卿呢见家主倒下,众人也一下子慌了神,姑布子卿赶忙上去掐住赵鞅的人中,活动胳膊。许久赵鞅才苏醒过来,众人合力将赵鞅扶到床上。望着身边的家臣,赵鞅连声说道:“我命休矣,我命休矣。”直到现在他终于明白为什么范吉射、中行寅敢明目张胆进赵府抓人,也明白为什么董安于让自己连夜逃出绛都的原因,原来中行寅他们早就知道自己手里已经没有了兵马。没有兵马的赵鞅还有什么可怕的呢看着一脸沮丧的赵鞅,董安于说道:“事出紧急,主公更不应该轻生,我们需要好好想想退敌之策才是。”赵鞅一声叹息:“我知道你在指望从各地封邑招来的兵马,但你有没有想过这些封邑上过来的人根本就不是打仗的料,面对二卿、籍秦、赵籍等正规的兵马,我们根本不是对手啊看来这一次赵氏是在劫难逃了。”说罢,赵鞅痛苦的闭上了眼睛。虽然赵鞅是心灰意冷,但作为赵氏坚定的家臣,董安于还是充满了希望,对赵鞅和众人道:“力量相当的时候我们列阵迎敌;力量悬殊的话我们就突然袭击。主公可在一处险要之地设下伏兵,等二卿的兵马到来时发动突然袭击,虽不能重创敌人,也可以迎头一击,挫败他们的进攻晋阳的锐气。”“我已经心力憔悴,请先生代为操劳。”说完赵鞅倒头就睡下了,面对明知会输的结局,他已经心力憔悴无心应战了。既然家主已经把权利交给自己,董安于也不推辞,转过身问邮良道:“邮良将军,当下的晋阳还有多少兵马”“当下的晋阳除了各地封邑上来的兵马外,真正能够打仗的兵马不足五千。”五千用五千兵马对付二卿的三万兵马,很显然是自取死路。“如果加上封邑上来的兵马呢”“最多有一万五千人。”一万五千人其他几个人一起望着董安于,对于用这点人去打败反赵联盟的大军,简直就是神话。董安于点点头,稍稍思考了一下,对邮良道:“这些兵马虽不能完全战胜敌人,但用来伏击敌人确实绰绰有余。晋阳南边不足百里处有一座小山,名曰悬瓮山。你现在就带着这些兵马前往悬瓮山设伏,等二卿的兵马赶到后伏击他们。”“家宰,以我们这些兵马面对二卿的三万正规军队,即便是伏击,也难以成功啊”邮良是打过仗的将军,自然知道军力的对比,对战争的作用。“虽不能一举成功,但完全可以挫伤敌人的锐气。使得敌人不敢轻视我赵氏,这对今后战争的走向有很大的帮助。”嗯众人点点头,随后望着床上的赵鞅。赵鞅望着邮良道:“就按家宰的建议,带兵前往悬瓮山伏击二卿。”“诺”说罢邮良走出了赵氏晋阳府邸。由于二卿率军进攻晋阳的消息已经泄露,原本只需三天时间就能够赶到晋阳的范吉射、中行寅军队进入赵氏的封邑后遇到了一连串的抵抗,用了五天的时间,这才赶到了距离晋阳还有不到百里的悬瓮山地界,过了悬瓮山就是赵鞅的大本营晋阳了。“范大人,过了前面的山就是晋阳地界了。”中行寅指着前面的山梁对范吉射说道:“我们的军队、籍秦的军队、以及赵籍邯郸的军队加在一起,足足不下五万人,用这些军队对付赵鞅晋阳城里区区的三五千兵马。我敢保证三日内绝对拿下晋阳。”范吉射听罢微微的笑了笑,没有回答。对于拿下晋阳,他也是信心十足的,毕竟新建成的晋阳确实没有多少兵马,根本不足以为患。“等到拿下赵鞅,我们二人可都要前进一步了。到时候你就是下军将了,下一步我们在好好想想办法,搬到魏侈和韩不信,那你我的理想就更近了。”想着想着,中行寅自己都笑了。他太需要当上晋国的执政大人了。“中行大人,我可要提前恭喜你了,未来的执政大人。”范吉射听罢笑着对中行寅道。中行寅摆摆手道,“现在还不是时候,还不是时候啊”“拿下赵鞅,你就是副执政了,距离执政也就是半步之遥,我能不提前恭喜吗”中行寅听罢哈哈大笑,可不是吗一旦攻克晋阳,赵鞅就是死路一条,只要赵鞅一死,自己就会顺利继位为副卿,也就是晋国的副执政了,等到智跞再一死,那自己的理想就彻底实现了。想到未来自己将要成为晋国的副卿,中行寅的脸上露出得意的笑容。“二卿贼人,哪里走”对面山上,一声惊天霹雳,惊得中行寅不由得向后倒去。愣过神一看,不知道什么时候,对面山上出现了一对人马,正搭弓上箭瞄准山下的军队。“大人,我们遭到伏击了。”领兵的将领跑过来对中行寅、范吉射道。“啊遭到了伏击,这是怎么回事”中行寅惊恐的问道。“不知道啊”没等二卿回过神来,山上的箭簇雨点般射击下来。中行寅、范吉射二人赶紧跳下车,命令大军将自己围在中央。打仗最害怕的就是遭到伏击,更何况二卿攻打赵氏本来就不是什么正义的战争,将士们本来就没有多少劲头。既然领兵的主将都能够躲藏起来,手下的将士们跑的就更快了。山下二卿的军队没命的奔逃,哪里还有抵抗的样子,最后再领兵司马的吆喝下,总算是不再奔逃。重新整军之后,山下二卿的军队这才向山上冲去。不过等他们上山之后,这才发现不知什么时候,山上伏击的赵军早就没了踪影。山上的赵军虽然早就没了踪影,但是经过这次伏击二卿的军队一下子损失了四五千人马。仗还没打,就先损失了这么多的兵马,受到伏击的二卿再也不敢贸然攻城了,二人经过商议决定先在晋阳城外安营扎寨,等籍秦的兵马和邯郸赵籍的兵马一起过来后再进攻晋阳城。三天后范吉射、中行寅、籍秦以及赵籍五六万人齐聚晋阳城下,将晋阳城围得水泄不通。面对数倍于自己的敌人,赵鞅不敢贸然突围出兵,只好退守晋阳。退回到城里的赵鞅准备了大量的箭簇、滚木等守城工具,城外的二卿军队连续发动几次攻城都没有成功,而且损失了不少的兵马,只好用重兵将晋阳团团围住,等待时机。时间就这样一天天过去了,一晃一个多月的时间就过去了。第二十六章 谁可担当晋阳赵府。已经是秋天了,北方的风呼呼的吹向这座晋国北部的孤城,萧瑟而凄凉。围城已经两个多月了,敌人丝毫没有退去的迹象,赵氏宗主赵鞅早已是焦头烂额,彻夜难眠了。此时他正与公子赵伯鲁以及一帮家臣商议着对策。“目前我们只有晋阳这一座孤城了,随着时间的推移,城里的粮食将会用完,将士们也将会慢慢的失去战斗了,下一步我们将怎么办各位拿个主意。”赵鞅有些沮丧的说道。听完赵鞅的话,大家一片沉默。谁的心里都很清楚,这几个月来该想的办法都想了,该用的策略也用了,当下还能有什么好办法呢见大家都不说话,赵鞅望了望长公子赵伯鲁,“伯鲁,你是长公子,你先说说。”赵伯鲁望了一眼父亲,在看看诸位家臣,唯唯诺诺的说道:“一切全凭父亲安排。”赵鞅最见不得赵伯鲁这幅唯唯诺诺的样子,一点也没有自己身上的果断,听完赵伯鲁的话顿时大怒,“蠢才,要我安排,那要你做什么,我真担心我百年之后你如何能够担起赵氏一门的重担。哎”赵鞅一声长叹。