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原身是读书人,家里不管是父母,还是兄嫂妹妹都对原身十分敬畏,特别是两位妹妹,对原主崇敬的很,却不想原主对姚三妹下了毒手。他起身坐了一会儿,戳醒系统兑换了药液,花了二十积分,得了10毫升。你也太抠了。姚彦仰头喝完后,将瓶子扔给系统回收。系统嗤笑一声,就这你还是赊账兑换的呢,再说了,不是抓了药吗?好那么快不引人注意啊?我是为了你好。姚彦:呸。许是听见动静,门外传来男子的询问声,彦哥儿醒了?这声音带着几分小心,原主起床气极大。这是姚大哥的声音。起了,姚彦回着,刚把房门打开,便见一高壮的青年站在门外,见他开门,连忙伸手来扶。他娘把药端来,彦弟醒了!这是叫姚大嫂呢。=====作者有话要说:=====啾咪!第90章 恶毒秀才爱种田姚彦被姚大哥小心翼翼地扶到堂屋大桌前坐下, 他不能表现得太精神,毕竟被人弄进房间都未醒,这才几个时辰, 就精神气来了?姚大嫂身形消瘦,鹅蛋脸,皮肤微黑,她将药放在姚彦面前后, 便到堂屋一角坐下, 一个穿着大人改小旧衣的小女孩立马窝到她怀里。娘。小女孩困得不行,用手搓着眼, 向姚大嫂撒娇, 这是姚大哥和姚大嫂的女儿, 名叫春花。许是孩子最敏感,春花最怕的就是原主。姚彦垂下眼,喝了口药整张脸便皱着一团, 难得看到姚彦这幅孩子样儿, 姚大哥笑了笑。却也在姚彦没瞧见的时候。刚喝完药,姚三妹便端来一碗浓香的鸡汤,二哥, 不烫嘴可以喝了。姚三妹是个圆脸姑娘,可双眼生得大而有神,且是姚家除了原主外最白皙的一人。姚彦接过碗,那么多我也喝不了,和大家分了吧。闻言, 反应最大的就是坐在姚大嫂身旁的姚四妹,她才十岁,懵懵懂懂的时候, 加上家里有什么好吃的好喝的都紧着原主,姚四妹等人一个月能开一次荤就不错了。姚大哥和进门的姚母却同时皱眉。咱们喝什么,你身子正是虚弱的时候,多喝些,姚母心疼的看着姚彦,喝完再让你三妹给你舀碗鸡肉吃。姚彦心里十分不是滋味,特别是看见小侄女和姚四妹收着脸,不往他这边看的模样。娘,分了吧,这样我心里踏实些,姚彦对上姚母的眼,声音微弱道。这模样,这语气,实在是让姚家人担忧。二哥,我们不吃,你多吃些,姚四妹连忙道。是不是哪里不舒服?还是在书院被人欺负了?姚大哥也紧张兮兮的追问。姚母有心想问几句,可又想起往日老二总嫌她多嘴多舌,只能任由姚四妹和姚大哥说话。不是,先分着吃了吧,吃完后,我有话想对你们说。姚母一下就严肃了,姚父洗了脚进来便听见这话,他想到回来路上,姚彦说的那些话,与姚母对视一眼后,叹道,听彦哥儿的吧。于是一家人都分到了一碗鸡汤,鸡肉除了姚三妹、四妹以及春花和姚彦外,别人都喝的鸡汤,姚彦有些劝几句,可一只鸡才两三斤,根本没啥肉。他只能吃了一两块后,便借口吃不下了,让姚父和姚母分着吃。可姚母却想给他放着,明儿再热给他吃,无奈之下,姚彦露出不满之色,见此姚父赶忙向姚母使了个眼色。姚母无奈,只能和姚父分着吃了。娘,真好吃,春花说话早,且伶俐。姚大嫂揉了揉春花的小脑袋,温柔道,慢点吃。娘,您也吃,春花将碗往姚大嫂那边递,姚大嫂连忙避开,娘不爱吃。春花信了,埋着小脑袋开始吃。而姚三妹和姚四妹趁着姚大嫂不注意,往她已经喝完汤的碗里放了几块鸡肉,姚大嫂又好气又感动。你们嘘,姚三妹对姚大嫂使了个眼色,示意她别太大声,否则惹得生病的二哥觉得烦躁,以往原主心情不佳或者生病时,只要家里人说话大声些,他都会黑着脸。姚大嫂本想分一些给姚大哥,不想转头便见姚父和姚母分了些给对方,姚母还示意姚大哥往她这边来,一看就知道是给自己分肉。姚大嫂连忙指了指姚家姐妹,再将碗放低,让姚父姚母看清自己碗里是有肉的。默默的看着这一切,姚彦感慨万千。姚家除了原主,都是良善人啊。春花吃完后,打了个鸡肉味的嗝儿,姚家人失笑,她则打这个小哈欠,便要缩到姚大嫂怀里睡觉,姚大嫂原本准备去收拾碗筷的,见她如此,姚三妹和姚四妹按住她,她们去了。等她们收拾好碗筷,进堂屋时,才发现大家都在等她们。两姐妹双颊微红,赶忙找位置坐下,这下一家人都看向姚彦。姚彦起身,向众人拱手行了个大礼,姚父等人一惊,姚大哥上前去扶他,姚彦坚持行了礼再起身。他眼眶微红的看着大家,我自幼觉得自己是个会念书的料,对父母兄妹以及嫂子春花多有无礼之初,在这我向大家赔罪。说完,他又行了个大礼。这下姚三妹几人都懵了,在她们心里,姚彦是多么傲气的人啊,如今却向她们赔礼鞠躬!二、二哥姚父与姚母也十分惊讶,不过两人闻言后却比其他人感慨些,特别是姚父,这些年他一直将老二对老大一家的态度看在眼里,生怕两兄弟不和,好在老大一家一直很谦让老二,这才让他放心一些。如今即便不知道老二在书院发生了什么,可见对方是真心觉得自己这些年错了,心里十分安慰,他擦了擦眼,开口道,都是一家人,说什么外道话。就是,姚大嫂将睡着的春花抱好,看向姚彦,小叔本就比咱们聪慧,是有大智的人,还是咱们村最年轻的秀才。是啊,二哥最厉害了!姚四妹和姚三妹异口同声道。姚彦一脸惭愧,抬头看向大家,自幼我便十分自负,觉得别人不如我,特别是韩秀才,他家境贫寒,唯一依靠的也只有一老父,他才学在我之上,可我就是不愿意接受,对他总是恶言相向姚家人面面相觑,他们是知道姚彦对韩秀才的厌恶的,也时常听见对方咒骂韩秀才,可韩秀才一家又未做什么对不起他们家的事儿,所以他们就当没听见一般,任由姚彦发泄不满。我在书院受益匪浅,也知我止步于此,故而决定,不再上考,待我病好后,便向书院请退。说着,姚彦的身子晃了两下,离他最近的姚大哥赶忙扶着他坐下,看着他略白的脸色,小心道,身子最重要,彦哥儿一向聪慧,不管做什么决定,我和你大嫂都支持你。姚大嫂连忙点头,她虽然不识字,可也知道走仕途不是那么简单的,就说他们村刚去世不久的老童生,一辈子都是个童生。姚母向来是听他话的,姚父也不用说,所以姚彦准备退学的事,就这么被姚家人认同了。躺在床上的姚彦给了自己一巴掌。系统:???你干嘛?我真不是个东西。姚彦骂道。系统本反驳,可又想到了什么,立马闭嘴了,知道就好,以后好好对待家人。