想起了以前大街小巷少不了串串。串串可以热着吃,可以冷着吃,不同的吃法配料不同,现在天气还冷着,吃热串串正好。过年之前林夏至就想着要不要试着弄串串了,可惜那时候杨雨生有孕吐反应,他不敢拿着那些香料去招惹他。除了飘香十里,林夏至还准备在豆腐房里专门弄两间屋子出来做红薯淀粉和土豆淀粉。红薯和土豆都是块茎植物,两种植物的果实都能弄出来淀粉,之前林家做凉粉和红薯粉都是直接用红薯做的。红薯保存不好会发酵,不如把它们都提取了淀粉,淀粉更好保存,做粉条或者凉粉的时候直接用淀粉做,以后林家自己开店铺了还能卖淀粉。等春耕结束村里人空闲下来,林夏至把他的想法给林承祖说了之后,林承祖继续招呼以前那些帮林家建房子的老伙计帮忙。林家村的人收入增加之后,林家给帮工们的工钱也上涨,一人一天一百二十文,依旧不不包饭。做淀粉不需要加热,只需要把红薯或者土豆磨碎、清洗、过滤、静置、晒干,屋子的设计和另外的不一样,建起来更简单,一群汉子两天就建好了。房子倒是建好了,大石磨没这么快,得等几天,做淀粉很简单,林家以前也不是没弄过,不用林夏至多费心。杨雨生琢磨了两天林夏至说的串串锅料,尝着味道有些接近了,见林夏至空闲了下来赶紧去找他。夏哥儿,你觉得怎么样?杨雨生一脸期待地看着林夏至。这不是他第一次弄新吃食,但这是他怀孕之后的第一次,他希望做出来的东西依旧好吃。林夏至一进厨房就闻到了香味,馋得他直流口水。串串的味道和卤料不一样,卤料要内敛一些,串串的锅一直沸腾着,辣椒花椒的辛辣和大料的香味会随着水气蒸发,充斥在整个鼻腔,让人忍不住分泌唾液。还不错,就是我觉得味道还是淡了些。林夏至仔细品尝了一番,参考以前吃过的串串给出了意见。他之前想过弄那种烫熟了还要加料的串串,但是想着飘香十里就是个做小吃食的,走快餐的路子,烫熟了还要再沾着调料吃,就和火锅差不多了,不适合飘香十里。再加味道会不会有点重?杨雨生不赞同。我预想的串串是这样的,烫菜的锅底不变,菜放进去烫熟之后就能直接吃,如果味道不够重,客人吃起来会没味道。林夏至解释。林夏至想着怎么才能更加适合景国人的口味,杨雨生得了林夏至的建议,又重新研究料包。除了最开始的味道,还有烫了各种菜之后混杂的味道,要一直保持着美味才能吸引顾客。林夏至在厨房帮不上忙,见杨雨生没有疲倦的样子,就不打扰他,等他继续研究,回堂屋找李秀。林夏至这一次过来是准备同李秀商量他的亲事:阿么,我想好了,等你把弟弟生下来过了月子,就让闻柳哥来提亲。别人家小哥儿的亲事都是爹么说了算,林家的林夏至却是自己说了算。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不止是林家,程家的孩子、杨家的孩子也是这样,几户人家都是孩子自己做了主。第159章 李秀生产行,这样的话等你们成亲的时候我身体也好了,能够替你操办。李秀听了林夏至的话特别惊喜,他这下可以放一半的心在肚子里,在夏哥儿出嫁之后剩下的一半才能放回去。从提亲到成亲至少得半年,半年后雨哥儿的孩子也跟着出生了,家里孩子多,想必到时候他不会觉得夏哥儿走了家里不热闹。这段时间李秀一直努力学,管家的事倒是会了一些,但是要说看账册,安排各项事情,还真的不太行。你是怎么想明白的?李秀有些好奇,夏哥儿挺固执的,怎么突然就想通了。小叔么那天劝了我一下,我觉得他说的有道理。林夏至没有细说。虽然李秀自己也觉得他不是管家那块料,若是从他嘴里得知小叔么的话,就算李秀再怎么大气,两人之间恐怕也会生出一些嫌隙。好在李秀没有打破砂锅问到底,他心里高兴林夏至终于想通了,放下手上的绣活找人去问杨夫郎和吴夫郎。林夏至皱了下眉,他不放心:可是,我你不用担心他,我看承祖夫夫两都是好的,你还担心他们对哥夫不好不成。周小竹笑林夏至太过杞人忧天,也就是一家人才和你说这句实话,其实我看二哥和哥夫都不是能够管家的性子,与其想着培养他们,不如把事情交给承祖夫夫两管着,你嫁到程家之后距么家也不远,随时都能回来看着,不用担心你爹么那么多。周小竹的话说在了点子上,林夏至从年前就开始教李秀管家,也不知道是他以前不识字不会算数学起来慢,还是因为他怀着身子不能费神,到现在李秀都看不明白账目。店里又送来一批账单要算,周小竹不再和林夏至闲聊,快速拨弄算盘把钱算出来好给客人结帐。又忙碌了半个时辰,店里的客人才渐渐减下来,店里的人终于空闲了一点。林夏至逮着空和周小竹说他想的办法,免得结帐这么困难。飘香十里的东西都是明码标价的,价格也简单,都是五的倍数,炸素菜五文一份,炸丸子十文一份,炸肉十五文一份只需要做一些小竹签,一根竹签代表五文,小二在给客人上菜的时候就把竹签一起拿给客人,每张桌子都编上号数,上菜的同时也放同样数量的竹签在掌柜这边,结帐的时候两边数量没错,当场就知道该给多少钱了,不需要掌柜这边算之后小二再那给客人,让客人付款。店里的小二会算五的倍数就行,这样能省些事,不用每张桌子上菜的时候都写一份账单。林夏至的法子以前没有人用过,周小竹不知道能不能像他说的那样省事,只说可以试一试。做竹签就让村里的唐木匠做,周小竹估计店里如果要用竹签结帐恐怕得准备上千根,这么多竹签不是一两天能够做好的,这段时间就先教店里的小二算数。林夏至回林家村之后,把一千根竹签的活委托给唐木匠。做竹签是个致活,每根竹签上还得刻字,唐木匠要价两文一根,先交一文一根的定金。一千根竹签定金一两,一共才二两银子,林夏至直接给了唐木匠全款,请他做好之后送到林家来。托林家的福,林家村的人日子都好过了起来,不少人家都起了新房子,自然得要新家具,唐木匠手上的活就没断过,还找了两个半大的小子做学徒帮忙才忙得过来,他心里感激着林家。加上唐木匠和林家经常合作,双方之间都已经很熟悉了,收下林夏至的银子后,他放下其它那些不着急的活,亲自帮林夏至赶工。村里春耕结束之前,唐木匠就把林夏至要的竹签全部做完。飘香十里的店员们也把五的算数背熟练,可以试着用竹签结帐。