见到赵鞅发怒,董安于赶紧劝阻道:“主公息怒,虽然这个时候我们是困难重重,但还没到万分危急之时,臣建议我们应该尽快派人前往郇城请求智氏以及韩魏两家,请求他们从中斡旋,上奏国君下令撤兵。”听完董安于的话,赵鞅点点头,在没法战胜敌人的情况下,这或许是最好的办法了。姑布子卿接着说道:“家宰的话,很有道理,但若要想让此事一举成功,必须派遣非常重要的人不可,否则,人家是不会答应我们的。”“嗯”众人听罢,都觉着有道理。毕竟此时的赵氏已经是在做困兽之斗了,别人不看笑话,就已经很不错了,还能指望人家来出手帮助你们吗要想在这个时候让别人出手帮助赵氏,确实需要赵氏很重要的人选出马才是。“现在晋阳被围得铁桶一般,莫要说人,就是一只鸟也休想飞出去。就算是人选再重要又如何出的去呢”赵鞅无奈的说道。一听此言,董安于微微一笑道:“主公太过于担心了。只要我们想出去,其实也很简单。”“哦说来看看。”赵鞅一听说这个时候赵氏的人还能出去,立即便来了兴趣。“目前围困东门的乃是籍秦带领的兵马,这些兵马本来就是我们的人,虽然跟着籍秦背叛赵氏,但从内心深处讲还是对赵氏有感情的,我们的人要想出去可以从东门突破,即便是被他们发现也不会太为难我们。”“以先生之意难道是想让我们派人从东门偷袭出去”赵鞅试探着问道。董安于摆摆手,“那样太过于暴露,晚上主公只需带一队人马从中行寅驻守的南门杀出,其他几门围困的敌军就会过来增援,这时我们再派人从东门出去,定会万无一失。”听完董安于的话,赵鞅道:“如此甚好,如此甚好,不过先生以为何人才能够担当如此重任呢”办法是想好了,但是由谁来担当赵氏的使者前往智氏、韩氏、魏氏三家去斡旋呢这可是一个非常关键的人选,可以说是承载着赵氏未来的命运的关键人物啊诸位家臣想了想后,周舍说道:“如此重要的事情,只有赵氏自己人才能担任。臣建议由主公亲自前往,留下长公子驻守晋阳才是。”周舍的话音刚落,姑布子卿立即反驳道:“此言差矣,此时的主公乃是晋阳的灵魂人物,一旦将士们得知主公不在城中,定会失去守城的信心,晋阳会很快陷落的。”周舍听罢,也知道自己刚才的建议是有些鲁莽了,于是说道:“那就请主公留在晋阳,由长公子代表赵氏前往阳翟、安邑等地寻求帮助。”这个建议立即得到了诸位家臣的认可。赵鞅听罢望着赵伯鲁道:“伯鲁,我看这事就这么定了,为父将安排一位能说会道的家臣跟你一起出城寻求帮助,你以为如何”赵伯鲁一听要在如此危机的时候让自己出城寻求帮助,当下就慌了神,“父亲大人,孩儿、孩儿嘴笨,很不会说话,恐怕担当不了如此重要的责任,还请,请,请父亲另选他人。”其实赵伯鲁嘴笨也是实情,不过更为重要的是,赵伯鲁不但嘴笨而且胆小,担心在出城的时候被敌人发现,一旦被敌人发现,那可是要命的事情。所以他才不敢承担如此重要的任务。一听此言,赵鞅凌厉的抬起眼望着赵伯鲁,“作为赵氏的子孙,你如此懦弱何以担当赵氏的重任你说,你不去还有何人能够代表赵氏”赵伯鲁吓得不自觉的向后退了两步道:“除了孩儿,父亲不是还有无恤和赵罗吗”无恤和赵罗赵鞅确实还有这两个孩子,但是赵无恤乃是庶子,算不上数的;而赵罗只有七八岁,又是夫人韩氏的爱子,就算是自己愿意让赵罗担当重任,夫人能够答应吗更何况赵罗从小就精明,关键时候早就知道推三堵四了。赵鞅听罢,厌恶的对赵伯鲁挥挥手,“下去下去。”赵伯鲁得令赶紧退出了议事的大厅,他才不愿意在这个地方多呆呢赵伯鲁走后,赵鞅有些难堪对诸位家臣道:“如此不成器,让诸位见笑了。大家还是想想别的办法吧”既然长公子是这样的人,家臣们还有什么办法呢一时间事情愣在了那里。稍稍迟疑了一会,董安于上前道:“主公,既然长公子不愿意出城,何不让无恤公子试一试呢不管怎么说,他也是赵氏的子孙,出了门还是能够代表赵氏的。”赵伯鲁不愿意前往,就让赵无恤去赵鞅想了想似乎除了这个人选之外,当下的晋阳城里并没有其他合适的人选了。“既然这样,也只好如此了。来人啦,请无恤公子前来议事大厅。”“诺”不一会儿,二公子赵无恤边被人带到了赵氏的议事大厅。“孩儿赵无恤拜见父亲大人,见过诸位大人。”见过众人后,赵无恤对父亲道:“不知父亲大人唤孩儿有何要事”事出紧急,赵鞅也不客气便对赵无恤道:“无恤,对于当下晋阳的形势,你有什么建议”其实这个时候的赵无恤也就是八九岁的样子,但是春秋时期的八九岁虽然不能当做成人看待,但也绝对不是小孩了。该问的事情也可以征询一下了。虽然赵鞅也就是那样问问罢了,谁成想赵无恤还真的当回事了。赵无恤站起来说道:“父亲,各位大人,当下晋阳可以说是万分危急,不过经过这几天的思考,无恤这里有退敌三策,请各位大人赐教。”听到赵无恤的话,所有都抬起头来,瞪大了眼睛望着他。赵无恤朗声道:“一是向范氏、中行氏及赵籍等人投降,自请削去封号和土地。至于投降第二十六章 谁可担当晋阳赵府。已经是秋天了,北方的风呼呼的吹向这座晋国北部的孤城,萧瑟而凄凉。围城已经两个多月了,敌人丝毫没有退去的迹象,赵氏宗主赵鞅早已是焦头烂额,彻夜难眠了。此时他正与公子赵伯鲁以及一帮家臣商议着对策。“目前我们只有晋阳这一座孤城了,随着时间的推移,城里的粮食将会用完,将士们也将会慢慢的失去战斗了,下一步我们将怎么办各位拿个主意。”赵鞅有些沮丧的说道。听完赵鞅的话,大家一片沉默。谁的心里都很清楚,这几个月来该想的办法都想了,该用的策略也用了,当下还能有什么好办法呢见大家都不说话,赵鞅望了望长公子赵伯鲁,“伯鲁,你是长公子,你先说说。”赵伯鲁望了一眼父亲,在看看诸位家臣,唯唯诺诺的说道:“一切全凭父亲安排。”赵鞅最见不得赵伯鲁这幅唯唯诺诺的样子,一点也没有自己身上的果断,听完赵伯鲁的话顿时大怒,“蠢才,要我安排,那要你做什么,我真担心我百年之后你如何能够担起赵氏一门的重担。哎”赵鞅一声长叹。见到赵鞅发怒,董安于赶紧劝阻道:“主公息怒,虽然这个时候我们是困难重重,但还没到万分危急之时,臣建议我们应该尽快派人前往郇城请求智氏以及韩魏两家,请求他们从中斡旋,上奏国君下令撤兵。”听完董安于的话,赵鞅点点头,在没法战胜敌人的情况下,这或许是最好的办法了。姑布子卿接着说道:“家宰的话,很有道理,但若要想让此事一举成功,必须派遣非常重要的人不可,否则,人家是不会答应我们的。”“嗯”众人听罢,都觉着有道理。毕竟此时的赵氏已经是在做困兽之斗了,别人不看笑话,就已经很不错了,还能指望人家来出手帮助你们吗要想在这个时候让别人出手帮助赵氏,确实需要赵氏很重要的人选出马才是。“现在晋阳被围得铁桶一般,莫要说人,就是一只鸟也休想飞出去。