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造化图小说网>历史军事>全家穿越到古代> 全家穿越到古代 第153节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全家穿越到古代 第153节(1 / 1)

没过多久,刘本忠回来了。枝秀被刘本忠支使出去,她出去溜达一圈,又偷偷摸摸回到屋后偷听。李秀琴将篮子里面的东西摆到桌上,“这些都是我大哥让我送来的。他想为大吉求娶枝秀,您看呢?”刘本忠搓着手,有些激动,“大吉?就是那个在县城当衙役的孩子?”“对。他是大儿子。”李秀琴点头。刘本忠当然乐意了,林福全是林满堂的亲大哥,家里田产不少,而且大吉又是长子。枝秀嫁过去就是长媳,这样好的人家打着灯笼都难找。出于女方的矜持,刘本忠没有一口答应,只说自己再考虑考虑,东西倒是留下了。要是不同意,东西就会让她拿回来,李秀琴点头,“成,你们好好考虑。成亲是一辈子大事,可不能马虎。”李秀琴回了家,发现刘翠花已经回自己家了,倒是大吉一直待在她家院子里,正在陪林晓说话。他显然心不在焉,跟林晓说话时,一直瞅着门外。李秀琴进了院子,他头一个发现,迫不及待站起来,眼底闪过一丝笑意,“二婶?您回来啦?”李秀琴愣怔了下,随即失笑,以前她可不知道这傻小子倒是个情种。李秀琴由着他搀扶,叫了范寡妇给自己倒了一杯热水。范寡妇刚要转身,大吉抢先一步,“我来吧。”说着,他颠颠跑到灶房,倒了杯热水过来,双手捧着递到李秀琴面前。“二婶,您喝茶。”李秀琴接过来,吹了吹,慢条斯理品着这碗热水。林晓凑过来,斜睨了他一眼,肠子都快打结了,大吉哥真是太有意思了。居然还有这么狗的一面。李秀琴好不容易品完一杯热水,在大吉眼巴巴注视中轻轻掀唇,“他们家已经收下东西了。”大吉眼睛发亮,这就是说成了一半,他忍不住握紧拳头,太好了。林晓抱着胳膊,“大吉哥,如果你和枝定了亲,为了枝秀的名声着想,你可得悠着点儿。”大吉涨红着脸,“我…结婚前,我肯定不会找她的。”林晓捂嘴偷笑,眼底全是戏谑,“枝秀跟我可好了。你要是有什么想说的话或是东西,我可以当你们的小信使。只要你……”她捻着手指,斜眼看他,意思不言而喻。大吉都快被她这副小财迷样儿气笑了,轻轻弹了一下她脑门,“你这么有钱,还来讹我的三瓜俩枣,好意思吗?”林晓昂着小脑袋,“当然有意思啦。钱财多多益善嘛。”大吉无奈笑出了声,轻咳一声,眼尾扫了一眼二婶,见她没反对,小声道,“好,只要你肯帮忙,我肯定很大方。”林晓掰着手指,“我要吃陈福记的松子糖、风味阁的枣子糕、街东头王麻子家的蒸饼、富贵花开点心店的龙须酥……”大吉青筋直跳,“林晓!你够了啊,照你这么个吃法,我攒的那点家底要不了几天就得见底了。”大吉每个月交给他娘八百文,剩下全是自己收着。但是每个月他还要请同僚吃东西,一个月也只能省下一百文不到。林晓捂嘴笑,“我当然不是自己吃了,我跟枝秀一块吃。她可是从来没吃过这些东西的。”想到枝秀忙着挣钱,大吉一阵心疼,咬了咬牙,“那…那好吧。”林晓憋不住乐了,大堂哥真是可爱。不过他对枝秀真是不错,明明攒钱攒得那样辛苦,还能全部掏出来给枝秀买东西吃,确实是个好人。第二天,刘本忠那边就给了答复,说是同意这门亲事。接下来就是大人们的事了,林晓并不关注这些。她只知道两天后,两家聚在一块吃饭,算是给两个孩子正式定亲。从此两人就是未婚夫妻了。又两天,林晓收到大吉从县城买到的第一份吃食。“两包都是松子糖,一份是你的,一份是枝秀的。”林晓讶异,她还以为自己只是个搭头呢,没想到大吉哥这么省得,居然一人一份。林晓乐了,“行,看在糖的份上,我保证给你送到。”当天下午,枝秀刚好来他们家玩。林晓偷偷塞给她一包糖,“这是大吉哥买给你吃的。”枝秀解开牛皮绳,里面是一包松子糖,晶莹剔透的粽子形状的糖,里面裹着松子,闻着又香又甜。枝秀心里甜蜜,却将糖推了回去,“这糖太贵了,我不要。”要是被未来公婆知道,该误会她是个馋嘴姑娘了。“拿着吧,这是大吉哥的一点心意。”林晓撑着下巴,“你别担心,这是大吉哥自己的零花钱。他省下来的。”枝秀松了一口气,抿了抿嘴,“那你告诉他,以后别买啦。钱还是要省着点花。”