我自然会的,姚彦摸了摸自己的脸,倒不是把自己打疼了,而是想到自己这几个任务世界,长相和胎记都和自己的真身一样。想着想着,姚彦便睡去了。那碗药有安神之用。翌日姚彦是被家里的鸡鸣声惊醒的,他扭头往木窗看去,已经大亮了。起身穿好衣,姚彦打开房门走了出去,姚三妹正在清扫院子,见他起来忙上前道,二哥,饿了吧?我给你端饭菜去。姚父去县城门口跑牛车,至于其他人已经下地干活了。姚彦是秀才,自然有免税的土地面积,可也不多,再说姚家也没那么多的田地,若是其他世界,秀才以及以上的功名下都能放族中人的田地免税,可这个世界已经颁行了新法条,除非是功名人至亲下的田地,否则不准放在他们名下。而姚大郎和姚彦未分家,便属于姚父买下的地,所以能放在姚彦名下。既然免税,那田地所收的粮食全都属于他们家,所以大家干活儿都十分有力气。至于为什么让姚三妹在家,姚四妹下地,那是因为姚三妹这个年龄正是议亲的时候,得好生养两年,在家做些杂活儿便好。这样嫁到婆家,也有个好身体开枝散叶,不仅是姚家这么做,几乎每家有姑娘的人家都会这么做的,毕竟女子嫁出去后,靠的就是子嗣能在婆家站稳脚。不过姚彦是秀才,所以即便姚三妹无所出,对方也不能太过分。我自己来吧。姚彦欲阻止。那怎么行,你身体还未养好呢,姚三妹利索的打水洗了手,接着便去灶房了。姚彦只能无奈的坐在桌前等候。一大碗黄灿灿的蒸蛋,还有一碗扎实的白粥以及一小碗剁碎的咸菜,看着就十分有食欲。姚彦却指着那碗蒸蛋,我吃不了这么多,咱们分吧。姚三妹却摇头。无奈之下,姚彦只得先吃,他用干净的筷子将那蒸蛋分了一些到自己粥里后,便不再动它。等姚三妹收拾好院子,准备去后院清扫鸡圈的时候,姚彦从堂屋出来,我出去转转,你把蛋羹吃了,否则坏了不好。现在是夏末,东西不经放。说完,也不等姚三妹反应过来,直接便出了院子。欸!二哥你忘记喝药了!反应过来的姚三妹立马冲出院子,拦住快过小沟的姚彦。姚彦嘴角微抽,只能跟着对方回去将药喝了后,才得以出门。看着姚彦的背影,姚三妹露出笑,从昨夜开始她便感觉二哥对他们不一样了,若是以往她拦着二哥喝药,对方一定会不理会自己,可今儿二哥不但理她了,还很配合的回去喝了药。姚彦将整个村子都转了一圈,红岩村人口不少,毕竟离县城近,除了原本住在村子里的人,还有十几户人家是外来户。路上碰见不少村民,村民们都不再叫他彦哥儿,而称为姚秀才。这是一种尊称。逛着逛着,姚彦便来到姚家的田地,此时姚母他们正准备回家吃饭,若是日头不大,还能让姚三妹送过来,可今儿日头大得很,在田地里晒着吃饭,也不是个事儿。彦哥儿?你咋出来了?姚母瞧见姚彦后,赶忙加快脚步,来到姚彦身旁,她身量只到姚彦肩膀处,并不高。姚彦微微垂头,看着她,在屋子里闷着也不舒服,索性出来走走,出一出汗倒是觉得轻快了不少。此时走过来的姚大哥见他确实脸色比昨天好多了后,才放下心,虽说多走动不错,可这日头太大,还是回家歇着好。是啊,姚大嫂擦了擦脸上的细汗,旁边王大娘中了暑气,才被她大儿子送回家。姚四妹则眼巴巴的看着姚彦。姚彦忍不住想去摸摸对方的脑袋,可也知道这样变化太大,会惹得人设崩,于是点了点头又问道,怎么不见春花?她就是个小皮猴,去找燕子玩儿了,姚母笑道,一家人往回走,我和她娘都叮嘱了好几次,在晌午前一定得回家。等众人到家的时候,姚三妹在灶房忙活,而春花则是蹲在木盆前,正用她的小帕子洗着脸,见他们回来后,立马奔了过来。奶,爹,娘,小姑,春花最后躲在她娘身后,对姚彦道,谢谢二叔。谢我?姚彦不解,姚母他们更疑惑了。还是姚三妹说了原因,原来姚彦留下的蛋羹,姚三妹留给小丫头吃了,给她吃的时候,还告诉她这是二叔留给她的。这是个误会,却让姚大哥夫妇对姚彦更好了。娘,再做一碗鸡蛋羹吧,姚彦单找了姚母,也是我的错,当时只有三妹在,就想着留给三妹吃,忘了春花和小妹。小妹不高兴了?姚母没瞧出来啊。不管有没有不高兴,我都想说来也十分羞耻,他可没为这个家赚钱,尽去花钱了,如今我已决定退学,家里的日子也不用过得那么紧巴巴的,给大伙儿补补身子才是好的。姚母一想,也对,以后不用供姚彦念书,倒是多了一笔银子,于是便打了六个鸡蛋做煎蛋汤。午时姚父是不回来的,他自己带了干粮,姚父一个月跑车最多的时候能赚一两多银子,这在庄户人家中已经很不错了。晚上姚父回来时提了两条鱼,是大嫂给的。这个大嫂不是姚父的大嫂,是姚母娘家大嫂。在哪遇上的?姚母笑眯眯的接过鱼,一家人也双眼发亮。回来的时候遇上大哥大嫂,就顺便把他们送回村,结果就硬塞给我了,姚父也高兴,他娘子娘家都是仁善人,不占人便宜,也知道进退,是个十分好的亲戚。下次你送些山果过去,那穗果甜得很,小妹天天都去看呢,姚母笑着提鱼去收拾了。而姚父也看向姚彦,慈爱道,可好些了?大好了,明日我就去书院请退。姚彦不想拖。好,明日我送你过去。三个大男人坐在院子里乘凉,女人们在灶房忙活,整个院子都热热闹闹的,刚开始的时候,大家也怕吵着姚彦,可见姚彦并没有不悦后,春花和姚四妹就放开了玩儿。姚大嫂连忙点头,她虽然不识字,可也知道走仕途不是那么简单的,就说他们村刚去世不久的老童生,一辈子都是个童生。姚母向来是听他话的,姚父也不用说,所以姚彦准备退学的事,就这么被姚家人认同了。躺在床上的姚彦给了自己一巴掌。系统:???你干嘛?我真不是个东西。姚彦骂道。系统本反驳,可又想到了什么,立马闭嘴了,知道就好,以后好好对待家人。我自然会的,姚彦摸了摸自己的脸,倒不是把自己打疼了,而是想到自己这几个任务世界,长相和胎记都和自己的真身一样。想着想着,姚彦便睡去了。那碗药有安神之用。翌日姚彦是被家里的鸡鸣声惊醒的,他扭头往木窗看去,已经大亮了。起身穿好衣,姚彦打开房门走了出去,姚三妹正在清扫院子,见他起来忙上前道,二哥,饿了吧?我给你端饭菜去。姚父去县城门口跑牛车,至于其他人已经下地干活了。姚彦是秀才,自然有免税的土地面积,可也不多,再说姚家也没那么多的田地,若是其他世界,秀才以及以上的功名下都能放族中人的田地免税,可这个世界已经颁行了新法条,除非是功名人至亲下的田地,否则不准放在他们名下。而姚大郎和姚彦未分家,便属于姚父买下的地,所以能放在姚彦名下。