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哎,我以为会有礼物收的,看来我收礼的东西是送不出去了。”
关宝宝故作遗憾的说道,手里拿着一个小盒子。
“”
胤眼神闪了闪,唇角一勾,也从怀里摸出一个小小的盒子,走到关宝宝的面前,递到她的手里说道
“儿子都记得你,爷如何会落下你的这不是说爷不如两个小子”
“是爷小心眼,以为我没准备礼物,还故意这般做,就不怕我真的不送你了”
关宝宝接过胤禛的盒子没有急着看,而是把自己手里的盒子扔到胤禛的怀里。
这人故意的,就想要个礼物,早上出门前就明示暗示来着。
这礼物自己早就备好了,六月的时候就开始准备了。
胤禛打开盒子,看着里面的东西,忍不住笑意说道
“嘴硬,还说没有准备”
里面是几个陶瓷娃娃,一共五个。
这一看就知道是他们一家五口。
汤圆是最后放进去的,这是生产过后才让人做的吧
“我说了没准备吗我说送你一个闺女当礼物,你看看这里面连带汤圆送了多少个给你”
她可没有说不送礼,是胤禛自己误会了好不好
“行,是爷理解错了。”
关宝宝见胤禛看了礼物,也打开自己手里的盒子。
里面是一对耳坠。
“你才是敷衍我吧,你竟然把一套首饰份多次送我”
第一次收了胤禛一个血玉的镯子,后来及笄的时候送了自己一个血玉簪子,现在一对耳坠,不是敷衍是什么
“你以为这血玉好找”
胤禛瞥了关宝宝一眼,血玉可不好找,他留意了很久就想给关宝宝整一套出来。
市场上可是很难碰到的,这是下面人好不容易才找到的。
关宝宝也是说说,自然知道这东西很难碰到。
“阿玛,额娘给您的盒子里面是什么啊”弘旬问道。
“我要看是什么”馒头说道。
“是你们两个,阿玛额娘还有妹妹”
胤禛把盒子放到桌子上,这瓷娃娃不大,做的很精细,能看的出轮廓来,很容易就认出谁是谁。
“额娘,我都没有”弘旬说道。
“我也没有”馒头说道。
两个人期盼的看着关宝宝,希望自己也有这么一份礼物,他们好喜欢里面的娃娃。
“多了就不稀奇了,你可以问你们阿玛要呀”
关宝宝笑着说道,说完看向一下子把盒子收好的胤禛,眼里的笑意忍不住。
“这是你们额娘送给阿玛的心意,不能分出来知道吗如果给了你们,阿玛就是不珍惜你们额娘的心意。”
“就像你们送给额娘的绢花一样,额娘转手就给了青玉姑姑她们的话,你们是不是会不高兴”
“可是”好像很有道理,但是不妨碍他们想要啊
“”馒头也觉得额娘把花给别人会不高兴,可是他好像要那个娃娃。
“这样吧,阿玛让苏培盛去给你们做一套出来可好就做哥哥和弟弟的,还有妹妹的”
因为不忍见到两个孩子失望,自己也的肯定是不会拿出来的,那就重新一套做出来。
“谢谢阿玛”弘旬点了点头,很高兴。
“谢谢阿玛”馒头开心的说道。
汤圆满月,对于胤禛来说是很大的事情,整个庄子上很喜庆。
这一天关宝宝出月了,总算是能出门了,一直窝在屋子里很是憋闷,如果没有孩子们,她就要闷坏了。
因为汤圆没有大办办洗三,冬日里害怕孩子着凉,只简单的按着规矩走了一下过程。
满月虽说大办也是请附近的百姓沾沾喜庆。
关宝宝本来以为就是一月满月,自家人开开心心的,没想到京城却来了圣旨。
康熙在京城听说这边在颁金节那天生了个格格,颁金节对于满人来说是大日子。
生在这一天就是吉日,有福气,于是康熙就下了一道圣旨,亲自给汤圆取了名字。
佛尔果春,取灵瑞之意。
康熙赐名,胤禛很高兴,这说明皇阿玛对这个孩子的喜欢,即便皇阿玛对关宝宝不喜,但是对孩子是不会迁怒的。
京城都沉淀下来了,也是时候让她回去了。
所以,年后胤禛去见了行痴大师。
“你不来找老衲,老衲也是要来找你的了。”
行痴大师整个人显得有些病态,却笑着说道。
“您能和我们一起回京吗”
胤禛坐在行痴大师对面,给他倒了一杯茶,恭敬的问道。
“老衲能下山已经是极限了,回京是不能了,身子不中用了”行痴大师摇了摇头说道。
“她想照顾您,可又不愿意孩子们和阿玛额娘分开。”
“这回你就带着她回去吧”
“您舍得吗”
舍得陪了他几年的关宝宝,还有馒头他们吗
行痴大师对馒头很好,百依百顺,馒头一句话行痴大师都能下山,离开了肯定舍不得。