她是穷惯了,哪怕她大哥现在已经挣钱,家里没必要她上山砍柴,可她依旧闲不住,就想多挣些钱,将来手里也能宽松一些。大吉这样大手大脚,将来他们手头没钱,要是遇到事需要钱可咋整?林晓笑话她,“这还没嫁过来就管着他啦,你呀,还真爱操心。”枝秀小脸一红,“没有…我就是觉得浪费。”林晓摆手,“行吧,我会跟他说的。”等大吉下次再送东西过来时,林晓把枝秀的话重复一遍。大吉立刻就心疼上了,“你让她放心,我肯定养得起她。这糖咱也吃得起。”林晓后悔了,她真是吃饱了撑的,给他们当传声筒,这传来传去,她夹在两人中间吃狗粮,可齁死她了。李秀琴见她无聊成这样,也看不下去了,“你不是要弄你的玻璃吗?怎么不弄了?”“现在都上冻了,也没办法盖熔窑和退火窑,等明年再盖吧。”李秀琴怔了下,熔窑她懂,就是将所有配料粉碎,放到熔窑里熔制,但是,“退火窑是什么?”林晓摊了摊手,“玻璃成型后,一定要控制温度降低速度,将玻璃中的热应力控制在允许范围内,这样玻璃才不容易破裂。”李秀琴听了个天书,“那窑怎么建?是不是像砖窑那样圆筒形?”“不是。”林晓大概讲了下退火窑的原理,造型不重要,重要的是材料和环境要卫生。材料一定要大理石。李秀琴倒吸一口凉气,今年村里那么多人盖猪圈,她也去采石场看过,那里最贵的石头就是大理石,一块就要六百文。人家那是一整块大的,而她盖的窑必须要切成砖头大小,那花费的人力可就大了。李秀琴听着都麻烦,“等明年再去定吧。要是现在就定,采石场的管事肯定让他们大冬天就凿,可别冻死人。”林晓也是这样想的。虽然那里面的工人有许多都是罪大恶极,但也有不少人只是犯了点小罪,要是因为干活冻死就太可惜了。第131章这天早上, 有十几辆板车拉着货物从河渠方向而来。村民们都瞧傻眼了,“这是收粮队吗?怎么买这么多粮食还来咱们村啊?”“屁个收粮队?你见过哪个收粮队还穿着打补丁的衣服。”“那你说他们是来干啥的?”“那我哪知道。兴许又是来找满堂的呢。”这些日子,他们村只要发生大事必定跟满堂有关, 他们都习惯了。果然, 等这些人靠近, 村民们上前打招呼, “你们找谁啊?”庄头笑道, “我找林满堂。”他倒是不用这些人带路, 去年他带着十个小伙子来过。有那热心的村民伸手一指, “满堂家就在右手边第一家。”庄头冲对方拱手道谢。有村民见他好说话, 就好奇问,“你们车上拉的什么呀?是粮食吗?”庄头点头,“对, 我们来给东家送粮食。”村民们都听傻了, “啊?谁是你东家?满堂吗?”不等庄头回答,另一人忙问,“是满堂吧?他赁多少亩地给你们啊?”有人好奇追问, “满堂啥时候有的地啊?他不是只有十五亩地吗?”众人七嘴八舌讨论起来, 庄头心里一抖,他该不会说错话了吧?东家会不会怪他多嘴多舌啊?担心说多错多, 庄头一个也没回答,赶紧招呼其他人拉着板车跟上。村民们见问不到有用消息, 也都跟在后头看热闹。当李秀琴打开院门就看到不少人站在她家门外。庄头一脸心虚, “东家, 我好像说错话了。”李秀琴一看就明白是怎么回事了, 她现在也不怕村民们嫉妒了, 毕竟大家日子马上就要好过了。李秀琴叫了林满堂出来。林满堂冲村里人点点头, 然后神色自若让庄户们将粮食抬进院子,检查、称重、入库。等全部做完,已经是两个时辰后了。刚开始只是几个村民,后来全村人都知道了。林福全得知此事,跑过来帮忙。等粮食入库,林满堂送走庄户,这才有空回答村民们的问题。“满堂?你啥时候有的地啊?”林满堂将自己之前做出双滑犁,前前县令送了他两百亩地的事说了。村民们齐齐咂舌,“两百亩说送就给送了?这双滑犁居然这么值钱?”许成祖听不下去了,一个个都傻了不成,这东西能用钱来衡量吗?“哎呀,你们懂什么。双滑犁不值钱,是这东西能让县令升官。你没看到那县令后来升官了吗?听说是调到府城当同知了。官员上头没人,想升一级比登天还难。你们懂啥呀。”村民们确实不懂,他们祖祖辈辈就是地里刨食吃的乡下人,进城都没有几回,自然也没什么见识。现在听许成祖这么一说,又觉得满堂亏了,“怪不得那县令这么大方呢。原来人家捞的好处更多。”林晓摆手,“行吧,我会跟他说的。”等大吉下次再送东西过来时,林晓把枝秀的话重复一遍。大吉立刻就心疼上了,“你让她放心,我肯定养得起她。这糖咱也吃得起。”林晓后悔了,她真是吃饱了撑的,给他们当传声筒,这传来传去,她夹在两人中间吃狗粮,可齁死她了。