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二节 博弈
虽然不至于度过一个不眠之夜,但是不能不说今天吴元济、安然以及从韩冬那里获取的消息对赵国栋的心情带来一些影响。
核心后备干部这个词语实际上并不存在于官方语言中,而更多是一种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指向。其含义也就是所在单位党委对这一批后备干部中最为首肯或者优先考虑者,这更多的是党委主要领导对这个人的看法,当然,在安原省,也就意味着是应东流、秦浩然、苗振中以及韩度这四人对自己的看法。
秦浩然和苗振中对自己的看法赵国栋相信不会是有多么正面的,他甚至也听到过一些言论,就是说自己这个人善于作秀,善于迎合主要领导的心思,喜欢哗众取宠,而且独断专行,没有大局观,赵国栋也因此反思过自己的一些做法,但是最终还是没有接受这些观点,说自己我行我素也好,一意孤行也好,只要是自己觉得应该做的,那他赵国栋就不会停步。
让赵国栋很为欣慰的是自己的工作实绩已经取得了省委***应东流的认可和赞赏,这极为重要,因为他知道在目前的***模式下,一个人工作你想要获得所有领导认同那纯粹就是痴心妄想,但是你必须要做到赢得主要领导的认同,这是关键,尤其是省委***对你工作的看法很大程度上就决定了你工作的好坏。
好在应东流的观点和赵国栋的理念比较接近,这一点让赵国栋占了不少先手,宁陵这个平台也为他展示自我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机遇。
得益于宁陵重点发展环保产业,也使得对环保产业情有独钟的省委秘书长杨劲光与自己的关系也越走越近,作为省委常委、秘书长,他虽然算不上是主要领导,但是他的特殊经历和位置却是一个与省委***沟通的关键,对自己的影响力有着莫大帮助,加上于自己素来亲善密切的任为峰和韩度,省委里边实际上有自己的四票铁票。
其中还有一票是省委***应东流这一关键票,他这一票决定着其它处于中立观望态度的常委们投给谁的问题。
吴元济在面对自己的询问时表现出来的漫不经心和周登高的讳莫如深其实已经说明了一些什么,走入这个学堂者,谁都不可能是抛开窗外事只读圣贤书那么简单,谁的眼睛耳朵都一样竖立耸立着,就像一部部卫星天线,随时接受着来自家乡的信息,反倒是自己倒表现得有点像个雏儿,还真以为这成了一个可以全心全意提升自己的熔炉了。
一切该继续的还得要继续,当一觉醒来的赵国栋睁开双眼看着天花板上的相当陌生,我从不插手我不熟悉的工作,好像你也一样。”赵国栋点点头。
刘乔笑了起来,“国栋,如果地方官员都像你这样大方向上锐意进取而具体项目上却又谨慎小心,我想这个国家肯定会避免太多无谓的损失,东寨机场项目的可行性报告你们请了两家专业公司来进行评估,而这一次可转股债券你们又要请中立机构来评判,看来你是对我们中华联合投资集团不够信任呢,还是觉得我这个人太斤斤计较了呢?”
“都不是,桥归桥路归路,这样庞大一个项目,我想在前期多考虑周全一些,既是对我们宁陵市委市府负责,也是对宁陵纳税人的一个交待,同样也是对你们这样的战略投资者一个交待,这样不是很好么?”赵国栋摇头,“在这一点上,我宁肯谨慎一些,所以我希望能够还有其他战略投资者能够加入进来。”
刘乔瞳孔一缩,“还有其他战略投资者?他们会对你们这个机场项目感兴趣?你是在吊我们胃口?还是要挟拿捏我们?!”
“没有那回事,在你眼中我们这个机场项目似乎一无可取之处,那你们中华联合投资集团怎么会愿意接手?可转股债券能够确保你们基本收益情况下有着更为宽泛的投资选择性,你敢说这个项目就没有一点吸引力?难道中华联合投资是作慈善事业的,对我们宁陵市这样热心?”
赵国栋大笑起来,从市场化角度来说,将筹码押在一家也是不合适的,双方都可以处在对等选择的情况下才是最合适的。
这突如其来的变故让刘乔有些失措。
前期中华联合投资董事会对于宁陵机场项目一直心怀疑虑,根据各方面收集获取的资料显示在非省会和副省级城市的机场中,能够维持正常运转而不需要财政补贴的屈指可数,除了一些拥有特殊旅游产业的城市之外,基本上都不可能取得收支平衡,所以公司对这个项目并不支持。
但是鉴于宁陵去年经济发展的强劲势头,加之宁陵周边方圆三百公里内都没有民航机场这一特殊地理区位,另外还有宁陵方面正在全力打造发展的旅游产业,中华联合投资也同意对这一项目计划给予观察,以便有足够的证据来证明宁陵机场项目的远景盈利性,所以也才会有刘乔与宁陵方面继续接洽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