就算是人选再重要又如何出的去呢”赵鞅无奈的说道。一听此言,董安于微微一笑道:“主公太过于担心了。只要我们想出去,其实也很简单。”“哦说来看看。”赵鞅一听说这个时候赵氏的人还能出去,立即便来了兴趣。“目前围困东门的乃是籍秦带领的兵马,这些兵马本来就是我们的人,虽然跟着籍秦背叛赵氏,但从内心深处讲还是对赵氏有感情的,我们的人要想出去可以从东门突破,即便是被他们发现也不会太为难我们。”“以先生之意难道是想让我们派人从东门偷袭出去”赵鞅试探着问道。董安于摆摆手,“那样太过于暴露,晚上主公只需带一队人马从中行寅驻守的南门杀出,其他几门围困的敌军就会过来增援,这时我们再派人从东门出去,定会万无一失。”听完董安于的话,赵鞅道:“如此甚好,如此甚好,不过先生以为何人才能够担当如此重任呢”办法是想好了,但是由谁来担当赵氏的使者前往智氏、韩氏、魏氏三家去斡旋呢这可是一个非常关键的人选,可以说是承载着赵氏未来的命运的关键人物啊诸位家臣想了想后,周舍说道:“如此重要的事情,只有赵氏自己人才能担任。臣建议由主公亲自前往,留下长公子驻守晋阳才是。”周舍的话音刚落,姑布子卿立即反驳道:“此言差矣,此时的主公乃是晋阳的灵魂人物,一旦将士们得知主公不在城中,定会失去守城的信心,晋阳会很快陷落的。”周舍听罢,也知道自己刚才的建议是有些鲁莽了,于是说道:“那就请主公留在晋阳,由长公子代表赵氏前往阳翟、安邑等地寻求帮助。”这个建议立即得到了诸位家臣的认可。赵鞅听罢望着赵伯鲁道:“伯鲁,我看这事就这么定了,为父将安排一位能说会道的家臣跟你一起出城寻求帮助,你以为如何”赵伯鲁一听要在如此危机的时候让自己出城寻求帮助,当下就慌了神,“父亲大人,孩儿、孩儿嘴笨,很不会说话,恐怕担当不了如此重要的责任,还请,请,请父亲另选他人。”其实赵伯鲁嘴笨也是实情,不过更为重要的是,赵伯鲁不但嘴笨而且胆小,担心在出城的时候被敌人发现,一旦被敌人发现,那可是要命的事情。所以他才不敢承担如此重要的任务。一听此言,赵鞅凌厉的抬起眼望着赵伯鲁,“作为赵氏的子孙,你如此懦弱何以担当赵氏的重任你说,你不去还有何人能够代表赵氏”赵伯鲁吓得不自觉的向后退了两步道:“除了孩儿,父亲不是还有无恤和赵罗吗”无恤和赵罗赵鞅确实还有这两个孩子,但是赵无恤乃是庶子,算不上数的;而赵罗只有七八岁,又是夫人韩氏的爱子,就算是自己愿意让赵罗担当重任,夫人能够答应吗更何况赵罗从小就精明,关键时候早就知道推三堵四了。赵鞅听罢,厌恶的对赵伯鲁挥挥手,“下去下去。”赵伯鲁得令赶紧退出了议事的大厅,他才不愿意在这个地方多呆呢赵伯鲁走后,赵鞅有些难堪对诸位家臣道:“如此不成器,让诸位见笑了。大家还是想想别的办法吧”既然长公子是这样的人,家臣们还有什么办法呢一时间事情愣在了那里。稍稍迟疑了一会,董安于上前道:“主公,既然长公子不愿意出城,何不让无恤公子试一试呢不管怎么说,他也是赵氏的子孙,出了门还是能够代表赵氏的。”赵伯鲁不愿意前往,就让赵无恤去赵鞅想了想似乎除了这个人选之外,当下的晋阳城里并没有其他合适的人选了。“既然这样,也只好如此了。来人啦,请无恤公子前来议事大厅。”“诺”不一会儿,二公子赵无恤边被人带到了赵氏的议事大厅。“孩儿赵无恤拜见父亲大人,见过诸位大人。”见过众人后,赵无恤对父亲道:“不知父亲大人唤孩儿有何要事”事出紧急,赵鞅也不客气便对赵无恤道:“无恤,对于当下晋阳的形势,你有什么建议”其实这个时候的赵无恤也就是八九岁的样子,但是春秋时期的八九岁虽然不能当做成人看待,但也绝对不是小孩了。该问的事情也可以征询一下了。虽然赵鞅也就是那样问问罢了,谁成想赵无恤还真的当回事了。赵无恤站起来说道:“父亲,各位大人,当下晋阳可以说是万分危急,不过经过这几天的思考,无恤这里有退敌三策,请各位大人赐教。”听到赵无恤的话,所有都抬起头来,瞪大了眼睛望着他。赵无恤朗声道:“一是向范氏、中行氏及赵籍等人投降,自请削去封号和土地。至于投降第二十六章 谁可担当晋阳赵府。已经是秋天了,北方的风呼呼的吹向这座晋国北部的孤城,萧瑟而凄凉。围城已经两个多月了,敌人丝毫没有退去的迹象,赵氏宗主赵鞅早已是焦头烂额,彻夜难眠了。此时他正与公子赵伯鲁以及一帮家臣商议着对策。“目前我们只有晋阳这一座孤城了,随着时间的推移,城里的粮食将会用完,将士们也将会慢慢的失去战斗了,下一步我们将怎么办各位拿个主意。”赵鞅有些沮丧的说道。听完赵鞅的话,大家一片沉默。谁的心里都很清楚,这几个月来该想的办法都想了,该用的策略也用了,当下还能有什么好办法呢见大家都不说话,赵鞅望了望长公子赵伯鲁,“伯鲁,你是长公子,你先说说。”赵伯鲁望了一眼父亲,在看看诸位家臣,唯唯诺诺的说道:“一切全凭父亲安排。”赵鞅最见不得赵伯鲁这幅唯唯诺诺的样子,一点也没有自己身上的果断,听完赵伯鲁的话顿时大怒,“蠢才,要我安排,那要你做什么,我真担心我百年之后你如何能够担起赵氏一门的重担。哎”赵鞅一声长叹。见到赵鞅发怒,董安于赶紧劝阻道:“主公息怒,虽然这个时候我们是困难重重,但还没到万分危急之时,臣建议我们应该尽快派人前往郇城请求智氏以及韩魏两家,请求他们从中斡旋,上奏国君下令撤兵。”听完董安于的话,赵鞅点点头,在没法战胜敌人的情况下,这或许是最好的办法了。姑布子卿接着说道:“家宰的话,很有道理,但若要想让此事一举成功,必须派遣非常重要的人不可,否则,人家是不会答应我们的。”“嗯”众人听罢,都觉着有道理。毕竟此时的赵氏已经是在做困兽之斗了,别人不看笑话,就已经很不错了,还能指望人家来出手帮助你们吗要想在这个时候让别人出手帮助赵氏,确实需要赵氏很重要的人选出马才是。“现在晋阳被围得铁桶一般,莫要说人,就是一只鸟也休想飞出去。就算是人选再重要又如何出的去呢”赵鞅无奈的说道。一听此言,董安于微微一笑道:“主公太过于担心了。只要我们想出去,其实也很简单。”“哦说来看看。”赵鞅一听说这个时候赵氏的人还能出去,立即便来了兴趣。“目前围困东门的乃是籍秦带领的兵马,这些兵马本来就是我们的人,虽然跟着籍秦背叛赵氏,但从内心深处讲还是对赵氏有感情的,我们的人要想出去可以从东门突破,即便是被他们发现也不会太为难我们。”“以先生之意难道是想让我们派人从东门偷袭出去”赵鞅试探着问道。董安于摆摆手,“那样太过于暴露,晚上主公只需带一队人马从中行寅驻守的南门杀出,其他几门围困的敌军就会过来增援,这时我们再派人从东门出去,定会万无一失。”