李秀琴见她无聊成这样,也看不下去了,“你不是要弄你的玻璃吗?怎么不弄了?”“现在都上冻了,也没办法盖熔窑和退火窑,等明年再盖吧。”李秀琴怔了下,熔窑她懂,就是将所有配料粉碎,放到熔窑里熔制,但是,“退火窑是什么?”林晓摊了摊手,“玻璃成型后,一定要控制温度降低速度,将玻璃中的热应力控制在允许范围内,这样玻璃才不容易破裂。”李秀琴听了个天书,“那窑怎么建?是不是像砖窑那样圆筒形?”“不是。”林晓大概讲了下退火窑的原理,造型不重要,重要的是材料和环境要卫生。材料一定要大理石。李秀琴倒吸一口凉气,今年村里那么多人盖猪圈,她也去采石场看过,那里最贵的石头就是大理石,一块就要六百文。人家那是一整块大的,而她盖的窑必须要切成砖头大小,那花费的人力可就大了。李秀琴听着都麻烦,“等明年再去定吧。要是现在就定,采石场的管事肯定让他们大冬天就凿,可别冻死人。”林晓也是这样想的。虽然那里面的工人有许多都是罪大恶极,但也有不少人只是犯了点小罪,要是因为干活冻死就太可惜了。第131章这天早上, 有十几辆板车拉着货物从河渠方向而来。村民们都瞧傻眼了,“这是收粮队吗?怎么买这么多粮食还来咱们村啊?”“屁个收粮队?你见过哪个收粮队还穿着打补丁的衣服。”“那你说他们是来干啥的?”“那我哪知道。兴许又是来找满堂的呢。”这些日子,他们村只要发生大事必定跟满堂有关, 他们都习惯了。果然, 等这些人靠近, 村民们上前打招呼, “你们找谁啊?”庄头笑道, “我找林满堂。”他倒是不用这些人带路, 去年他带着十个小伙子来过。有那热心的村民伸手一指, “满堂家就在右手边第一家。”庄头冲对方拱手道谢。有村民见他好说话, 就好奇问,“你们车上拉的什么呀?是粮食吗?”庄头点头,“对, 我们来给东家送粮食。”村民们都听傻了, “啊?谁是你东家?满堂吗?”不等庄头回答,另一人忙问,“是满堂吧?他赁多少亩地给你们啊?”有人好奇追问, “满堂啥时候有的地啊?他不是只有十五亩地吗?”众人七嘴八舌讨论起来, 庄头心里一抖,他该不会说错话了吧?东家会不会怪他多嘴多舌啊?担心说多错多, 庄头一个也没回答,赶紧招呼其他人拉着板车跟上。村民们见问不到有用消息, 也都跟在后头看热闹。当李秀琴打开院门就看到不少人站在她家门外。庄头一脸心虚, “东家, 我好像说错话了。”李秀琴一看就明白是怎么回事了, 她现在也不怕村民们嫉妒了, 毕竟大家日子马上就要好过了。李秀琴叫了林满堂出来。林满堂冲村里人点点头, 然后神色自若让庄户们将粮食抬进院子,检查、称重、入库。等全部做完,已经是两个时辰后了。刚开始只是几个村民,后来全村人都知道了。林福全得知此事,跑过来帮忙。等粮食入库,林满堂送走庄户,这才有空回答村民们的问题。“满堂?你啥时候有的地啊?”林满堂将自己之前做出双滑犁,前前县令送了他两百亩地的事说了。村民们齐齐咂舌,“两百亩说送就给送了?这双滑犁居然这么值钱?”许成祖听不下去了,一个个都傻了不成,这东西能用钱来衡量吗?“哎呀,你们懂什么。双滑犁不值钱,是这东西能让县令升官。你没看到那县令后来升官了吗?听说是调到府城当同知了。官员上头没人,想升一级比登天还难。你们懂啥呀。”村民们确实不懂,他们祖祖辈辈就是地里刨食吃的乡下人,进城都没有几回,自然也没什么见识。现在听许成祖这么一说,又觉得满堂亏了,“怪不得那县令这么大方呢。原来人家捞的好处更多。”林晓摆手,“行吧,我会跟他说的。”等大吉下次再送东西过来时,林晓把枝秀的话重复一遍。大吉立刻就心疼上了,“你让她放心,我肯定养得起她。这糖咱也吃得起。”林晓后悔了,她真是吃饱了撑的,给他们当传声筒,这传来传去,她夹在两人中间吃狗粮,可齁死她了。李秀琴见她无聊成这样,也看不下去了,“你不是要弄你的玻璃吗?怎么不弄了?”“现在都上冻了,也没办法盖熔窑和退火窑,等明年再盖吧。”李秀琴怔了下,熔窑她懂,就是将所有配料粉碎,放到熔窑里熔制,但是,“退火窑是什么?”林晓摊了摊手,“玻璃成型后,一定要控制温度降低速度,将玻璃中的热应力控制在允许范围内,这样玻璃才不容易破裂。”李秀琴听了个天书,“那窑怎么建?是不是像砖窑那样圆筒形?”“不是。”林晓大概讲了下退火窑的原理,造型不重要,重要的是材料和环境要卫生。材料一定要大理石。