既然免税,那田地所收的粮食全都属于他们家,所以大家干活儿都十分有力气。至于为什么让姚三妹在家,姚四妹下地,那是因为姚三妹这个年龄正是议亲的时候,得好生养两年,在家做些杂活儿便好。这样嫁到婆家,也有个好身体开枝散叶,不仅是姚家这么做,几乎每家有姑娘的人家都会这么做的,毕竟女子嫁出去后,靠的就是子嗣能在婆家站稳脚。不过姚彦是秀才,所以即便姚三妹无所出,对方也不能太过分。我自己来吧。姚彦欲阻止。那怎么行,你身体还未养好呢,姚三妹利索的打水洗了手,接着便去灶房了。姚彦只能无奈的坐在桌前等候。一大碗黄灿灿的蒸蛋,还有一碗扎实的白粥以及一小碗剁碎的咸菜,看着就十分有食欲。姚彦却指着那碗蒸蛋,我吃不了这么多,咱们分吧。姚三妹却摇头。无奈之下,姚彦只得先吃,他用干净的筷子将那蒸蛋分了一些到自己粥里后,便不再动它。等姚三妹收拾好院子,准备去后院清扫鸡圈的时候,姚彦从堂屋出来,我出去转转,你把蛋羹吃了,否则坏了不好。现在是夏末,东西不经放。说完,也不等姚三妹反应过来,直接便出了院子。欸!二哥你忘记喝药了!反应过来的姚三妹立马冲出院子,拦住快过小沟的姚彦。姚彦嘴角微抽,只能跟着对方回去将药喝了后,才得以出门。看着姚彦的背影,姚三妹露出笑,从昨夜开始她便感觉二哥对他们不一样了,若是以往她拦着二哥喝药,对方一定会不理会自己,可今儿二哥不但理她了,还很配合的回去喝了药。姚彦将整个村子都转了一圈,红岩村人口不少,毕竟离县城近,除了原本住在村子里的人,还有十几户人家是外来户。路上碰见不少村民,村民们都不再叫他彦哥儿,而称为姚秀才。这是一种尊称。逛着逛着,姚彦便来到姚家的田地,此时姚母他们正准备回家吃饭,若是日头不大,还能让姚三妹送过来,可今儿日头大得很,在田地里晒着吃饭,也不是个事儿。彦哥儿?你咋出来了?姚母瞧见姚彦后,赶忙加快脚步,来到姚彦身旁,她身量只到姚彦肩膀处,并不高。姚彦微微垂头,看着她,在屋子里闷着也不舒服,索性出来走走,出一出汗倒是觉得轻快了不少。此时走过来的姚大哥见他确实脸色比昨天好多了后,才放下心,虽说多走动不错,可这日头太大,还是回家歇着好。是啊,姚大嫂擦了擦脸上的细汗,旁边王大娘中了暑气,才被她大儿子送回家。姚四妹则眼巴巴的看着姚彦。姚彦忍不住想去摸摸对方的脑袋,可也知道这样变化太大,会惹得人设崩,于是点了点头又问道,怎么不见春花?她就是个小皮猴,去找燕子玩儿了,姚母笑道,一家人往回走,我和她娘都叮嘱了好几次,在晌午前一定得回家。等众人到家的时候,姚三妹在灶房忙活,而春花则是蹲在木盆前,正用她的小帕子洗着脸,见他们回来后,立马奔了过来。奶,爹,娘,小姑,春花最后躲在她娘身后,对姚彦道,谢谢二叔。谢我?姚彦不解,姚母他们更疑惑了。还是姚三妹说了原因,原来姚彦留下的蛋羹,姚三妹留给小丫头吃了,给她吃的时候,还告诉她这是二叔留给她的。这是个误会,却让姚大哥夫妇对姚彦更好了。娘,再做一碗鸡蛋羹吧,姚彦单找了姚母,也是我的错,当时只有三妹在,就想着留给三妹吃,忘了春花和小妹。小妹不高兴了?姚母没瞧出来啊。不管有没有不高兴,我都想说来也十分羞耻,他可没为这个家赚钱,尽去花钱了,如今我已决定退学,家里的日子也不用过得那么紧巴巴的,给大伙儿补补身子才是好的。姚母一想,也对,以后不用供姚彦念书,倒是多了一笔银子,于是便打了六个鸡蛋做煎蛋汤。午时姚父是不回来的,他自己带了干粮,姚父一个月跑车最多的时候能赚一两多银子,这在庄户人家中已经很不错了。晚上姚父回来时提了两条鱼,是大嫂给的。这个大嫂不是姚父的大嫂,是姚母娘家大嫂。在哪遇上的?姚母笑眯眯的接过鱼,一家人也双眼发亮。回来的时候遇上大哥大嫂,就顺便把他们送回村,结果就硬塞给我了,姚父也高兴,他娘子娘家都是仁善人,不占人便宜,也知道进退,是个十分好的亲戚。下次你送些山果过去,那穗果甜得很,小妹天天都去看呢,姚母笑着提鱼去收拾了。而姚父也看向姚彦,慈爱道,可好些了?大好了,明日我就去书院请退。姚彦不想拖。好,明日我送你过去。三个大男人坐在院子里乘凉,女人们在灶房忙活,整个院子都热热闹闹的,刚开始的时候,大家也怕吵着姚彦,可见姚彦并没有不悦后,春花和姚四妹就放开了玩儿。姚大嫂连忙点头,她虽然不识字,可也知道走仕途不是那么简单的,就说他们村刚去世不久的老童生,一辈子都是个童生。姚母向来是听他话的,姚父也不用说,所以姚彦准备退学的事,就这么被姚家人认同了。躺在床上的姚彦给了自己一巴掌。系统:???你干嘛?我真不是个东西。姚彦骂道。系统本反驳,可又想到了什么,立马闭嘴了,知道就好,以后好好对待家人。我自然会的,姚彦摸了摸自己的脸,倒不是把自己打疼了,而是想到自己这几个任务世界,长相和胎记都和自己的真身一样。想着想着,姚彦便睡去了。那碗药有安神之用。翌日姚彦是被家里的鸡鸣声惊醒的,他扭头往木窗看去,已经大亮了。起身穿好衣,姚彦打开房门走了出去,姚三妹正在清扫院子,见他起来忙上前道,二哥,饿了吧?我给你端饭菜去。姚父去县城门口跑牛车,至于其他人已经下地干活了。姚彦是秀才,自然有免税的土地面积,可也不多,再说姚家也没那么多的田地,若是其他世界,秀才以及以上的功名下都能放族中人的田地免税,可这个世界已经颁行了新法条,除非是功名人至亲下的田地,否则不准放在他们名下。而姚大郎和姚彦未分家,便属于姚父买下的地,所以能放在姚彦名下。既然免税,那田地所收的粮食全都属于他们家,所以大家干活儿都十分有力气。至于为什么让姚三妹在家,姚四妹下地,那是因为姚三妹这个年龄正是议亲的时候,得好生养两年,在家做些杂活儿便好。这样嫁到婆家,也有个好身体开枝散叶,不仅是姚家这么做,几乎每家有姑娘的人家都会这么做的,毕竟女子嫁出去后,靠的就是子嗣能在婆家站稳脚。不过姚彦是秀才,所以即便姚三妹无所出,对方也不能太过分。我自己来吧。姚彦欲阻止。那怎么行,你身体还未养好呢,姚三妹利索的打水洗了手,接着便去灶房了。姚彦只能无奈的坐在桌前等候。一大碗黄灿灿的蒸蛋,还有一碗扎实的白粥以及一小碗剁碎的咸菜,看着就十分有食欲。