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03章(1 / 1)

我试试吧。郑夫郎想着郑乾元在信里说江宁县的吃食味道不错,他刚巧被牛奶勾起了食欲,林夏至一问他就顺势答应了下来。说是一种吃食,其实端上来的有两种双皮奶和酸奶。林夏至喜欢酸奶,程夫郎更喜欢双皮奶,所以家里下人去青黛楼那边带吃食的时候两种都会拿一些。两种奶制品都装在青绿色的小盅里,看着确实让人赏心悦目,但是它们都是凉的,没有热牛奶的香味,郑夫郎对它们的期待值降了一点点下去。第376章 吃食之争抱着就算不那么好吃也要夸赞的心情,郑夫郎先拿起双皮奶,用勺子舀了一勺起来。双皮奶这个吃食不是流质的,随着勺子的晃动,上面的双皮奶有些颤颤巍巍的,郑夫郎见状莫名就期待起来,毫不犹豫地放进嘴里。郑夫郎的表情一下亮了,双皮奶比鸡蛋羹还要细腻,入口即化,带着牛奶的香味,给口腔带来无与伦比的享受:这叫什么?太好吃了!双皮奶,夏哥儿和他哥么做出来的吃食,味道很好吧。程夫郎最喜欢双皮奶,自己喜欢的吃食也被别人喜欢,加上这是自家人做出来的,他觉得与有荣焉。真让人想不到,这居然是用牛奶做的。郑夫郎的动作又快又优雅,一小盅双皮奶很快被他吃完,目光看向第二个吃食。因为酸奶是发酵成的,自带酸味,喝的时候需要根据个人口味加糖,所以在酸奶盅旁边有一小碟白糖,郑夫郎指着白糖碟子:这个吃食要蘸白糖吗?不是,白糖是加到里面搅拌均匀吃的,这个叫酸奶,不放糖会有点酸。程夫郎上前帮他把盖子打开。不知道是心理作用还是郑夫郎真的闻到了酸味,他觉得自己的口腔已经开始分泌口水了。我先尝尝没加糖的时候是什么味道。他想着自己平日里就比较喜欢吃点酸梅什么的,拿起勺子舀了一勺酸奶。酸奶的酸味和酸梅子这些不一样,当酸奶接触到郑夫郎的舌头时,他就感到后悔了,为什么他不好好听话加糖,非要这般折腾自己的舌头?屿-汐-独-家-整-理。皱着脸把无糖酸奶咽下去,郑夫郎赶紧往酸奶里加一大勺糖:果然有点酸。林夏至和程夫郎一直看着郑夫郎,见他酸得脸快皱成一朵花的模样,都忍不住笑了,原来郑乾元性子活泼是遗传自郑夫郎。刚才吃双皮奶已经觉得味道非常惊喜的郑夫郎,在吃了加糖的酸奶之后惊为天人,在这一刻他找到了自己的真爱,他喜欢这种略带酸味、又有点粘稠的口感,再来一碗他都能吃得下去!太好吃了,牛奶能做出这么好吃的东西,以前那么多年咱们没有用牛奶做过吃食真是太浪费了。郑夫郎放下勺子感叹。郑夫郎,你觉得酸奶和双皮奶,味道谁更好?程夫郎看向郑夫郎,目光如炬。我更喜欢酸奶,酸酸甜甜很是开胃。郑夫郎的脑子被酸奶彻底占据,他毫不犹豫地说出自己喜欢酸奶。明明是双皮奶更好吃。程夫郎试图让郑夫郎丢掉刚才那个观点,酸奶太酸了,吃着倒牙。不会啊,放了糖之后刚刚好。郑夫郎觉得酸奶味道好,他要为自己喜欢的酸奶发言。一个已经做了老么、一个即将做老么的夫郎,为酸奶和双皮奶谁更好吃辩论起来,谁都没能说服谁。林夏至就在旁边看着,给小包子喂完奶,逗着小包子开心,长辈们的问题就让他们自己解决,小辈就不要多嘴了。阿么,我们收拾好了。郑乾元远远地跑过来,大声地喊。他话音落下,人也过来了,两位夫郎立马停下争论同时看向他。郑乾元一点没有察觉到危险,一脸乐呵呵的:阿么,我和曼哥儿的东西收拾好了。郑夫郎拉过儿子问:收拾好了是吧,那你来说说,是双皮奶好还是酸奶好?什么东西?郑乾元一头雾水。大家意料之外的是,这几天郑乾元都在程宅里陪着殷曼,并没有吃到过这两样东西。你没吃过?程夫郎没想到郑乾元没有吃过,他赶紧让人再端一份上来。郑乾元在两位阿么虎视眈眈的目光中,快速吃完两份用牛奶做成的新鲜吃食。纠结了一下,郑乾元颤颤巍巍地选择了双皮奶,他小时候经常被郑夫郎喂酸的东西逗他,所以长大了之后时郑乾元能不吃算就不吃酸。郑夫郎难以置信:儿子,你居然不喜欢酸奶,明明你小时候那么喜欢吃带酸味的东西,长大了口味就变了?这时候,在房间里左等右等,一直等不到自家相公回来的殷曼找了过来。郑夫郎一眼发现了他,想着儿子不支持他的喜好就算了,怀孕的孕夫多半喜欢吃酸的东西,儿夫郎一定会选酸奶。于是,程夫郎又让人端一份双皮奶和酸奶上来。殷曼先尝了两口双皮奶:有点甜,我不是很想吃。程夫郎目瞪口呆,双皮奶里只放了一点点糖,曼哥儿居然说甜了?旁边的郑夫郎嘴角扬起一个奸计得逞的笑容:曼哥儿,你再吃吃这个酸奶,不放糖的有点酸,你要不要试试?没有放糖的酸奶吃起来很酸,就在大家都等着殷曼说酸的时候,殷曼一勺接着一勺,把一盅没放糖的酸奶给吃了个精光:我觉得还好,没有很酸。程夫郎这才想明白郑夫郎的意图:这是分明是利用曼哥儿怀孕喜欢吃酸味作弊,他的口味不准。怎么不准,曼哥儿更喜欢酸奶。郑夫郎才不会承认。眼看着这场关于酸奶和双皮奶哪个味道更好的争论结束不了了,林夏至悄悄带起小包子准备溜走,要是等会儿他们想起来还有自己这么个人在,问他喜欢吃什么就尴尬了。按照自己的心意说喜欢酸奶,会让程夫郎不高兴,如果照顾程夫郎的想法说双皮奶更好吃,郑夫郎是客人让他没有面子也不太好。可惜,林夏至没能顺利逃脱,在他马上走出凉亭的时候,他的动作被人发现了。夏哥儿,这两个吃食能够在路上带着放几天吃吗?郑夫郎目光灼灼地看向林夏至。不是关于酸奶和双皮奶味道的问题,林夏至松了口气:双皮奶不行,只能当天做了当天吃,酸奶如果用低温保存,可以放三四天。郑夫郎找到了酸奶更好的一个重要论据:这样啊,看来酸奶比双皮奶好,可以放更久。刚才说的是味道,不是放的时间!程夫郎无语,他立马想起来另外一个双皮奶能够获胜的地方,双皮奶一会儿就能做完,酸奶要发酵一晚上,做起来太复杂,还是双皮奶好。想要得到美味就要付出时间,这更能说明酸奶好。没完没了了,旁边的三个年轻人对视一眼,眼里都是无奈。哎哟,我感觉头好晕。为了能够让两位长辈不再争吵,林夏至和郑乾元用眼神沟通,派出殷曼出马装病。果然,殷曼这样一说,两位夫郎立马停了下来,紧张地看向他。程夫郎:曼哥儿没事吧?郑夫郎:乾元!你还傻愣着做什么,快把你夫郎扶回房间休息,要是曼哥儿太难受,咱们今天就不走了,明天再回去。刚才还争执不休的两个人这会儿立马统一战线,都照顾起殷曼来。这一场关于酸奶和双皮奶的争论因为殷曼的打断没有得出结论,不知道他们下一次再见面的时候会不会继续提起这茬。第二天,送走了郑夫郎和郑乾元夫夫,林夏至把小包子交到程夫郎手中,拿着准备好的三份礼物,和林小冬一起出发去往林家村。梁明一直到现在都没有音讯,以前林夏至怀着小包子的时候不敢随便外出,现在小包子已经生了下来,他就没有这方面困扰。带上两个身强力壮的小厮就可以出门,完全不担心,要是梁明敢再找上他,林夏至正好和他算一算以前的账。这一次考上童生的有两个是林家的小子,还有一个是周家的。林家村里林家人口基数大,在墨林学堂中的林姓学生占了有六七成,剩下的两成是周家,还有一成左右是别的小姓。