听完董安于的话,赵鞅道:“如此甚好,如此甚好,不过先生以为何人才能够担当如此重任呢”办法是想好了,但是由谁来担当赵氏的使者前往智氏、韩氏、魏氏三家去斡旋呢这可是一个非常关键的人选,可以说是承载着赵氏未来的命运的关键人物啊诸位家臣想了想后,周舍说道:“如此重要的事情,只有赵氏自己人才能担任。臣建议由主公亲自前往,留下长公子驻守晋阳才是。”周舍的话音刚落,姑布子卿立即反驳道:“此言差矣,此时的主公乃是晋阳的灵魂人物,一旦将士们得知主公不在城中,定会失去守城的信心,晋阳会很快陷落的。”周舍听罢,也知道自己刚才的建议是有些鲁莽了,于是说道:“那就请主公留在晋阳,由长公子代表赵氏前往阳翟、安邑等地寻求帮助。”这个建议立即得到了诸位家臣的认可。赵鞅听罢望着赵伯鲁道:“伯鲁,我看这事就这么定了,为父将安排一位能说会道的家臣跟你一起出城寻求帮助,你以为如何”赵伯鲁一听要在如此危机的时候让自己出城寻求帮助,当下就慌了神,“父亲大人,孩儿、孩儿嘴笨,很不会说话,恐怕担当不了如此重要的责任,还请,请,请父亲另选他人。”其实赵伯鲁嘴笨也是实情,不过更为重要的是,赵伯鲁不但嘴笨而且胆小,担心在出城的时候被敌人发现,一旦被敌人发现,那可是要命的事情。所以他才不敢承担如此重要的任务。一听此言,赵鞅凌厉的抬起眼望着赵伯鲁,“作为赵氏的子孙,你如此懦弱何以担当赵氏的重任你说,你不去还有何人能够代表赵氏”赵伯鲁吓得不自觉的向后退了两步道:“除了孩儿,父亲不是还有无恤和赵罗吗”无恤和赵罗赵鞅确实还有这两个孩子,但是赵无恤乃是庶子,算不上数的;而赵罗只有七八岁,又是夫人韩氏的爱子,就算是自己愿意让赵罗担当重任,夫人能够答应吗更何况赵罗从小就精明,关键时候早就知道推三堵四了。赵鞅听罢,厌恶的对赵伯鲁挥挥手,“下去下去。”赵伯鲁得令赶紧退出了议事的大厅,他才不愿意在这个地方多呆呢赵伯鲁走后,赵鞅有些难堪对诸位家臣道:“如此不成器,让诸位见笑了。大家还是想想别的办法吧”既然长公子是这样的人,家臣们还有什么办法呢一时间事情愣在了那里。稍稍迟疑了一会,董安于上前道:“主公,既然长公子不愿意出城,何不让无恤公子试一试呢不管怎么说,他也是赵氏的子孙,出了门还是能够代表赵氏的。”赵伯鲁不愿意前往,就让赵无恤去赵鞅想了想似乎除了这个人选之外,当下的晋阳城里并没有其他合适的人选了。“既然这样,也只好如此了。来人啦,请无恤公子前来议事大厅。”“诺”不一会儿,二公子赵无恤边被人带到了赵氏的议事大厅。“孩儿赵无恤拜见父亲大人,见过诸位大人。”见过众人后,赵无恤对父亲道:“不知父亲大人唤孩儿有何要事”事出紧急,赵鞅也不客气便对赵无恤道:“无恤,对于当下晋阳的形势,你有什么建议”其实这个时候的赵无恤也就是八九岁的样子,但是春秋时期的八九岁虽然不能当做成人看待,但也绝对不是小孩了。该问的事情也可以征询一下了。虽然赵鞅也就是那样问问罢了,谁成想赵无恤还真的当回事了。赵无恤站起来说道:“父亲,各位大人,当下晋阳可以说是万分危急,不过经过这几天的思考,无恤这里有退敌三策,请各位大人赐教。”听到赵无恤的话,所有都抬起头来,瞪大了眼睛望着他。赵无恤朗声道:“一是向范氏、中行氏及赵籍等人投降,自请削去封号和土地。至于投降第二十六章 谁可担当晋阳赵府。已经是秋天了,北方的风呼呼的吹向这座晋国北部的孤城,萧瑟而凄凉。围城已经两个多月了,敌人丝毫没有退去的迹象,赵氏宗主赵鞅早已是焦头烂额,彻夜难眠了。此时他正与公子赵伯鲁以及一帮家臣商议着对策。“目前我们只有晋阳这一座孤城了,随着时间的推移,城里的粮食将会用完,将士们也将会慢慢的失去战斗了,下一步我们将怎么办各位拿个主意。”赵鞅有些沮丧的说道。听完赵鞅的话,大家一片沉默。谁的心里都很清楚,这几个月来该想的办法都想了,该用的策略也用了,当下还能有什么好办法呢见大家都不说话,赵鞅望了望长公子赵伯鲁,“伯鲁,你是长公子,你先说说。”赵伯鲁望了一眼父亲,在看看诸位家臣,唯唯诺诺的说道:“一切全凭父亲安排。”赵鞅最见不得赵伯鲁这幅唯唯诺诺的样子,一点也没有自己身上的果断,听完赵伯鲁的话顿时大怒,“蠢才,要我安排,那要你做什么,我真担心我百年之后你如何能够担起赵氏一门的重担。哎”赵鞅一声长叹。见到赵鞅发怒,董安于赶紧劝阻道:“主公息怒,虽然这个时候我们是困难重重,但还没到万分危急之时,臣建议我们应该尽快派人前往郇城请求智氏以及韩魏两家,请求他们从中斡旋,上奏国君下令撤兵。”听完董安于的话,赵鞅点点头,在没法战胜敌人的情况下,这或许是最好的办法了。姑布子卿接着说道:“家宰的话,很有道理,但若要想让此事一举成功,必须派遣非常重要的人不可,否则,人家是不会答应我们的。”“嗯”众人听罢,都觉着有道理。毕竟此时的赵氏已经是在做困兽之斗了,别人不看笑话,就已经很不错了,还能指望人家来出手帮助你们吗要想在这个时候让别人出手帮助赵氏,确实需要赵氏很重要的人选出马才是。“现在晋阳被围得铁桶一般,莫要说人,就是一只鸟也休想飞出去。就算是人选再重要又如何出的去呢”赵鞅无奈的说道。一听此言,董安于微微一笑道:“主公太过于担心了。只要我们想出去,其实也很简单。”“哦说来看看。”赵鞅一听说这个时候赵氏的人还能出去,立即便来了兴趣。“目前围困东门的乃是籍秦带领的兵马,这些兵马本来就是我们的人,虽然跟着籍秦背叛赵氏,但从内心深处讲还是对赵氏有感情的,我们的人要想出去可以从东门突破,即便是被他们发现也不会太为难我们。”“以先生之意难道是想让我们派人从东门偷袭出去”赵鞅试探着问道。董安于摆摆手,“那样太过于暴露,晚上主公只需带一队人马从中行寅驻守的南门杀出,其他几门围困的敌军就会过来增援,这时我们再派人从东门出去,定会万无一失。”听完董安于的话,赵鞅道:“如此甚好,如此甚好,不过先生以为何人才能够担当如此重任呢”办法是想好了,但是由谁来担当赵氏的使者前往智氏、韩氏、魏氏三家去斡旋呢这可是一个非常关键的人选,可以说是承载着赵氏未来的命运的关键人物啊诸位家臣想了想后,周舍说道:“如此重要的事情,只有赵氏自己人才能担任。臣建议由主公亲自前往,留下长公子驻守晋阳才是。”周舍的话音刚落,姑布子卿立即反驳道:“此言差矣,此时的主公乃是晋阳的灵魂人物,一旦将士们得知主公不在城中,定会失去守城的信心,晋阳会很快陷落的。”