林夏至出的这个主意确实帮周小竹省下了不少时间,算账的时候简单了很多,只用核对竹签数量。也就是现在乘法口诀不能教出去,只能让那些店员生硬地背,一根竹签五文、两根竹签十文、三根竹签十五文不然速度还能更快。飘香十里很久没有出新吃食了,林夏至看着竹签,想起了以前大街小巷少不了串串。串串可以热着吃,可以冷着吃,不同的吃法配料不同,现在天气还冷着,吃热串串正好。过年之前林夏至就想着要不要试着弄串串了,可惜那时候杨雨生有孕吐反应,他不敢拿着那些香料去招惹他。除了飘香十里,林夏至还准备在豆腐房里专门弄两间屋子出来做红薯淀粉和土豆淀粉。红薯和土豆都是块茎植物,两种植物的果实都能弄出来淀粉,之前林家做凉粉和红薯粉都是直接用红薯做的。红薯保存不好会发酵,不如把它们都提取了淀粉,淀粉更好保存,做粉条或者凉粉的时候直接用淀粉做,以后林家自己开店铺了还能卖淀粉。等春耕结束村里人空闲下来,林夏至把他的想法给林承祖说了之后,林承祖继续招呼以前那些帮林家建房子的老伙计帮忙。林家村的人收入增加之后,林家给帮工们的工钱也上涨,一人一天一百二十文,依旧不不包饭。做淀粉不需要加热,只需要把红薯或者土豆磨碎、清洗、过滤、静置、晒干,屋子的设计和另外的不一样,建起来更简单,一群汉子两天就建好了。房子倒是建好了,大石磨没这么快,得等几天,做淀粉很简单,林家以前也不是没弄过,不用林夏至多费心。杨雨生琢磨了两天林夏至说的串串锅料,尝着味道有些接近了,见林夏至空闲了下来赶紧去找他。夏哥儿,你觉得怎么样?杨雨生一脸期待地看着林夏至。这不是他第一次弄新吃食,但这是他怀孕之后的第一次,他希望做出来的东西依旧好吃。林夏至一进厨房就闻到了香味,馋得他直流口水。串串的味道和卤料不一样,卤料要内敛一些,串串的锅一直沸腾着,辣椒花椒的辛辣和大料的香味会随着水气蒸发,充斥在整个鼻腔,让人忍不住分泌唾液。还不错,就是我觉得味道还是淡了些。林夏至仔细品尝了一番,参考以前吃过的串串给出了意见。他之前想过弄那种烫熟了还要加料的串串,但是想着飘香十里就是个做小吃食的,走快餐的路子,烫熟了还要再沾着调料吃,就和火锅差不多了,不适合飘香十里。再加味道会不会有点重?杨雨生不赞同。我预想的串串是这样的,烫菜的锅底不变,菜放进去烫熟之后就能直接吃,如果味道不够重,客人吃起来会没味道。林夏至解释。林夏至想着怎么才能更加适合景国人的口味,杨雨生得了林夏至的建议,又重新研究料包。除了最开始的味道,还有烫了各种菜之后混杂的味道,要一直保持着美味才能吸引顾客。林夏至在厨房帮不上忙,见杨雨生没有疲倦的样子,就不打扰他,等他继续研究,回堂屋找李秀。林夏至这一次过来是准备同李秀商量他的亲事:阿么,我想好了,等你把弟弟生下来过了月子,就让闻柳哥来提亲。别人家小哥儿的亲事都是爹么说了算,林家的林夏至却是自己说了算。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不止是林家,程家的孩子、杨家的孩子也是这样,几户人家都是孩子自己做了主。第159章 李秀生产行,这样的话等你们成亲的时候我身体也好了,能够替你操办。李秀听了林夏至的话特别惊喜,他这下可以放一半的心在肚子里,在夏哥儿出嫁之后剩下的一半才能放回去。从提亲到成亲至少得半年,半年后雨哥儿的孩子也跟着出生了,家里孩子多,想必到时候他不会觉得夏哥儿走了家里不热闹。这段时间李秀一直努力学,管家的事倒是会了一些,但是要说看账册,安排各项事情,还真的不太行。你是怎么想明白的?李秀有些好奇,夏哥儿挺固执的,怎么突然就想通了。小叔么那天劝了我一下,我觉得他说的有道理。林夏至没有细说。虽然李秀自己也觉得他不是管家那块料,若是从他嘴里得知小叔么的话,就算李秀再怎么大气,两人之间恐怕也会生出一些嫌隙。好在李秀没有打破砂锅问到底,他心里高兴林夏至终于想通了,放下手上的绣活找人去问杨夫郎和吴夫郎。林夏至皱了下眉,他不放心:可是,我你不用担心他,我看承祖夫夫两都是好的,你还担心他们对哥夫不好不成。周小竹笑林夏至太过杞人忧天,也就是一家人才和你说这句实话,其实我看二哥和哥夫都不是能够管家的性子,与其想着培养他们,不如把事情交给承祖夫夫两管着,你嫁到程家之后距么家也不远,随时都能回来看着,不用担心你爹么那么多。周小竹的话说在了点子上,林夏至从年前就开始教李秀管家,也不知道是他以前不识字不会算数学起来慢,还是因为他怀着身子不能费神,到现在李秀都看不明白账目。店里又送来一批账单要算,周小竹不再和林夏至闲聊,快速拨弄算盘把钱算出来好给客人结帐。又忙碌了半个时辰,店里的客人才渐渐减下来,店里的人终于空闲了一点。林夏至逮着空和周小竹说他想的办法,免得结帐这么困难。飘香十里的东西都是明码标价的,价格也简单,都是五的倍数,炸素菜五文一份,炸丸子十文一份,炸肉十五文一份只需要做一些小竹签,一根竹签代表五文,小二在给客人上菜的时候就把竹签一起拿给客人,每张桌子都编上号数,上菜的同时也放同样数量的竹签在掌柜这边,结帐的时候两边数量没错,当场就知道该给多少钱了,不需要掌柜这边算之后小二再那给客人,让客人付款。店里的小二会算五的倍数就行,这样能省些事,不用每张桌子上菜的时候都写一份账单。林夏至的法子以前没有人用过,周小竹不知道能不能像他说的那样省事,只说可以试一试。做竹签就让村里的唐木匠做,周小竹估计店里如果要用竹签结帐恐怕得准备上千根,这么多竹签不是一两天能够做好的,这段时间就先教店里的小二算数。林夏至回林家村之后,把一千根竹签的活委托给唐木匠。做竹签是个致活,每根竹签上还得刻字,唐木匠要价两文一根,先交一文一根的定金。一千根竹签定金一两,一共才二两银子,林夏至直接给了唐木匠全款,请他做好之后送到林家来。托林家的福,林家村的人日子都好过了起来,不少人家都起了新房子,自然得要新家具,唐木匠手上的活就没断过,还找了两个半大的小子做学徒帮忙才忙得过来,他心里感激着林家。