虽说没有让林小冬回村给自家爹么说今天要回家,不过林夏至吩咐了其它人到墨林学堂同郑夫子商量。主要是他林夏至和这次考中童生的三个孩子都不怎么熟悉,他们的家人林夏至也没什么印象,所以他只好请郑夫子把三个孩子叫到学堂,就在学堂给他们发奖励。一整套给童生的书册,摞起来足足有半个成人那么高,这些书都是以后他们考进了县城学院用得上的,还有质量不错的笔墨纸砚一套,以及一个竹节形状的玉佩,希望他们以后节节高升,能够在科举上取得更高成绩,很实在、寓意很好的礼物。收到礼物的三个新童生高兴坏了,他们早就羡慕林天赐和周鹏远有那么多书,现在他们也有了这么多书,顿时努力读书的想法更坚定,不能辜负程少夫郎对他们的期待。把礼物送了出去,林夏至就让孩子们散了,由于送给他们的书着实有些多,只靠几个孩子搬不动,只能把他们家里的长辈叫来一起搬。这三个小孩的长辈看着林夏至给了这么值钱的礼物,一个劲感谢林夏至。第377章 再回村林夏至温和一笑:各位叔伯客气了,咱们都是一个村的,看着村里的弟弟们有好成绩我这个做哥哥怎么能不送点礼物鼓励他们。像是突然想到什么,林夏至继续说:对了,宗儿、天赐、鹏远、英杰他们都在县城学院读书,今年冬天就让他们三个继续在郑夫子这里好好念书,争取明年春天也考取县学!对,明年县城学院的考试也很重要。咱们可千万别拖孩子后腿,只要家里娃娃能够读书,就算是砸锅卖铁也送他去。你这人说话可真有点意思,现在咱们林家村供孩子到县城学院读书可不需要砸锅卖铁,上次村里大会才说了,家里有孩子考中县城的学院,学费村里祠堂出,咱们只要把吃食费用给娃娃攒起来就行,我只要想着自家娃娃能在县城学院读书,我就浑身都是劲儿。林夏至听着他们聊天,他还真不知道里正这个决定,不过这是个好想法,村里的豆坊开办了这么久,积攒的银钱不少,用来给村里培养下一代正好。等三个新童生家里的长辈把一摞摞书搬走,林夏至才和郑夫子说起村里的事。林夏至还是有好几个月没有回村了,一路走来村里的变化的还是挺大的,总的来说一切都在向更好的方向发展。郑夫子对林夏至非常佩服,他刚来林家村的时候佩服林家,后来和林家人接触越来越多,同村民们也越来越熟悉,有时候里正拿不到主意的时候来找他商量,日子久了他才慢慢发现林家村很多新奇的东西都是林夏至这个哥儿起的头。和郑夫子说了会儿话,把村里的变化了解了一遍,林夏至带着林小冬在村里闲逛。村里人看着脸色还有点圆润的林夏至,乐呵地同他打招呼:夏哥儿这是坐完月子回村里来看看大家?是啊,早就想回村了。林夏至呼吸着田间的新鲜空气,心情舒畅,庞阿么,你看着气色真不错。哈哈,你的气色也很好啊,看着都不像是刚生了孩子的,身材恢复得也很好,我年轻的时候生了孩子身材就走样。夏哥儿,听你阿么说你家小包子长得又白又胖,比小年糕和小米团还壮实,你们家的孩子都养得这么好,着实让我羡慕,我家那个孩子就没有那么好。旁边的村名故意拆穿庞夫郎:庞夫郎你这话说得,你家小孙孙也白白嫩嫩的,我们可是都见过,你把儿夫郎和孙孙都照顾得很好,我这个儿夫郎都还没着落的才羡慕你呢。这个时节村里主要的庄稼都已经收完了,只有菜田看着还有点绿意,林夏至就没有用金手指看田地了,他单纯和同村里人聊天,放松心情。以林家现在在林家村的地位,大家不会在他跟前说些什么不中听的话。一路走到林家,李秀正带着小年糕和小米团在门口铺了青砖的地方玩,小年糕看着林夏至高兴地扑向他:哥哥!小米团落后一步,在小年糕身后像个小尾巴,跟着小年糕喊:哥哥!小米团,你得叫二叔,不是哥哥。李秀赶紧纠正,小米团天天和小年糕一起,两人年龄小不明白辈分关系,喊人的时候要么是小米团跟着小年糕,要么是小年糕跟着小米团。小米团停下来,迷迷糊糊地看着李秀,再瞅瞅林夏至,不知道应该怎么办。林夏至没管那么多,这么小的娃要是分得清楚辈分那就成妖怪了,等他们长大自然就明白应该怎么喊人。蹲下来一左一右地搂着两个娃娃,林夏至在他们脸颊上一边亲一口:小年糕和小米团在家有没有好好吃饭饭啊?有,小年糕吃双双奶、蛋羹羹、奶奶,还有薯薯、豆豆。小年糕数着自己这段时间吃了些什么,有些他想不起来叫什么了,就自动略过去,假装自己没有吃过。小米团虽然身体长得好,看着和小年糕差不多了,但他毕竟比较比小年糕小好几个月,听着小年糕一样一样地说自己吃了什么,他着急了:双双奶、豆豆。小年糕已经说完了,小米团想不起来其它的词,更着急了,小脸憋得通红。李秀在旁边教他们:你们还吃了玉米米,记得吗,就是黄黄的,一粒一粒的那种,香香甜甜很好吃。小年糕兴奋地喊出来:玉米米!他现在正是对学说话有兴趣的时候。这个词小米团没说过几次,他在嘴里嘟哝了好几下:绿、绿么么。没有把玉米说清楚,小米团急得不停扭动身子。小年糕和小米团真棒!林夏至真心实意地表扬他们。被表扬了,小米团总算不那么着急,对着林夏至露出一个无齿的笑容。看着这样天真纯粹的笑容,林夏至的心情更好了,想着自家小包子什么时候也能学说话,也能这样笑。没完没了了,旁边的三个年轻人对视一眼,眼里都是无奈。哎哟,我感觉头好晕。为了能够让两位长辈不再争吵,林夏至和郑乾元用眼神沟通,派出殷曼出马装病。果然,殷曼这样一说,两位夫郎立马停了下来,紧张地看向他。程夫郎:曼哥儿没事吧?郑夫郎:乾元!你还傻愣着做什么,快把你夫郎扶回房间休息,要是曼哥儿太难受,咱们今天就不走了,明天再回去。刚才还争执不休的两个人这会儿立马统一战线,都照顾起殷曼来。这一场关于酸奶和双皮奶的争论因为殷曼的打断没有得出结论,不知道他们下一次再见面的时候会不会继续提起这茬。第二天,送走了郑夫郎和郑乾元夫夫,林夏至把小包子交到程夫郎手中,拿着准备好的三份礼物,和林小冬一起出发去往林家村。梁明一直到现在都没有音讯,以前林夏至怀着小包子的时候不敢随便外出,现在小包子已经生了下来,他就没有这方面困扰。带上两个身强力壮的小厮就可以出门,完全不担心,要是梁明敢再找上他,林夏至正好和他算一算以前的账。这一次考上童生的有两个是林家的小子,还有一个是周家的。林家村里林家人口基数大,在墨林学堂中的林姓学生占了有六七成,剩下的两成是周家,还有一成左右是别的小姓。虽说没有让林小冬回村给自家爹么说今天要回家,不过林夏至吩咐了其它人到墨林学堂同郑夫子商量。主要是他林夏至和这次考中童生的三个孩子都不怎么熟悉,他们的家人林夏至也没什么印象,所以他只好请郑夫子把三个孩子叫到学堂,就在学堂给他们发奖励。一整套给童生的书册,摞起来足足有半个成人那么高,这些书都是以后他们考进了县城学院用得上的,还有质量不错的笔墨纸砚一套,以及一个竹节形状的玉佩,希望他们以后节节高升,能够在科举上取得更高成绩,很实在、寓意很好的礼物。收到礼物的三个新童生高兴坏了,他们早就羡慕林天赐和周鹏远有那么多书,现在他们也有了这么多书,顿时努力读书的想法更坚定,不能辜负程少夫郎对他们的期待。