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景再好,也总有看厌的时候,倒不如乘着还没有感到厌烦,及早离去。
年遐龄见水笙走来走去,看遍了这雅间的每一个角落,走累了才坐到位置上。
来回的走动,让水笙渐渐热起来。
许氏适时地拿来一杯温水。
年遐龄看着水笙的一举一动,感慨道:“就没见过她这样,就像是换了一个人。”
“可不嘛,这孩子什么都好,就是平日里太安静了,话都说的少。”苏氏看这窗外景色,眼中泛着水光。
“怎么了这是?”年遐龄关切道。
苏氏落寞道:“我就是在想,上一次从这窗子,看外面的景色,是在什么时候?”
年遐龄保证道:“有空,我再带你来,不带孩子。”
“老爷说的什么话。”苏氏拿起茶盏,以作掩饰。
“水笙快过来,刚才还说饿,怎么净顾着玩,不吃东西?”略有尴尬的年遐龄,大声道。
“我就过来。”水笙快步走到桌前,坐定在椅子上。
年遐龄一身吩咐,下人们立刻撤下桌上所有餐具茶盏,换上一套新的,摆着的那十六碟同样被撤下。
六道热菜一齐端上桌。
这不是水笙第一次吃外食,平日里会有外头的点心糕饼蜜饯,若逢年节,年家也会请外头的厨子,进府来置办席面。
可在家里吃,和在外面吃,感觉完全不一样。
兴云楼的一套席面有数十种菜,自然不可能一齐上全。
能在武昌城里,有一席之地,兴云楼自然有自己的招牌菜,如今摆在桌子正中央的,就是兴云楼里,最有名的一道菜“一锅鲜。”
“一锅鲜”上桌的时候,是盖着盖子的,盖子一掀开,一团白色雾气,立时从巨大的砂锅中升起,四散在众人鼻尖。
水笙分辨了一番这味道,闻出里头有虾蟹、鸡鸭,还有一股醇厚的米香。
砂锅里,只有飘着一层厚厚米油的鲜粥,粥呈奶白色,没有任何佐料。
年遐龄和苏氏具已上了岁数,水笙尚且幼小,这一道粥食倒是很合适。
细看之下,这桌上摆的菜,都是用一些易消化,好咀嚼的食材制成的。肉类都剔骨去刺 ,极其方便食用。
一口鲜粥滑进嘴里,微微有些烫口,这里头不仅有煮开花的粳米,还有切成米粒大小的鱼肉、虾肉、蟹肉,集齐了一湖的鲜美。
享用美食的时候,总是会让人身心愉悦。
小小一碗粥,彻底刺激了水笙的食欲,令她胃口大开。
美食络绎不绝,水笙每样都只吃一两口,第一口尝一下味道,若是喜欢,就再吃第二口,绝不再吃第三口,她还要留着肚子,尝别的菜肴。
兴云楼里的烧的大多是炒菜,炒菜一冷,味道就会变,而这桌上的,菜品只要变得温凉,就会被撤换。
撤下去的菜,倒也不会浪费,一行那么多随从,都长着嘴,也都要吃饭。
重新换上瓜果清口,品茗香茶后,这顿饭才算结束。
这样一顿吃到底,少说也有半个多时辰,但却不觉漫长。
水笙年小,喝不得茶水,用山泉水漱口之后,又坐在窗边看湖景。
“什么时候去坐船呀?”水笙倚在窗边,百无聊赖地问道。
年遐龄指着水笙,道:“这孩子记性倒是好。”
“能不好吗,一来这儿就坐在窗边看船,怕是一直都想着。”苏氏略有有迷蒙,往常这时候,正是苏氏午休的时间。
“走,咱们这就去坐船。”年遐龄让人拿来帽子。
在上船之前,水笙尚且处于一种兴奋状态,还想着吹吹风,看一下周围的湖光水色,但上传不久,水笙就开始不舒服,她居然会晕船。
“好难受呀。”水笙不是会憋着的人,她摊在地上,头搁在圆凳上,起不来。
年遐龄已让掌船的船夫,将船驶回码头。
苏氏斜了一眼年遐龄,怪责道:“都是你。”
“是是是,都是我,都是我。”年遐龄讨饶道。
平心而论,今日无风,驶船的船夫也都是老手,这船在平静的水面上,行驶的十分平稳。
可水笙感觉不到这些,她只觉得脚沾不到地面,心里头发慌。
水笙渐渐全身无力,要从凳子上滑下去。
许氏上了船,可她脚步虚浮,不敢抱水笙,只能跪坐在水笙身边照顾。
水笙虚虚地看着许氏,哭咽着道:“我想吐……”
吐了好可惜……
年遐龄倒了水,亲自递了过来,“先喝点水,喝了就不难受了。”
知道这是骗人的,但水笙依旧小口小口喝起来。
苏氏倒是道:“将衣服解开些,能好受点。”
水笙感激地看向苏氏。
船缓缓驶回岸边,一踩到结结实实的地面,水笙立刻有了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