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老太爷特意请了自家两位掌柜、以及交情不错的赵老太爷、何东家帮着做见证人, 正式立了契。立契的同时就把话说得明明白白,这铺子,魏家一文钱不出,也一文钱不取, 赚了赔了的,都是姑嫂两个的事。
魏老太爷办得这事儿, 起码在朋友圈儿算是标新立异了。李掌柜赵掌柜都是跟着魏老太爷多少年的老人儿了, 赵老太爷、何东家, 一个是亲家一个是同乡,更是亲近。说起话来, 赵老太爷都说,“老弟你这事儿办的,当真敞亮!”
何东家也说,“虽是小生意,立个契更明白。”
赵老太爷打听, “以前我一直都说, 阿银还是个小姑娘,她们姑嫂怎么想起做生意来了?”
“这事儿说来不值一提。”魏老太爷就把陈萱编了帽子在铺子里寄卖的事, “原本是我家二儿媳编了,“以后赚了钱,买了好的,这个就还回来了。”叫伙计抬走。
魏金跟魏老太太嘀咕,“自从要开铺子,这俩人就都成了糖公鸡,一毛不拔不说,还要从家里赚些。”
魏老太太很心疼小闺女,“你就别说她俩了,为这,把你二弟私房都赔进去了。”
“那有二弟妹参股,二弟不出钱谁出钱,二弟妹有钱的?”魏金唇角一翘,同她娘咬耳朵,“别说,阿银这丫头就是脑筋灵光,还知道拉着二弟妹,二弟的钱还不是随她们使。”
“那也不是,她俩给你二弟立了借据。”
“妈,你还信这个?二弟的钱,不都在二弟妹手里。”魏金笑哼一声,手里不停的编着帽子,一面同老太太说,“别说,二弟妹平日里瞧着不大说话,要说心眼儿,当真不少。当初二弟那么不情愿,这进门儿也没多少日子,就把二弟哄得团团转,钱都凭她使去。”
“男人不都这样。”魏老太太对于二儿子这婚前婚后心口不一,也是怪瞧不上的。
如今心口不一的二儿子又遇上了二儿媳的一项要求,陈萱先是对着魏年端茶倒水的一通招呼,然后是这样魏年说的,“阿年哥,我们的铺子已经收拾出来了,明儿我带阿年哥去瞧瞧。阿年哥你见识广,要是我们有哪里不好的地方,阿年哥给我们提提意见,我们也好改进。”
魏年瞥陈萱一眼,“有事直说。”只要陈萱一拍马屁,必有所图。魏年都看透她了。
陈萱是个存不住事儿的,又很老实,就直说了,“我是想着,人家开铺子都有人送花篮。我们开铺子,阿年哥你有没有想过送我们个花篮啊?”
魏年险没笑场,想着这笨妞儿虽是脸皮厚了些,不过,光靠脸皮厚,可是做不好生意的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