把礼物送了出去,林夏至就让孩子们散了,由于送给他们的书着实有些多,只靠几个孩子搬不动,只能把他们家里的长辈叫来一起搬。这三个小孩的长辈看着林夏至给了这么值钱的礼物,一个劲感谢林夏至。第377章 再回村林夏至温和一笑:各位叔伯客气了,咱们都是一个村的,看着村里的弟弟们有好成绩我这个做哥哥怎么能不送点礼物鼓励他们。像是突然想到什么,林夏至继续说:对了,宗儿、天赐、鹏远、英杰他们都在县城学院读书,今年冬天就让他们三个继续在郑夫子这里好好念书,争取明年春天也考取县学!对,明年县城学院的考试也很重要。咱们可千万别拖孩子后腿,只要家里娃娃能够读书,就算是砸锅卖铁也送他去。你这人说话可真有点意思,现在咱们林家村供孩子到县城学院读书可不需要砸锅卖铁,上次村里大会才说了,家里有孩子考中县城的学院,学费村里祠堂出,咱们只要把吃食费用给娃娃攒起来就行,我只要想着自家娃娃能在县城学院读书,我就浑身都是劲儿。林夏至听着他们聊天,他还真不知道里正这个决定,不过这是个好想法,村里的豆坊开办了这么久,积攒的银钱不少,用来给村里培养下一代正好。等三个新童生家里的长辈把一摞摞书搬走,林夏至才和郑夫子说起村里的事。林夏至还是有好几个月没有回村了,一路走来村里的变化的还是挺大的,总的来说一切都在向更好的方向发展。郑夫子对林夏至非常佩服,他刚来林家村的时候佩服林家,后来和林家人接触越来越多,同村民们也越来越熟悉,有时候里正拿不到主意的时候来找他商量,日子久了他才慢慢发现林家村很多新奇的东西都是林夏至这个哥儿起的头。和郑夫子说了会儿话,把村里的变化了解了一遍,林夏至带着林小冬在村里闲逛。村里人看着脸色还有点圆润的林夏至,乐呵地同他打招呼:夏哥儿这是坐完月子回村里来看看大家?是啊,早就想回村了。林夏至呼吸着田间的新鲜空气,心情舒畅,庞阿么,你看着气色真不错。哈哈,你的气色也很好啊,看着都不像是刚生了孩子的,身材恢复得也很好,我年轻的时候生了孩子身材就走样。夏哥儿,听你阿么说你家小包子长得又白又胖,比小年糕和小米团还壮实,你们家的孩子都养得这么好,着实让我羡慕,我家那个孩子就没有那么好。旁边的村名故意拆穿庞夫郎:庞夫郎你这话说得,你家小孙孙也白白嫩嫩的,我们可是都见过,你把儿夫郎和孙孙都照顾得很好,我这个儿夫郎都还没着落的才羡慕你呢。这个时节村里主要的庄稼都已经收完了,只有菜田看着还有点绿意,林夏至就没有用金手指看田地了,他单纯和同村里人聊天,放松心情。以林家现在在林家村的地位,大家不会在他跟前说些什么不中听的话。一路走到林家,李秀正带着小年糕和小米团在门口铺了青砖的地方玩,小年糕看着林夏至高兴地扑向他:哥哥!小米团落后一步,在小年糕身后像个小尾巴,跟着小年糕喊:哥哥!小米团,你得叫二叔,不是哥哥。李秀赶紧纠正,小米团天天和小年糕一起,两人年龄小不明白辈分关系,喊人的时候要么是小米团跟着小年糕,要么是小年糕跟着小米团。小米团停下来,迷迷糊糊地看着李秀,再瞅瞅林夏至,不知道应该怎么办。林夏至没管那么多,这么小的娃要是分得清楚辈分那就成妖怪了,等他们长大自然就明白应该怎么喊人。蹲下来一左一右地搂着两个娃娃,林夏至在他们脸颊上一边亲一口:小年糕和小米团在家有没有好好吃饭饭啊?有,小年糕吃双双奶、蛋羹羹、奶奶,还有薯薯、豆豆。小年糕数着自己这段时间吃了些什么,有些他想不起来叫什么了,就自动略过去,假装自己没有吃过。小米团虽然身体长得好,看着和小年糕差不多了,但他毕竟比较比小年糕小好几个月,听着小年糕一样一样地说自己吃了什么,他着急了:双双奶、豆豆。小年糕已经说完了,小米团想不起来其它的词,更着急了,小脸憋得通红。李秀在旁边教他们:你们还吃了玉米米,记得吗,就是黄黄的,一粒一粒的那种,香香甜甜很好吃。小年糕兴奋地喊出来:玉米米!他现在正是对学说话有兴趣的时候。这个词小米团没说过几次,他在嘴里嘟哝了好几下:绿、绿么么。没有把玉米说清楚,小米团急得不停扭动身子。小年糕和小米团真棒!林夏至真心实意地表扬他们。被表扬了,小米团总算不那么着急,对着林夏至露出一个无齿的笑容。看着这样天真纯粹的笑容,林夏至的心情更好了,想着自家小包子什么时候也能学说话,也能这样笑。没完没了了,旁边的三个年轻人对视一眼,眼里都是无奈。哎哟,我感觉头好晕。为了能够让两位长辈不再争吵,林夏至和郑乾元用眼神沟通,派出殷曼出马装病。果然,殷曼这样一说,两位夫郎立马停了下来,紧张地看向他。程夫郎:曼哥儿没事吧?郑夫郎:乾元!你还傻愣着做什么,快把你夫郎扶回房间休息,要是曼哥儿太难受,咱们今天就不走了,明天再回去。刚才还争执不休的两个人这会儿立马统一战线,都照顾起殷曼来。这一场关于酸奶和双皮奶的争论因为殷曼的打断没有得出结论,不知道他们下一次再见面的时候会不会继续提起这茬。第二天,送走了郑夫郎和郑乾元夫夫,林夏至把小包子交到程夫郎手中,拿着准备好的三份礼物,和林小冬一起出发去往林家村。梁明一直到现在都没有音讯,以前林夏至怀着小包子的时候不敢随便外出,现在小包子已经生了下来,他就没有这方面困扰。带上两个身强力壮的小厮就可以出门,完全不担心,要是梁明敢再找上他,林夏至正好和他算一算以前的账。这一次考上童生的有两个是林家的小子,还有一个是周家的。林家村里林家人口基数大,在墨林学堂中的林姓学生占了有六七成,剩下的两成是周家,还有一成左右是别的小姓。虽说没有让林小冬回村给自家爹么说今天要回家,不过林夏至吩咐了其它人到墨林学堂同郑夫子商量。主要是他林夏至和这次考中童生的三个孩子都不怎么熟悉,他们的家人林夏至也没什么印象,所以他只好请郑夫子把三个孩子叫到学堂,就在学堂给他们发奖励。一整套给童生的书册,摞起来足足有半个成人那么高,这些书都是以后他们考进了县城学院用得上的,还有质量不错的笔墨纸砚一套,以及一个竹节形状的玉佩,希望他们以后节节高升,能够在科举上取得更高成绩,很实在、寓意很好的礼物。收到礼物的三个新童生高兴坏了,他们早就羡慕林天赐和周鹏远有那么多书,现在他们也有了这么多书,顿时努力读书的想法更坚定,不能辜负程少夫郎对他们的期待。把礼物送了出去,林夏至就让孩子们散了,由于送给他们的书着实有些多,只靠几个孩子搬不动,只能把他们家里的长辈叫来一起搬。这三个小孩的长辈看着林夏至给了这么值钱的礼物,一个劲感谢林夏至。第377章 再回村林夏至温和一笑:各位叔伯客气了,咱们都是一个村的,看着村里的弟弟们有好成绩我这个做哥哥怎么能不送点礼物鼓励他们。像是突然想到什么,林夏至继续说:对了,宗儿、天赐、鹏远、英杰他们都在县城学院读书,今年冬天就让他们三个继续在郑夫子这里好好念书,争取明年春天也考取县学!对,明年县城学院的考试也很重要。咱们可千万别拖孩子后腿,只要家里娃娃能够读书,就算是砸锅卖铁也送他去。