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造化图小说网>女生言情>首辅娇娘> 203 揭穿(两更合一)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203 揭穿(两更合一)(1 / 2)

圣旨半个月前就下达了,老铁匠与木匠已经在来的路上了,不日应该就能抵达京城。

顾瑾瑜这边并不知老铁匠与木匠要来京城的事,她被册封为郡主后,先去坤宁宫拜见萧皇后,领了金印与宝册,之后又去淑妃的长春宫小坐了一会儿。

各宫娘娘都送来了贺礼,就连庄贵妃与太子妃也送了。

这二人可是后宫除去庄太后与皇后之外,最位高权重的女人,她们的态度很大一部分程度上代表了后宫的风向。

难得这回风向竟然是一致的。

“姑姑没有看错人。”淑妃与有荣焉地拉着顾瑾瑜的手,满眼夸赞。

这件事,扬眉吐气的何止是皇帝,还有顾瑾瑜。

无论是姚氏对顾娇的偏疼,还是顾瑾瑜在女学受到的冷落,这一刻,所有的阴霾都好似被一扫而空。

顾瑾瑜带着无比骄傲的心情回了侯府。

少不了的,又是被顾侯爷与顾老夫人一顿夸赞。

自打凌姨娘的事件后,顾老夫人终日处在郁郁寡欢的边缘,听闻顾瑾瑜这般有出息,给侯府长了大脸,她才重新容光焕发。

她亲热地拉着顾瑾瑜的手:“你祖父是外出了不在府里,若是在,一定也会夸你的。”

祖父……

那个在顾瑾瑜心里无比高大的字眼,她连叫一声都不敢。

祖父真的会为她感到骄傲吗?

印象中,祖父就是一个遥不可及的存在,家里的人都十分畏惧他。

他似乎永远都没对哪个孩子满意过,即便大哥如此努力,祖父看向大哥的眼神也还是透着挑剔。

如果真的能被祖父夸赞一句,顾瑾瑜觉得她大概能炫耀一辈子。

顾瑾瑜从顾老夫人的院子出来,打算去姚氏院子,告诉姚氏自己立下大功被册封为郡主的事,她要母亲知道她才是家里最聪明的女儿,最值得姚氏器重与疼爱。

走到半路,她意外地碰到了顾长卿。

她眉眼一弯,走上前冲顾长卿行了一礼:“大哥。”

顾长卿淡淡颔首。

顾瑾瑜看着他手里拿着的包袱,微笑着问道:“大哥是从外面回来吗?拿了什么?”

“一点猎物。”顾长卿说。

今日军营狩猎,他猎了两只小鸟,打算一会儿送去碧水胡同给顾琰与小净空玩。

顾瑾瑜听出了他的冷淡,若在以往她就该识趣地走了,可今日她格外自信,她笑了笑,说:“长这么大,我还没打过猎呢,大哥下次方不方便带上我?”

“女人不能随便进军营。”顾长卿婉拒。

“啊。”顾瑾瑜略略失望,但也不算太失望,她从荷包里拿出一个玉佩,扬起小脸,温柔一笑,“送给大哥。”

“这是什么?”顾长卿问。

顾瑾瑜笑容可掬道:“是陛下赏赐的暖玉。”

送玉佩是其次,提醒大哥她当上了郡主才是正紧。

顾长卿看见玉佩,终于想起了在军营听到的消息,顾瑾瑜立下大功,被封为从二品慧郡主。

“恭喜你。”顾长卿从容淡定地说,没收下玉佩,“既然是陛下的赏赐,那你自己收好,别弄丢了。”

“嗯……好吧。”顾瑾瑜倒是真心希望顾长卿能收下这块玉佩的。

顾长卿回了院子。

顾长卿的心底没多大波澜,他没指望过靠顾瑾瑜将侯府发扬光大,因此顾瑾瑜当不当郡主、立不立功,与他关系都不大。

顾瑾瑜在大哥这边显摆完,又迫不及待让别人也知道,可惜姚氏不在府上。

姚氏去了碧水胡同。

她给顾娇的衣裳做好了,拿来给顾娇试穿,结果可倒好,袖子与裤腿竟然又短了。

这孩子是现在才开始长个儿吗?

姚氏哭笑不得,将袖子与裤腿上收的边放下来。

改好衣裳,她把一家人的衣裳都拿出来,看有没有需要缝补的。

家里其他人的衣裳她是请绣娘做的,每月都有新衣裳,老太太与萧六郎的衣裳耐穿,主要这俩人比较不好动,其余几个的就有些惨不忍睹了。

从前都是顾娇补的。

今天姚氏一看,差点笑岔气。

她还以为她女儿上天入地,无所不能呢,原来也是个憨憨。

顾娇刚给菜园子浇完水,来后院儿就见姚氏捧着一堆衣裳笑得发抖。

“怎么了?”她不解地问。

“哎哟~”姚氏眼泪都笑出来了,老半天才止住笑,问顾娇道,“娇娇,你的针黹是和谁学的?”

顾娇想了想:“无师自通?”

姚氏就知道。

不然谁会这么缝啊?