周舍听罢,也知道自己刚才的建议是有些鲁莽了,于是说道:“那就请主公留在晋阳,由长公子代表赵氏前往阳翟、安邑等地寻求帮助。”这个建议立即得到了诸位家臣的认可。赵鞅听罢望着赵伯鲁道:“伯鲁,我看这事就这么定了,为父将安排一位能说会道的家臣跟你一起出城寻求帮助,你以为如何”赵伯鲁一听要在如此危机的时候让自己出城寻求帮助,当下就慌了神,“父亲大人,孩儿、孩儿嘴笨,很不会说话,恐怕担当不了如此重要的责任,还请,请,请父亲另选他人。”其实赵伯鲁嘴笨也是实情,不过更为重要的是,赵伯鲁不但嘴笨而且胆小,担心在出城的时候被敌人发现,一旦被敌人发现,那可是要命的事情。所以他才不敢承担如此重要的任务。一听此言,赵鞅凌厉的抬起眼望着赵伯鲁,“作为赵氏的子孙,你如此懦弱何以担当赵氏的重任你说,你不去还有何人能够代表赵氏”赵伯鲁吓得不自觉的向后退了两步道:“除了孩儿,父亲不是还有无恤和赵罗吗”无恤和赵罗赵鞅确实还有这两个孩子,但是赵无恤乃是庶子,算不上数的;而赵罗只有七八岁,又是夫人韩氏的爱子,就算是自己愿意让赵罗担当重任,夫人能够答应吗更何况赵罗从小就精明,关键时候早就知道推三堵四了。赵鞅听罢,厌恶的对赵伯鲁挥挥手,“下去下去。”赵伯鲁得令赶紧退出了议事的大厅,他才不愿意在这个地方多呆呢赵伯鲁走后,赵鞅有些难堪对诸位家臣道:“如此不成器,让诸位见笑了。大家还是想想别的办法吧”既然长公子是这样的人,家臣们还有什么办法呢一时间事情愣在了那里。稍稍迟疑了一会,董安于上前道:“主公,既然长公子不愿意出城,何不让无恤公子试一试呢不管怎么说,他也是赵氏的子孙,出了门还是能够代表赵氏的。”赵伯鲁不愿意前往,就让赵无恤去赵鞅想了想似乎除了这个人选之外,当下的晋阳城里并没有其他合适的人选了。“既然这样,也只好如此了。来人啦,请无恤公子前来议事大厅。”“诺”不一会儿,二公子赵无恤边被人带到了赵氏的议事大厅。“孩儿赵无恤拜见父亲大人,见过诸位大人。”见过众人后,赵无恤对父亲道:“不知父亲大人唤孩儿有何要事”事出紧急,赵鞅也不客气便对赵无恤道:“无恤,对于当下晋阳的形势,你有什么建议”其实这个时候的赵无恤也就是八九岁的样子,但是春秋时期的八九岁虽然不能当做成人看待,但也绝对不是小孩了。该问的事情也可以征询一下了。虽然赵鞅也就是那样问问罢了,谁成想赵无恤还真的当回事了。赵无恤站起来说道:“父亲,各位大人,当下晋阳可以说是万分危急,不过经过这几天的思考,无恤这里有退敌三策,请各位大人赐教。”听到赵无恤的话,所有都抬起头来,瞪大了眼睛望着他。赵无恤朗声道:“一是向范氏、中行氏及赵籍等人投降,自请削去封号和土地。至于投降第二十六章 谁可担当晋阳赵府。已经是秋天了,北方的风呼呼的吹向这座晋国北部的孤城,萧瑟而凄凉。围城已经两个多月了,敌人丝毫没有退去的迹象,赵氏宗主赵鞅早已是焦头烂额,彻夜难眠了。此时他正与公子赵伯鲁以及一帮家臣商议着对策。“目前我们只有晋阳这一座孤城了,随着时间的推移,城里的粮食将会用完,将士们也将会慢慢的失去战斗了,下一步我们将怎么办各位拿个主意。”赵鞅有些沮丧的说道。听完赵鞅的话,大家一片沉默。谁的心里都很清楚,这几个月来该想的办法都想了,该用的策略也用了,当下还能有什么好办法呢见大家都不说话,赵鞅望了望长公子赵伯鲁,“伯鲁,你是长公子,你先说说。”赵伯鲁望了一眼父亲,在看看诸位家臣,唯唯诺诺的说道:“一切全凭父亲安排。”赵鞅最见不得赵伯鲁这幅唯唯诺诺的样子,一点也没有自己身上的果断,听完赵伯鲁的话顿时大怒,“蠢才,要我安排,那要你做什么,我真担心我百年之后你如何能够担起赵氏一门的重担。哎”赵鞅一声长叹。见到赵鞅发怒,董安于赶紧劝阻道:“主公息怒,虽然这个时候我们是困难重重,但还没到万分危急之时,臣建议我们应该尽快派人前往郇城请求智氏以及韩魏两家,请求他们从中斡旋,上奏国君下令撤兵。”听完董安于的话,赵鞅点点头,在没法战胜敌人的情况下,这或许是最好的办法了。姑布子卿接着说道:“家宰的话,很有道理,但若要想让此事一举成功,必须派遣非常重要的人不可,否则,人家是不会答应我们的。”“嗯”众人听罢,都觉着有道理。毕竟此时的赵氏已经是在做困兽之斗了,别人不看笑话,就已经很不错了,还能指望人家来出手帮助你们吗要想在这个时候让别人出手帮助赵氏,确实需要赵氏很重要的人选出马才是。“现在晋阳被围得铁桶一般,莫要说人,就是一只鸟也休想飞出去。就算是人选再重要又如何出的去呢”赵鞅无奈的说道。一听此言,董安于微微一笑道:“主公太过于担心了。只要我们想出去,其实也很简单。”“哦说来看看。”赵鞅一听说这个时候赵氏的人还能出去,立即便来了兴趣。“目前围困东门的乃是籍秦带领的兵马,这些兵马本来就是我们的人,虽然跟着籍秦背叛赵氏,但从内心深处讲还是对赵氏有感情的,我们的人要想出去可以从东门突破,即便是被他们发现也不会太为难我们。”“以先生之意难道是想让我们派人从东门偷袭出去”赵鞅试探着问道。董安于摆摆手,“那样太过于暴露,晚上主公只需带一队人马从中行寅驻守的南门杀出,其他几门围困的敌军就会过来增援,这时我们再派人从东门出去,定会万无一失。”听完董安于的话,赵鞅道:“如此甚好,如此甚好,不过先生以为何人才能够担当如此重任呢”办法是想好了,但是由谁来担当赵氏的使者前往智氏、韩氏、魏氏三家去斡旋呢这可是一个非常关键的人选,可以说是承载着赵氏未来的命运的关键人物啊诸位家臣想了想后,周舍说道:“如此重要的事情,只有赵氏自己人才能担任。臣建议由主公亲自前往,留下长公子驻守晋阳才是。”周舍的话音刚落,姑布子卿立即反驳道:“此言差矣,此时的主公乃是晋阳的灵魂人物,一旦将士们得知主公不在城中,定会失去守城的信心,晋阳会很快陷落的。”周舍听罢,也知道自己刚才的建议是有些鲁莽了,于是说道:“那就请主公留在晋阳,由长公子代表赵氏前往阳翟、安邑等地寻求帮助。”这个建议立即得到了诸位家臣的认可。赵鞅听罢望着赵伯鲁道:“伯鲁,我看这事就这么定了,为父将安排一位能说会道的家臣跟你一起出城寻求帮助,你以为如何”赵伯鲁一听要在如此危机的时候让自己出城寻求帮助,当下就慌了神,“父亲大人,孩儿、孩儿嘴笨,很不会说话,恐怕担当不了如此重要的责任,还请,请,请父亲另选他人。”其实赵伯鲁嘴笨也是实情,不过更为重要的是,赵伯鲁不但嘴笨而且胆小,担心在出城的时候被敌人发现,一旦被敌人发现,那可是要命的事情。所以他才不敢承担如此重要的任务。