你这人说话可真有点意思,现在咱们林家村供孩子到县城学院读书可不需要砸锅卖铁,上次村里大会才说了,家里有孩子考中县城的学院,学费村里祠堂出,咱们只要把吃食费用给娃娃攒起来就行,我只要想着自家娃娃能在县城学院读书,我就浑身都是劲儿。林夏至听着他们聊天,他还真不知道里正这个决定,不过这是个好想法,村里的豆坊开办了这么久,积攒的银钱不少,用来给村里培养下一代正好。等三个新童生家里的长辈把一摞摞书搬走,林夏至才和郑夫子说起村里的事。林夏至还是有好几个月没有回村了,一路走来村里的变化的还是挺大的,总的来说一切都在向更好的方向发展。郑夫子对林夏至非常佩服,他刚来林家村的时候佩服林家,后来和林家人接触越来越多,同村民们也越来越熟悉,有时候里正拿不到主意的时候来找他商量,日子久了他才慢慢发现林家村很多新奇的东西都是林夏至这个哥儿起的头。和郑夫子说了会儿话,把村里的变化了解了一遍,林夏至带着林小冬在村里闲逛。村里人看着脸色还有点圆润的林夏至,乐呵地同他打招呼:夏哥儿这是坐完月子回村里来看看大家?是啊,早就想回村了。林夏至呼吸着田间的新鲜空气,心情舒畅,庞阿么,你看着气色真不错。哈哈,你的气色也很好啊,看着都不像是刚生了孩子的,身材恢复得也很好,我年轻的时候生了孩子身材就走样。夏哥儿,听你阿么说你家小包子长得又白又胖,比小年糕和小米团还壮实,你们家的孩子都养得这么好,着实让我羡慕,我家那个孩子就没有那么好。旁边的村名故意拆穿庞夫郎:庞夫郎你这话说得,你家小孙孙也白白嫩嫩的,我们可是都见过,你把儿夫郎和孙孙都照顾得很好,我这个儿夫郎都还没着落的才羡慕你呢。这个时节村里主要的庄稼都已经收完了,只有菜田看着还有点绿意,林夏至就没有用金手指看田地了,他单纯和同村里人聊天,放松心情。以林家现在在林家村的地位,大家不会在他跟前说些什么不中听的话。一路走到林家,李秀正带着小年糕和小米团在门口铺了青砖的地方玩,小年糕看着林夏至高兴地扑向他:哥哥!小米团落后一步,在小年糕身后像个小尾巴,跟着小年糕喊:哥哥!小米团,你得叫二叔,不是哥哥。李秀赶紧纠正,小米团天天和小年糕一起,两人年龄小不明白辈分关系,喊人的时候要么是小米团跟着小年糕,要么是小年糕跟着小米团。小米团停下来,迷迷糊糊地看着李秀,再瞅瞅林夏至,不知道应该怎么办。林夏至没管那么多,这么小的娃要是分得清楚辈分那就成妖怪了,等他们长大自然就明白应该怎么喊人。蹲下来一左一右地搂着两个娃娃,林夏至在他们脸颊上一边亲一口:小年糕和小米团在家有没有好好吃饭饭啊?有,小年糕吃双双奶、蛋羹羹、奶奶,还有薯薯、豆豆。小年糕数着自己这段时间吃了些什么,有些他想不起来叫什么了,就自动略过去,假装自己没有吃过。小米团虽然身体长得好,看着和小年糕差不多了,但他毕竟比较比小年糕小好几个月,听着小年糕一样一样地说自己吃了什么,他着急了:双双奶、豆豆。小年糕已经说完了,小米团想不起来其它的词,更着急了,小脸憋得通红。李秀在旁边教他们:你们还吃了玉米米,记得吗,就是黄黄的,一粒一粒的那种,香香甜甜很好吃。小年糕兴奋地喊出来:玉米米!他现在正是对学说话有兴趣的时候。这个词小米团没说过几次,他在嘴里嘟哝了好几下:绿、绿么么。没有把玉米说清楚,小米团急得不停扭动身子。小年糕和小米团真棒!林夏至真心实意地表扬他们。被表扬了,小米团总算不那么着急,对着林夏至露出一个无齿的笑容。看着这样天真纯粹的笑容,林夏至的心情更好了,想着自家小包子什么时候也能学说话,也能这样笑。没完没了了,旁边的三个年轻人对视一眼,眼里都是无奈。哎哟,我感觉头好晕。为了能够让两位长辈不再争吵,林夏至和郑乾元用眼神沟通,派出殷曼出马装病。果然,殷曼这样一说,两位夫郎立马停了下来,紧张地看向他。程夫郎:曼哥儿没事吧?郑夫郎:乾元!你还傻愣着做什么,快把你夫郎扶回房间休息,要是曼哥儿太难受,咱们今天就不走了,明天再回去。刚才还争执不休的两个人这会儿立马统一战线,都照顾起殷曼来。这一场关于酸奶和双皮奶的争论因为殷曼的打断没有得出结论,不知道他们下一次再见面的时候会不会继续提起这茬。第二天,送走了郑夫郎和郑乾元夫夫,林夏至把小包子交到程夫郎手中,拿着准备好的三份礼物,和林小冬一起出发去往林家村。梁明一直到现在都没有音讯,以前林夏至怀着小包子的时候不敢随便外出,现在小包子已经生了下来,他就没有这方面困扰。带上两个身强力壮的小厮就可以出门,完全不担心,要是梁明敢再找上他,林夏至正好和他算一算以前的账。这一次考上童生的有两个是林家的小子,还有一个是周家的。林家村里林家人口基数大,在墨林学堂中的林姓学生占了有六七成,剩下的两成是周家,还有一成左右是别的小姓。虽说没有让林小冬回村给自家爹么说今天要回家,不过林夏至吩咐了其它人到墨林学堂同郑夫子商量。主要是他林夏至和这次考中童生的三个孩子都不怎么熟悉,他们的家人林夏至也没什么印象,所以他只好请郑夫子把三个孩子叫到学堂,就在学堂给他们发奖励。一整套给童生的书册,摞起来足足有半个成人那么高,这些书都是以后他们考进了县城学院用得上的,还有质量不错的笔墨纸砚一套,以及一个竹节形状的玉佩,希望他们以后节节高升,能够在科举上取得更高成绩,很实在、寓意很好的礼物。收到礼物的三个新童生高兴坏了,他们早就羡慕林天赐和周鹏远有那么多书,现在他们也有了这么多书,顿时努力读书的想法更坚定,不能辜负程少夫郎对他们的期待。把礼物送了出去,林夏至就让孩子们散了,由于送给他们的书着实有些多,只靠几个孩子搬不动,只能把他们家里的长辈叫来一起搬。这三个小孩的长辈看着林夏至给了这么值钱的礼物,一个劲感谢林夏至。第377章 再回村林夏至温和一笑:各位叔伯客气了,咱们都是一个村的,看着村里的弟弟们有好成绩我这个做哥哥怎么能不送点礼物鼓励他们。像是突然想到什么,林夏至继续说:对了,宗儿、天赐、鹏远、英杰他们都在县城学院读书,今年冬天就让他们三个继续在郑夫子这里好好念书,争取明年春天也考取县学!对,明年县城学院的考试也很重要。咱们可千万别拖孩子后腿,只要家里娃娃能够读书,就算是砸锅卖铁也送他去。你这人说话可真有点意思,现在咱们林家村供孩子到县城学院读书可不需要砸锅卖铁,上次村里大会才说了,家里有孩子考中县城的学院,学费村里祠堂出,咱们只要把吃食费用给娃娃攒起来就行,我只要想着自家娃娃能在县城学院读书,我就浑身都是劲儿。林夏至听着他们聊天,他还真不知道里正这个决定,不过这是个好想法,村里的豆坊开办了这么久,积攒的银钱不少,用来给村里培养下一代正好。等三个新童生家里的长辈把一摞摞书搬走,林夏至才和郑夫子说起村里的事。林夏至还是有好几个月没有回村了,一路走来村里的变化的还是挺大的,总的来说一切都在向更好的方向发展。