李秀琴倒吸一口凉气,今年村里那么多人盖猪圈,她也去采石场看过,那里最贵的石头就是大理石,一块就要六百文。人家那是一整块大的,而她盖的窑必须要切成砖头大小,那花费的人力可就大了。李秀琴听着都麻烦,“等明年再去定吧。要是现在就定,采石场的管事肯定让他们大冬天就凿,可别冻死人。”林晓也是这样想的。虽然那里面的工人有许多都是罪大恶极,但也有不少人只是犯了点小罪,要是因为干活冻死就太可惜了。第131章这天早上, 有十几辆板车拉着货物从河渠方向而来。村民们都瞧傻眼了,“这是收粮队吗?怎么买这么多粮食还来咱们村啊?”“屁个收粮队?你见过哪个收粮队还穿着打补丁的衣服。”“那你说他们是来干啥的?”“那我哪知道。兴许又是来找满堂的呢。”这些日子,他们村只要发生大事必定跟满堂有关, 他们都习惯了。果然, 等这些人靠近, 村民们上前打招呼, “你们找谁啊?”庄头笑道, “我找林满堂。”他倒是不用这些人带路, 去年他带着十个小伙子来过。有那热心的村民伸手一指, “满堂家就在右手边第一家。”庄头冲对方拱手道谢。有村民见他好说话, 就好奇问,“你们车上拉的什么呀?是粮食吗?”庄头点头,“对, 我们来给东家送粮食。”村民们都听傻了, “啊?谁是你东家?满堂吗?”不等庄头回答,另一人忙问,“是满堂吧?他赁多少亩地给你们啊?”有人好奇追问, “满堂啥时候有的地啊?他不是只有十五亩地吗?”众人七嘴八舌讨论起来, 庄头心里一抖,他该不会说错话了吧?东家会不会怪他多嘴多舌啊?担心说多错多, 庄头一个也没回答,赶紧招呼其他人拉着板车跟上。村民们见问不到有用消息, 也都跟在后头看热闹。当李秀琴打开院门就看到不少人站在她家门外。庄头一脸心虚, “东家, 我好像说错话了。”李秀琴一看就明白是怎么回事了, 她现在也不怕村民们嫉妒了, 毕竟大家日子马上就要好过了。李秀琴叫了林满堂出来。林满堂冲村里人点点头, 然后神色自若让庄户们将粮食抬进院子,检查、称重、入库。等全部做完,已经是两个时辰后了。刚开始只是几个村民,后来全村人都知道了。林福全得知此事,跑过来帮忙。等粮食入库,林满堂送走庄户,这才有空回答村民们的问题。“满堂?你啥时候有的地啊?”林满堂将自己之前做出双滑犁,前前县令送了他两百亩地的事说了。村民们齐齐咂舌,“两百亩说送就给送了?这双滑犁居然这么值钱?”许成祖听不下去了,一个个都傻了不成,这东西能用钱来衡量吗?“哎呀,你们懂什么。双滑犁不值钱,是这东西能让县令升官。你没看到那县令后来升官了吗?听说是调到府城当同知了。官员上头没人,想升一级比登天还难。你们懂啥呀。”村民们确实不懂,他们祖祖辈辈就是地里刨食吃的乡下人,进城都没有几回,自然也没什么见识。现在听许成祖这么一说,又觉得满堂亏了,“怪不得那县令这么大方呢。原来人家捞的好处更多。”林晓摆手,“行吧,我会跟他说的。”等大吉下次再送东西过来时,林晓把枝秀的话重复一遍。大吉立刻就心疼上了,“你让她放心,我肯定养得起她。这糖咱也吃得起。”林晓后悔了,她真是吃饱了撑的,给他们当传声筒,这传来传去,她夹在两人中间吃狗粮,可齁死她了。李秀琴见她无聊成这样,也看不下去了,“你不是要弄你的玻璃吗?怎么不弄了?”“现在都上冻了,也没办法盖熔窑和退火窑,等明年再盖吧。”李秀琴怔了下,熔窑她懂,就是将所有配料粉碎,放到熔窑里熔制,但是,“退火窑是什么?”林晓摊了摊手,“玻璃成型后,一定要控制温度降低速度,将玻璃中的热应力控制在允许范围内,这样玻璃才不容易破裂。”李秀琴听了个天书,“那窑怎么建?是不是像砖窑那样圆筒形?”“不是。”林晓大概讲了下退火窑的原理,造型不重要,重要的是材料和环境要卫生。材料一定要大理石。李秀琴倒吸一口凉气,今年村里那么多人盖猪圈,她也去采石场看过,那里最贵的石头就是大理石,一块就要六百文。人家那是一整块大的,而她盖的窑必须要切成砖头大小,那花费的人力可就大了。李秀琴听着都麻烦,“等明年再去定吧。要是现在就定,采石场的管事肯定让他们大冬天就凿,可别冻死人。”林晓也是这样想的。虽然那里面的工人有许多都是罪大恶极,但也有不少人只是犯了点小罪,要是因为干活冻死就太可惜了。第131章这天早上, 有十几辆板车拉着货物从河渠方向而来。村民们都瞧傻眼了,“这是收粮队吗?怎么买这么多粮食还来咱们村啊?”