加上唐木匠和林家经常合作,双方之间都已经很熟悉了,收下林夏至的银子后,他放下其它那些不着急的活,亲自帮林夏至赶工。村里春耕结束之前,唐木匠就把林夏至要的竹签全部做完。飘香十里的店员们也把五的算数背熟练,可以试着用竹签结帐。林夏至出的这个主意确实帮周小竹省下了不少时间,算账的时候简单了很多,只用核对竹签数量。也就是现在乘法口诀不能教出去,只能让那些店员生硬地背,一根竹签五文、两根竹签十文、三根竹签十五文不然速度还能更快。飘香十里很久没有出新吃食了,林夏至看着竹签,想起了以前大街小巷少不了串串。串串可以热着吃,可以冷着吃,不同的吃法配料不同,现在天气还冷着,吃热串串正好。过年之前林夏至就想着要不要试着弄串串了,可惜那时候杨雨生有孕吐反应,他不敢拿着那些香料去招惹他。除了飘香十里,林夏至还准备在豆腐房里专门弄两间屋子出来做红薯淀粉和土豆淀粉。红薯和土豆都是块茎植物,两种植物的果实都能弄出来淀粉,之前林家做凉粉和红薯粉都是直接用红薯做的。红薯保存不好会发酵,不如把它们都提取了淀粉,淀粉更好保存,做粉条或者凉粉的时候直接用淀粉做,以后林家自己开店铺了还能卖淀粉。等春耕结束村里人空闲下来,林夏至把他的想法给林承祖说了之后,林承祖继续招呼以前那些帮林家建房子的老伙计帮忙。林家村的人收入增加之后,林家给帮工们的工钱也上涨,一人一天一百二十文,依旧不不包饭。做淀粉不需要加热,只需要把红薯或者土豆磨碎、清洗、过滤、静置、晒干,屋子的设计和另外的不一样,建起来更简单,一群汉子两天就建好了。房子倒是建好了,大石磨没这么快,得等几天,做淀粉很简单,林家以前也不是没弄过,不用林夏至多费心。杨雨生琢磨了两天林夏至说的串串锅料,尝着味道有些接近了,见林夏至空闲了下来赶紧去找他。夏哥儿,你觉得怎么样?杨雨生一脸期待地看着林夏至。这不是他第一次弄新吃食,但这是他怀孕之后的第一次,他希望做出来的东西依旧好吃。林夏至一进厨房就闻到了香味,馋得他直流口水。串串的味道和卤料不一样,卤料要内敛一些,串串的锅一直沸腾着,辣椒花椒的辛辣和大料的香味会随着水气蒸发,充斥在整个鼻腔,让人忍不住分泌唾液。还不错,就是我觉得味道还是淡了些。林夏至仔细品尝了一番,参考以前吃过的串串给出了意见。他之前想过弄那种烫熟了还要加料的串串,但是想着飘香十里就是个做小吃食的,走快餐的路子,烫熟了还要再沾着调料吃,就和火锅差不多了,不适合飘香十里。再加味道会不会有点重?杨雨生不赞同。我预想的串串是这样的,烫菜的锅底不变,菜放进去烫熟之后就能直接吃,如果味道不够重,客人吃起来会没味道。林夏至解释。林夏至想着怎么才能更加适合景国人的口味,杨雨生得了林夏至的建议,又重新研究料包。除了最开始的味道,还有烫了各种菜之后混杂的味道,要一直保持着美味才能吸引顾客。林夏至在厨房帮不上忙,见杨雨生没有疲倦的样子,就不打扰他,等他继续研究,回堂屋找李秀。林夏至这一次过来是准备同李秀商量他的亲事:阿么,我想好了,等你把弟弟生下来过了月子,就让闻柳哥来提亲。别人家小哥儿的亲事都是爹么说了算,林家的林夏至却是自己说了算。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不止是林家,程家的孩子、杨家的孩子也是这样,几户人家都是孩子自己做了主。第159章 李秀生产行,这样的话等你们成亲的时候我身体也好了,能够替你操办。李秀听了林夏至的话特别惊喜,他这下可以放一半的心在肚子里,在夏哥儿出嫁之后剩下的一半才能放回去。从提亲到成亲至少得半年,半年后雨哥儿的孩子也跟着出生了,家里孩子多,想必到时候他不会觉得夏哥儿走了家里不热闹。这段时间李秀一直努力学,管家的事倒是会了一些,但是要说看账册,安排各项事情,还真的不太行。你是怎么想明白的?李秀有些好奇,夏哥儿挺固执的,怎么突然就想通了。小叔么那天劝了我一下,我觉得他说的有道理。林夏至没有细说。虽然李秀自己也觉得他不是管家那块料,若是从他嘴里得知小叔么的话,就算李秀再怎么大气,两人之间恐怕也会生出一些嫌隙。好在李秀没有打破砂锅问到底,他心里高兴林夏至终于想通了,放下手上的绣活找人去问杨夫郎和吴夫郎。林夏至皱了下眉,他不放心:可是,我你不用担心他,我看承祖夫夫两都是好的,你还担心他们对哥夫不好不成。周小竹笑林夏至太过杞人忧天,也就是一家人才和你说这句实话,其实我看二哥和哥夫都不是能够管家的性子,与其想着培养他们,不如把事情交给承祖夫夫两管着,你嫁到程家之后距么家也不远,随时都能回来看着,不用担心你爹么那么多。周小竹的话说在了点子上,林夏至从年前就开始教李秀管家,也不知道是他以前不识字不会算数学起来慢,还是因为他怀着身子不能费神,到现在李秀都看不明白账目。店里又送来一批账单要算,周小竹不再和林夏至闲聊,快速拨弄算盘把钱算出来好给客人结帐。又忙碌了半个时辰,店里的客人才渐渐减下来,店里的人终于空闲了一点。林夏至逮着空和周小竹说他想的办法,免得结帐这么困难。飘香十里的东西都是明码标价的,价格也简单,都是五的倍数,炸素菜五文一份,炸丸子十文一份,炸肉十五文一份只需要做一些小竹签,一根竹签代表五文,小二在给客人上菜的时候就把竹签一起拿给客人,每张桌子都编上号数,上菜的同时也放同样数量的竹签在掌柜这边,结帐的时候两边数量没错,当场就知道该给多少钱了,不需要掌柜这边算之后小二再那给客人,让客人付款。店里的小二会算五的倍数就行,这样能省些事,不用每张桌子上菜的时候都写一份账单。林夏至的法子以前没有人用过,周小竹不知道能不能像他说的那样省事,只说可以试一试。做竹签就让村里的唐木匠做,周小竹估计店里如果要用竹签结帐恐怕得准备上千根,这么多竹签不是一两天能够做好的,这段时间就先教店里的小二算数。林夏至回林家村之后,把一千根竹签的活委托给唐木匠。