郑夫子对林夏至非常佩服,他刚来林家村的时候佩服林家,后来和林家人接触越来越多,同村民们也越来越熟悉,有时候里正拿不到主意的时候来找他商量,日子久了他才慢慢发现林家村很多新奇的东西都是林夏至这个哥儿起的头。和郑夫子说了会儿话,把村里的变化了解了一遍,林夏至带着林小冬在村里闲逛。村里人看着脸色还有点圆润的林夏至,乐呵地同他打招呼:夏哥儿这是坐完月子回村里来看看大家?是啊,早就想回村了。林夏至呼吸着田间的新鲜空气,心情舒畅,庞阿么,你看着气色真不错。哈哈,你的气色也很好啊,看着都不像是刚生了孩子的,身材恢复得也很好,我年轻的时候生了孩子身材就走样。夏哥儿,听你阿么说你家小包子长得又白又胖,比小年糕和小米团还壮实,你们家的孩子都养得这么好,着实让我羡慕,我家那个孩子就没有那么好。旁边的村名故意拆穿庞夫郎:庞夫郎你这话说得,你家小孙孙也白白嫩嫩的,我们可是都见过,你把儿夫郎和孙孙都照顾得很好,我这个儿夫郎都还没着落的才羡慕你呢。这个时节村里主要的庄稼都已经收完了,只有菜田看着还有点绿意,林夏至就没有用金手指看田地了,他单纯和同村里人聊天,放松心情。以林家现在在林家村的地位,大家不会在他跟前说些什么不中听的话。一路走到林家,李秀正带着小年糕和小米团在门口铺了青砖的地方玩,小年糕看着林夏至高兴地扑向他:哥哥!小米团落后一步,在小年糕身后像个小尾巴,跟着小年糕喊:哥哥!小米团,你得叫二叔,不是哥哥。李秀赶紧纠正,小米团天天和小年糕一起,两人年龄小不明白辈分关系,喊人的时候要么是小米团跟着小年糕,要么是小年糕跟着小米团。小米团停下来,迷迷糊糊地看着李秀,再瞅瞅林夏至,不知道应该怎么办。林夏至没管那么多,这么小的娃要是分得清楚辈分那就成妖怪了,等他们长大自然就明白应该怎么喊人。蹲下来一左一右地搂着两个娃娃,林夏至在他们脸颊上一边亲一口:小年糕和小米团在家有没有好好吃饭饭啊?有,小年糕吃双双奶、蛋羹羹、奶奶,还有薯薯、豆豆。小年糕数着自己这段时间吃了些什么,有些他想不起来叫什么了,就自动略过去,假装自己没有吃过。小米团虽然身体长得好,看着和小年糕差不多了,但他毕竟比较比小年糕小好几个月,听着小年糕一样一样地说自己吃了什么,他着急了:双双奶、豆豆。小年糕已经说完了,小米团想不起来其它的词,更着急了,小脸憋得通红。李秀在旁边教他们:你们还吃了玉米米,记得吗,就是黄黄的,一粒一粒的那种,香香甜甜很好吃。小年糕兴奋地喊出来:玉米米!他现在正是对学说话有兴趣的时候。这个词小米团没说过几次,他在嘴里嘟哝了好几下:绿、绿么么。没有把玉米说清楚,小米团急得不停扭动身子。小年糕和小米团真棒!林夏至真心实意地表扬他们。被表扬了,小米团总算不那么着急,对着林夏至露出一个无齿的笑容。看着这样天真纯粹的笑容,林夏至的心情更好了,想着自家小包子什么时候也能学说话,也能这样笑。没完没了了,旁边的三个年轻人对视一眼,眼里都是无奈。哎哟,我感觉头好晕。为了能够让两位长辈不再争吵,林夏至和郑乾元用眼神沟通,派出殷曼出马装病。果然,殷曼这样一说,两位夫郎立马停了下来,紧张地看向他。程夫郎:曼哥儿没事吧?郑夫郎:乾元!你还傻愣着做什么,快把你夫郎扶回房间休息,要是曼哥儿太难受,咱们今天就不走了,明天再回去。刚才还争执不休的两个人这会儿立马统一战线,都照顾起殷曼来。这一场关于酸奶和双皮奶的争论因为殷曼的打断没有得出结论,不知道他们下一次再见面的时候会不会继续提起这茬。第二天,送走了郑夫郎和郑乾元夫夫,林夏至把小包子交到程夫郎手中,拿着准备好的三份礼物,和林小冬一起出发去往林家村。梁明一直到现在都没有音讯,以前林夏至怀着小包子的时候不敢随便外出,现在小包子已经生了下来,他就没有这方面困扰。带上两个身强力壮的小厮就可以出门,完全不担心,要是梁明敢再找上他,林夏至正好和他算一算以前的账。这一次考上童生的有两个是林家的小子,还有一个是周家的。林家村里林家人口基数大,在墨林学堂中的林姓学生占了有六七成,剩下的两成是周家,还有一成左右是别的小姓。虽说没有让林小冬回村给自家爹么说今天要回家,不过林夏至吩咐了其它人到墨林学堂同郑夫子商量。主要是他林夏至和这次考中童生的三个孩子都不怎么熟悉,他们的家人林夏至也没什么印象,所以他只好请郑夫子把三个孩子叫到学堂,就在学堂给他们发奖励。一整套给童生的书册,摞起来足足有半个成人那么高,这些书都是以后他们考进了县城学院用得上的,还有质量不错的笔墨纸砚一套,以及一个竹节形状的玉佩,希望他们以后节节高升,能够在科举上取得更高成绩,很实在、寓意很好的礼物。收到礼物的三个新童生高兴坏了,他们早就羡慕林天赐和周鹏远有那么多书,现在他们也有了这么多书,顿时努力读书的想法更坚定,不能辜负程少夫郎对他们的期待。把礼物送了出去,林夏至就让孩子们散了,由于送给他们的书着实有些多,只靠几个孩子搬不动,只能把他们家里的长辈叫来一起搬。这三个小孩的长辈看着林夏至给了这么值钱的礼物,一个劲感谢林夏至。第377章 再回村林夏至温和一笑:各位叔伯客气了,咱们都是一个村的,看着村里的弟弟们有好成绩我这个做哥哥怎么能不送点礼物鼓励他们。像是突然想到什么,林夏至继续说:对了,宗儿、天赐、鹏远、英杰他们都在县城学院读书,今年冬天就让他们三个继续在郑夫子这里好好念书,争取明年春天也考取县学!对,明年县城学院的考试也很重要。咱们可千万别拖孩子后腿,只要家里娃娃能够读书,就算是砸锅卖铁也送他去。你这人说话可真有点意思,现在咱们林家村供孩子到县城学院读书可不需要砸锅卖铁,上次村里大会才说了,家里有孩子考中县城的学院,学费村里祠堂出,咱们只要把吃食费用给娃娃攒起来就行,我只要想着自家娃娃能在县城学院读书,我就浑身都是劲儿。林夏至听着他们聊天,他还真不知道里正这个决定,不过这是个好想法,村里的豆坊开办了这么久,积攒的银钱不少,用来给村里培养下一代正好。等三个新童生家里的长辈把一摞摞书搬走,林夏至才和郑夫子说起村里的事。林夏至还是有好几个月没有回村了,一路走来村里的变化的还是挺大的,总的来说一切都在向更好的方向发展。郑夫子对林夏至非常佩服,他刚来林家村的时候佩服林家,后来和林家人接触越来越多,同村民们也越来越熟悉,有时候里正拿不到主意的时候来找他商量,日子久了他才慢慢发现林家村很多新奇的东西都是林夏至这个哥儿起的头。和郑夫子说了会儿话,把村里的变化了解了一遍,林夏至带着林小冬在村里闲逛。村里人看着脸色还有点圆润的林夏至,乐呵地同他打招呼:夏哥儿这是坐完月子回村里来看看大家?是啊,早就想回村了。林夏至呼吸着田间的新鲜空气,心情舒畅,庞阿么,你看着气色真不错。哈哈,你的气色也很好啊,看着都不像是刚生了孩子的,身材恢复得也很好,我年轻的时候生了孩子身材就走样。夏哥儿,听你阿么说你家小包子长得又白又胖,比小年糕和小米团还壮实,你们家的孩子都养得这么好,着实让我羡慕,我家那个孩子就没有那么好。