“屁个收粮队?你见过哪个收粮队还穿着打补丁的衣服。”“那你说他们是来干啥的?”“那我哪知道。兴许又是来找满堂的呢。”这些日子,他们村只要发生大事必定跟满堂有关, 他们都习惯了。果然, 等这些人靠近, 村民们上前打招呼, “你们找谁啊?”庄头笑道, “我找林满堂。”他倒是不用这些人带路, 去年他带着十个小伙子来过。有那热心的村民伸手一指, “满堂家就在右手边第一家。”庄头冲对方拱手道谢。有村民见他好说话, 就好奇问,“你们车上拉的什么呀?是粮食吗?”庄头点头,“对, 我们来给东家送粮食。”村民们都听傻了, “啊?谁是你东家?满堂吗?”不等庄头回答,另一人忙问,“是满堂吧?他赁多少亩地给你们啊?”有人好奇追问, “满堂啥时候有的地啊?他不是只有十五亩地吗?”众人七嘴八舌讨论起来, 庄头心里一抖,他该不会说错话了吧?东家会不会怪他多嘴多舌啊?担心说多错多, 庄头一个也没回答,赶紧招呼其他人拉着板车跟上。村民们见问不到有用消息, 也都跟在后头看热闹。当李秀琴打开院门就看到不少人站在她家门外。庄头一脸心虚, “东家, 我好像说错话了。”李秀琴一看就明白是怎么回事了, 她现在也不怕村民们嫉妒了, 毕竟大家日子马上就要好过了。李秀琴叫了林满堂出来。林满堂冲村里人点点头, 然后神色自若让庄户们将粮食抬进院子,检查、称重、入库。等全部做完,已经是两个时辰后了。刚开始只是几个村民,后来全村人都知道了。林福全得知此事,跑过来帮忙。等粮食入库,林满堂送走庄户,这才有空回答村民们的问题。“满堂?你啥时候有的地啊?”林满堂将自己之前做出双滑犁,前前县令送了他两百亩地的事说了。村民们齐齐咂舌,“两百亩说送就给送了?这双滑犁居然这么值钱?”许成祖听不下去了,一个个都傻了不成,这东西能用钱来衡量吗?“哎呀,你们懂什么。双滑犁不值钱,是这东西能让县令升官。你没看到那县令后来升官了吗?听说是调到府城当同知了。官员上头没人,想升一级比登天还难。你们懂啥呀。”村民们确实不懂,他们祖祖辈辈就是地里刨食吃的乡下人,进城都没有几回,自然也没什么见识。现在听许成祖这么一说,又觉得满堂亏了,“怪不得那县令这么大方呢。原来人家捞的好处更多。”林晓摆手,“行吧,我会跟他说的。”等大吉下次再送东西过来时,林晓把枝秀的话重复一遍。大吉立刻就心疼上了,“你让她放心,我肯定养得起她。这糖咱也吃得起。”林晓后悔了,她真是吃饱了撑的,给他们当传声筒,这传来传去,她夹在两人中间吃狗粮,可齁死她了。李秀琴见她无聊成这样,也看不下去了,“你不是要弄你的玻璃吗?怎么不弄了?”“现在都上冻了,也没办法盖熔窑和退火窑,等明年再盖吧。”李秀琴怔了下,熔窑她懂,就是将所有配料粉碎,放到熔窑里熔制,但是,“退火窑是什么?”林晓摊了摊手,“玻璃成型后,一定要控制温度降低速度,将玻璃中的热应力控制在允许范围内,这样玻璃才不容易破裂。”李秀琴听了个天书,“那窑怎么建?是不是像砖窑那样圆筒形?”“不是。”林晓大概讲了下退火窑的原理,造型不重要,重要的是材料和环境要卫生。材料一定要大理石。李秀琴倒吸一口凉气,今年村里那么多人盖猪圈,她也去采石场看过,那里最贵的石头就是大理石,一块就要六百文。人家那是一整块大的,而她盖的窑必须要切成砖头大小,那花费的人力可就大了。李秀琴听着都麻烦,“等明年再去定吧。要是现在就定,采石场的管事肯定让他们大冬天就凿,可别冻死人。”林晓也是这样想的。虽然那里面的工人有许多都是罪大恶极,但也有不少人只是犯了点小罪,要是因为干活冻死就太可惜了。第131章这天早上, 有十几辆板车拉着货物从河渠方向而来。村民们都瞧傻眼了,“这是收粮队吗?怎么买这么多粮食还来咱们村啊?”“屁个收粮队?你见过哪个收粮队还穿着打补丁的衣服。”“那你说他们是来干啥的?”“那我哪知道。兴许又是来找满堂的呢。”这些日子,他们村只要发生大事必定跟满堂有关, 他们都习惯了。果然, 等这些人靠近, 村民们上前打招呼, “你们找谁啊?”庄头笑道, “我找林满堂。”他倒是不用这些人带路, 去年他带着十个小伙子来过。有那热心的村民伸手一指, “满堂家就在右手边第一家。”庄头冲对方拱手道谢。有村民见他好说话, 就好奇问,“你们车上拉的什么呀?是粮食吗?”庄头点头,“对, 我们来给东家送粮食。”