做竹签是个致活,每根竹签上还得刻字,唐木匠要价两文一根,先交一文一根的定金。一千根竹签定金一两,一共才二两银子,林夏至直接给了唐木匠全款,请他做好之后送到林家来。托林家的福,林家村的人日子都好过了起来,不少人家都起了新房子,自然得要新家具,唐木匠手上的活就没断过,还找了两个半大的小子做学徒帮忙才忙得过来,他心里感激着林家。加上唐木匠和林家经常合作,双方之间都已经很熟悉了,收下林夏至的银子后,他放下其它那些不着急的活,亲自帮林夏至赶工。村里春耕结束之前,唐木匠就把林夏至要的竹签全部做完。飘香十里的店员们也把五的算数背熟练,可以试着用竹签结帐。林夏至出的这个主意确实帮周小竹省下了不少时间,算账的时候简单了很多,只用核对竹签数量。也就是现在乘法口诀不能教出去,只能让那些店员生硬地背,一根竹签五文、两根竹签十文、三根竹签十五文不然速度还能更快。飘香十里很久没有出新吃食了,林夏至看着竹签,想起了以前大街小巷少不了串串。串串可以热着吃,可以冷着吃,不同的吃法配料不同,现在天气还冷着,吃热串串正好。过年之前林夏至就想着要不要试着弄串串了,可惜那时候杨雨生有孕吐反应,他不敢拿着那些香料去招惹他。除了飘香十里,林夏至还准备在豆腐房里专门弄两间屋子出来做红薯淀粉和土豆淀粉。红薯和土豆都是块茎植物,两种植物的果实都能弄出来淀粉,之前林家做凉粉和红薯粉都是直接用红薯做的。红薯保存不好会发酵,不如把它们都提取了淀粉,淀粉更好保存,做粉条或者凉粉的时候直接用淀粉做,以后林家自己开店铺了还能卖淀粉。等春耕结束村里人空闲下来,林夏至把他的想法给林承祖说了之后,林承祖继续招呼以前那些帮林家建房子的老伙计帮忙。林家村的人收入增加之后,林家给帮工们的工钱也上涨,一人一天一百二十文,依旧不不包饭。做淀粉不需要加热,只需要把红薯或者土豆磨碎、清洗、过滤、静置、晒干,屋子的设计和另外的不一样,建起来更简单,一群汉子两天就建好了。房子倒是建好了,大石磨没这么快,得等几天,做淀粉很简单,林家以前也不是没弄过,不用林夏至多费心。杨雨生琢磨了两天林夏至说的串串锅料,尝着味道有些接近了,见林夏至空闲了下来赶紧去找他。夏哥儿,你觉得怎么样?杨雨生一脸期待地看着林夏至。这不是他第一次弄新吃食,但这是他怀孕之后的第一次,他希望做出来的东西依旧好吃。林夏至一进厨房就闻到了香味,馋得他直流口水。串串的味道和卤料不一样,卤料要内敛一些,串串的锅一直沸腾着,辣椒花椒的辛辣和大料的香味会随着水气蒸发,充斥在整个鼻腔,让人忍不住分泌唾液。还不错,就是我觉得味道还是淡了些。林夏至仔细品尝了一番,参考以前吃过的串串给出了意见。他之前想过弄那种烫熟了还要加料的串串,但是想着飘香十里就是个做小吃食的,走快餐的路子,烫熟了还要再沾着调料吃,就和火锅差不多了,不适合飘香十里。再加味道会不会有点重?杨雨生不赞同。我预想的串串是这样的,烫菜的锅底不变,菜放进去烫熟之后就能直接吃,如果味道不够重,客人吃起来会没味道。林夏至解释。林夏至想着怎么才能更加适合景国人的口味,杨雨生得了林夏至的建议,又重新研究料包。除了最开始的味道,还有烫了各种菜之后混杂的味道,要一直保持着美味才能吸引顾客。林夏至在厨房帮不上忙,见杨雨生没有疲倦的样子,就不打扰他,等他继续研究,回堂屋找李秀。林夏至这一次过来是准备同李秀商量他的亲事:阿么,我想好了,等你把弟弟生下来过了月子,就让闻柳哥来提亲。别人家小哥儿的亲事都是爹么说了算,林家的林夏至却是自己说了算。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不止是林家,程家的孩子、杨家的孩子也是这样,几户人家都是孩子自己做了主。第159章 李秀生产行,这样的话等你们成亲的时候我身体也好了,能够替你操办。李秀听了林夏至的话特别惊喜,他这下可以放一半的心在肚子里,在夏哥儿出嫁之后剩下的一半才能放回去。从提亲到成亲至少得半年,半年后雨哥儿的孩子也跟着出生了,家里孩子多,想必到时候他不会觉得夏哥儿走了家里不热闹。这段时间李秀一直努力学,管家的事倒是会了一些,但是要说看账册,安排各项事情,还真的不太行。你是怎么想明白的?李秀有些好奇,夏哥儿挺固执的,怎么突然就想通了。小叔么那天劝了我一下,我觉得他说的有道理。林夏至没有细说。虽然李秀自己也觉得他不是管家那块料,若是从他嘴里得知小叔么的话,就算李秀再怎么大气,两人之间恐怕也会生出一些嫌隙。好在李秀没有打破砂锅问到底,他心里高兴林夏至终于想通了,放下手上的绣活找人去问杨夫郎和吴夫郎。林夏至皱了下眉,他不放心:可是,我你不用担心他,我看承祖夫夫两都是好的,你还担心他们对哥夫不好不成。周小竹笑林夏至太过杞人忧天,也就是一家人才和你说这句实话,其实我看二哥和哥夫都不是能够管家的性子,与其想着培养他们,不如把事情交给承祖夫夫两管着,你嫁到程家之后距么家也不远,随时都能回来看着,不用担心你爹么那么多。周小竹的话说在了点子上,林夏至从年前就开始教李秀管家,也不知道是他以前不识字不会算数学起来慢,还是因为他怀着身子不能费神,到现在李秀都看不明白账目。店里又送来一批账单要算,周小竹不再和林夏至闲聊,快速拨弄算盘把钱算出来好给客人结帐。又忙碌了半个时辰,店里的客人才渐渐减下来,店里的人终于空闲了一点。林夏至逮着空和周小竹说他想的办法,免得结帐这么困难。飘香十里的东西都是明码标价的,价格也简单,都是五的倍数,炸素菜五文一份,炸丸子十文一份,炸肉十五文一份只需要做一些小竹签,一根竹签代表五文,小二在给客人上菜的时候就把竹签一起拿给客人,每张桌子都编上号数,上菜的同时也放同样数量的竹签在掌柜这边,结帐的时候两边数量没错,当场就知道该给多少钱了,不需要掌柜这边算之后小二再那给客人,让客人付款。店里的小二会算五的倍数就行,这样能省些事,不用每张桌子上菜的时候都写一份账单。