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章 109 周二亲事
钱氏面色一怔, 瞅了两眼刘慧梅, 随即乐呵呵笑道, “那可就真是再好不过了, 周大媳妇带两个孩子挺不容易的, 娘家人上门无理取闹, 邻里不安生, 终究不太好。”
她讪讪的缩回身子,轻轻掩上了门,门开着一条缝, 没听着落门闩的声音,怕是在偷听,黄菁菁懒得多想, 拍拍桃花的头让她进屋, 刘慧梅掩上门,小声将事情的原委说了, 肖氏为了给刘桩说亲差点把家底都掏空了, 本以为能娶个金砖, 到头来却是个铁公鸡, 一毛不拔,钱拽得死死的, 肖氏手里没有钱财, 买粮种那些都得花钱, 拿不出来便三天两头来这边闹,吓得大双小双惊醒了无数次, 她白天在家的时候就关着门,谁来都不应。
木盆里还泡着衣衫,黄菁菁让老花把米久放下来,蹙眉问道,“大双小双呢?”
“在屋里睡觉呢,不知醒了没。”刘慧梅擦着手进屋,把两个孩子夹在腋窝下抱出来,黄菁菁忙上前抱过孩子,两个孩子长得一模一样,不看绳子她分辨不出来,和刘慧梅道,“我抱着孩子,你把衣衫洗起来再说,早上你娘来过了?”
刘慧梅轻轻嗯了声,钱氏估计因为这样才朝黄菁菁发火的,她没法子,她娘要她给钱,她哪儿拿得出来,而且那么大家子人,难不成要靠她一个出嫁女养着不成?
刘桩媳妇多狡猾啊,陪嫁牢牢拽在手里,在镇上租了个宅子,整天吃香的喝辣的,肖氏面皮再厚都没脸去儿媳那打秋风,要知道,刘桩老丈人一家看着呢。
“哼,你娘多得意啊,娶了个城里的儿媳妇,结果呢,竹篮打水一场空,活该。”黄菁菁可不会顾忌刘慧梅为难就给肖氏留面子,肖氏那种眼高手低的有今天完全是咎由自取,怪不得别人,儿媳家境好,当婆婆的为了面子不敢靠上去就打女儿的主意,显而易见的欺软怕硬。
刘慧梅没作声,大双小双不认人,黄菁菁抱着他不哭不闹,乖得很,老花去屋里搬了根凳子出来叫黄菁菁坐,又看里边有个木头做的小床,能容纳两个孩子的宽度,他笑着道,“就该买个摇篮床,你干活的时候把大双小双往摇床里一放,搁在自己身侧,自己看着安全些。”
刘慧梅一只手拖着摇床出来,弯腰把孩子放进去,解释道,“是全兄弟送的,说家里两个孩子用得着。”
孩子还不会翻身,摇床围栏高,不怕孩子翻出来,刘慧梅转而继续洗衣服,黄菁菁想起周士武说家里的牛还是全毅帮着挑选的,年后原本要请周士文的东家和走得近的朋友来家里吃饭,因着刘慧梅生孩子给耽误了,她想着索性等孩子百日宴的时候一起请,否则依着关系请人家来,人家肯定要随礼,百日宴过来又是随礼,两回礼,不太好。
衣服清洗得差不多了,老花怀里的米久见摇床新鲜,蹬着腿也要下去,老花抱着他指小双给他看,“弟弟小,米久会压着弟弟,花爷爷抱啊。”
黄菁菁逗了逗怀里的大双,问刘慧梅在镇上有没有不习惯的,一个人忙得过来不,刘慧梅把衣服拧干,一五一十道,“忙得过来,大双小双不怎么闹,他们睡着了我就把衣服洗起来,醒了我把他们放摇床里忙自己的,轻松得很。”