一听此言,赵鞅凌厉的抬起眼望着赵伯鲁,“作为赵氏的子孙,你如此懦弱何以担当赵氏的重任你说,你不去还有何人能够代表赵氏”赵伯鲁吓得不自觉的向后退了两步道:“除了孩儿,父亲不是还有无恤和赵罗吗”无恤和赵罗赵鞅确实还有这两个孩子,但是赵无恤乃是庶子,算不上数的;而赵罗只有七八岁,又是夫人韩氏的爱子,就算是自己愿意让赵罗担当重任,夫人能够答应吗更何况赵罗从小就精明,关键时候早就知道推三堵四了。赵鞅听罢,厌恶的对赵伯鲁挥挥手,“下去下去。”赵伯鲁得令赶紧退出了议事的大厅,他才不愿意在这个地方多呆呢赵伯鲁走后,赵鞅有些难堪对诸位家臣道:“如此不成器,让诸位见笑了。大家还是想想别的办法吧”既然长公子是这样的人,家臣们还有什么办法呢一时间事情愣在了那里。稍稍迟疑了一会,董安于上前道:“主公,既然长公子不愿意出城,何不让无恤公子试一试呢不管怎么说,他也是赵氏的子孙,出了门还是能够代表赵氏的。”赵伯鲁不愿意前往,就让赵无恤去赵鞅想了想似乎除了这个人选之外,当下的晋阳城里并没有其他合适的人选了。“既然这样,也只好如此了。来人啦,请无恤公子前来议事大厅。”“诺”不一会儿,二公子赵无恤边被人带到了赵氏的议事大厅。“孩儿赵无恤拜见父亲大人,见过诸位大人。”见过众人后,赵无恤对父亲道:“不知父亲大人唤孩儿有何要事”事出紧急,赵鞅也不客气便对赵无恤道:“无恤,对于当下晋阳的形势,你有什么建议”其实这个时候的赵无恤也就是八九岁的样子,但是春秋时期的八九岁虽然不能当做成人看待,但也绝对不是小孩了。该问的事情也可以征询一下了。虽然赵鞅也就是那样问问罢了,谁成想赵无恤还真的当回事了。赵无恤站起来说道:“父亲,各位大人,当下晋阳可以说是万分危急,不过经过这几天的思考,无恤这里有退敌三策,请各位大人赐教。”听到赵无恤的话,所有都抬起头来,瞪大了眼睛望着他。赵无恤朗声道:“一是向范氏、中行氏及赵籍等人投降,自请削去封号和土地。至于投降第二十六章 谁可担当晋阳赵府。已经是秋天了,北方的风呼呼的吹向这座晋国北部的孤城,萧瑟而凄凉。围城已经两个多月了,敌人丝毫没有退去的迹象,赵氏宗主赵鞅早已是焦头烂额,彻夜难眠了。此时他正与公子赵伯鲁以及一帮家臣商议着对策。“目前我们只有晋阳这一座孤城了,随着时间的推移,城里的粮食将会用完,将士们也将会慢慢的失去战斗了,下一步我们将怎么办各位拿个主意。”赵鞅有些沮丧的说道。听完赵鞅的话,大家一片沉默。谁的心里都很清楚,这几个月来该想的办法都想了,该用的策略也用了,当下还能有什么好办法呢见大家都不说话,赵鞅望了望长公子赵伯鲁,“伯鲁,你是长公子,你先说说。”赵伯鲁望了一眼父亲,在看看诸位家臣,唯唯诺诺的说道:“一切全凭父亲安排。”赵鞅最见不得赵伯鲁这幅唯唯诺诺的样子,一点也没有自己身上的果断,听完赵伯鲁的话顿时大怒,“蠢才,要我安排,那要你做什么,我真担心我百年之后你如何能够担起赵氏一门的重担。哎”赵鞅一声长叹。见到赵鞅发怒,董安于赶紧劝阻道:“主公息怒,虽然这个时候我们是困难重重,但还没到万分危急之时,臣建议我们应该尽快派人前往郇城请求智氏以及韩魏两家,请求他们从中斡旋,上奏国君下令撤兵。”听完董安于的话,赵鞅点点头,在没法战胜敌人的情况下,这或许是最好的办法了。姑布子卿接着说道:“家宰的话,很有道理,但若要想让此事一举成功,必须派遣非常重要的人不可,否则,人家是不会答应我们的。”“嗯”众人听罢,都觉着有道理。毕竟此时的赵氏已经是在做困兽之斗了,别人不看笑话,就已经很不错了,还能指望人家来出手帮助你们吗要想在这个时候让别人出手帮助赵氏,确实需要赵氏很重要的人选出马才是。“现在晋阳被围得铁桶一般,莫要说人,就是一只鸟也休想飞出去。就算是人选再重要又如何出的去呢”赵鞅无奈的说道。一听此言,董安于微微一笑道:“主公太过于担心了。只要我们想出去,其实也很简单。”“哦说来看看。”赵鞅一听说这个时候赵氏的人还能出去,立即便来了兴趣。“目前围困东门的乃是籍秦带领的兵马,这些兵马本来就是我们的人,虽然跟着籍秦背叛赵氏,但从内心深处讲还是对赵氏有感情的,我们的人要想出去可以从东门突破,即便是被他们发现也不会太为难我们。”“以先生之意难道是想让我们派人从东门偷袭出去”赵鞅试探着问道。董安于摆摆手,“那样太过于暴露,晚上主公只需带一队人马从中行寅驻守的南门杀出,其他几门围困的敌军就会过来增援,这时我们再派人从东门出去,定会万无一失。”听完董安于的话,赵鞅道:“如此甚好,如此甚好,不过先生以为何人才能够担当如此重任呢”办法是想好了,但是由谁来担当赵氏的使者前往智氏、韩氏、魏氏三家去斡旋呢这可是一个非常关键的人选,可以说是承载着赵氏未来的命运的关键人物啊诸位家臣想了想后,周舍说道:“如此重要的事情,只有赵氏自己人才能担任。臣建议由主公亲自前往,留下长公子驻守晋阳才是。”周舍的话音刚落,姑布子卿立即反驳道:“此言差矣,此时的主公乃是晋阳的灵魂人物,一旦将士们得知主公不在城中,定会失去守城的信心,晋阳会很快陷落的。”周舍听罢,也知道自己刚才的建议是有些鲁莽了,于是说道:“那就请主公留在晋阳,由长公子代表赵氏前往阳翟、安邑等地寻求帮助。”这个建议立即得到了诸位家臣的认可。赵鞅听罢望着赵伯鲁道:“伯鲁,我看这事就这么定了,为父将安排一位能说会道的家臣跟你一起出城寻求帮助,你以为如何”赵伯鲁一听要在如此危机的时候让自己出城寻求帮助,当下就慌了神,“父亲大人,孩儿、孩儿嘴笨,很不会说话,恐怕担当不了如此重要的责任,还请,请,请父亲另选他人。”其实赵伯鲁嘴笨也是实情,不过更为重要的是,赵伯鲁不但嘴笨而且胆小,担心在出城的时候被敌人发现,一旦被敌人发现,那可是要命的事情。所以他才不敢承担如此重要的任务。一听此言,赵鞅凌厉的抬起眼望着赵伯鲁,“作为赵氏的子孙,你如此懦弱何以担当赵氏的重任你说,你不去还有何人能够代表赵氏”赵伯鲁吓得不自觉的向后退了两步道:“除了孩儿,父亲不是还有无恤和赵罗吗”无恤和赵罗赵鞅确实还有这两个孩子,但是赵无恤乃是庶子,算不上数的;而赵罗只有七八岁,又是夫人韩氏的爱子,就算是自己愿意让赵罗担当重任,夫人能够答应吗更何况赵罗从小就精明,关键时候早就知道推三堵四了。赵鞅听罢,厌恶的对赵伯鲁挥挥手,“下去下去。”赵伯鲁得令赶紧退出了议事的大厅,他才不愿意在这个地方多呆呢赵伯鲁走后,赵鞅有些难堪对诸位家臣道:“如此不成器,让诸位见笑了。