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吹着黑云来了,天空变得阴霾了起来,已经有零星的雨丝。
一处树林里,上百名士兵都在静坐着每个人手里或者攥着洋稿或者拿着工兵锹。
这里离日军的交通线还好几里地呢,士兵们也有说话的,但都很自觉的把声音压低了下来。
此时,张富贵和刘栓娃两个人也在低声的说着话。
他们两个本来就是老乡,行军打仗的多在一起,素有“焦不离孟、孟不离焦”的说法。
(注,典故出自《杨家将》,杨六郎手下的焦赞孟良是结义兄弟,常形影不离)
不过这回两个人却是刚刚碰到了一起,上次分开的时候刘栓娃是跟着郑由俭那拨人走的而张富贵却是和李向白在一起了的。
张富贵性格外向能说会道,刘栓娃性格内向,两个人却极是互补。
但是,性格再内向的人也分对谁,和多年的搭档在一起那话都不会少的。
他们两个正在低声说这几天各自所经历的事。
“你们一下子弄了那么多武器,又都给了川军团,把他们乐坏了吧?”张富贵问。
“那还用说,我跟你说那川军团得有多高兴!”刘栓娃笑了。
“多高兴?”张富贵好奇的问,在他想来那穷得叮当响的川军一下子捞了那么多武器那还不美得大涕泡都出来了啊!
不料刘栓娃却并没有直接描述川军官兵得到武器时兴高采烈的样子,反而说起了一个小段子。
“从前吧,有一个大户人家娶媳妇,那吹吹打打的老热闹了。”刘栓娃这样讲。
张富贵是最了解刘栓娃的,知道这家伙改说别的必有深意便认真的听。
“你知道这一娶亲哪,有个要饭的就也来了。然后呢,恰好还赶上有个客人喝多了。这个要饭的就说‘大爷,给点小钱花吧,小的都两天没吃上饭了。’你猜那个客人怎么说。”刘栓娃问。
“那能怎么说,喝多了就给他钱哪?啊!”刘栓娃说,“后来等咱们人上去了把那些鬼子都给灭了,我才问明白那个川娃子是咋回事。
原来,他哥也是打鬼子的时候死的,当时就在他身跟前被鬼子用刺刀捅死的。
这小子当时手里啥武器都没有,就眼睁睁看着他哥死了。
他就发了誓‘我要是有一颗手榴弹,我就拼了死也要赚几条鬼子的小命替我哥报仇!’”
刘栓娃讲完了,张富贵这回却不吭声了。
“我说你咋不说话了?”刘栓娃一捅张富贵。
张富贵咧咧嘴说道:“说别的吧,你讲的这个一点既不好也不好玩!”
刘栓娃想了想,点了点头道:“嗯,是不好笑也不好玩,想哭。”
“轰隆隆”有雷声从天际传来,天色变得愈发阴暗了起来,起风了。
“是场急雨啊!”张富贵叹道。
“嗯。”刘栓娃应了一声。
两个人不再说话,都看向了远方。
而此时,李向白正站在树林的东面向已是变得有些模糊的山野观望着。
他的身旁还有一个五十多岁的老人,那是家就在附近的一个山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