村民们都听傻了, “啊?谁是你东家?满堂吗?”不等庄头回答,另一人忙问,“是满堂吧?他赁多少亩地给你们啊?”有人好奇追问, “满堂啥时候有的地啊?他不是只有十五亩地吗?”众人七嘴八舌讨论起来, 庄头心里一抖,他该不会说错话了吧?东家会不会怪他多嘴多舌啊?担心说多错多, 庄头一个也没回答,赶紧招呼其他人拉着板车跟上。村民们见问不到有用消息, 也都跟在后头看热闹。当李秀琴打开院门就看到不少人站在她家门外。庄头一脸心虚, “东家, 我好像说错话了。”李秀琴一看就明白是怎么回事了, 她现在也不怕村民们嫉妒了, 毕竟大家日子马上就要好过了。李秀琴叫了林满堂出来。林满堂冲村里人点点头, 然后神色自若让庄户们将粮食抬进院子,检查、称重、入库。等全部做完,已经是两个时辰后了。刚开始只是几个村民,后来全村人都知道了。林福全得知此事,跑过来帮忙。等粮食入库,林满堂送走庄户,这才有空回答村民们的问题。“满堂?你啥时候有的地啊?”林满堂将自己之前做出双滑犁,前前县令送了他两百亩地的事说了。村民们齐齐咂舌,“两百亩说送就给送了?这双滑犁居然这么值钱?”许成祖听不下去了,一个个都傻了不成,这东西能用钱来衡量吗?“哎呀,你们懂什么。双滑犁不值钱,是这东西能让县令升官。你没看到那县令后来升官了吗?听说是调到府城当同知了。官员上头没人,想升一级比登天还难。你们懂啥呀。”村民们确实不懂,他们祖祖辈辈就是地里刨食吃的乡下人,进城都没有几回,自然也没什么见识。现在听许成祖这么一说,又觉得满堂亏了,“怪不得那县令这么大方呢。原来人家捞的好处更多。”林晓摆手,“行吧,我会跟他说的。”等大吉下次再送东西过来时,林晓把枝秀的话重复一遍。大吉立刻就心疼上了,“你让她放心,我肯定养得起她。这糖咱也吃得起。”林晓后悔了,她真是吃饱了撑的,给他们当传声筒,这传来传去,她夹在两人中间吃狗粮,可齁死她了。李秀琴见她无聊成这样,也看不下去了,“你不是要弄你的玻璃吗?怎么不弄了?”“现在都上冻了,也没办法盖熔窑和退火窑,等明年再盖吧。”李秀琴怔了下,熔窑她懂,就是将所有配料粉碎,放到熔窑里熔制,但是,“退火窑是什么?”林晓摊了摊手,“玻璃成型后,一定要控制温度降低速度,将玻璃中的热应力控制在允许范围内,这样玻璃才不容易破裂。”李秀琴听了个天书,“那窑怎么建?是不是像砖窑那样圆筒形?”“不是。”林晓大概讲了下退火窑的原理,造型不重要,重要的是材料和环境要卫生。材料一定要大理石。李秀琴倒吸一口凉气,今年村里那么多人盖猪圈,她也去采石场看过,那里最贵的石头就是大理石,一块就要六百文。人家那是一整块大的,而她盖的窑必须要切成砖头大小,那花费的人力可就大了。李秀琴听着都麻烦,“等明年再去定吧。要是现在就定,采石场的管事肯定让他们大冬天就凿,可别冻死人。”林晓也是这样想的。虽然那里面的工人有许多都是罪大恶极,但也有不少人只是犯了点小罪,要是因为干活冻死就太可惜了。第131章这天早上, 有十几辆板车拉着货物从河渠方向而来。村民们都瞧傻眼了,“这是收粮队吗?怎么买这么多粮食还来咱们村啊?”“屁个收粮队?你见过哪个收粮队还穿着打补丁的衣服。”“那你说他们是来干啥的?”“那我哪知道。兴许又是来找满堂的呢。”这些日子,他们村只要发生大事必定跟满堂有关, 他们都习惯了。果然, 等这些人靠近, 村民们上前打招呼, “你们找谁啊?”庄头笑道, “我找林满堂。”他倒是不用这些人带路, 去年他带着十个小伙子来过。有那热心的村民伸手一指, “满堂家就在右手边第一家。”庄头冲对方拱手道谢。有村民见他好说话, 就好奇问,“你们车上拉的什么呀?是粮食吗?”庄头点头,“对, 我们来给东家送粮食。”村民们都听傻了, “啊?谁是你东家?满堂吗?”不等庄头回答,另一人忙问,“是满堂吧?他赁多少亩地给你们啊?”有人好奇追问, “满堂啥时候有的地啊?他不是只有十五亩地吗?”众人七嘴八舌讨论起来, 庄头心里一抖,他该不会说错话了吧?东家会不会怪他多嘴多舌啊?担心说多错多, 庄头一个也没回答,赶紧招呼其他人拉着板车跟上。村民们见问不到有用消息, 也都跟在后头看热闹。当李秀琴打开院门就看到不少人站在她家门外。庄头一脸心虚, “东家, 我好像说错话了。”