林夏至的法子以前没有人用过,周小竹不知道能不能像他说的那样省事,只说可以试一试。做竹签就让村里的唐木匠做,周小竹估计店里如果要用竹签结帐恐怕得准备上千根,这么多竹签不是一两天能够做好的,这段时间就先教店里的小二算数。林夏至回林家村之后,把一千根竹签的活委托给唐木匠。做竹签是个致活,每根竹签上还得刻字,唐木匠要价两文一根,先交一文一根的定金。一千根竹签定金一两,一共才二两银子,林夏至直接给了唐木匠全款,请他做好之后送到林家来。托林家的福,林家村的人日子都好过了起来,不少人家都起了新房子,自然得要新家具,唐木匠手上的活就没断过,还找了两个半大的小子做学徒帮忙才忙得过来,他心里感激着林家。加上唐木匠和林家经常合作,双方之间都已经很熟悉了,收下林夏至的银子后,他放下其它那些不着急的活,亲自帮林夏至赶工。村里春耕结束之前,唐木匠就把林夏至要的竹签全部做完。飘香十里的店员们也把五的算数背熟练,可以试着用竹签结帐。林夏至出的这个主意确实帮周小竹省下了不少时间,算账的时候简单了很多,只用核对竹签数量。也就是现在乘法口诀不能教出去,只能让那些店员生硬地背,一根竹签五文、两根竹签十文、三根竹签十五文不然速度还能更快。飘香十里很久没有出新吃食了,林夏至看着竹签,想起了以前大街小巷少不了串串。串串可以热着吃,可以冷着吃,不同的吃法配料不同,现在天气还冷着,吃热串串正好。过年之前林夏至就想着要不要试着弄串串了,可惜那时候杨雨生有孕吐反应,他不敢拿着那些香料去招惹他。除了飘香十里,林夏至还准备在豆腐房里专门弄两间屋子出来做红薯淀粉和土豆淀粉。红薯和土豆都是块茎植物,两种植物的果实都能弄出来淀粉,之前林家做凉粉和红薯粉都是直接用红薯做的。红薯保存不好会发酵,不如把它们都提取了淀粉,淀粉更好保存,做粉条或者凉粉的时候直接用淀粉做,以后林家自己开店铺了还能卖淀粉。等春耕结束村里人空闲下来,林夏至把他的想法给林承祖说了之后,林承祖继续招呼以前那些帮林家建房子的老伙计帮忙。林家村的人收入增加之后,林家给帮工们的工钱也上涨,一人一天一百二十文,依旧不不包饭。做淀粉不需要加热,只需要把红薯或者土豆磨碎、清洗、过滤、静置、晒干,屋子的设计和另外的不一样,建起来更简单,一群汉子两天就建好了。房子倒是建好了,大石磨没这么快,得等几天,做淀粉很简单,林家以前也不是没弄过,不用林夏至多费心。杨雨生琢磨了两天林夏至说的串串锅料,尝着味道有些接近了,见林夏至空闲了下来赶紧去找他。夏哥儿,你觉得怎么样?杨雨生一脸期待地看着林夏至。这不是他第一次弄新吃食,但这是他怀孕之后的第一次,他希望做出来的东西依旧好吃。林夏至一进厨房就闻到了香味,馋得他直流口水。串串的味道和卤料不一样,卤料要内敛一些,串串的锅一直沸腾着,辣椒花椒的辛辣和大料的香味会随着水气蒸发,充斥在整个鼻腔,让人忍不住分泌唾液。还不错,就是我觉得味道还是淡了些。林夏至仔细品尝了一番,参考以前吃过的串串给出了意见。他之前想过弄那种烫熟了还要加料的串串,但是想着飘香十里就是个做小吃食的,走快餐的路子,烫熟了还要再沾着调料吃,就和火锅差不多了,不适合飘香十里。再加味道会不会有点重?杨雨生不赞同。我预想的串串是这样的,烫菜的锅底不变,菜放进去烫熟之后就能直接吃,如果味道不够重,客人吃起来会没味道。林夏至解释。林夏至想着怎么才能更加适合景国人的口味,杨雨生得了林夏至的建议,又重新研究料包。除了最开始的味道,还有烫了各种菜之后混杂的味道,要一直保持着美味才能吸引顾客。林夏至在厨房帮不上忙,见杨雨生没有疲倦的样子,就不打扰他,等他继续研究,回堂屋找李秀。林夏至这一次过来是准备同李秀商量他的亲事:阿么,我想好了,等你把弟弟生下来过了月子,就让闻柳哥来提亲。别人家小哥儿的亲事都是爹么说了算,林家的林夏至却是自己说了算。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不止是林家,程家的孩子、杨家的孩子也是这样,几户人家都是孩子自己做了主。第159章 李秀生产行,这样的话等你们成亲的时候我身体也好了,能够替你操办。李秀听了林夏至的话特别惊喜,他这下可以放一半的心在肚子里,在夏哥儿出嫁之后剩下的一半才能放回去。从提亲到成亲至少得半年,半年后雨哥儿的孩子也跟着出生了,家里孩子多,想必到时候他不会觉得夏哥儿走了家里不热闹。这段时间李秀一直努力学,管家的事倒是会了一些,但是要说看账册,安排各项事情,还真的不太行。你是怎么想明白的?李秀有些好奇,夏哥儿挺固执的,怎么突然就想通了。小叔么那天劝了我一下,我觉得他说的有道理。林夏至没有细说。虽然李秀自己也觉得他不是管家那块料,若是从他嘴里得知小叔么的话,就算李秀再怎么大气,两人之间恐怕也会生出一些嫌隙。好在李秀没有打破砂锅问到底,他心里高兴林夏至终于想通了,放下手上的绣活找人去问杨夫郎和吴夫郎。林夏至皱了下眉,他不放心:可是,我你不用担心他,我看承祖夫夫两都是好的,你还担心他们对哥夫不好不成。周小竹笑林夏至太过杞人忧天,也就是一家人才和你说这句实话,其实我看二哥和哥夫都不是能够管家的性子,与其想着培养他们,不如把事情交给承祖夫夫两管着,你嫁到程家之后距么家也不远,随时都能回来看着,不用担心你爹么那么多。周小竹的话说在了点子上,林夏至从年前就开始教李秀管家,也不知道是他以前不识字不会算数学起来慢,还是因为他怀着身子不能费神,到现在李秀都看不明白账目。店里又送来一批账单要算,周小竹不再和林夏至闲聊,快速拨弄算盘把钱算出来好给客人结帐。又忙碌了半个时辰,店里的客人才渐渐减下来,店里的人终于空闲了一点。林夏至逮着空和周小竹说他想的办法,免得结帐这么困难。飘香十里的东西都是明码标价的,价格也简单,都是五的倍数,炸素菜五文一份,炸丸子十文一份,炸肉十五文一份只需要做一些小竹签,一根竹签代表五文,小二在给客人上菜的时候就把竹签一起拿给客人,每张桌子都编上号数,上菜的同时也放同样数量的竹签在掌柜这边,结帐的时候两边数量没错,当场就知道该给多少钱了,不需要掌柜这边算之后小二再那给客人,让客人付款。