大家还是想想别的办法吧”既然长公子是这样的人,家臣们还有什么办法呢一时间事情愣在了那里。稍稍迟疑了一会,董安于上前道:“主公,既然长公子不愿意出城,何不让无恤公子试一试呢不管怎么说,他也是赵氏的子孙,出了门还是能够代表赵氏的。”赵伯鲁不愿意前往,就让赵无恤去赵鞅想了想似乎除了这个人选之外,当下的晋阳城里并没有其他合适的人选了。“既然这样,也只好如此了。来人啦,请无恤公子前来议事大厅。”“诺”不一会儿,二公子赵无恤边被人带到了赵氏的议事大厅。“孩儿赵无恤拜见父亲大人,见过诸位大人。”见过众人后,赵无恤对父亲道:“不知父亲大人唤孩儿有何要事”事出紧急,赵鞅也不客气便对赵无恤道:“无恤,对于当下晋阳的形势,你有什么建议”其实这个时候的赵无恤也就是八九岁的样子,但是春秋时期的八九岁虽然不能当做成人看待,但也绝对不是小孩了。该问的事情也可以征询一下了。虽然赵鞅也就是那样问问罢了,谁成想赵无恤还真的当回事了。赵无恤站起来说道:“父亲,各位大人,当下晋阳可以说是万分危急,不过经过这几天的思考,无恤这里有退敌三策,请各位大人赐教。”听到赵无恤的话,所有都抬起头来,瞪大了眼睛望着他。赵无恤朗声道:“一是向范氏、中行氏及赵籍等人投降,自请削去封号和土地。至于投降第二十六章 谁可担当晋阳赵府。已经是秋天了,北方的风呼呼的吹向这座晋国北部的孤城,萧瑟而凄凉。围城已经两个多月了,敌人丝毫没有退去的迹象,赵氏宗主赵鞅早已是焦头烂额,彻夜难眠了。此时他正与公子赵伯鲁以及一帮家臣商议着对策。“目前我们只有晋阳这一座孤城了,随着时间的推移,城里的粮食将会用完,将士们也将会慢慢的失去战斗了,下一步我们将怎么办各位拿个主意。”赵鞅有些沮丧的说道。听完赵鞅的话,大家一片沉默。谁的心里都很清楚,这几个月来该想的办法都想了,该用的策略也用了,当下还能有什么好办法呢见大家都不说话,赵鞅望了望长公子赵伯鲁,“伯鲁,你是长公子,你先说说。”赵伯鲁望了一眼父亲,在看看诸位家臣,唯唯诺诺的说道:“一切全凭父亲安排。”赵鞅最见不得赵伯鲁这幅唯唯诺诺的样子,一点也没有自己身上的果断,听完赵伯鲁的话顿时大怒,“蠢才,要我安排,那要你做什么,我真担心我百年之后你如何能够担起赵氏一门的重担。哎”赵鞅一声长叹。见到赵鞅发怒,董安于赶紧劝阻道:“主公息怒,虽然这个时候我们是困难重重,但还没到万分危急之时,臣建议我们应该尽快派人前往郇城请求智氏以及韩魏两家,请求他们从中斡旋,上奏国君下令撤兵。”听完董安于的话,赵鞅点点头,在没法战胜敌人的情况下,这或许是最好的办法了。姑布子卿接着说道:“家宰的话,很有道理,但若要想让此事一举成功,必须派遣非常重要的人不可,否则,人家是不会答应我们的。”“嗯”众人听罢,都觉着有道理。毕竟此时的赵氏已经是在做困兽之斗了,别人不看笑话,就已经很不错了,还能指望人家来出手帮助你们吗要想在这个时候让别人出手帮助赵氏,确实需要赵氏很重要的人选出马才是。“现在晋阳被围得铁桶一般,莫要说人,就是一只鸟也休想飞出去。就算是人选再重要又如何出的去呢”赵鞅无奈的说道。一听此言,董安于微微一笑道:“主公太过于担心了。只要我们想出去,其实也很简单。”“哦说来看看。”赵鞅一听说这个时候赵氏的人还能出去,立即便来了兴趣。“目前围困东门的乃是籍秦带领的兵马,这些兵马本来就是我们的人,虽然跟着籍秦背叛赵氏,但从内心深处讲还是对赵氏有感情的,我们的人要想出去可以从东门突破,即便是被他们发现也不会太为难我们。”“以先生之意难道是想让我们派人从东门偷袭出去”赵鞅试探着问道。董安于摆摆手,“那样太过于暴露,晚上主公只需带一队人马从中行寅驻守的南门杀出,其他几门围困的敌军就会过来增援,这时我们再派人从东门出去,定会万无一失。”听完董安于的话,赵鞅道:“如此甚好,如此甚好,不过先生以为何人才能够担当如此重任呢”办法是想好了,但是由谁来担当赵氏的使者前往智氏、韩氏、魏氏三家去斡旋呢这可是一个非常关键的人选,可以说是承载着赵氏未来的命运的关键人物啊诸位家臣想了想后,周舍说道:“如此重要的事情,只有赵氏自己人才能担任。臣建议由主公亲自前往,留下长公子驻守晋阳才是。”周舍的话音刚落,姑布子卿立即反驳道:“此言差矣,此时的主公乃是晋阳的灵魂人物,一旦将士们得知主公不在城中,定会失去守城的信心,晋阳会很快陷落的。”周舍听罢,也知道自己刚才的建议是有些鲁莽了,于是说道:“那就请主公留在晋阳,由长公子代表赵氏前往阳翟、安邑等地寻求帮助。”这个建议立即得到了诸位家臣的认可。赵鞅听罢望着赵伯鲁道:“伯鲁,我看这事就这么定了,为父将安排一位能说会道的家臣跟你一起出城寻求帮助,你以为如何”赵伯鲁一听要在如此危机的时候让自己出城寻求帮助,当下就慌了神,“父亲大人,孩儿、孩儿嘴笨,很不会说话,恐怕担当不了如此重要的责任,还请,请,请父亲另选他人。”其实赵伯鲁嘴笨也是实情,不过更为重要的是,赵伯鲁不但嘴笨而且胆小,担心在出城的时候被敌人发现,一旦被敌人发现,那可是要命的事情。所以他才不敢承担如此重要的任务。一听此言,赵鞅凌厉的抬起眼望着赵伯鲁,“作为赵氏的子孙,你如此懦弱何以担当赵氏的重任你说,你不去还有何人能够代表赵氏”赵伯鲁吓得不自觉的向后退了两步道:“除了孩儿,父亲不是还有无恤和赵罗吗”无恤和赵罗赵鞅确实还有这两个孩子,但是赵无恤乃是庶子,算不上数的;而赵罗只有七八岁,又是夫人韩氏的爱子,就算是自己愿意让赵罗担当重任,夫人能够答应吗更何况赵罗从小就精明,关键时候早就知道推三堵四了。赵鞅听罢,厌恶的对赵伯鲁挥挥手,“下去下去。”赵伯鲁得令赶紧退出了议事的大厅,他才不愿意在这个地方多呆呢赵伯鲁走后,赵鞅有些难堪对诸位家臣道:“如此不成器,让诸位见笑了。大家还是想想别的办法吧”既然长公子是这样的人,家臣们还有什么办法呢一时间事情愣在了那里。稍稍迟疑了一会,董安于上前道:“主公,既然长公子不愿意出城,何不让无恤公子试一试呢不管怎么说,他也是赵氏的子孙,出了门还是能够代表赵氏的。”赵伯鲁不愿意前往,就让赵无恤去赵鞅想了想似乎除了这个人选之外,当下的晋阳城里并没有其他合适的人选了。“既然这样,也只好如此了。来人啦,请无恤公子前来议事大厅。”“诺”不一会儿,二公子赵无恤边被人带到了赵氏的议事大厅。“孩儿赵无恤拜见父亲大人,见过诸位大人。”