姚彦却指着那碗蒸蛋,我吃不了这么多,咱们分吧。姚三妹却摇头。无奈之下,姚彦只得先吃,他用干净的筷子将那蒸蛋分了一些到自己粥里后,便不再动它。等姚三妹收拾好院子,准备去后院清扫鸡圈的时候,姚彦从堂屋出来,我出去转转,你把蛋羹吃了,否则坏了不好。现在是夏末,东西不经放。说完,也不等姚三妹反应过来,直接便出了院子。欸!二哥你忘记喝药了!反应过来的姚三妹立马冲出院子,拦住快过小沟的姚彦。姚彦嘴角微抽,只能跟着对方回去将药喝了后,才得以出门。看着姚彦的背影,姚三妹露出笑,从昨夜开始她便感觉二哥对他们不一样了,若是以往她拦着二哥喝药,对方一定会不理会自己,可今儿二哥不但理她了,还很配合的回去喝了药。姚彦将整个村子都转了一圈,红岩村人口不少,毕竟离县城近,除了原本住在村子里的人,还有十几户人家是外来户。路上碰见不少村民,村民们都不再叫他彦哥儿,而称为姚秀才。这是一种尊称。逛着逛着,姚彦便来到姚家的田地,此时姚母他们正准备回家吃饭,若是日头不大,还能让姚三妹送过来,可今儿日头大得很,在田地里晒着吃饭,也不是个事儿。彦哥儿?你咋出来了?姚母瞧见姚彦后,赶忙加快脚步,来到姚彦身旁,她身量只到姚彦肩膀处,并不高。姚彦微微垂头,看着她,在屋子里闷着也不舒服,索性出来走走,出一出汗倒是觉得轻快了不少。此时走过来的姚大哥见他确实脸色比昨天好多了后,才放下心,虽说多走动不错,可这日头太大,还是回家歇着好。是啊,姚大嫂擦了擦脸上的细汗,旁边王大娘中了暑气,才被她大儿子送回家。姚四妹则眼巴巴的看着姚彦。姚彦忍不住想去摸摸对方的脑袋,可也知道这样变化太大,会惹得人设崩,于是点了点头又问道,怎么不见春花?她就是个小皮猴,去找燕子玩儿了,姚母笑道,一家人往回走,我和她娘都叮嘱了好几次,在晌午前一定得回家。等众人到家的时候,姚三妹在灶房忙活,而春花则是蹲在木盆前,正用她的小帕子洗着脸,见他们回来后,立马奔了过来。奶,爹,娘,小姑,春花最后躲在她娘身后,对姚彦道,谢谢二叔。谢我?姚彦不解,姚母他们更疑惑了。还是姚三妹说了原因,原来姚彦留下的蛋羹,姚三妹留给小丫头吃了,给她吃的时候,还告诉她这是二叔留给她的。这是个误会,却让姚大哥夫妇对姚彦更好了。娘,再做一碗鸡蛋羹吧,姚彦单找了姚母,也是我的错,当时只有三妹在,就想着留给三妹吃,忘了春花和小妹。小妹不高兴了?姚母没瞧出来啊。不管有没有不高兴,我都想说来也十分羞耻,他可没为这个家赚钱,尽去花钱了,如今我已决定退学,家里的日子也不用过得那么紧巴巴的,给大伙儿补补身子才是好的。姚母一想,也对,以后不用供姚彦念书,倒是多了一笔银子,于是便打了六个鸡蛋做煎蛋汤。午时姚父是不回来的,他自己带了干粮,姚父一个月跑车最多的时候能赚一两多银子,这在庄户人家中已经很不错了。晚上姚父回来时提了两条鱼,是大嫂给的。这个大嫂不是姚父的大嫂,是姚母娘家大嫂。在哪遇上的?姚母笑眯眯的接过鱼,一家人也双眼发亮。回来的时候遇上大哥大嫂,就顺便把他们送回村,结果就硬塞给我了,姚父也高兴,他娘子娘家都是仁善人,不占人便宜,也知道进退,是个十分好的亲戚。下次你送些山果过去,那穗果甜得很,小妹天天都去看呢,姚母笑着提鱼去收拾了。而姚父也看向姚彦,慈爱道,可好些了?大好了,明日我就去书院请退。姚彦不想拖。好,明日我送你过去。三个大男人坐在院子里乘凉,女人们在灶房忙活,整个院子都热热闹闹的,刚开始的时候,大家也怕吵着姚彦,可见姚彦并没有不悦后,春花和姚四妹就放开了玩儿。姚大嫂连忙点头,她虽然不识字,可也知道走仕途不是那么简单的,就说他们村刚去世不久的老童生,一辈子都是个童生。姚母向来是听他话的,姚父也不用说,所以姚彦准备退学的事,就这么被姚家人认同了。躺在床上的姚彦给了自己一巴掌。系统:???你干嘛?我真不是个东西。姚彦骂道。系统本反驳,可又想到了什么,立马闭嘴了,知道就好,以后好好对待家人。我自然会的,姚彦摸了摸自己的脸,倒不是把自己打疼了,而是想到自己这几个任务世界,长相和胎记都和自己的真身一样。想着想着,姚彦便睡去了。那碗药有安神之用。翌日姚彦是被家里的鸡鸣声惊醒的,他扭头往木窗看去,已经大亮了。起身穿好衣,姚彦打开房门走了出去,姚三妹正在清扫院子,见他起来忙上前道,二哥,饿了吧?我给你端饭菜去。姚父去县城门口跑牛车,至于其他人已经下地干活了。姚彦是秀才,自然有免税的土地面积,可也不多,再说姚家也没那么多的田地,若是其他世界,秀才以及以上的功名下都能放族中人的田地免税,可这个世界已经颁行了新法条,除非是功名人至亲下的田地,否则不准放在他们名下。而姚大郎和姚彦未分家,便属于姚父买下的地,所以能放在姚彦名下。既然免税,那田地所收的粮食全都属于他们家,所以大家干活儿都十分有力气。至于为什么让姚三妹在家,姚四妹下地,那是因为姚三妹这个年龄正是议亲的时候,得好生养两年,在家做些杂活儿便好。这样嫁到婆家,也有个好身体开枝散叶,不仅是姚家这么做,几乎每家有姑娘的人家都会这么做的,毕竟女子嫁出去后,靠的就是子嗣能在婆家站稳脚。不过姚彦是秀才,所以即便姚三妹无所出,对方也不能太过分。我自己来吧。姚彦欲阻止。那怎么行,你身体还未养好呢,姚三妹利索的打水洗了手,接着便去灶房了。姚彦只能无奈的坐在桌前等候。一大碗黄灿灿的蒸蛋,还有一碗扎实的白粥以及一小碗剁碎的咸菜,看着就十分有食欲。姚彦却指着那碗蒸蛋,我吃不了这么多,咱们分吧。姚三妹却摇头。无奈之下,姚彦只得先吃,他用干净的筷子将那蒸蛋分了一些到自己粥里后,便不再动它。等姚三妹收拾好院子,准备去后院清扫鸡圈的时候,姚彦从堂屋出来,我出去转转,你把蛋羹吃了,否则坏了不好。现在是夏末,东西不经放。说完,也不等姚三妹反应过来,直接便出了院子。欸!二哥你忘记喝药了!反应过来的姚三妹立马冲出院子,拦住快过小沟的姚彦。姚彦嘴角微抽,只能跟着对方回去将药喝了后,才得以出门。看着姚彦的背影,姚三妹露出笑,从昨夜开始她便感觉二哥对他们不一样了,若是以往她拦着二哥喝药,对方一定会不理会自己,可今儿二哥不但理她了,还很配合的回去喝了药。