姚氏快被女儿逗死了,拍了拍一旁的凳子,示意顾娇坐下,随后拿着顾娇缝补过的地方,道:“不用一针打一个结,也不要把线头留在外面。像这样……”

姚氏拆了重新缝了一遍给顾娇看。

“唔。”顾娇认真地想了想,“我还以为自己缝得很好呢。”

毕竟缝衣裳确实提高了她的手术缝合技能,她缝针都比从前快了。

母女俩说着话,顾琰与顾小顺从书院回来了,今天不用去鲁师傅那边学艺。

二人不知顾娇与姚氏都在家,打打闹闹,各自话,顾小顺当然也不会理她了。

姚氏回头看向她:“是瑾瑜啊,你怎么过来了?”

顾瑾瑜柔声道:“我在府里没见到娘,猜想娘一定是来了这里,我给姐姐和弟弟带了点东西。”

顾琰翻了个白眼:“谁稀罕?”

砂浆很快做好了,顾娇找了桶子,装了一大桶。

“我来!”顾小顺将桶子提去了张大婶儿家。

顾琰也想提,可惜提不动,他于是抱了个小铲铲。

姐弟三人去给张大婶儿家补墙。

姚氏叹了口气。

顾瑾瑜看着地上脏兮兮的砂浆与一锅没用完的糯米浓汤,嫌弃地蹙了蹙眉,转头看向姚氏:“娘,姐姐怎么能让弟弟干粗活呢?弟弟身子骨那么弱。”

“就是身子弱才要多干活,没见你弟弟比从前精神多了了吗?”不是顾琰每天都还在吃药,姚氏只怕要认为儿子已经是一个正常人了。

顾瑾瑜撇撇嘴儿:“可是御医都说,弟弟不能太过辛劳,要多静养。”

姚氏道:“你姐姐是大夫,她知道怎么做对琰儿最好!”

顾瑾瑜张了张嘴,一个药童罢了,哪里就是大夫了?

顾瑾瑜的目光落在糯米汤与砂浆上,简直瞎胡闹,糯米汤是吃食,顾娇却拿去和稀泥。

要不怎么说是乡下长大的,一点常识都没有。

顾瑾瑜看不来,但忍了忍没说:“娘。”

“怎么了?”姚氏问。

顾瑾瑜笑了笑,从宽袖里拿出一个金印与一个宝册递给姚氏。

姚氏微愕:“这是……”

“您打开看看。”顾瑾瑜自豪地说。

姚氏将金印的盒子打开,翻过来一瞧,竟是郡主的印鉴。

顾瑾瑜等着姚氏的赞赏。

风箱的事姚氏听说了,姚氏不懂朝廷的册封规矩,但做了郡主终归是一种荣誉。

姚氏欣慰点头:“娘的瑾瑜真厉害。”

得到姚氏的肯定,顾瑾瑜很开心。

没一会儿,姐弟三个回来了,三人糊墙脏了满身,头发上都是灰尘。

张大婶儿抱着一罐子酱菜走进来,对姚氏道:“阿瑶啊,你家孩子真能干!一下子就给我弄好啦!”

姚氏眼底的欣喜与骄傲几乎要溢出来,比看到顾瑾瑜的郡主金印还高兴:“是啊,他们都挺能干。”

糊个墙有什么能干的?

顾瑾瑜撇嘴儿。

顾瑾瑜带来了不少御赐的东西,向所有人展示自己成为郡主的喜讯,然而除了姚氏一开始那点微薄的赞赏外,顾娇三个简直拿顾瑾瑜和她的贵重物品当空气。

顾瑾瑜完全没感受到炫耀的喜悦。

她带来的金银珠宝,还比不上一坛不值钱的酱菜。

果然是乡下来的,不识货!

夜里,顾瑾瑜回了侯府。

小丫鬟告诉她,她出门的两个时辰里,又有不少千金登门拜访,还留下贺礼,都是庆贺她荣封郡主的。

顾瑾瑜的心里好受了些。

顾侯爷回府,顾瑾瑜将去碧水胡同的事与她说了,当提到顾娇给邻居糊墙时她特地夸赞了一句:“其实姐姐也挺能干的。”

顾侯爷若当时在场,只怕也会觉得姐弟三个挺能干,可被发明了风箱的顾瑾瑜单独拎出来说,就有了一种鲜明的对比。

顾侯爷嗤了一声:“糊墙有什么能干的?她也就只能干这个了!一天天的,让她去念书她不念!非得干这些上不得台面的事!就不能学学你?好好念书,好好弹琴,好好地做侯府的大小姐!”

顾瑾瑜温声道:“姐姐开心最重要。”

顾侯爷冷哼:“她是开心了!”

把他儿子拐跑了!

都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真担心琰儿成天和那丫头在一起,也变成一个小土包子。

被担心会成为小土包子的顾琰,此刻正在与昭国第一神童小净空玩跳棋,成功输了今天晚上的第一十八局。

他黑着脸去了昭国第一天才少年的书房,找姐夫下会儿五子棋找安慰,结果被连杀五局。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