李秀琴一看就明白是怎么回事了, 她现在也不怕村民们嫉妒了, 毕竟大家日子马上就要好过了。李秀琴叫了林满堂出来。林满堂冲村里人点点头, 然后神色自若让庄户们将粮食抬进院子,检查、称重、入库。等全部做完,已经是两个时辰后了。刚开始只是几个村民,后来全村人都知道了。林福全得知此事,跑过来帮忙。等粮食入库,林满堂送走庄户,这才有空回答村民们的问题。“满堂?你啥时候有的地啊?”林满堂将自己之前做出双滑犁,前前县令送了他两百亩地的事说了。村民们齐齐咂舌,“两百亩说送就给送了?这双滑犁居然这么值钱?”许成祖听不下去了,一个个都傻了不成,这东西能用钱来衡量吗?“哎呀,你们懂什么。双滑犁不值钱,是这东西能让县令升官。你没看到那县令后来升官了吗?听说是调到府城当同知了。官员上头没人,想升一级比登天还难。你们懂啥呀。”村民们确实不懂,他们祖祖辈辈就是地里刨食吃的乡下人,进城都没有几回,自然也没什么见识。现在听许成祖这么一说,又觉得满堂亏了,“怪不得那县令这么大方呢。原来人家捞的好处更多。”林晓摆手,“行吧,我会跟他说的。”等大吉下次再送东西过来时,林晓把枝秀的话重复一遍。大吉立刻就心疼上了,“你让她放心,我肯定养得起她。这糖咱也吃得起。”林晓后悔了,她真是吃饱了撑的,给他们当传声筒,这传来传去,她夹在两人中间吃狗粮,可齁死她了。李秀琴见她无聊成这样,也看不下去了,“你不是要弄你的玻璃吗?怎么不弄了?”“现在都上冻了,也没办法盖熔窑和退火窑,等明年再盖吧。”李秀琴怔了下,熔窑她懂,就是将所有配料粉碎,放到熔窑里熔制,但是,“退火窑是什么?”林晓摊了摊手,“玻璃成型后,一定要控制温度降低速度,将玻璃中的热应力控制在允许范围内,这样玻璃才不容易破裂。”李秀琴听了个天书,“那窑怎么建?是不是像砖窑那样圆筒形?”“不是。”林晓大概讲了下退火窑的原理,造型不重要,重要的是材料和环境要卫生。材料一定要大理石。李秀琴倒吸一口凉气,今年村里那么多人盖猪圈,她也去采石场看过,那里最贵的石头就是大理石,一块就要六百文。人家那是一整块大的,而她盖的窑必须要切成砖头大小,那花费的人力可就大了。李秀琴听着都麻烦,“等明年再去定吧。要是现在就定,采石场的管事肯定让他们大冬天就凿,可别冻死人。”林晓也是这样想的。虽然那里面的工人有许多都是罪大恶极,但也有不少人只是犯了点小罪,要是因为干活冻死就太可惜了。第131章这天早上, 有十几辆板车拉着货物从河渠方向而来。村民们都瞧傻眼了,“这是收粮队吗?怎么买这么多粮食还来咱们村啊?”“屁个收粮队?你见过哪个收粮队还穿着打补丁的衣服。”“那你说他们是来干啥的?”“那我哪知道。兴许又是来找满堂的呢。”这些日子,他们村只要发生大事必定跟满堂有关, 他们都习惯了。果然, 等这些人靠近, 村民们上前打招呼, “你们找谁啊?”庄头笑道, “我找林满堂。”他倒是不用这些人带路, 去年他带着十个小伙子来过。有那热心的村民伸手一指, “满堂家就在右手边第一家。”庄头冲对方拱手道谢。有村民见他好说话, 就好奇问,“你们车上拉的什么呀?是粮食吗?”庄头点头,“对, 我们来给东家送粮食。”村民们都听傻了, “啊?谁是你东家?满堂吗?”不等庄头回答,另一人忙问,“是满堂吧?他赁多少亩地给你们啊?”有人好奇追问, “满堂啥时候有的地啊?他不是只有十五亩地吗?”众人七嘴八舌讨论起来, 庄头心里一抖,他该不会说错话了吧?东家会不会怪他多嘴多舌啊?担心说多错多, 庄头一个也没回答,赶紧招呼其他人拉着板车跟上。村民们见问不到有用消息, 也都跟在后头看热闹。当李秀琴打开院门就看到不少人站在她家门外。庄头一脸心虚, “东家, 我好像说错话了。”李秀琴一看就明白是怎么回事了, 她现在也不怕村民们嫉妒了, 毕竟大家日子马上就要好过了。李秀琴叫了林满堂出来。林满堂冲村里人点点头, 然后神色自若让庄户们将粮食抬进院子,检查、称重、入库。等全部做完,已经是两个时辰后了。刚开始只是几个村民,后来全村人都知道了。林福全得知此事,跑过来帮忙。等粮食入库,林满堂送走庄户,这才有空回答村民们的问题。“满堂?你啥时候有的地啊?”林满堂将自己之前做出双滑犁,前前县令送了他两百亩地的事说了。村民们齐齐咂舌,“两百亩说送就给送了?这双滑犁居然这么值钱?”