姚彦将整个村子都转了一圈,红岩村人口不少,毕竟离县城近,除了原本住在村子里的人,还有十几户人家是外来户。路上碰见不少村民,村民们都不再叫他彦哥儿,而称为姚秀才。这是一种尊称。逛着逛着,姚彦便来到姚家的田地,此时姚母他们正准备回家吃饭,若是日头不大,还能让姚三妹送过来,可今儿日头大得很,在田地里晒着吃饭,也不是个事儿。彦哥儿?你咋出来了?姚母瞧见姚彦后,赶忙加快脚步,来到姚彦身旁,她身量只到姚彦肩膀处,并不高。姚彦微微垂头,看着她,在屋子里闷着也不舒服,索性出来走走,出一出汗倒是觉得轻快了不少。此时走过来的姚大哥见他确实脸色比昨天好多了后,才放下心,虽说多走动不错,可这日头太大,还是回家歇着好。是啊,姚大嫂擦了擦脸上的细汗,旁边王大娘中了暑气,才被她大儿子送回家。姚四妹则眼巴巴的看着姚彦。姚彦忍不住想去摸摸对方的脑袋,可也知道这样变化太大,会惹得人设崩,于是点了点头又问道,怎么不见春花?她就是个小皮猴,去找燕子玩儿了,姚母笑道,一家人往回走,我和她娘都叮嘱了好几次,在晌午前一定得回家。等众人到家的时候,姚三妹在灶房忙活,而春花则是蹲在木盆前,正用她的小帕子洗着脸,见他们回来后,立马奔了过来。奶,爹,娘,小姑,春花最后躲在她娘身后,对姚彦道,谢谢二叔。谢我?姚彦不解,姚母他们更疑惑了。还是姚三妹说了原因,原来姚彦留下的蛋羹,姚三妹留给小丫头吃了,给她吃的时候,还告诉她这是二叔留给她的。这是个误会,却让姚大哥夫妇对姚彦更好了。娘,再做一碗鸡蛋羹吧,姚彦单找了姚母,也是我的错,当时只有三妹在,就想着留给三妹吃,忘了春花和小妹。小妹不高兴了?姚母没瞧出来啊。不管有没有不高兴,我都想说来也十分羞耻,他可没为这个家赚钱,尽去花钱了,如今我已决定退学,家里的日子也不用过得那么紧巴巴的,给大伙儿补补身子才是好的。姚母一想,也对,以后不用供姚彦念书,倒是多了一笔银子,于是便打了六个鸡蛋做煎蛋汤。午时姚父是不回来的,他自己带了干粮,姚父一个月跑车最多的时候能赚一两多银子,这在庄户人家中已经很不错了。晚上姚父回来时提了两条鱼,是大嫂给的。这个大嫂不是姚父的大嫂,是姚母娘家大嫂。在哪遇上的?姚母笑眯眯的接过鱼,一家人也双眼发亮。回来的时候遇上大哥大嫂,就顺便把他们送回村,结果就硬塞给我了,姚父也高兴,他娘子娘家都是仁善人,不占人便宜,也知道进退,是个十分好的亲戚。下次你送些山果过去,那穗果甜得很,小妹天天都去看呢,姚母笑着提鱼去收拾了。而姚父也看向姚彦,慈爱道,可好些了?大好了,明日我就去书院请退。姚彦不想拖。好,明日我送你过去。三个大男人坐在院子里乘凉,女人们在灶房忙活,整个院子都热热闹闹的,刚开始的时候,大家也怕吵着姚彦,可见姚彦并没有不悦后,春花和姚四妹就放开了玩儿。姚大嫂连忙点头,她虽然不识字,可也知道走仕途不是那么简单的,就说他们村刚去世不久的老童生,一辈子都是个童生。姚母向来是听他话的,姚父也不用说,所以姚彦准备退学的事,就这么被姚家人认同了。躺在床上的姚彦给了自己一巴掌。系统:???你干嘛?我真不是个东西。姚彦骂道。系统本反驳,可又想到了什么,立马闭嘴了,知道就好,以后好好对待家人。我自然会的,姚彦摸了摸自己的脸,倒不是把自己打疼了,而是想到自己这几个任务世界,长相和胎记都和自己的真身一样。想着想着,姚彦便睡去了。那碗药有安神之用。翌日姚彦是被家里的鸡鸣声惊醒的,他扭头往木窗看去,已经大亮了。起身穿好衣,姚彦打开房门走了出去,姚三妹正在清扫院子,见他起来忙上前道,二哥,饿了吧?我给你端饭菜去。姚父去县城门口跑牛车,至于其他人已经下地干活了。姚彦是秀才,自然有免税的土地面积,可也不多,再说姚家也没那么多的田地,若是其他世界,秀才以及以上的功名下都能放族中人的田地免税,可这个世界已经颁行了新法条,除非是功名人至亲下的田地,否则不准放在他们名下。而姚大郎和姚彦未分家,便属于姚父买下的地,所以能放在姚彦名下。既然免税,那田地所收的粮食全都属于他们家,所以大家干活儿都十分有力气。至于为什么让姚三妹在家,姚四妹下地,那是因为姚三妹这个年龄正是议亲的时候,得好生养两年,在家做些杂活儿便好。这样嫁到婆家,也有个好身体开枝散叶,不仅是姚家这么做,几乎每家有姑娘的人家都会这么做的,毕竟女子嫁出去后,靠的就是子嗣能在婆家站稳脚。不过姚彦是秀才,所以即便姚三妹无所出,对方也不能太过分。我自己来吧。姚彦欲阻止。那怎么行,你身体还未养好呢,姚三妹利索的打水洗了手,接着便去灶房了。姚彦只能无奈的坐在桌前等候。一大碗黄灿灿的蒸蛋,还有一碗扎实的白粥以及一小碗剁碎的咸菜,看着就十分有食欲。姚彦却指着那碗蒸蛋,我吃不了这么多,咱们分吧。姚三妹却摇头。无奈之下,姚彦只得先吃,他用干净的筷子将那蒸蛋分了一些到自己粥里后,便不再动它。等姚三妹收拾好院子,准备去后院清扫鸡圈的时候,姚彦从堂屋出来,我出去转转,你把蛋羹吃了,否则坏了不好。现在是夏末,东西不经放。说完,也不等姚三妹反应过来,直接便出了院子。欸!二哥你忘记喝药了!反应过来的姚三妹立马冲出院子,拦住快过小沟的姚彦。姚彦嘴角微抽,只能跟着对方回去将药喝了后,才得以出门。看着姚彦的背影,姚三妹露出笑,从昨夜开始她便感觉二哥对他们不一样了,若是以往她拦着二哥喝药,对方一定会不理会自己,可今儿二哥不但理她了,还很配合的回去喝了药。姚彦将整个村子都转了一圈,红岩村人口不少,毕竟离县城近,除了原本住在村子里的人,还有十几户人家是外来户。路上碰见不少村民,村民们都不再叫他彦哥儿,而称为姚秀才。这是一种尊称。逛着逛着,姚彦便来到姚家的田地,此时姚母他们正准备回家吃饭,若是日头不大,还能让姚三妹送过来,可今儿日头大得很,在田地里晒着吃饭,也不是个事儿。彦哥儿?你咋出来了?姚母瞧见姚彦后,赶忙加快脚步,来到姚彦身旁,她身量只到姚彦肩膀处,并不高。姚彦微微垂头,看着她,在屋子里闷着也不舒服,索性出来走走,出一出汗倒是觉得轻快了不少。此时走过来的姚大哥见他确实脸色比昨天好多了后,才放下心,虽说多走动不错,可这日头太大,还是回家歇着好。