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一天,朱笑东拿了雕刻工具玩耍了一阵,忽然想到:反正有的是时间,不如来练习朱由校的雕刻功夫,如果有可能的话,兴许还能雕刻出一把“钥匙”来吧?
如果有钥匙的话,是不是就能从圆石门里出去了?
朱笑东心里一动,一骨碌就爬了起来,翻开那钥匙的雕刻图谱,然后拿了块玉来试着雕刻。
不过朱笑东可没想到玉器雕刻远不想像他想像的那么容易,跟着绢册中的工序手法来做,第一道选料的程序就可以免了。
箱子里的玉块都是上等的羊脂玉,第二道工序是设计,矮几的工具旁有一块墨锭,朱笑东在墨锭中洒了一点水,磨了一会儿,等有了墨水的时候,这才取了工具里的细毫,沾了墨汁在玉表面画了钥匙的形状。
因为这个玉钥匙尺寸上是要求达到丝毫不错位的程度,所以朱笑东画的时候,还得按照绢册上的尺寸比划着画。
就画这个钥匙的图案,朱笑东画了好几天也达不到标准,好在他的眼睛强到他自己都不相信了,眼光专注的时候,居然可以看清楚极细微极细微的东西,一毫米的微小尘粒也好像放大了无数倍,简直就有显微镜的功效!
这就填补了朱笑东对雕刻上的许多不足,设计图形用了三天才画好,从图形比例来比较,也是不差分毫。
然后就是粗雕,按着画的表面设计图进行雕粗胚,不过朱笑东的手法生疏,刻刀把握用力拿捏不稳,一用力就把画的图案刻坏了一丁点纹路。
如果只是雕刻着好玩的话,刻坏一丁点细微的纹理倒也无所谓,但那条玉钥匙错一丁点可就打不开门的,所以哪怕只刻坏一毫米也不行,刻坏一点就算是废了那块玉料。
没办法,朱笑东又只得重拿一块玉料,再上图,有了头一回的功底后,第二次上图只花了一天的时间。
重新雕刻粗胚的时候,朱笑东就相当小心了,一刀一刀的刻,不敢大意,稍一不小心又雕刻错了的话,就“覆水难收”了,一错这块玉料又毁了。
仅仅是玉料毁了也不怎么心痛,关键是再做的话,又得从头做起,这就太累人了。
说实话,对一个雕刻家,而且是功力技术相当深厚的雕刻家来说,这一门技术是没有速成的可能!
雕刻需要几个必备因素,一是天赋,二是耐心,三是功力,缺一不可,首先来说,就天赋这一项就要淘汰绝大部份人,第二第三项又是现在的年轻人最缺少的,所以说,这一门技术,深厚精湛的,已经越来越少了。
明熹宗朱由校就是个极有天赋的人,再加上他对这方面的爱好,抛开他皇帝的身份来说,他几乎是那个朝代最不出的不痛快!
生气之下,朱笑东并没有马上再重新取玉雕刻,而是躺着好好生生的睡了一回大觉,这段时间,废寝忘食的干了二十来天,很有种身心俱疲的感觉。
这一觉足足睡了十几个小时,尽管没有手表手机等时间显示的物具,但朱笑东却感觉得到,醒来后有些意兴萧索,心想这东西还是难以做成功的。
只不过只闲得一天,朱笑东又忍不住再取了玉块来做了,不说想出去还是不出去的问题,现在的他日思夜想的就是那雕刻的技艺,拿一会儿没摸玉块,没拿刻刀等工具就不舒服,心里像猫抓一般难受!
只是让朱笑东没想到的是,这一次上图,居然只花了一个小时就完成了,而且看那图形也是让他最满意的一次。
再进行粗胚的雕刻,上一次用了四五天的时间,这一次缩短了一半都不止,只花了两天,再细微精雕又花费了两天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