刘慧梅身上穿的是件崭新的衣衫,发髻高挽,整个人利落了很多,黄菁菁心头放了心,“忙不过来就回来,家里人多,总能互相照应着。”虽知刘慧梅不会回来,但有些事还是要说出来,免得刘慧梅硬撑着。
“娘,我知道呢......”刘慧梅把脏水倒进木桶,留着洗茅厕用,转而进屋拿了些糕点出来,桃花和梨花看得眼神发亮,黄菁菁适当提醒道,“桃花你长牙呢,吃多了小心牙齿歪歪扭扭,吃一颗就够了。”见着吃食,不能不让孩子吃,只能叫她少吃些。
桃花应了声,果真听话的只拿了一颗,便是梨花都跟着只要了一颗,刘慧梅知道黄菁菁是为了两人好,没有劝,又把糕点给黄菁菁和老花,黄菁菁没要,老花拿了颗塞给米久,米久两只手指夹着,津津有味吃了起来。
黄菁菁道,“我和你花叔说把米久搁你这,集市上人挤人的,别伤着米久了,我们溜达圈就回来,你看看成不成。”
“娘您太见外了,米久放我这就是了,中午相公要回来,您和花叔吃了午饭回去吧,灶房备着菜呢。”刘慧梅端了张凳子出来,把糕点放在上边,让桃花要吃又拿,“娘,您等我把衣服晾好啊。”
黄菁菁答了声好,待刘慧梅忙完,她问桃花她们去不去,桃花摇头,说留下照顾米久,刘慧梅一个人照看三个孩子,都哭起来手忙脚乱的,她不去梨花也不去,老花忍俊不禁,“花爷爷给你们买衣服呢,那等集市上的人少些了,花爷爷回来把米久也带去集市转转。”
黄菁菁和老花出了门,两人提着篮子,去集市给桃花梨花买衣衫,都是实诚人,衣衫大了或者小了下次赶集的时候可以换的,黄菁菁估摸着二人的身高尺寸,一人买了两身,老花在边上爽快的掏钱,不得不说,人确实多,老花被踩了好几脚,要不是他在身后圈着黄菁菁不松开,两人肯定被冲散了,集市上卖什么的都有,老花买了两条肉,买了两根猪蹄,给刘慧梅的,她带着孩子出不了门,周士文又忙,总该好好补补身子,而他们自己则买了些骨头和豆腐,米久吃的。
东西不多,逛完一圈花了大半个时辰,天上悬着的圆日高高挂起,装了小背篓东西,两人才朝着周士文住处走去了,老花扶着黄菁菁问她累不累,这大半个时辰比他在家挖地还累,黄菁菁估计觉得更甚。
黄菁菁正要答话,小巷里便传来尖锐的哭声,“我这是造了什么孽哦,辛辛苦苦养大的女儿不理我这老不死的了,要眼睁睁看这我饿死哦,老天爷哪,你收了我算了,我这样活着,跟死了有什么分别哦。”
嗓门嘹亮,听在黄菁菁耳朵里总有种似曾相识的熟悉感,回想原主的记忆,这些话原主可是张口就来,就是她也在周士武他们面前用过这个招数,这会儿听肖氏故伎重演,竟有些怀念。
老花没听出肖氏的声音,纳闷道,“谁尖着嗓门又哭又嚎的,孩子们都在呢......”说话间,二人拐进巷子,看着前边的情景,老花不吱声了,紧了紧黄菁菁的手,压低声音道,“老大和老大媳妇在巷子里住着,邻里来来往往,你还是给他们留点面子啊。”
黄菁菁扯着嘴角,扬起个灿烂的笑,耐人寻味道,“你担心我和她掐架,我哪会做那种事,走吧,看看大双小双怎么样了。”
老花有些怀疑的看着黄菁菁,她不会做那种事,她做的还少吗?