见过众人后,赵无恤对父亲道:“不知父亲大人唤孩儿有何要事”事出紧急,赵鞅也不客气便对赵无恤道:“无恤,对于当下晋阳的形势,你有什么建议”其实这个时候的赵无恤也就是八九岁的样子,但是春秋时期的八九岁虽然不能当做成人看待,但也绝对不是小孩了。该问的事情也可以征询一下了。虽然赵鞅也就是那样问问罢了,谁成想赵无恤还真的当回事了。赵无恤站起来说道:“父亲,各位大人,当下晋阳可以说是万分危急,不过经过这几天的思考,无恤这里有退敌三策,请各位大人赐教。”听到赵无恤的话,所有都抬起头来,瞪大了眼睛望着他。赵无恤朗声道:“一是向范氏、中行氏及赵籍等人投降,自请削去封号和土地。至于投降第二十六章 谁可担当晋阳赵府。已经是秋天了,北方的风呼呼的吹向这座晋国北部的孤城,萧瑟而凄凉。围城已经两个多月了,敌人丝毫没有退去的迹象,赵氏宗主赵鞅早已是焦头烂额,彻夜难眠了。此时他正与公子赵伯鲁以及一帮家臣商议着对策。“目前我们只有晋阳这一座孤城了,随着时间的推移,城里的粮食将会用完,将士们也将会慢慢的失去战斗了,下一步我们将怎么办各位拿个主意。”赵鞅有些沮丧的说道。听完赵鞅的话,大家一片沉默。谁的心里都很清楚,这几个月来该想的办法都想了,该用的策略也用了,当下还能有什么好办法呢见大家都不说话,赵鞅望了望长公子赵伯鲁,“伯鲁,你是长公子,你先说说。”赵伯鲁望了一眼父亲,在看看诸位家臣,唯唯诺诺的说道:“一切全凭父亲安排。”赵鞅最见不得赵伯鲁这幅唯唯诺诺的样子,一点也没有自己身上的果断,听完赵伯鲁的话顿时大怒,“蠢才,要我安排,那要你做什么,我真担心我百年之后你如何能够担起赵氏一门的重担。哎”赵鞅一声长叹。见到赵鞅发怒,董安于赶紧劝阻道:“主公息怒,虽然这个时候我们是困难重重,但还没到万分危急之时,臣建议我们应该尽快派人前往郇城请求智氏以及韩魏两家,请求他们从中斡旋,上奏国君下令撤兵。”听完董安于的话,赵鞅点点头,在没法战胜敌人的情况下,这或许是最好的办法了。姑布子卿接着说道:“家宰的话,很有道理,但若要想让此事一举成功,必须派遣非常重要的人不可,否则,人家是不会答应我们的。”“嗯”众人听罢,都觉着有道理。毕竟此时的赵氏已经是在做困兽之斗了,别人不看笑话,就已经很不错了,还能指望人家来出手帮助你们吗要想在这个时候让别人出手帮助赵氏,确实需要赵氏很重要的人选出马才是。“现在晋阳被围得铁桶一般,莫要说人,就是一只鸟也休想飞出去。就算是人选再重要又如何出的去呢”赵鞅无奈的说道。一听此言,董安于微微一笑道:“主公太过于担心了。只要我们想出去,其实也很简单。”“哦说来看看。”赵鞅一听说这个时候赵氏的人还能出去,立即便来了兴趣。“目前围困东门的乃是籍秦带领的兵马,这些兵马本来就是我们的人,虽然跟着籍秦背叛赵氏,但从内心深处讲还是对赵氏有感情的,我们的人要想出去可以从东门突破,即便是被他们发现也不会太为难我们。”“以先生之意难道是想让我们派人从东门偷袭出去”赵鞅试探着问道。董安于摆摆手,“那样太过于暴露,晚上主公只需带一队人马从中行寅驻守的南门杀出,其他几门围困的敌军就会过来增援,这时我们再派人从东门出去,定会万无一失。”听完董安于的话,赵鞅道:“如此甚好,如此甚好,不过先生以为何人才能够担当如此重任呢”办法是想好了,但是由谁来担当赵氏的使者前往智氏、韩氏、魏氏三家去斡旋呢这可是一个非常关键的人选,可以说是承载着赵氏未来的命运的关键人物啊诸位家臣想了想后,周舍说道:“如此重要的事情,只有赵氏自己人才能担任。臣建议由主公亲自前往,留下长公子驻守晋阳才是。”周舍的话音刚落,姑布子卿立即反驳道:“此言差矣,此时的主公乃是晋阳的灵魂人物,一旦将士们得知主公不在城中,定会失去守城的信心,晋阳会很快陷落的。”周舍听罢,也知道自己刚才的建议是有些鲁莽了,于是说道:“那就请主公留在晋阳,由长公子代表赵氏前往阳翟、安邑等地寻求帮助。”这个建议立即得到了诸位家臣的认可。赵鞅听罢望着赵伯鲁道:“伯鲁,我看这事就这么定了,为父将安排一位能说会道的家臣跟你一起出城寻求帮助,你以为如何”赵伯鲁一听要在如此危机的时候让自己出城寻求帮助,当下就慌了神,“父亲大人,孩儿、孩儿嘴笨,很不会说话,恐怕担当不了如此重要的责任,还请,请,请父亲另选他人。”其实赵伯鲁嘴笨也是实情,不过更为重要的是,赵伯鲁不但嘴笨而且胆小,担心在出城的时候被敌人发现,一旦被敌人发现,那可是要命的事情。所以他才不敢承担如此重要的任务。一听此言,赵鞅凌厉的抬起眼望着赵伯鲁,“作为赵氏的子孙,你如此懦弱何以担当赵氏的重任你说,你不去还有何人能够代表赵氏”赵伯鲁吓得不自觉的向后退了两步道:“除了孩儿,父亲不是还有无恤和赵罗吗”无恤和赵罗赵鞅确实还有这两个孩子,但是赵无恤乃是庶子,算不上数的;而赵罗只有七八岁,又是夫人韩氏的爱子,就算是自己愿意让赵罗担当重任,夫人能够答应吗更何况赵罗从小就精明,关键时候早就知道推三堵四了。赵鞅听罢,厌恶的对赵伯鲁挥挥手,“下去下去。”赵伯鲁得令赶紧退出了议事的大厅,他才不愿意在这个地方多呆呢赵伯鲁走后,赵鞅有些难堪对诸位家臣道:“如此不成器,让诸位见笑了。大家还是想想别的办法吧”既然长公子是这样的人,家臣们还有什么办法呢一时间事情愣在了那里。稍稍迟疑了一会,董安于上前道:“主公,既然长公子不愿意出城,何不让无恤公子试一试呢不管怎么说,他也是赵氏的子孙,出了门还是能够代表赵氏的。”赵伯鲁不愿意前往,就让赵无恤去赵鞅想了想似乎除了这个人选之外,当下的晋阳城里并没有其他合适的人选了。“既然这样,也只好如此了。来人啦,请无恤公子前来议事大厅。”“诺”不一会儿,二公子赵无恤边被人带到了赵氏的议事大厅。“孩儿赵无恤拜见父亲大人,见过诸位大人。”见过众人后,赵无恤对父亲道:“不知父亲大人唤孩儿有何要事”事出紧急,赵鞅也不客气便对赵无恤道:“无恤,对于当下晋阳的形势,你有什么建议”其实这个时候的赵无恤也就是八九岁的样子,但是春秋时期的八九岁虽然不能当做成人看待,但也绝对不是小孩了。该问的事情也可以征询一下了。虽然赵鞅也就是那样问问罢了,谁成想赵无恤还真的当回事了。赵无恤站起来说道:“父亲,各位大人,当下晋阳可以说是万分危急,不过经过这几天的思考,无恤这里有退敌三策,请各位大人赐教。”听到赵无恤的话,所有都抬起头来,瞪大了眼睛望着他。赵无恤朗声道:“一是向范氏、中行氏及赵籍等人投降,自请削去封号和土地。至于投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