是啊,姚大嫂擦了擦脸上的细汗,旁边王大娘中了暑气,才被她大儿子送回家。姚四妹则眼巴巴的看着姚彦。姚彦忍不住想去摸摸对方的脑袋,可也知道这样变化太大,会惹得人设崩,于是点了点头又问道,怎么不见春花?她就是个小皮猴,去找燕子玩儿了,姚母笑道,一家人往回走,我和她娘都叮嘱了好几次,在晌午前一定得回家。等众人到家的时候,姚三妹在灶房忙活,而春花则是蹲在木盆前,正用她的小帕子洗着脸,见他们回来后,立马奔了过来。奶,爹,娘,小姑,春花最后躲在她娘身后,对姚彦道,谢谢二叔。谢我?姚彦不解,姚母他们更疑惑了。还是姚三妹说了原因,原来姚彦留下的蛋羹,姚三妹留给小丫头吃了,给她吃的时候,还告诉她这是二叔留给她的。这是个误会,却让姚大哥夫妇对姚彦更好了。娘,再做一碗鸡蛋羹吧,姚彦单找了姚母,也是我的错,当时只有三妹在,就想着留给三妹吃,忘了春花和小妹。小妹不高兴了?姚母没瞧出来啊。不管有没有不高兴,我都想说来也十分羞耻,他可没为这个家赚钱,尽去花钱了,如今我已决定退学,家里的日子也不用过得那么紧巴巴的,给大伙儿补补身子才是好的。姚母一想,也对,以后不用供姚彦念书,倒是多了一笔银子,于是便打了六个鸡蛋做煎蛋汤。午时姚父是不回来的,他自己带了干粮,姚父一个月跑车最多的时候能赚一两多银子,这在庄户人家中已经很不错了。晚上姚父回来时提了两条鱼,是大嫂给的。这个大嫂不是姚父的大嫂,是姚母娘家大嫂。在哪遇上的?姚母笑眯眯的接过鱼,一家人也双眼发亮。回来的时候遇上大哥大嫂,就顺便把他们送回村,结果就硬塞给我了,姚父也高兴,他娘子娘家都是仁善人,不占人便宜,也知道进退,是个十分好的亲戚。下次你送些山果过去,那穗果甜得很,小妹天天都去看呢,姚母笑着提鱼去收拾了。而姚父也看向姚彦,慈爱道,可好些了?大好了,明日我就去书院请退。姚彦不想拖。好,明日我送你过去。三个大男人坐在院子里乘凉,女人们在灶房忙活,整个院子都热热闹闹的,刚开始的时候,大家也怕吵着姚彦,可见姚彦并没有不悦后,春花和姚四妹就放开了玩儿。姚大嫂连忙点头,她虽然不识字,可也知道走仕途不是那么简单的,就说他们村刚去世不久的老童生,一辈子都是个童生。姚母向来是听他话的,姚父也不用说,所以姚彦准备退学的事,就这么被姚家人认同了。躺在床上的姚彦给了自己一巴掌。系统:???你干嘛?我真不是个东西。姚彦骂道。系统本反驳,可又想到了什么,立马闭嘴了,知道就好,以后好好对待家人。我自然会的,姚彦摸了摸自己的脸,倒不是把自己打疼了,而是想到自己这几个任务世界,长相和胎记都和自己的真身一样。想着想着,姚彦便睡去了。那碗药有安神之用。翌日姚彦是被家里的鸡鸣声惊醒的,他扭头往木窗看去,已经大亮了。起身穿好衣,姚彦打开房门走了出去,姚三妹正在清扫院子,见他起来忙上前道,二哥,饿了吧?我给你端饭菜去。姚父去县城门口跑牛车,至于其他人已经下地干活了。姚彦是秀才,自然有免税的土地面积,可也不多,再说姚家也没那么多的田地,若是其他世界,秀才以及以上的功名下都能放族中人的田地免税,可这个世界已经颁行了新法条,除非是功名人至亲下的田地,否则不准放在他们名下。而姚大郎和姚彦未分家,便属于姚父买下的地,所以能放在姚彦名下。既然免税,那田地所收的粮食全都属于他们家,所以大家干活儿都十分有力气。至于为什么让姚三妹在家,姚四妹下地,那是因为姚三妹这个年龄正是议亲的时候,得好生养两年,在家做些杂活儿便好。这样嫁到婆家,也有个好身体开枝散叶,不仅是姚家这么做,几乎每家有姑娘的人家都会这么做的,毕竟女子嫁出去后,靠的就是子嗣能在婆家站稳脚。不过姚彦是秀才,所以即便姚三妹无所出,对方也不能太过分。我自己来吧。姚彦欲阻止。那怎么行,你身体还未养好呢,姚三妹利索的打水洗了手,接着便去灶房了。姚彦只能无奈的坐在桌前等候。一大碗黄灿灿的蒸蛋,还有一碗扎实的白粥以及一小碗剁碎的咸菜,看着就十分有食欲。姚彦却指着那碗蒸蛋,我吃不了这么多,咱们分吧。姚三妹却摇头。无奈之下,姚彦只得先吃,他用干净的筷子将那蒸蛋分了一些到自己粥里后,便不再动它。等姚三妹收拾好院子,准备去后院清扫鸡圈的时候,姚彦从堂屋出来,我出去转转,你把蛋羹吃了,否则坏了不好。现在是夏末,东西不经放。说完,也不等姚三妹反应过来,直接便出了院子。欸!二哥你忘记喝药了!反应过来的姚三妹立马冲出院子,拦住快过小沟的姚彦。姚彦嘴角微抽,只能跟着对方回去将药喝了后,才得以出门。看着姚彦的背影,姚三妹露出笑,从昨夜开始她便感觉二哥对他们不一样了,若是以往她拦着二哥喝药,对方一定会不理会自己,可今儿二哥不但理她了,还很配合的回去喝了药。姚彦将整个村子都转了一圈,红岩村人口不少,毕竟离县城近,除了原本住在村子里的人,还有十几户人家是外来户。路上碰见不少村民,村民们都不再叫他彦哥儿,而称为姚秀才。这是一种尊称。逛着逛着,姚彦便来到姚家的田地,此时姚母他们正准备回家吃饭,若是日头不大,还能让姚三妹送过来,可今儿日头大得很,在田地里晒着吃饭,也不是个事儿。彦哥儿?你咋出来了?姚母瞧见姚彦后,赶忙加快脚步,来到姚彦身旁,她身量只到姚彦肩膀处,并不高。姚彦微微垂头,看着她,在屋子里闷着也不舒服,索性出来走走,出一出汗倒是觉得轻快了不少。此时走过来的姚大哥见他确实脸色比昨天好多了后,才放下心,虽说多走动不错,可这日头太大,还是回家歇着好。是啊,姚大嫂擦了擦脸上的细汗,旁边王大娘中了暑气,才被她大儿子送回家。姚四妹则眼巴巴的看着姚彦。姚彦忍不住想去摸摸对方的脑袋,可也知道这样变化太大,会惹得人设崩,于是点了点头又问道,怎么不见春花?她就是个小皮猴,去找燕子玩儿了,姚母笑道,一家人往回走,我和她娘都叮嘱了好几次,在晌午前一定得回家。等众人到家的时候,姚三妹在灶房忙活,而春花则是蹲在木盆前,正用她的小帕子洗着脸,见他们回来后,立马奔了过来。奶,爹,娘,小姑,春花最后躲在她娘身后,对姚彦道,谢谢二叔。谢我?姚彦不解,姚母他们更疑惑了。还是姚三妹说了原因,原来姚彦留下的蛋羹,姚三妹留给小丫头吃了,给她吃的时候,还告诉她这是二叔留给她的。