邻里怕是被闹习惯了,竟没有打开门窥探发生什么事的,肖氏坐在门口的台阶上,哭喊得嗓子都干了,时不时拍几下门,“慧梅啊,我知道你在家,你咋这么狠的心,你不管娘,是逼着娘去死啊,娘哪点对不起你啊。”
走近了,黄菁菁才嘲讽的笑了笑,不过是雷声大雨点小,声音听着悲痛欲绝,眼角却没有一滴泪,不知时不时年纪大流不出来了,老花留意着黄菁菁的神色,怕肖氏不识趣,故意大声咳嗽了两声,肖氏打嗝间转过身,见是黄菁菁,惊着了一瞬,打嗝打到一半,被口水呛得咳嗽了起来,面红耳赤,咳出了老痰。
黄菁菁眯着眼,嘴角勾着嘲讽的笑,默然的越过肖氏走上台阶,叩了叩门,喊了两声老大媳妇,不一会儿,刘慧梅就打开了门,侧身让她们进屋,见肖氏在地上坐着,苦涩的笑了笑,“娘,您何苦来为难我,小弟和他媳妇在镇上过得有滋有味,您是长辈,不倚仗自己的儿子,守着出嫁的女儿哭有什么用?”
这些天,丢的脸还不够吗?
肖氏咳嗽得厉害,胀红着脸道,“慧梅啊,娘是没有法子了啊,你小弟,他......他被他媳妇带歪了心哪,慧梅哪,你日子好过些啊,你可得帮衬家里啊。”
听着这话,老花偷偷瞥了眼黄菁菁,她面无表情,脸上无波无澜,推了推他,“把背篓放下,去屋里看看米久怎么样了,尿了没。”
提及米久,把老花的心思打断了,他松开黄菁菁,大步走向屋里,而门外,肖氏见刘慧梅一脸冷漠,又开始扯着嗓门骂刘慧梅狼心狗肺,挣钱了不理爹娘的死活,刘慧梅束手无策,黄菁菁冷静地唤刘慧梅进屋,顺手抄起角落插门的木棍,刘慧梅以为黄菁菁要落门闩,往旁边挪了两步,便是这个空档,黄菁菁腿脚灵活的走了出去,挥起木棍就朝肖氏身上砸,她也不吭声,一棍子两棍子的落下,打得肖氏嗷嗷直叫,大喊杀人了杀人了。
巷子两侧的门开了,妇人小孩走了出来,担心伤及孩子,妇人双手护在孩子头话声,声音虽然小,足以传到黄菁菁耳朵里了,“人哪,真是说不准,周大岳母多和善的人,说疯就疯了,哎,往后家里的门可要关严实了,万一她疯起来偷孩子怎么办?”
隔壁院子几乎都在说这件事,黄菁菁轻笑了声,侧目转向刘慧梅,看她好似松了口气似的,宽慰道,“她往后是进不了这条巷子了,你带着孩子在家不用怕,你娘是自己糊涂......”攀高枝,娶高门儿媳,哪是说得容易,不只是她自己受气,刘桩估计都要遭白眼,在村里被骂吃软饭。
当娘的不把好关,当儿子也不会好过。
刘慧梅点了点头,黄菁菁这才叫屋里的桃花梨花出来试试衣服,梨花的有件衣服小了,黄菁菁想趁着没下集市,先拿去换了,顺便她们就回村了。
老花也想回去了,在镇上没啥事情做不说,没有在自家自在,他把给刘慧梅买的肉和猪蹄拿出来,还有豆腐,背起米久,准备回去了。
刘慧梅留她们吃午饭,周士文得知二老来镇上不吃饭就回去,心里没准以为她又做了什么呢。
“你二弟不知什么时候回来,菜地要除草,事情多着,往后得闲了再说吧,下回老大得空了要回村,你们提前和老三说声,到时候赶牛车来接你们。”黄菁菁背着背篓,替梨花顺了顺小辫子,又道,“你要喂奶,吃食上不可节省了,缺什么和家里说,柴米油盐,但凡家里有的就别去集市买。”
刘慧梅认真听着,抱着大双,指着墙角堆的柴火道,“前两天三弟还送了很多柴火来,十天半月不成问题,娘,您路上慢些啊。”
留不住人,刘慧梅只得把家里的糕点给黄菁菁装上,很多是东家送的,做工精致,她自己舍不得吃,而周士文不爱甜食,她没自己留,全放进黄菁菁背篓,站在门口,看着她们走出巷子了才准备转身回屋。
这时候,旁边的门吱呀声开了,钱氏一脸纳闷的看着她道,“周大媳妇,你婆婆和前年不太一样了呢,跟着的就是你后公公吧,长得还真是英俊,斯斯文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