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工匠接过了银矿石,揉揉眼睛,再揉揉眼睛
“锤来”
有人递上锤子。
老工匠蹲下,奋力敲打。
这块银矿石却颇为坚韧,只是变形。
老工匠抬头看看岩壁。
他一屁股坐在地上,老泪纵横。
“值了值了”
唐旭慌了神,单膝跪下问道“可是不妥”
老工匠抹一把泪,“就是这个就是这个。”
他仰天叹息,“竟然触手可及,这附近定然不少,要查,马上去查探”
唐旭毫不犹豫的吩咐道“看好他,不许动,就让他在此地歇息,其他人分四处去查探。”
老工匠不服气,可刚起身却发现脚酸手软,不禁苦笑道“这人老了老了,刚开始还能顶着,这一寻到了矿脉整个人都松懈了,你等且去,老夫歇息半日就来。”
随后的发现让唐旭彻底疯狂了。
“好多”
他们不知道这一片银山足足被开采了四百余年,让倭国从一个小国渐渐膨胀可以这么说,石见银山的发掘就是倭国国运的一次飞跃。
正因为有了石见银山,战国乱世才能终结,否则再延续下去,天知道会成什么样。
随后石见银山源源不断的为倭国着经济助力,高峰期白银产量占据世界产量的三成以上。
这就是一条源源不断的经济命脉
百骑的密谍已经回来了。
从发现银矿后他们就开始往周边去探寻。
“少了一人。”
唐旭皱眉。
为首的百骑沉声道“发现了一个村镇,有人骑马追击,一个兄弟担心他们往这边来,就主动请缨带走了那些倭人。”
唐旭看着前方,“后日就走。”
后日那人不回来,那就只能在这里做野人。
“我们兄弟都学过在这等地方生存的本领,贾郡公说就算是被丢进山中也能活才是本事他若是无法及时归来,也能等待下一次船队的到来。”
这便是百骑
唐旭想到了贾平安。
“小贾确实有远见。”
第二日那个百骑就回来了。
“如何”
若是被倭人发现了这里的矿脉,弄不好中大兄皇子会发狂,把这里变成一个强大的要塞,到时候攻打下来也要死伤无数兄弟。
所以保密是必须的。
百骑的腰间有伤口,一瘸一拐的笑道“三骑,如今全在山中喂了野兽,不过马肉不好吃,真的不好吃。”
这货杀了追兵,顺带还烤马肉吃。
一个军士笑了笑,“烤马肉也不是很差。”
这名百骑龇牙一笑,“生的”
唐旭“”
“贾郡公当初就让我等吃过生肉,从羊肉到鸡肉到蛇肉什么都吃过。”
带队的百骑解释道“许多时候不好生火,所以只能吃生的。”
唐旭觉得自己离开百骑看来是个正确的决定。
这段时日他们弄了不少猎物,用食盐腌制晾晒,也算是回程的干粮。
第二日唐旭就带着人出发了。
再回来时,他们带来了不少粮食。
“回去”
众人随即回归,一等上船后,唐旭这才令人搬出了十余坛子酒水这是他一直藏着的宝贝,直至此刻才拿出来。
“马上回家,越快越好”
就着肉干,众人来了一次庆功宴。
晚上躺在床上时,唐旭都是抱着一块银矿石入睡。
睡梦中,他吧嗒着嘴,口水流在银矿石上,不时傻笑
“你很笨”
兜兜双手叉腰,气呼呼的道“闪电本就是电”
“那是神灵在咆哮。”
王勃觉得和一个女娃争执丢尽了自己的脸面,可兜兜却很有责任心,发现了他的思想走偏后,就果断出手纠偏。
“不是神灵。”
兜兜气得不行,“你等着。”
晚些,兜兜把王勃叫进了屋子里。
“你来看。”
你真幼稚
王勃摇头。
兜兜气坏了,“阿福”
阿福滚滚而来,王勃面色惨白,“别,我这就过来。”
“哼”
兜兜觉得这人就是别扭。
房门关上,阿福在喘息,就坐在了兜兜和王勃的中间。
王勃浑身僵硬哪怕是到了贾家大半月,他依旧不敢和阿福亲近。
“看好。”
昏暗中,突然多了些声音,接着蓝色的小火花突然出现。
王勃“”
“可看到了”
兜兜抬头,发现王勃没反应,就再制造了些静电。
“可看到了”
王勃的身体在颤抖。
这是什么
法术
可一个小女娃哪里会什么法术
“这是什么”
“就是电啊静电,你有时摸摸那些铁器可会觉着手疼那就是静电呢”
“王三郎”
“王三郎”
兜兜觉得王勃傻掉了,就把门打开。
阿福懒洋洋的跟着她出去,身后的王勃突然发狂了,“那是法术”
兜兜回身举手,手中的东西很简单,羊毛编织的布而已。
“你来试试。”
兜兜的心思很纯净,你不是质疑吗那就试试吧。
王勃自己进去。
兜兜就在外面等候。
“好了吗”
“好了吗”
贾平安正好过来,见状就笑道“兜兜在干嘛”
兜兜皱皱鼻子,“阿耶,王三郎好笨,他说闪电是神灵在咆哮,我就弄了羊毛布给他看静电,他还是不信阿耶,不要他了吧。”
闺女还想逐客。
贾平安笑着推开门,王勃正蹲在地上拼命的搓着手中的羊毛布
噼啪噼啪
贾平安挡住了房门,所以依旧能看到些火花。
王勃抬头,目光呆滞
这娃的三观要崩溃了。
皇后的肚子越发的大了,贾平安每次看到都会觉得胆战心惊。
“无事,我如今每日依旧处置政务,并未觉着有何异常。”武媚很欣慰,“看来这个孩子懂事。”
是啊
按照历史走向来说,这个孩子将会是李隆基的老爹也不是个省油的灯,只不过没有李隆基狠而已,最终被儿子赶了下来。
不过如今大外甥还在,就算是李旦如常出生,就算是他以后也真的把李隆基生了出来
那又如何
贾平安觉得自己魔怔了。
车到山前必有路
心情好,看着大外甥就笑。
皇帝也来了。
“阿娘”
李弘很严肃,“我发现了一个秘密。”
武媚笑了,“什么秘密”
李弘叹息一声,连贾平安都为之莞尔。
“我发现每每人口太多时,王朝就会崩塌”
李治“”
武媚“”
贾平安“”
大外甥竟然发现了这个
有趣
贾平安笑的就像是偷到了一只鸡的黄鼠狼,得意洋洋啊
太子竟然在琢磨这个
李治和武媚相对一视,不禁大惭。
帝王和重臣都需要研读历史,从历史中去寻找王朝兴衰的规律,随后加以解决。
但谁都没想到过人口是王朝覆灭的最根本问题一提王朝覆灭的问题,多是什么帝王昏聩,什么贪腐横行,什么臣子不堪用外敌强横。
可所有人不知是有意还是无意的忽略了一个最根本的问题。
人口
李弘很严肃的道“我查看了前秦不是人口太多而灭,但前汉却是汉末人口繁多,一旦遭遇天灾朝中就无法赈灾”
人口太多了,存粮不够。
李治和武媚同时想到了这个。
李治微笑道“大郎能想到这个也不错,不过大唐离那等时候还早”
李弘急了,“阿耶,要未雨绸缪啊”
这孩子武媚笑道“如今人口不到,如何未雨绸缪”
但孩子的心不错,能有这份危机意识,就说明这个太子不会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