这是个误会,却让姚大哥夫妇对姚彦更好了。娘,再做一碗鸡蛋羹吧,姚彦单找了姚母,也是我的错,当时只有三妹在,就想着留给三妹吃,忘了春花和小妹。小妹不高兴了?姚母没瞧出来啊。不管有没有不高兴,我都想说来也十分羞耻,他可没为这个家赚钱,尽去花钱了,如今我已决定退学,家里的日子也不用过得那么紧巴巴的,给大伙儿补补身子才是好的。姚母一想,也对,以后不用供姚彦念书,倒是多了一笔银子,于是便打了六个鸡蛋做煎蛋汤。午时姚父是不回来的,他自己带了干粮,姚父一个月跑车最多的时候能赚一两多银子,这在庄户人家中已经很不错了。晚上姚父回来时提了两条鱼,是大嫂给的。这个大嫂不是姚父的大嫂,是姚母娘家大嫂。在哪遇上的?姚母笑眯眯的接过鱼,一家人也双眼发亮。回来的时候遇上大哥大嫂,就顺便把他们送回村,结果就硬塞给我了,姚父也高兴,他娘子娘家都是仁善人,不占人便宜,也知道进退,是个十分好的亲戚。下次你送些山果过去,那穗果甜得很,小妹天天都去看呢,姚母笑着提鱼去收拾了。而姚父也看向姚彦,慈爱道,可好些了?大好了,明日我就去书院请退。姚彦不想拖。好,明日我送你过去。三个大男人坐在院子里乘凉,女人们在灶房忙活,整个院子都热热闹闹的,刚开始的时候,大家也怕吵着姚彦,可见姚彦并没有不悦后,春花和姚四妹就放开了玩儿。姚大嫂连忙点头,她虽然不识字,可也知道走仕途不是那么简单的,就说他们村刚去世不久的老童生,一辈子都是个童生。姚母向来是听他话的,姚父也不用说,所以姚彦准备退学的事,就这么被姚家人认同了。躺在床上的姚彦给了自己一巴掌。系统:???你干嘛?我真不是个东西。姚彦骂道。系统本反驳,可又想到了什么,立马闭嘴了,知道就好,以后好好对待家人。我自然会的,姚彦摸了摸自己的脸,倒不是把自己打疼了,而是想到自己这几个任务世界,长相和胎记都和自己的真身一样。想着想着,姚彦便睡去了。那碗药有安神之用。翌日姚彦是被家里的鸡鸣声惊醒的,他扭头往木窗看去,已经大亮了。起身穿好衣,姚彦打开房门走了出去,姚三妹正在清扫院子,见他起来忙上前道,二哥,饿了吧?我给你端饭菜去。姚父去县城门口跑牛车,至于其他人已经下地干活了。姚彦是秀才,自然有免税的土地面积,可也不多,再说姚家也没那么多的田地,若是其他世界,秀才以及以上的功名下都能放族中人的田地免税,可这个世界已经颁行了新法条,除非是功名人至亲下的田地,否则不准放在他们名下。而姚大郎和姚彦未分家,便属于姚父买下的地,所以能放在姚彦名下。既然免税,那田地所收的粮食全都属于他们家,所以大家干活儿都十分有力气。至于为什么让姚三妹在家,姚四妹下地,那是因为姚三妹这个年龄正是议亲的时候,得好生养两年,在家做些杂活儿便好。这样嫁到婆家,也有个好身体开枝散叶,不仅是姚家这么做,几乎每家有姑娘的人家都会这么做的,毕竟女子嫁出去后,靠的就是子嗣能在婆家站稳脚。不过姚彦是秀才,所以即便姚三妹无所出,对方也不能太过分。我自己来吧。姚彦欲阻止。那怎么行,你身体还未养好呢,姚三妹利索的打水洗了手,接着便去灶房了。姚彦只能无奈的坐在桌前等候。一大碗黄灿灿的蒸蛋,还有一碗扎实的白粥以及一小碗剁碎的咸菜,看着就十分有食欲。姚彦却指着那碗蒸蛋,我吃不了这么多,咱们分吧。姚三妹却摇头。无奈之下,姚彦只得先吃,他用干净的筷子将那蒸蛋分了一些到自己粥里后,便不再动它。等姚三妹收拾好院子,准备去后院清扫鸡圈的时候,姚彦从堂屋出来,我出去转转,你把蛋羹吃了,否则坏了不好。现在是夏末,东西不经放。说完,也不等姚三妹反应过来,直接便出了院子。欸!二哥你忘记喝药了!反应过来的姚三妹立马冲出院子,拦住快过小沟的姚彦。姚彦嘴角微抽,只能跟着对方回去将药喝了后,才得以出门。看着姚彦的背影,姚三妹露出笑,从昨夜开始她便感觉二哥对他们不一样了,若是以往她拦着二哥喝药,对方一定会不理会自己,可今儿二哥不但理她了,还很配合的回去喝了药。姚彦将整个村子都转了一圈,红岩村人口不少,毕竟离县城近,除了原本住在村子里的人,还有十几户人家是外来户。路上碰见不少村民,村民们都不再叫他彦哥儿,而称为姚秀才。这是一种尊称。逛着逛着,姚彦便来到姚家的田地,此时姚母他们正准备回家吃饭,若是日头不大,还能让姚三妹送过来,可今儿日头大得很,在田地里晒着吃饭,也不是个事儿。彦哥儿?你咋出来了?姚母瞧见姚彦后,赶忙加快脚步,来到姚彦身旁,她身量只到姚彦肩膀处,并不高。姚彦微微垂头,看着她,在屋子里闷着也不舒服,索性出来走走,出一出汗倒是觉得轻快了不少。此时走过来的姚大哥见他确实脸色比昨天好多了后,才放下心,虽说多走动不错,可这日头太大,还是回家歇着好。是啊,姚大嫂擦了擦脸上的细汗,旁边王大娘中了暑气,才被她大儿子送回家。姚四妹则眼巴巴的看着姚彦。姚彦忍不住想去摸摸对方的脑袋,可也知道这样变化太大,会惹得人设崩,于是点了点头又问道,怎么不见春花?她就是个小皮猴,去找燕子玩儿了,姚母笑道,一家人往回走,我和她娘都叮嘱了好几次,在晌午前一定得回家。等众人到家的时候,姚三妹在灶房忙活,而春花则是蹲在木盆前,正用她的小帕子洗着脸,见他们回来后,立马奔了过来。奶,爹,娘,小姑,春花最后躲在她娘身后,对姚彦道,谢谢二叔。谢我?姚彦不解,姚母他们更疑惑了。还是姚三妹说了原因,原来姚彦留下的蛋羹,姚三妹留给小丫头吃了,给她吃的时候,还告诉她这是二叔留给她的。这是个误会,却让姚大哥夫妇对姚彦更好了。娘,再做一碗鸡蛋羹吧,姚彦单找了姚母,也是我的错,当时只有三妹在,就想着留给三妹吃,忘了春花和小妹。小妹不高兴了?姚母没瞧出来啊。不管有没有不高兴,我都想说来也十分羞耻,他可没为这个家赚钱,尽去花钱了,如今我已决定退学,家里的日子也不用过得那么紧巴巴的,给大伙儿补补身子才是好的。姚母一想,也对,以后不用供姚彦念书,倒是多了一笔银子,于是便打了六个鸡蛋做煎蛋汤。午时姚父是不回来的,他自己带了干粮,姚父一个月跑车最多的时候能赚一两多银子,这在庄户人家中已经很不错了。晚上姚父回来时提了两条鱼,是大嫂给的。这个大嫂不是姚父的大嫂,是姚母娘家大嫂。在哪遇上的?