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化图 www.zaohuatu.com诡三国最新章节!
龙首原。
晴空万里,碧色如洗。
拜将坛上,旌旗招展。
『赵云赵子龙,上前听封!』
礼官的大嗓门纵然是在钟鼓声当中,依旧清晰明亮。
隆隆鼓声之中,赵云步出行列,抬头挺胸,一步步的登上拜将坛。
这一刻,是属于他的荣耀。
战鼓震荡,声声就像激扬血气,角号悠扬,声声宛如黄沙扑面!
赵云一路向上,面容依旧平静,可是心中难免澎湃,毕竟他是众将之中,第一个封赏之人,这也说明了在骠骑此处,已经从一个黑山贼寇,如今成功的转变成为了三色旗帜之下第一武将。
斐潜选择赵云作为排名第一,除了赵云的军功确实彪炳之外,另外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赵云沉稳,沉稳得不像是他这个年龄的人。
当然,赵云也并非完全没毛病,据斐潜留心观察,赵云最大的问题就是他是一个彻头彻尾的坚定保皇派,这一点,让斐潜有些奇怪。毕竟当年抛弃常山等等边境的,是大汉皇帝,让这些民众走投无路,变成黑山贼的,也是大汉昏庸的朝堂,而再这样的情况下,赵云依旧是一颗红心,甚至有比吕布还要更加坚定的尊皇之意,这真是有些意思。
历史上赵云投了刘备,未必没有这方面的意思……
罗老先生书中,为了衬托刘备,很多人自然成为了乱臣贼子,但是实际上一些人并非像是三国演义当中所描述的那么不堪。比如袁术和吕布。虽然袁术最终名头也臭了,吕布后来在陈珪的劝说下,也和僭越的袁术断绝了联姻结盟,可见吕布在对待汉室的态度上仍然是拥护的。并且吕布的这种拥护的态度,是当时广为人知的,因此孙权后来于赤壁之战之时才会说:『老贼欲废汉自立久矣,徒忌二袁、吕布、刘表与孤耳。』
这一句话,很有意思。
虽然孙权话语的意思并非是赞扬吕布,而是标明自身,但同时也说明了,如果说袁术当时真的已经称帝,吕布之前就等待斐潜派人分头传达了。
『德懋懋官,功懋懋赏,克宽克仁,方正有夏。东莱太史慈太史子义,气勇雄浑,首赞奇略,亲率飞罴,突进远飚,肃清槐路,威镇宵小,忠于王事,肃遏警巡,抚慰河洛。今奉天子令,行诏制,拜镇护将军,封惤亭侯,邑一百五,寄爵关内,领弘农司州军事!此诏!』
太史慈同样获紫白二色的绶带,龟钮金印。
『御侮折冲,德抚西土,戒戎于伐,戡翦患遗。雁门张辽张文远,忠孝克彰,策用谋远,西城冲要,镇蕃治藏,典戎教化,声绩备举,战功显著,内外聿宣。今奉天子令,行诏制,拜征虏将军,封西都亭侯,邑一百五,寄爵关内,领汉中陇南军事!此诏!』
张辽举步上前,受紫绶金印。
吕布原本的旧有温侯之称,如今去之,改九原县侯,称安西将军,拜任西域都护,也同样是授紫绶带,金印。
徐晃、魏延在外统兵,不能亲自到场,便只是宣读了诏令,分授镇军将军和征蜀将军,授青绶,金印,分别驻守关中和川蜀。
另有黄成、马延、马越、张济、张绣、姜冏、甘风、许定、蒙恕、李典、朱灵、张烈等人,分授中坚将军、虎牙将军,游击将军,骁骑将军,以及屯骑校尉、越骑校尉、步兵校尉、长水校尉、射声校尉、平虏校尉等职位。以上校尉,虽说名为校尉,但是其实都是大约等同于四品杂号将军,所以也不算是差了。
至于像是凌颉,廖化,徐羽,王忠,刘雄等等暂时都没有什么新功勋的,也就略微上调了一点点,从无名校尉都尉,换成了杂号,大约等同于上调了半个级别,凌颉是建忠校尉,然后同时也追封了张晨,龚俊为建义校尉、讨寇校尉。至于廖化,则是护军校尉,也算是斐潜给与这个三国著名长跑将军的一点偏爱。
黄旭为定威校尉,许褚新来,就排在了魏都后面,分别也是加了一个杂号的武威、武卫都尉,作为斐潜的护卫头领,维护斐潜周边安全。
既然称之为拜将,所以庞统之流基本上就暂时作为观礼之人了,即便是徐庶那样半个武将加点模式的,既然领的是文职的官,那么就干脆轮值,五年调换一次等等,都可以有效的遏制军权派系泛滥……
当然,所有的一切,都是建立制度维护良好,运作合规有效的情况下,而大多数的时候,破坏远比建设来得更容易,就算是再完善的制度,也有被玩坏的时候。
若是斐潜这一代过后,会不会在某些人的破坏和钻营之下,斐潜当下看起来不错的举措,届时反而成为了恶政,也很难说。毕竟人类先天性的自我毁灭的因子还是很多的,使得一部分人即便是看小说也要动不动谩骂一番,发泄戾气,更何况若是真的牵扯到了利益的时候?
热血民众为了赵云等人的荣耀欢呼,看着如林如岳的军旅夸耀行进,便是高呼雀跃,兴奋异常,但是士族子弟之中,并不是所有人愿意吃风沙,饮雨雪,踏生死,战九荒的,或许是因为觉得自己羸弱的身躯并不适合战斗,或许是觉得自己天生下来就是智慧型的人才,拿刀弄枪的太过于低级了,所以这些人更感兴趣的,是赵云等人被册封之后所展示的那些东西……
『啧啧,分陕而治啊……』
一些人开始挤眉弄眼起来,心照不宣的发出各种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