店里的小二会算五的倍数就行,这样能省些事,不用每张桌子上菜的时候都写一份账单。林夏至的法子以前没有人用过,周小竹不知道能不能像他说的那样省事,只说可以试一试。做竹签就让村里的唐木匠做,周小竹估计店里如果要用竹签结帐恐怕得准备上千根,这么多竹签不是一两天能够做好的,这段时间就先教店里的小二算数。林夏至回林家村之后,把一千根竹签的活委托给唐木匠。做竹签是个致活,每根竹签上还得刻字,唐木匠要价两文一根,先交一文一根的定金。一千根竹签定金一两,一共才二两银子,林夏至直接给了唐木匠全款,请他做好之后送到林家来。托林家的福,林家村的人日子都好过了起来,不少人家都起了新房子,自然得要新家具,唐木匠手上的活就没断过,还找了两个半大的小子做学徒帮忙才忙得过来,他心里感激着林家。加上唐木匠和林家经常合作,双方之间都已经很熟悉了,收下林夏至的银子后,他放下其它那些不着急的活,亲自帮林夏至赶工。村里春耕结束之前,唐木匠就把林夏至要的竹签全部做完。飘香十里的店员们也把五的算数背熟练,可以试着用竹签结帐。林夏至出的这个主意确实帮周小竹省下了不少时间,算账的时候简单了很多,只用核对竹签数量。也就是现在乘法口诀不能教出去,只能让那些店员生硬地背,一根竹签五文、两根竹签十文、三根竹签十五文不然速度还能更快。飘香十里很久没有出新吃食了,林夏至看着竹签,想起了以前大街小巷少不了串串。串串可以热着吃,可以冷着吃,不同的吃法配料不同,现在天气还冷着,吃热串串正好。过年之前林夏至就想着要不要试着弄串串了,可惜那时候杨雨生有孕吐反应,他不敢拿着那些香料去招惹他。除了飘香十里,林夏至还准备在豆腐房里专门弄两间屋子出来做红薯淀粉和土豆淀粉。红薯和土豆都是块茎植物,两种植物的果实都能弄出来淀粉,之前林家做凉粉和红薯粉都是直接用红薯做的。红薯保存不好会发酵,不如把它们都提取了淀粉,淀粉更好保存,做粉条或者凉粉的时候直接用淀粉做,以后林家自己开店铺了还能卖淀粉。等春耕结束村里人空闲下来,林夏至把他的想法给林承祖说了之后,林承祖继续招呼以前那些帮林家建房子的老伙计帮忙。林家村的人收入增加之后,林家给帮工们的工钱也上涨,一人一天一百二十文,依旧不不包饭。做淀粉不需要加热,只需要把红薯或者土豆磨碎、清洗、过滤、静置、晒干,屋子的设计和另外的不一样,建起来更简单,一群汉子两天就建好了。房子倒是建好了,大石磨没这么快,得等几天,做淀粉很简单,林家以前也不是没弄过,不用林夏至多费心。杨雨生琢磨了两天林夏至说的串串锅料,尝着味道有些接近了,见林夏至空闲了下来赶紧去找他。夏哥儿,你觉得怎么样?杨雨生一脸期待地看着林夏至。这不是他第一次弄新吃食,但这是他怀孕之后的第一次,他希望做出来的东西依旧好吃。林夏至一进厨房就闻到了香味,馋得他直流口水。串串的味道和卤料不一样,卤料要内敛一些,串串的锅一直沸腾着,辣椒花椒的辛辣和大料的香味会随着水气蒸发,充斥在整个鼻腔,让人忍不住分泌唾液。还不错,就是我觉得味道还是淡了些。林夏至仔细品尝了一番,参考以前吃过的串串给出了意见。他之前想过弄那种烫熟了还要加料的串串,但是想着飘香十里就是个做小吃食的,走快餐的路子,烫熟了还要再沾着调料吃,就和火锅差不多了,不适合飘香十里。再加味道会不会有点重?杨雨生不赞同。我预想的串串是这样的,烫菜的锅底不变,菜放进去烫熟之后就能直接吃,如果味道不够重,客人吃起来会没味道。林夏至解释。林夏至想着怎么才能更加适合景国人的口味,杨雨生得了林夏至的建议,又重新研究料包。除了最开始的味道,还有烫了各种菜之后混杂的味道,要一直保持着美味才能吸引顾客。林夏至在厨房帮不上忙,见杨雨生没有疲倦的样子,就不打扰他,等他继续研究,回堂屋找李秀。林夏至这一次过来是准备同李秀商量他的亲事:阿么,我想好了,等你把弟弟生下来过了月子,就让闻柳哥来提亲。别人家小哥儿的亲事都是爹么说了算,林家的林夏至却是自己说了算。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不止是林家,程家的孩子、杨家的孩子也是这样,几户人家都是孩子自己做了主。第159章 李秀生产行,这样的话等你们成亲的时候我身体也好了,能够替你操办。李秀听了林夏至的话特别惊喜,他这下可以放一半的心在肚子里,在夏哥儿出嫁之后剩下的一半才能放回去。从提亲到成亲至少得半年,半年后雨哥儿的孩子也跟着出生了,家里孩子多,想必到时候他不会觉得夏哥儿走了家里不热闹。这段时间李秀一直努力学,管家的事倒是会了一些,但是要说看账册,安排各项事情,还真的不太行。你是怎么想明白的?李秀有些好奇,夏哥儿挺固执的,怎么突然就想通了。小叔么那天劝了我一下,我觉得他说的有道理。林夏至没有细说。虽然李秀自己也觉得他不是管家那块料,若是从他嘴里得知小叔么的话,就算李秀再怎么大气,两人之间恐怕也会生出一些嫌隙。好在李秀没有打破砂锅问到底,他心里高兴林夏至终于想通了,放下手上的绣活找人去问杨夫郎和吴夫郎。林夏至皱了下眉,他不放心:可是,我你不用担心他,我看承祖夫夫两都是好的,你还担心他们对哥夫不好不成。周小竹笑林夏至太过杞人忧天,也就是一家人才和你说这句实话,其实我看二哥和哥夫都不是能够管家的性子,与其想着培养他们,不如把事情交给承祖夫夫两管着,你嫁到程家之后距么家也不远,随时都能回来看着,不用担心你爹么那么多。周小竹的话说在了点子上,林夏至从年前就开始教李秀管家,也不知道是他以前不识字不会算数学起来慢,还是因为他怀着身子不能费神,到现在李秀都看不明白账目。店里又送来一批账单要算,周小竹不再和林夏至闲聊,快速拨弄算盘把钱算出来好给客人结帐。又忙碌了半个时辰,店里的客人才渐渐减下来,店里的人终于空闲了一点。