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秦卫国,我从小就在郑家庄长大,但是我知道这不是我的家乡,不仅仅是因为我姓秦不姓郑,还因为大家对我们家的态度,说不上热拢但也就是一般冷淡。据说是因为我爸是后来搬过来的,但是其实我并不是很在乎,因为我有个幸福的家。
爸妈的感情非常好,我觉得他们就像话本里面的神仙眷侣。我那个时候就在想,以后我找媳妇也要找这样的,肯定不能敷衍了事。
我爸秦长春是个温文尔雅的人,长得也是村里数一数二的俊美,可以迷晕村里小姑娘。不是那种粗犷的农村汉子类型,而是像个读书人一样,据说当年他刚到郑家庄的时候是身无长物的,就是因为人长得好才得到了我妈的青睐,最后不顾家里人的反对,嫁给了我爸,两个人也就在郑家庄住下了。
虽然日子清苦,但是两个人都愿意努力,日子也就一天比一天好。父亲会把我抱在膝上教我读书写字,然后出门做工,他做的木匠活手艺很好,精细漂亮,而且价钱合理,村里人都找他。这也就导致了村里的木匠都对我家不来往了,甚至久而久之也就我家一个木匠。母亲就总是笑眯眯的看着我们,然后给我做好吃的,做衣服,那是我最快乐的时光。
我生来就像面部肌肉瘫痪、感情接受迟钝一样,没啥表情,情绪波动也少。村里唯一的玩伴就是郑瑞,因为他觉得我板着脸特别酷,和我一起就没人敢靠近他。据他说,他有一段时间特崇拜我,因为别的小孩儿看我就都要吓哭了似的。
也是因为郑瑞,我认识了彩儿。
我还记得第一次见到那个孩子,那天阳光特别好,放学以后郑瑞非要带我去看他心心念念的妹妹,我嫌他烦,想着去了以后就不会天天在我耳边跟着念经似的说了吧,那是个跟白面团儿似的小人,而且一点不害怕我,咯咯的冲着我笑。后来更是跟个小尾巴似的天天“秦哥哥,秦哥哥”的叫,郑瑞总说都搞不清楚谁是亲哥。
后来村里改造,这些活儿都不让做了,实行工分制,我家的境况就不太好了。父亲的身体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就越加不行,母亲的笑也越来越少,恍惚间,我才发现,原来我长大了,他们也老了。
我决定去参军,那个时候当兵特别光荣,不仅可以解决自己的生计问题,家里人也会连带着受到尊敬。我至今还记得当年我提出这个要求时父亲的脸色,那是一种怀念、欣慰和担忧的复杂表情。父亲没有或其他的,只是说了句:“累了记得回家看看。”那个时候还不太懂这句话是蕴含的种种情绪。
在部队里生活非常艰苦,不仅仅要每天训练,晚上还要站岗,时不时还来个野外生活训练和军事演示。最困难就是做任务的时候,水和食物都是自己解决,野果毒蛇那就是大餐,最艰苦的时候是在大冬天埋伏了三天三夜击毙从m国来的探子,动静都不能太大,冷了就生扛着。
但是,我一点也不后悔,还觉得很充实,甚至有了第二个家的感觉。我还认识了很多可以交付后背,可以信任的战友。我也会在休息的时候想到远在乡下的爸妈,每次寄完自己工资,我就更有奋斗的动力了。
我以为生活会一直这样美好的时候,现实给了我一棒子,父亲命入膏肓,母亲让我找户人家相亲的时候我的心乱极了,但是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彩儿,那个小丫头。
部队领导听我请假回家是为了相亲的时候都惊讶极了,但是也很替我高兴,大手一挥给了我20天的假,让我娶到媳妇儿再回来。
“秦卫国同志,你一定要拿出我们人民解放军的精气神来,不抛弃不放弃,坚定地在党的领导下,锐意进取,争取跨过困难高地,取得胜利,,可不能丢我们营的脸啊。”
我以为那么受宠娇娇气气的小女孩儿肯定很难攻克,事实证明确实是。母亲托人去郑家相看,带回了一个好消息一个坏消息,好消息是她家里同意相看一下,我猜多半是郑瑞的功劳,坏消息是成不成全看人家姑娘,他们家疼闺女,自己做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