旁边的村名故意拆穿庞夫郎:庞夫郎你这话说得,你家小孙孙也白白嫩嫩的,我们可是都见过,你把儿夫郎和孙孙都照顾得很好,我这个儿夫郎都还没着落的才羡慕你呢。这个时节村里主要的庄稼都已经收完了,只有菜田看着还有点绿意,林夏至就没有用金手指看田地了,他单纯和同村里人聊天,放松心情。以林家现在在林家村的地位,大家不会在他跟前说些什么不中听的话。一路走到林家,李秀正带着小年糕和小米团在门口铺了青砖的地方玩,小年糕看着林夏至高兴地扑向他:哥哥!小米团落后一步,在小年糕身后像个小尾巴,跟着小年糕喊:哥哥!小米团,你得叫二叔,不是哥哥。李秀赶紧纠正,小米团天天和小年糕一起,两人年龄小不明白辈分关系,喊人的时候要么是小米团跟着小年糕,要么是小年糕跟着小米团。小米团停下来,迷迷糊糊地看着李秀,再瞅瞅林夏至,不知道应该怎么办。林夏至没管那么多,这么小的娃要是分得清楚辈分那就成妖怪了,等他们长大自然就明白应该怎么喊人。蹲下来一左一右地搂着两个娃娃,林夏至在他们脸颊上一边亲一口:小年糕和小米团在家有没有好好吃饭饭啊?有,小年糕吃双双奶、蛋羹羹、奶奶,还有薯薯、豆豆。小年糕数着自己这段时间吃了些什么,有些他想不起来叫什么了,就自动略过去,假装自己没有吃过。小米团虽然身体长得好,看着和小年糕差不多了,但他毕竟比较比小年糕小好几个月,听着小年糕一样一样地说自己吃了什么,他着急了:双双奶、豆豆。小年糕已经说完了,小米团想不起来其它的词,更着急了,小脸憋得通红。李秀在旁边教他们:你们还吃了玉米米,记得吗,就是黄黄的,一粒一粒的那种,香香甜甜很好吃。小年糕兴奋地喊出来:玉米米!他现在正是对学说话有兴趣的时候。这个词小米团没说过几次,他在嘴里嘟哝了好几下:绿、绿么么。没有把玉米说清楚,小米团急得不停扭动身子。小年糕和小米团真棒!林夏至真心实意地表扬他们。被表扬了,小米团总算不那么着急,对着林夏至露出一个无齿的笑容。看着这样天真纯粹的笑容,林夏至的心情更好了,想着自家小包子什么时候也能学说话,也能这样笑。没完没了了,旁边的三个年轻人对视一眼,眼里都是无奈。哎哟,我感觉头好晕。为了能够让两位长辈不再争吵,林夏至和郑乾元用眼神沟通,派出殷曼出马装病。果然,殷曼这样一说,两位夫郎立马停了下来,紧张地看向他。程夫郎:曼哥儿没事吧?郑夫郎:乾元!你还傻愣着做什么,快把你夫郎扶回房间休息,要是曼哥儿太难受,咱们今天就不走了,明天再回去。刚才还争执不休的两个人这会儿立马统一战线,都照顾起殷曼来。这一场关于酸奶和双皮奶的争论因为殷曼的打断没有得出结论,不知道他们下一次再见面的时候会不会继续提起这茬。第二天,送走了郑夫郎和郑乾元夫夫,林夏至把小包子交到程夫郎手中,拿着准备好的三份礼物,和林小冬一起出发去往林家村。梁明一直到现在都没有音讯,以前林夏至怀着小包子的时候不敢随便外出,现在小包子已经生了下来,他就没有这方面困扰。带上两个身强力壮的小厮就可以出门,完全不担心,要是梁明敢再找上他,林夏至正好和他算一算以前的账。这一次考上童生的有两个是林家的小子,还有一个是周家的。林家村里林家人口基数大,在墨林学堂中的林姓学生占了有六七成,剩下的两成是周家,还有一成左右是别的小姓。虽说没有让林小冬回村给自家爹么说今天要回家,不过林夏至吩咐了其它人到墨林学堂同郑夫子商量。主要是他林夏至和这次考中童生的三个孩子都不怎么熟悉,他们的家人林夏至也没什么印象,所以他只好请郑夫子把三个孩子叫到学堂,就在学堂给他们发奖励。一整套给童生的书册,摞起来足足有半个成人那么高,这些书都是以后他们考进了县城学院用得上的,还有质量不错的笔墨纸砚一套,以及一个竹节形状的玉佩,希望他们以后节节高升,能够在科举上取得更高成绩,很实在、寓意很好的礼物。收到礼物的三个新童生高兴坏了,他们早就羡慕林天赐和周鹏远有那么多书,现在他们也有了这么多书,顿时努力读书的想法更坚定,不能辜负程少夫郎对他们的期待。把礼物送了出去,林夏至就让孩子们散了,由于送给他们的书着实有些多,只靠几个孩子搬不动,只能把他们家里的长辈叫来一起搬。这三个小孩的长辈看着林夏至给了这么值钱的礼物,一个劲感谢林夏至。第377章 再回村林夏至温和一笑:各位叔伯客气了,咱们都是一个村的,看着村里的弟弟们有好成绩我这个做哥哥怎么能不送点礼物鼓励他们。像是突然想到什么,林夏至继续说:对了,宗儿、天赐、鹏远、英杰他们都在县城学院读书,今年冬天就让他们三个继续在郑夫子这里好好念书,争取明年春天也考取县学!对,明年县城学院的考试也很重要。咱们可千万别拖孩子后腿,只要家里娃娃能够读书,就算是砸锅卖铁也送他去。你这人说话可真有点意思,现在咱们林家村供孩子到县城学院读书可不需要砸锅卖铁,上次村里大会才说了,家里有孩子考中县城的学院,学费村里祠堂出,咱们只要把吃食费用给娃娃攒起来就行,我只要想着自家娃娃能在县城学院读书,我就浑身都是劲儿。林夏至听着他们聊天,他还真不知道里正这个决定,不过这是个好想法,村里的豆坊开办了这么久,积攒的银钱不少,用来给村里培养下一代正好。等三个新童生家里的长辈把一摞摞书搬走,林夏至才和郑夫子说起村里的事。林夏至还是有好几个月没有回村了,一路走来村里的变化的还是挺大的,总的来说一切都在向更好的方向发展。郑夫子对林夏至非常佩服,他刚来林家村的时候佩服林家,后来和林家人接触越来越多,同村民们也越来越熟悉,有时候里正拿不到主意的时候来找他商量,日子久了他才慢慢发现林家村很多新奇的东西都是林夏至这个哥儿起的头。和郑夫子说了会儿话,把村里的变化了解了一遍,林夏至带着林小冬在村里闲逛。村里人看着脸色还有点圆润的林夏至,乐呵地同他打招呼:夏哥儿这是坐完月子回村里来看看大家?是啊,早就想回村了。林夏至呼吸着田间的新鲜空气,心情舒畅,庞阿么,你看着气色真不错。哈哈,你的气色也很好啊,看着都不像是刚生了孩子的,身材恢复得也很好,我年轻的时候生了孩子身材就走样。夏哥儿,听你阿么说你家小包子长得又白又胖,比小年糕和小米团还壮实,你们家的孩子都养得这么好,着实让我羡慕,我家那个孩子就没有那么好。旁边的村名故意拆穿庞夫郎:庞夫郎你这话说得,你家小孙孙也白白嫩嫩的,我们可是都见过,你把儿夫郎和孙孙都照顾得很好,我这个儿夫郎都还没着落的才羡慕你呢。这个时节村里主要的庄稼都已经收完了,只有菜田看着还有点绿意,林夏至就没有用金手指看田地了,他单纯和同村里人聊天,放松心情。以林家现在在林家村的地位,大家不会在他跟前说些什么不中听的话。一路走到林家,李秀正带着小年糕和小米团在门口铺了青砖的地方玩,小年糕看着林夏至高兴地扑向他:哥哥!小米团落后一步,在小年糕身后像个小尾巴,跟着小年糕喊:哥哥!小米团,你得叫二叔,不是哥哥。李秀赶紧纠正,小米团天天和小年糕一起,两人年龄小不明白辈分关系,喊人的时候要么是小米团跟着小年糕,要么是小年糕跟着小米团。