许成祖听不下去了,一个个都傻了不成,这东西能用钱来衡量吗?“哎呀,你们懂什么。双滑犁不值钱,是这东西能让县令升官。你没看到那县令后来升官了吗?听说是调到府城当同知了。官员上头没人,想升一级比登天还难。你们懂啥呀。”村民们确实不懂,他们祖祖辈辈就是地里刨食吃的乡下人,进城都没有几回,自然也没什么见识。现在听许成祖这么一说,又觉得满堂亏了,“怪不得那县令这么大方呢。原来人家捞的好处更多。”林晓摆手,“行吧,我会跟他说的。”等大吉下次再送东西过来时,林晓把枝秀的话重复一遍。大吉立刻就心疼上了,“你让她放心,我肯定养得起她。这糖咱也吃得起。”林晓后悔了,她真是吃饱了撑的,给他们当传声筒,这传来传去,她夹在两人中间吃狗粮,可齁死她了。李秀琴见她无聊成这样,也看不下去了,“你不是要弄你的玻璃吗?怎么不弄了?”“现在都上冻了,也没办法盖熔窑和退火窑,等明年再盖吧。”李秀琴怔了下,熔窑她懂,就是将所有配料粉碎,放到熔窑里熔制,但是,“退火窑是什么?”林晓摊了摊手,“玻璃成型后,一定要控制温度降低速度,将玻璃中的热应力控制在允许范围内,这样玻璃才不容易破裂。”李秀琴听了个天书,“那窑怎么建?是不是像砖窑那样圆筒形?”“不是。”林晓大概讲了下退火窑的原理,造型不重要,重要的是材料和环境要卫生。材料一定要大理石。李秀琴倒吸一口凉气,今年村里那么多人盖猪圈,她也去采石场看过,那里最贵的石头就是大理石,一块就要六百文。人家那是一整块大的,而她盖的窑必须要切成砖头大小,那花费的人力可就大了。李秀琴听着都麻烦,“等明年再去定吧。要是现在就定,采石场的管事肯定让他们大冬天就凿,可别冻死人。”林晓也是这样想的。虽然那里面的工人有许多都是罪大恶极,但也有不少人只是犯了点小罪,要是因为干活冻死就太可惜了。第131章这天早上, 有十几辆板车拉着货物从河渠方向而来。村民们都瞧傻眼了,“这是收粮队吗?怎么买这么多粮食还来咱们村啊?”“屁个收粮队?你见过哪个收粮队还穿着打补丁的衣服。”“那你说他们是来干啥的?”“那我哪知道。兴许又是来找满堂的呢。”这些日子,他们村只要发生大事必定跟满堂有关, 他们都习惯了。果然, 等这些人靠近, 村民们上前打招呼, “你们找谁啊?”庄头笑道, “我找林满堂。”他倒是不用这些人带路, 去年他带着十个小伙子来过。有那热心的村民伸手一指, “满堂家就在右手边第一家。”庄头冲对方拱手道谢。有村民见他好说话, 就好奇问,“你们车上拉的什么呀?是粮食吗?”庄头点头,“对, 我们来给东家送粮食。”村民们都听傻了, “啊?谁是你东家?满堂吗?”不等庄头回答,另一人忙问,“是满堂吧?他赁多少亩地给你们啊?”有人好奇追问, “满堂啥时候有的地啊?他不是只有十五亩地吗?”众人七嘴八舌讨论起来, 庄头心里一抖,他该不会说错话了吧?东家会不会怪他多嘴多舌啊?担心说多错多, 庄头一个也没回答,赶紧招呼其他人拉着板车跟上。村民们见问不到有用消息, 也都跟在后头看热闹。当李秀琴打开院门就看到不少人站在她家门外。庄头一脸心虚, “东家, 我好像说错话了。”李秀琴一看就明白是怎么回事了, 她现在也不怕村民们嫉妒了, 毕竟大家日子马上就要好过了。李秀琴叫了林满堂出来。林满堂冲村里人点点头, 然后神色自若让庄户们将粮食抬进院子,检查、称重、入库。等全部做完,已经是两个时辰后了。刚开始只是几个村民,后来全村人都知道了。林福全得知此事,跑过来帮忙。等粮食入库,林满堂送走庄户,这才有空回答村民们的问题。“满堂?你啥时候有的地啊?”林满堂将自己之前做出双滑犁,前前县令送了他两百亩地的事说了。村民们齐齐咂舌,“两百亩说送就给送了?这双滑犁居然这么值钱?”许成祖听不下去了,一个个都傻了不成,这东西能用钱来衡量吗?“哎呀,你们懂什么。双滑犁不值钱,是这东西能让县令升官。你没看到那县令后来升官了吗?听说是调到府城当同知了。官员上头没人,想升一级比登天还难。你们懂啥呀。”村民们确实不懂,他们祖祖辈辈就是地里刨食吃的乡下人,进城都没有几回,自然也没什么见识。现在听许成祖这么一说,又觉得满堂亏了,“怪不得那县令这么大方呢。原来人家捞的好处更多。”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