旭日东升。
山上的阳光,来的似乎要清透许多,静栖在横枝绿叶当中,混着泥土的厚重,闻着忍不住,就深吸了几口气。
元兮守了余一穆一夜,他都没有醒过来。
现在还昏迷着。
元兮去厨房找吃的的时候,正好遇见了昨天带他们进来的那个小和尚。
“那位施主可有大碍?”昨晚出了些动静,他自然也晓得一些,刚来的那位施主先是受了风寒,后又受了伤,情况当真是危险。
元兮学着这小和尚的样子,双手合十行礼,然后回答道:“还没醒,但过几日应当就没事了 。”
“阿弥陀佛。”小和尚朝着前面寺院的方向,虔诚的点头,叹道:“无事便好。”
“这个时辰......前殿人多吗?”昨日来的太晚,又出了那样一桩事情,元兮一夜未睡,思虑万分,便想着正好今日去上香祈福。
好祈求佛祖保佑。
“现下还早,前殿应当还没人。”小和尚回答完,想到什么,道:“施主可是要去进香,不若我为施主带路吧。”
元兮初来乍到,确实还不熟悉路。
于是她也不拘谨,点头应道:“好。”
“小师父可知道,西厢那位,是何时来的?”
元兮问的是那个红衣女子,她住在西厢,昨日来过之后,人就不见了踪影。
宋清和也没找到她。
“昨日中午,也就比几位早上那么几个时辰 。”小和尚记性好,再加上那女子一身红衣,格外引人注目,便自然记得清楚了些。
“确实是我们的疏忽。”
上清寺位处深山,平时有香客上山进香,香火颇为鼎盛,其中难免会因为天色已晚或其它原因而不好下山之人。
所是便特地在后院修了一排厢房,分东西两边,以供香客歇息。
大多是住过一夜就走了,从没发生过什么大事,有时候没顾着那么多,疏忽了,也是不可避免的事。
元兮在蒲团上跪下,双手合十,越过头话,她接着又道:“我这儿有些上好的伤药,不若现在就给余公子送过去吧。”
“谢谢关心。”元兮朝她点点头,拒绝道:“但是已经有药了 。”
她确实是不大喜欢这位许小姐的。
元兮心里有一股酸酸的感觉,涨涨的翻滚在心里头,只是这股感觉为何而来,又是因为什么,她自个儿也是不晓得,弄不明白。
在卫府里看见那个叫锦衣的女子的时候,她心里都没有这样的感觉,那个时候,看见那女子,就只是有些无措,只是不知道自己该怎么办。
可是现下她却是实实在在的不喜欢这许鸢尾。
光看她就觉得碍眼,就觉得心里不舒服。
余一穆那臭脾气,也就她能够忍下去,元兮想,若是换到旁人身上,怕早市被他骂的声都不敢吱一下了。
他又不是什么好人。
元兮没时间和她多说,忙着去给余一穆拿药,于是着急就离开了。
余一穆依旧昏睡着。
风寒没好,又受这伤,元兮看他这般虚弱的躺在床上,心里头当真是一抽一抽的,难过的不行。
她拿勺子勺了药,特地放到嘴边吹凉了些,才往余一穆嘴边送。
只是他嘴巴闭的紧紧的,倒是有些不太好喂,元兮拿着勺子,动作顿在那儿,似在思绪,这应当如何是好。
后边的连川好似看懂了她的烦忧。
“表小姐,我帮你把少爷的嘴巴给弄开。”连川上前一步,跃跃欲试。
元兮摆手,示意让他不要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