小米团停下来,迷迷糊糊地看着李秀,再瞅瞅林夏至,不知道应该怎么办。林夏至没管那么多,这么小的娃要是分得清楚辈分那就成妖怪了,等他们长大自然就明白应该怎么喊人。蹲下来一左一右地搂着两个娃娃,林夏至在他们脸颊上一边亲一口:小年糕和小米团在家有没有好好吃饭饭啊?有,小年糕吃双双奶、蛋羹羹、奶奶,还有薯薯、豆豆。小年糕数着自己这段时间吃了些什么,有些他想不起来叫什么了,就自动略过去,假装自己没有吃过。小米团虽然身体长得好,看着和小年糕差不多了,但他毕竟比较比小年糕小好几个月,听着小年糕一样一样地说自己吃了什么,他着急了:双双奶、豆豆。小年糕已经说完了,小米团想不起来其它的词,更着急了,小脸憋得通红。李秀在旁边教他们:你们还吃了玉米米,记得吗,就是黄黄的,一粒一粒的那种,香香甜甜很好吃。小年糕兴奋地喊出来:玉米米!他现在正是对学说话有兴趣的时候。这个词小米团没说过几次,他在嘴里嘟哝了好几下:绿、绿么么。没有把玉米说清楚,小米团急得不停扭动身子。小年糕和小米团真棒!林夏至真心实意地表扬他们。被表扬了,小米团总算不那么着急,对着林夏至露出一个无齿的笑容。看着这样天真纯粹的笑容,林夏至的心情更好了,想着自家小包子什么时候也能学说话,也能这样笑。没完没了了,旁边的三个年轻人对视一眼,眼里都是无奈。哎哟,我感觉头好晕。为了能够让两位长辈不再争吵,林夏至和郑乾元用眼神沟通,派出殷曼出马装病。果然,殷曼这样一说,两位夫郎立马停了下来,紧张地看向他。程夫郎:曼哥儿没事吧?郑夫郎:乾元!你还傻愣着做什么,快把你夫郎扶回房间休息,要是曼哥儿太难受,咱们今天就不走了,明天再回去。刚才还争执不休的两个人这会儿立马统一战线,都照顾起殷曼来。这一场关于酸奶和双皮奶的争论因为殷曼的打断没有得出结论,不知道他们下一次再见面的时候会不会继续提起这茬。第二天,送走了郑夫郎和郑乾元夫夫,林夏至把小包子交到程夫郎手中,拿着准备好的三份礼物,和林小冬一起出发去往林家村。梁明一直到现在都没有音讯,以前林夏至怀着小包子的时候不敢随便外出,现在小包子已经生了下来,他就没有这方面困扰。带上两个身强力壮的小厮就可以出门,完全不担心,要是梁明敢再找上他,林夏至正好和他算一算以前的账。这一次考上童生的有两个是林家的小子,还有一个是周家的。林家村里林家人口基数大,在墨林学堂中的林姓学生占了有六七成,剩下的两成是周家,还有一成左右是别的小姓。虽说没有让林小冬回村给自家爹么说今天要回家,不过林夏至吩咐了其它人到墨林学堂同郑夫子商量。主要是他林夏至和这次考中童生的三个孩子都不怎么熟悉,他们的家人林夏至也没什么印象,所以他只好请郑夫子把三个孩子叫到学堂,就在学堂给他们发奖励。一整套给童生的书册,摞起来足足有半个成人那么高,这些书都是以后他们考进了县城学院用得上的,还有质量不错的笔墨纸砚一套,以及一个竹节形状的玉佩,希望他们以后节节高升,能够在科举上取得更高成绩,很实在、寓意很好的礼物。收到礼物的三个新童生高兴坏了,他们早就羡慕林天赐和周鹏远有那么多书,现在他们也有了这么多书,顿时努力读书的想法更坚定,不能辜负程少夫郎对他们的期待。把礼物送了出去,林夏至就让孩子们散了,由于送给他们的书着实有些多,只靠几个孩子搬不动,只能把他们家里的长辈叫来一起搬。这三个小孩的长辈看着林夏至给了这么值钱的礼物,一个劲感谢林夏至。第377章 再回村林夏至温和一笑:各位叔伯客气了,咱们都是一个村的,看着村里的弟弟们有好成绩我这个做哥哥怎么能不送点礼物鼓励他们。像是突然想到什么,林夏至继续说:对了,宗儿、天赐、鹏远、英杰他们都在县城学院读书,今年冬天就让他们三个继续在郑夫子这里好好念书,争取明年春天也考取县学!对,明年县城学院的考试也很重要。咱们可千万别拖孩子后腿,只要家里娃娃能够读书,就算是砸锅卖铁也送他去。你这人说话可真有点意思,现在咱们林家村供孩子到县城学院读书可不需要砸锅卖铁,上次村里大会才说了,家里有孩子考中县城的学院,学费村里祠堂出,咱们只要把吃食费用给娃娃攒起来就行,我只要想着自家娃娃能在县城学院读书,我就浑身都是劲儿。林夏至听着他们聊天,他还真不知道里正这个决定,不过这是个好想法,村里的豆坊开办了这么久,积攒的银钱不少,用来给村里培养下一代正好。等三个新童生家里的长辈把一摞摞书搬走,林夏至才和郑夫子说起村里的事。林夏至还是有好几个月没有回村了,一路走来村里的变化的还是挺大的,总的来说一切都在向更好的方向发展。郑夫子对林夏至非常佩服,他刚来林家村的时候佩服林家,后来和林家人接触越来越多,同村民们也越来越熟悉,有时候里正拿不到主意的时候来找他商量,日子久了他才慢慢发现林家村很多新奇的东西都是林夏至这个哥儿起的头。和郑夫子说了会儿话,把村里的变化了解了一遍,林夏至带着林小冬在村里闲逛。村里人看着脸色还有点圆润的林夏至,乐呵地同他打招呼:夏哥儿这是坐完月子回村里来看看大家?是啊,早就想回村了。林夏至呼吸着田间的新鲜空气,心情舒畅,庞阿么,你看着气色真不错。哈哈,你的气色也很好啊,看着都不像是刚生了孩子的,身材恢复得也很好,我年轻的时候生了孩子身材就走样。夏哥儿,听你阿么说你家小包子长得又白又胖,比小年糕和小米团还壮实,你们家的孩子都养得这么好,着实让我羡慕,我家那个孩子就没有那么好。旁边的村名故意拆穿庞夫郎:庞夫郎你这话说得,你家小孙孙也白白嫩嫩的,我们可是都见过,你把儿夫郎和孙孙都照顾得很好,我这个儿夫郎都还没着落的才羡慕你呢。这个时节村里主要的庄稼都已经收完了,只有菜田看着还有点绿意,林夏至就没有用金手指看田地了,他单纯和同村里人聊天,放松心情。以林家现在在林家村的地位,大家不会在他跟前说些什么不中听的话。一路走到林家,李秀正带着小年糕和小米团在门口铺了青砖的地方玩,小年糕看着林夏至高兴地扑向他:哥哥!小米团落后一步,在小年糕身后像个小尾巴,跟着小年糕喊:哥哥!小米团,你得叫二叔,不是哥哥。李秀赶紧纠正,小米团天天和小年糕一起,两人年龄小不明白辈分关系,喊人的时候要么是小米团跟着小年糕,要么是小年糕跟着小米团。小米团停下来,迷迷糊糊地看着李秀,再瞅瞅林夏至,不知道应该怎么办。林夏至没管那么多,这么小的娃要是分得清楚辈分那就成妖怪了,等他们长大自然就明白应该怎么喊人。蹲下来一左一右地搂着两个娃娃,林夏至在他们脸颊上一边亲一口:小年糕和小米团在家有没有好好吃饭饭啊?有,小年糕吃双双奶、蛋羹羹、奶奶,还有薯薯、豆豆。小年糕数着自己这段时间吃了些什么,有些他想不起来叫什么了,就自动略过去,假装自己没有吃过。小米团虽然身体长得好,看着和小年糕差不多了,但他毕竟比较比小年糕小好几个月,听着小年糕一样一样地说自己吃了什么,他着急了:双双奶、豆豆。