“老衲本是出家人,本就不应沾染红尘俗世,老衲是时候上山了,也到时候要离开了。”
他年龄大了,已经能感觉到精神不济。
他没有生病,这情况就是身体的器官在老化,人老了就要面临死亡,他心里有感觉,时候到了。
离开
胤禛思索,上辈子行痴大师是四十九年圆寂的,还有五年的时间,胤禛也是希望行痴大师能回京,皇阿玛会很高兴。
起码有五年的时间可以相聚,相见。
有时候人命很脆弱,胤禛以为行痴大师还有五年的时间,却没想到行痴大师在大年十五过后急着要上山。
行痴大师点名让胤禛送他上山,胤禛没法只得亲自送他上山,让关宝宝在山下等他。
关宝宝以为是行痴大师在山下呆久了,想上山。
她不知道这一次上山是离别,早知道就陪着胤禛一起送行痴大师上山了。
胤禛也不知道这次上山行痴大师会圆寂。
五台山上,行痴大师在这里呆了这么多年,临走怎么了也只想埋在山上。
上山那一天晚上,行痴大师写了一封信交到胤手里,让胤禛到时候回京亲手交到康熙的手里。
胤禛知道这里面是皇阿玛要知道的真相,也就是说不用请示皇阿玛关宝宝能回去了。
胤禛打算在山上过夜,第二天在下山,再让山下的人送些生活必需品上来。
没想到第二天一大早,行痴大师身边的那位僧人敲响了胤禛住着的房门。
胤禛来到行痴大师的屋子,看到的是坐在蒲团上,闭着眼睛一动不动。
“大师”
胤禛上前跪在地上,伸出手指放在行痴大师的鼻尖,那里已经没有了呼吸。
这一天是四十五年正月十八,离四十九年末还有四年多。
胤禛觉得心里堵得慌,眼睛酸涩。
他没和皇爷爷相处过,皇爷爷在皇阿玛年幼的时候就离开了。
也就近几年见皇爷爷的时间多一点。
真正相处的时间也就这几个月的时间,这突然就走了,一点征兆都没有。
“大师说不用通知谁,直接葬在山上就好,雍亲王不要难过。”
那位师傅面无表情的说的说道,交代着行痴大师最后的话。
“谁都不用通知”皇阿玛也不通知吗
“是”
“那他可还有交代什么”胤禛问道。
“大师该说的都在信里,让雍亲王不用在山上留念,请尽快下山。”
这是不让自己在山上呆久了,是不让关宝宝上山吗
胤禛心里再是不舒服,也知道现在要安排行痴大师的后事。
山上敲了丧钟,山下庙宇上来了不少人。
行痴大师的身份特殊,主持知道亲自上山。
关宝宝在山下听到山上的钟声,心里突然一下子觉得很不安,赶紧让清风上山去看看。
胤禛下山很快,山上的钟声响了一天多救下山了,就好似就是送行痴大师上山而已,如果胤禛没有穿着孝服的话。
是的,胤禛穿着孝服。
关宝宝抱着汤圆看着胤禛,苏培盛在身后捧着一个箱子,那是胤禛擅自做主带下来的遗物,打算带回京的。
关宝宝一直想回京城,虽然说留下来陪行痴大师,可是她的心是在京城的,那边有她的亲人,孩子,丈夫
可是真到了要回京的时候,却泪如雨下。
她是难受,年幼的时候和行痴大师来到五台山呆了两年,两年来把自己当成亲孙女一样。
这几年在山上,孩子没出生前是唯一在自己身边的亲人。
在她远离了家人之后,唯一带给她温暖的人,现在已经走了,永远的离开了,而自己竟然没有去送他。
“皇爷爷上山前自己心里应该就知道快走了,却不让我送他上去”
关宝宝用帕子擦了擦眼角的泪水,难过的说道。
“他自是不想让你难过,所以没让你上山,你放心,他这么多年修佛定是得道飞升了,他会在天上看着我们。”
胤禛搂着关宝宝说道。
弘旬七岁多了,知道离别是什么,知道死了是什么,也很难过。
小孩子是很单纯的,谁对他好,他就对谁好。
行痴大师对馒头很好,弘旬来了也是很亲切,毕竟是亲重孙子,甚至对刚出生不久汤圆也很好,还抱过汤圆。
上山前给几个孩子一人送了一串开了光的佛珠。
馒头现在还不知道行痴大师圆寂了,只以为他们要走了,然后没看到行痴大师,这会儿有些不开心。
汤圆还小,才三个来月,头才刚抬正。
现在坐马车回去,速度很慢,关宝宝胤禛和孩子们挤在一个马车里面,马车是胤禛特意吩咐找的一个大的马车。
青玉帮忙抱着汤圆,小虎子在外面赶马车,勉强能挤得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