林夏至逮着空和周小竹说他想的办法,免得结帐这么困难。飘香十里的东西都是明码标价的,价格也简单,都是五的倍数,炸素菜五文一份,炸丸子十文一份,炸肉十五文一份只需要做一些小竹签,一根竹签代表五文,小二在给客人上菜的时候就把竹签一起拿给客人,每张桌子都编上号数,上菜的同时也放同样数量的竹签在掌柜这边,结帐的时候两边数量没错,当场就知道该给多少钱了,不需要掌柜这边算之后小二再那给客人,让客人付款。店里的小二会算五的倍数就行,这样能省些事,不用每张桌子上菜的时候都写一份账单。林夏至的法子以前没有人用过,周小竹不知道能不能像他说的那样省事,只说可以试一试。做竹签就让村里的唐木匠做,周小竹估计店里如果要用竹签结帐恐怕得准备上千根,这么多竹签不是一两天能够做好的,这段时间就先教店里的小二算数。林夏至回林家村之后,把一千根竹签的活委托给唐木匠。做竹签是个致活,每根竹签上还得刻字,唐木匠要价两文一根,先交一文一根的定金。一千根竹签定金一两,一共才二两银子,林夏至直接给了唐木匠全款,请他做好之后送到林家来。托林家的福,林家村的人日子都好过了起来,不少人家都起了新房子,自然得要新家具,唐木匠手上的活就没断过,还找了两个半大的小子做学徒帮忙才忙得过来,他心里感激着林家。加上唐木匠和林家经常合作,双方之间都已经很熟悉了,收下林夏至的银子后,他放下其它那些不着急的活,亲自帮林夏至赶工。村里春耕结束之前,唐木匠就把林夏至要的竹签全部做完。飘香十里的店员们也把五的算数背熟练,可以试着用竹签结帐。林夏至出的这个主意确实帮周小竹省下了不少时间,算账的时候简单了很多,只用核对竹签数量。也就是现在乘法口诀不能教出去,只能让那些店员生硬地背,一根竹签五文、两根竹签十文、三根竹签十五文不然速度还能更快。飘香十里很久没有出新吃食了,林夏至看着竹签,想起了以前大街小巷少不了串串。串串可以热着吃,可以冷着吃,不同的吃法配料不同,现在天气还冷着,吃热串串正好。过年之前林夏至就想着要不要试着弄串串了,可惜那时候杨雨生有孕吐反应,他不敢拿着那些香料去招惹他。除了飘香十里,林夏至还准备在豆腐房里专门弄两间屋子出来做红薯淀粉和土豆淀粉。红薯和土豆都是块茎植物,两种植物的果实都能弄出来淀粉,之前林家做凉粉和红薯粉都是直接用红薯做的。红薯保存不好会发酵,不如把它们都提取了淀粉,淀粉更好保存,做粉条或者凉粉的时候直接用淀粉做,以后林家自己开店铺了还能卖淀粉。等春耕结束村里人空闲下来,林夏至把他的想法给林承祖说了之后,林承祖继续招呼以前那些帮林家建房子的老伙计帮忙。林家村的人收入增加之后,林家给帮工们的工钱也上涨,一人一天一百二十文,依旧不不包饭。做淀粉不需要加热,只需要把红薯或者土豆磨碎、清洗、过滤、静置、晒干,屋子的设计和另外的不一样,建起来更简单,一群汉子两天就建好了。房子倒是建好了,大石磨没这么快,得等几天,做淀粉很简单,林家以前也不是没弄过,不用林夏至多费心。杨雨生琢磨了两天林夏至说的串串锅料,尝着味道有些接近了,见林夏至空闲了下来赶紧去找他。夏哥儿,你觉得怎么样?杨雨生一脸期待地看着林夏至。这不是他第一次弄新吃食,但这是他怀孕之后的第一次,他希望做出来的东西依旧好吃。林夏至一进厨房就闻到了香味,馋得他直流口水。串串的味道和卤料不一样,卤料要内敛一些,串串的锅一直沸腾着,辣椒花椒的辛辣和大料的香味会随着水气蒸发,充斥在整个鼻腔,让人忍不住分泌唾液。还不错,就是我觉得味道还是淡了些。林夏至仔细品尝了一番,参考以前吃过的串串给出了意见。他之前想过弄那种烫熟了还要加料的串串,但是想着飘香十里就是个做小吃食的,走快餐的路子,烫熟了还要再沾着调料吃,就和火锅差不多了,不适合飘香十里。再加味道会不会有点重?杨雨生不赞同。我预想的串串是这样的,烫菜的锅底不变,菜放进去烫熟之后就能直接吃,如果味道不够重,客人吃起来会没味道。林夏至解释。林夏至想着怎么才能更加适合景国人的口味,杨雨生得了林夏至的建议,又重新研究料包。除了最开始的味道,还有烫了各种菜之后混杂的味道,要一直保持着美味才能吸引顾客。林夏至在厨房帮不上忙,见杨雨生没有疲倦的样子,就不打扰他,等他继续研究,回堂屋找李秀。林夏至这一次过来是准备同李秀商量他的亲事:阿么,我想好了,等你把弟弟生下来过了月子,就让闻柳哥来提亲。别人家小哥儿的亲事都是爹么说了算,林家的林夏至却是自己说了算。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不止是林家,程家的孩子、杨家的孩子也是这样,几户人家都是孩子自己做了主。第159章 李秀生产行,这样的话等你们成亲的时候我身体也好了,能够替你操办。李秀听了林夏至的话特别惊喜,他这下可以放一半的心在肚子里,在夏哥儿出嫁之后剩下的一半才能放回去。从提亲到成亲至少得半年,半年后雨哥儿的孩子也跟着出生了,家里孩子多,想必到时候他不会觉得夏哥儿走了家里不热闹。这段时间李秀一直努力学,管家的事倒是会了一些,但是要说看账册,安排各项事情,还真的不太行。你是怎么想明白的?李秀有些好奇,夏哥儿挺固执的,怎么突然就想通了。小叔么那天劝了我一下,我觉得他说的有道理。林夏至没有细说。虽然李秀自己也觉得他不是管家那块料,若是从他嘴里得知小叔么的话,就算李秀再怎么大气,两人之间恐怕也会生出一些嫌隙。好在李秀没有打破砂锅问到底,他心里高兴林夏至终于想通了,放下手上的绣活找人去问杨夫郎和吴夫郎。林夏至皱了下眉,他不放心:可是,我你不用担心他,我看承祖夫夫两都是好的,你还担心他们对哥夫不好不成。周小竹笑林夏至太过杞人忧天,也就是一家人才和你说这句实话,其实我看二哥和哥夫都不是能够管家的性子,与其想着培养他们,不如把事情交给承祖夫夫两管着,你嫁到程家之后距么家也不远,随时都能回来看着,不用担心你爹么那么多。