小年糕已经说完了,小米团想不起来其它的词,更着急了,小脸憋得通红。李秀在旁边教他们:你们还吃了玉米米,记得吗,就是黄黄的,一粒一粒的那种,香香甜甜很好吃。小年糕兴奋地喊出来:玉米米!他现在正是对学说话有兴趣的时候。这个词小米团没说过几次,他在嘴里嘟哝了好几下:绿、绿么么。没有把玉米说清楚,小米团急得不停扭动身子。小年糕和小米团真棒!林夏至真心实意地表扬他们。被表扬了,小米团总算不那么着急,对着林夏至露出一个无齿的笑容。看着这样天真纯粹的笑容,林夏至的心情更好了,想着自家小包子什么时候也能学说话,也能这样笑。没完没了了,旁边的三个年轻人对视一眼,眼里都是无奈。哎哟,我感觉头好晕。为了能够让两位长辈不再争吵,林夏至和郑乾元用眼神沟通,派出殷曼出马装病。果然,殷曼这样一说,两位夫郎立马停了下来,紧张地看向他。程夫郎:曼哥儿没事吧?郑夫郎:乾元!你还傻愣着做什么,快把你夫郎扶回房间休息,要是曼哥儿太难受,咱们今天就不走了,明天再回去。刚才还争执不休的两个人这会儿立马统一战线,都照顾起殷曼来。这一场关于酸奶和双皮奶的争论因为殷曼的打断没有得出结论,不知道他们下一次再见面的时候会不会继续提起这茬。第二天,送走了郑夫郎和郑乾元夫夫,林夏至把小包子交到程夫郎手中,拿着准备好的三份礼物,和林小冬一起出发去往林家村。梁明一直到现在都没有音讯,以前林夏至怀着小包子的时候不敢随便外出,现在小包子已经生了下来,他就没有这方面困扰。带上两个身强力壮的小厮就可以出门,完全不担心,要是梁明敢再找上他,林夏至正好和他算一算以前的账。这一次考上童生的有两个是林家的小子,还有一个是周家的。林家村里林家人口基数大,在墨林学堂中的林姓学生占了有六七成,剩下的两成是周家,还有一成左右是别的小姓。虽说没有让林小冬回村给自家爹么说今天要回家,不过林夏至吩咐了其它人到墨林学堂同郑夫子商量。主要是他林夏至和这次考中童生的三个孩子都不怎么熟悉,他们的家人林夏至也没什么印象,所以他只好请郑夫子把三个孩子叫到学堂,就在学堂给他们发奖励。一整套给童生的书册,摞起来足足有半个成人那么高,这些书都是以后他们考进了县城学院用得上的,还有质量不错的笔墨纸砚一套,以及一个竹节形状的玉佩,希望他们以后节节高升,能够在科举上取得更高成绩,很实在、寓意很好的礼物。收到礼物的三个新童生高兴坏了,他们早就羡慕林天赐和周鹏远有那么多书,现在他们也有了这么多书,顿时努力读书的想法更坚定,不能辜负程少夫郎对他们的期待。把礼物送了出去,林夏至就让孩子们散了,由于送给他们的书着实有些多,只靠几个孩子搬不动,只能把他们家里的长辈叫来一起搬。这三个小孩的长辈看着林夏至给了这么值钱的礼物,一个劲感谢林夏至。第377章 再回村林夏至温和一笑:各位叔伯客气了,咱们都是一个村的,看着村里的弟弟们有好成绩我这个做哥哥怎么能不送点礼物鼓励他们。像是突然想到什么,林夏至继续说:对了,宗儿、天赐、鹏远、英杰他们都在县城学院读书,今年冬天就让他们三个继续在郑夫子这里好好念书,争取明年春天也考取县学!对,明年县城学院的考试也很重要。咱们可千万别拖孩子后腿,只要家里娃娃能够读书,就算是砸锅卖铁也送他去。你这人说话可真有点意思,现在咱们林家村供孩子到县城学院读书可不需要砸锅卖铁,上次村里大会才说了,家里有孩子考中县城的学院,学费村里祠堂出,咱们只要把吃食费用给娃娃攒起来就行,我只要想着自家娃娃能在县城学院读书,我就浑身都是劲儿。林夏至听着他们聊天,他还真不知道里正这个决定,不过这是个好想法,村里的豆坊开办了这么久,积攒的银钱不少,用来给村里培养下一代正好。等三个新童生家里的长辈把一摞摞书搬走,林夏至才和郑夫子说起村里的事。林夏至还是有好几个月没有回村了,一路走来村里的变化的还是挺大的,总的来说一切都在向更好的方向发展。郑夫子对林夏至非常佩服,他刚来林家村的时候佩服林家,后来和林家人接触越来越多,同村民们也越来越熟悉,有时候里正拿不到主意的时候来找他商量,日子久了他才慢慢发现林家村很多新奇的东西都是林夏至这个哥儿起的头。和郑夫子说了会儿话,把村里的变化了解了一遍,林夏至带着林小冬在村里闲逛。村里人看着脸色还有点圆润的林夏至,乐呵地同他打招呼:夏哥儿这是坐完月子回村里来看看大家?是啊,早就想回村了。林夏至呼吸着田间的新鲜空气,心情舒畅,庞阿么,你看着气色真不错。哈哈,你的气色也很好啊,看着都不像是刚生了孩子的,身材恢复得也很好,我年轻的时候生了孩子身材就走样。夏哥儿,听你阿么说你家小包子长得又白又胖,比小年糕和小米团还壮实,你们家的孩子都养得这么好,着实让我羡慕,我家那个孩子就没有那么好。旁边的村名故意拆穿庞夫郎:庞夫郎你这话说得,你家小孙孙也白白嫩嫩的,我们可是都见过,你把儿夫郎和孙孙都照顾得很好,我这个儿夫郎都还没着落的才羡慕你呢。这个时节村里主要的庄稼都已经收完了,只有菜田看着还有点绿意,林夏至就没有用金手指看田地了,他单纯和同村里人聊天,放松心情。以林家现在在林家村的地位,大家不会在他跟前说些什么不中听的话。一路走到林家,李秀正带着小年糕和小米团在门口铺了青砖的地方玩,小年糕看着林夏至高兴地扑向他:哥哥!小米团落后一步,在小年糕身后像个小尾巴,跟着小年糕喊:哥哥!小米团,你得叫二叔,不是哥哥。李秀赶紧纠正,小米团天天和小年糕一起,两人年龄小不明白辈分关系,喊人的时候要么是小米团跟着小年糕,要么是小年糕跟着小米团。小米团停下来,迷迷糊糊地看着李秀,再瞅瞅林夏至,不知道应该怎么办。林夏至没管那么多,这么小的娃要是分得清楚辈分那就成妖怪了,等他们长大自然就明白应该怎么喊人。蹲下来一左一右地搂着两个娃娃,林夏至在他们脸颊上一边亲一口:小年糕和小米团在家有没有好好吃饭饭啊?有,小年糕吃双双奶、蛋羹羹、奶奶,还有薯薯、豆豆。小年糕数着自己这段时间吃了些什么,有些他想不起来叫什么了,就自动略过去,假装自己没有吃过。小米团虽然身体长得好,看着和小年糕差不多了,但他毕竟比较比小年糕小好几个月,听着小年糕一样一样地说自己吃了什么,他着急了:双双奶、豆豆。小年糕已经说完了,小米团想不起来其它的词,更着急了,小脸憋得通红。李秀在旁边教他们:你们还吃了玉米米,记得吗,就是黄黄的,一粒一粒的那种,香香甜甜很好吃。小年糕兴奋地喊出来:玉米米!他现在正是对学说话有兴趣的时候。这个词小米团没说过几次,他在嘴里嘟哝了好几下:绿、绿么么。没有把玉米说清楚,小米团急得不停扭动身子。小年糕和小米团真棒!林夏至真心实意地表扬他们。被表扬了,小米团总算不那么着急,对着林夏至露出一个无齿的笑容。看着这样天真纯粹的笑容,林夏至的心情更好了,想着自家小包子什么时候也能学说话,也能这样笑。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