姚母笑眯眯的接过鱼,一家人也双眼发亮。回来的时候遇上大哥大嫂,就顺便把他们送回村,结果就硬塞给我了,姚父也高兴,他娘子娘家都是仁善人,不占人便宜,也知道进退,是个十分好的亲戚。下次你送些山果过去,那穗果甜得很,小妹天天都去看呢,姚母笑着提鱼去收拾了。而姚父也看向姚彦,慈爱道,可好些了?大好了,明日我就去书院请退。姚彦不想拖。好,明日我送你过去。三个大男人坐在院子里乘凉,女人们在灶房忙活,整个院子都热热闹闹的,刚开始的时候,大家也怕吵着姚彦,可见姚彦并没有不悦后,春花和姚四妹就放开了玩儿。姚大嫂连忙点头,她虽然不识字,可也知道走仕途不是那么简单的,就说他们村刚去世不久的老童生,一辈子都是个童生。姚母向来是听他话的,姚父也不用说,所以姚彦准备退学的事,就这么被姚家人认同了。躺在床上的姚彦给了自己一巴掌。系统:???你干嘛?我真不是个东西。姚彦骂道。系统本反驳,可又想到了什么,立马闭嘴了,知道就好,以后好好对待家人。我自然会的,姚彦摸了摸自己的脸,倒不是把自己打疼了,而是想到自己这几个任务世界,长相和胎记都和自己的真身一样。想着想着,姚彦便睡去了。那碗药有安神之用。翌日姚彦是被家里的鸡鸣声惊醒的,他扭头往木窗看去,已经大亮了。起身穿好衣,姚彦打开房门走了出去,姚三妹正在清扫院子,见他起来忙上前道,二哥,饿了吧?我给你端饭菜去。姚父去县城门口跑牛车,至于其他人已经下地干活了。姚彦是秀才,自然有免税的土地面积,可也不多,再说姚家也没那么多的田地,若是其他世界,秀才以及以上的功名下都能放族中人的田地免税,可这个世界已经颁行了新法条,除非是功名人至亲下的田地,否则不准放在他们名下。而姚大郎和姚彦未分家,便属于姚父买下的地,所以能放在姚彦名下。既然免税,那田地所收的粮食全都属于他们家,所以大家干活儿都十分有力气。至于为什么让姚三妹在家,姚四妹下地,那是因为姚三妹这个年龄正是议亲的时候,得好生养两年,在家做些杂活儿便好。这样嫁到婆家,也有个好身体开枝散叶,不仅是姚家这么做,几乎每家有姑娘的人家都会这么做的,毕竟女子嫁出去后,靠的就是子嗣能在婆家站稳脚。不过姚彦是秀才,所以即便姚三妹无所出,对方也不能太过分。我自己来吧。姚彦欲阻止。那怎么行,你身体还未养好呢,姚三妹利索的打水洗了手,接着便去灶房了。姚彦只能无奈的坐在桌前等候。一大碗黄灿灿的蒸蛋,还有一碗扎实的白粥以及一小碗剁碎的咸菜,看着就十分有食欲。姚彦却指着那碗蒸蛋,我吃不了这么多,咱们分吧。姚三妹却摇头。无奈之下,姚彦只得先吃,他用干净的筷子将那蒸蛋分了一些到自己粥里后,便不再动它。等姚三妹收拾好院子,准备去后院清扫鸡圈的时候,姚彦从堂屋出来,我出去转转,你把蛋羹吃了,否则坏了不好。现在是夏末,东西不经放。说完,也不等姚三妹反应过来,直接便出了院子。欸!二哥你忘记喝药了!反应过来的姚三妹立马冲出院子,拦住快过小沟的姚彦。姚彦嘴角微抽,只能跟着对方回去将药喝了后,才得以出门。看着姚彦的背影,姚三妹露出笑,从昨夜开始她便感觉二哥对他们不一样了,若是以往她拦着二哥喝药,对方一定会不理会自己,可今儿二哥不但理她了,还很配合的回去喝了药。姚彦将整个村子都转了一圈,红岩村人口不少,毕竟离县城近,除了原本住在村子里的人,还有十几户人家是外来户。路上碰见不少村民,村民们都不再叫他彦哥儿,而称为姚秀才。这是一种尊称。逛着逛着,姚彦便来到姚家的田地,此时姚母他们正准备回家吃饭,若是日头不大,还能让姚三妹送过来,可今儿日头大得很,在田地里晒着吃饭,也不是个事儿。彦哥儿?你咋出来了?姚母瞧见姚彦后,赶忙加快脚步,来到姚彦身旁,她身量只到姚彦肩膀处,并不高。姚彦微微垂头,看着她,在屋子里闷着也不舒服,索性出来走走,出一出汗倒是觉得轻快了不少。此时走过来的姚大哥见他确实脸色比昨天好多了后,才放下心,虽说多走动不错,可这日头太大,还是回家歇着好。是啊,姚大嫂擦了擦脸上的细汗,旁边王大娘中了暑气,才被她大儿子送回家。姚四妹则眼巴巴的看着姚彦。姚彦忍不住想去摸摸对方的脑袋,可也知道这样变化太大,会惹得人设崩,于是点了点头又问道,怎么不见春花?她就是个小皮猴,去找燕子玩儿了,姚母笑道,一家人往回走,我和她娘都叮嘱了好几次,在晌午前一定得回家。等众人到家的时候,姚三妹在灶房忙活,而春花则是蹲在木盆前,正用她的小帕子洗着脸,见他们回来后,立马奔了过来。奶,爹,娘,小姑,春花最后躲在她娘身后,对姚彦道,谢谢二叔。谢我?姚彦不解,姚母他们更疑惑了。还是姚三妹说了原因,原来姚彦留下的蛋羹,姚三妹留给小丫头吃了,给她吃的时候,还告诉她这是二叔留给她的。这是个误会,却让姚大哥夫妇对姚彦更好了。娘,再做一碗鸡蛋羹吧,姚彦单找了姚母,也是我的错,当时只有三妹在,就想着留给三妹吃,忘了春花和小妹。小妹不高兴了?姚母没瞧出来啊。不管有没有不高兴,我都想说来也十分羞耻,他可没为这个家赚钱,尽去花钱了,如今我已决定退学,家里的日子也不用过得那么紧巴巴的,给大伙儿补补身子才是好的。姚母一想,也对,以后不用供姚彦念书,倒是多了一笔银子,于是便打了六个鸡蛋做煎蛋汤。午时姚父是不回来的,他自己带了干粮,姚父一个月跑车最多的时候能赚一两多银子,这在庄户人家中已经很不错了。晚上姚父回来时提了两条鱼,是大嫂给的。这个大嫂不是姚父的大嫂,是姚母娘家大嫂。在哪遇上的?姚母笑眯眯的接过鱼,一家人也双眼发亮。回来的时候遇上大哥大嫂,就顺便把他们送回村,结果就硬塞给我了,姚父也高兴,他娘子娘家都是仁善人,不占人便宜,也知道进退,是个十分好的亲戚。下次你送些山果过去,那穗果甜得很,小妹天天都去看呢,姚母笑着提鱼去收拾了。而姚父也看向姚彦,慈爱道,可好些了?大好了,明日我就去书院请退。姚彦不想拖。好,明日我送你过去。三个大男人坐在院子里乘凉,女人们在灶房忙活,整个院子都热热闹闹的,刚开始的时候,大家也怕吵着姚彦,可见姚彦并没有不悦后,春花和姚四妹就放开了玩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