周小竹的话说在了点子上,林夏至从年前就开始教李秀管家,也不知道是他以前不识字不会算数学起来慢,还是因为他怀着身子不能费神,到现在李秀都看不明白账目。店里又送来一批账单要算,周小竹不再和林夏至闲聊,快速拨弄算盘把钱算出来好给客人结帐。又忙碌了半个时辰,店里的客人才渐渐减下来,店里的人终于空闲了一点。林夏至逮着空和周小竹说他想的办法,免得结帐这么困难。飘香十里的东西都是明码标价的,价格也简单,都是五的倍数,炸素菜五文一份,炸丸子十文一份,炸肉十五文一份只需要做一些小竹签,一根竹签代表五文,小二在给客人上菜的时候就把竹签一起拿给客人,每张桌子都编上号数,上菜的同时也放同样数量的竹签在掌柜这边,结帐的时候两边数量没错,当场就知道该给多少钱了,不需要掌柜这边算之后小二再那给客人,让客人付款。店里的小二会算五的倍数就行,这样能省些事,不用每张桌子上菜的时候都写一份账单。林夏至的法子以前没有人用过,周小竹不知道能不能像他说的那样省事,只说可以试一试。做竹签就让村里的唐木匠做,周小竹估计店里如果要用竹签结帐恐怕得准备上千根,这么多竹签不是一两天能够做好的,这段时间就先教店里的小二算数。林夏至回林家村之后,把一千根竹签的活委托给唐木匠。做竹签是个致活,每根竹签上还得刻字,唐木匠要价两文一根,先交一文一根的定金。一千根竹签定金一两,一共才二两银子,林夏至直接给了唐木匠全款,请他做好之后送到林家来。托林家的福,林家村的人日子都好过了起来,不少人家都起了新房子,自然得要新家具,唐木匠手上的活就没断过,还找了两个半大的小子做学徒帮忙才忙得过来,他心里感激着林家。加上唐木匠和林家经常合作,双方之间都已经很熟悉了,收下林夏至的银子后,他放下其它那些不着急的活,亲自帮林夏至赶工。村里春耕结束之前,唐木匠就把林夏至要的竹签全部做完。飘香十里的店员们也把五的算数背熟练,可以试着用竹签结帐。林夏至出的这个主意确实帮周小竹省下了不少时间,算账的时候简单了很多,只用核对竹签数量。也就是现在乘法口诀不能教出去,只能让那些店员生硬地背,一根竹签五文、两根竹签十文、三根竹签十五文不然速度还能更快。飘香十里很久没有出新吃食了,林夏至看着竹签,想起了以前大街小巷少不了串串。串串可以热着吃,可以冷着吃,不同的吃法配料不同,现在天气还冷着,吃热串串正好。过年之前林夏至就想着要不要试着弄串串了,可惜那时候杨雨生有孕吐反应,他不敢拿着那些香料去招惹他。除了飘香十里,林夏至还准备在豆腐房里专门弄两间屋子出来做红薯淀粉和土豆淀粉。红薯和土豆都是块茎植物,两种植物的果实都能弄出来淀粉,之前林家做凉粉和红薯粉都是直接用红薯做的。红薯保存不好会发酵,不如把它们都提取了淀粉,淀粉更好保存,做粉条或者凉粉的时候直接用淀粉做,以后林家自己开店铺了还能卖淀粉。等春耕结束村里人空闲下来,林夏至把他的想法给林承祖说了之后,林承祖继续招呼以前那些帮林家建房子的老伙计帮忙。林家村的人收入增加之后,林家给帮工们的工钱也上涨,一人一天一百二十文,依旧不不包饭。做淀粉不需要加热,只需要把红薯或者土豆磨碎、清洗、过滤、静置、晒干,屋子的设计和另外的不一样,建起来更简单,一群汉子两天就建好了。房子倒是建好了,大石磨没这么快,得等几天,做淀粉很简单,林家以前也不是没弄过,不用林夏至多费心。杨雨生琢磨了两天林夏至说的串串锅料,尝着味道有些接近了,见林夏至空闲了下来赶紧去找他。夏哥儿,你觉得怎么样?杨雨生一脸期待地看着林夏至。这不是他第一次弄新吃食,但这是他怀孕之后的第一次,他希望做出来的东西依旧好吃。林夏至一进厨房就闻到了香味,馋得他直流口水。串串的味道和卤料不一样,卤料要内敛一些,串串的锅一直沸腾着,辣椒花椒的辛辣和大料的香味会随着水气蒸发,充斥在整个鼻腔,让人忍不住分泌唾液。还不错,就是我觉得味道还是淡了些。林夏至仔细品尝了一番,参考以前吃过的串串给出了意见。他之前想过弄那种烫熟了还要加料的串串,但是想着飘香十里就是个做小吃食的,走快餐的路子,烫熟了还要再沾着调料吃,就和火锅差不多了,不适合飘香十里。再加味道会不会有点重?杨雨生不赞同。我预想的串串是这样的,烫菜的锅底不变,菜放进去烫熟之后就能直接吃,如果味道不够重,客人吃起来会没味道。林夏至解释。林夏至想着怎么才能更加适合景国人的口味,杨雨生得了林夏至的建议,又重新研究料包。除了最开始的味道,还有烫了各种菜之后混杂的味道,要一直保持着美味才能吸引顾客。林夏至在厨房帮不上忙,见杨雨生没有疲倦的样子,就不打扰他,等他继续研究,回堂屋找李秀。林夏至这一次过来是准备同李秀商量他的亲事:阿么,我想好了,等你把弟弟生下来过了月子,就让闻柳哥来提亲。别人家小哥儿的亲事都是爹么说了算,林家的林夏至却是自己说了算。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不止是林家,程家的孩子、杨家的孩子也是这样,几户人家都是孩子自己做了主。第159章 李秀生产行,这样的话等你们成亲的时候我身体也好了,能够替你操办。李秀听了林夏至的话特别惊喜,他这下可以放一半的心在肚子里,在夏哥儿出嫁之后剩下的一半才能放回去。从提亲到成亲至少得半年,半年后雨哥儿的孩子也跟着出生了,家里孩子多,想必到时候他不会觉得夏哥儿走了家里不热闹。这段时间李秀一直努力学,管家的事倒是会了一些,但是要说看账册,安排各项事情,还真的不太行。你是怎么想明白的?李秀有些好奇,夏哥儿挺固执的,怎么突然就想通了。小叔么那天劝了我一下,我觉得他说的有道理。林夏至没有细说。虽然李秀自己也觉得他不是管家那块料,若是从他嘴里得知小叔么的话,就算李秀再怎么大气,两人之间恐怕也会生出一些嫌隙。好在李秀没有打破砂锅问到底,他心里高兴林夏至终于想通了,放下手上的绣活找人去问杨夫郎和吴夫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