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造化图小说网>都市青春>明末求生记> 分节阅读 103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分节阅读 103(1 / 1)

“香囊好,妞妞,志哥会记着买回来给你的。”随后志文就是一大堆的各种承诺,总算摆平了几个丫头。“正好,小志,去京师记着买药啊,需要什么药材,要多少,我一会儿写个单子给你。”孙氏父子这几天早出晚归地给人看病,知道药材不多了。“宋婶儿,要我带些什么”“你啊,平平安安把自己带回来就是了。”小英娘早把志文他们几个看成了自己的孩子,担心的是他们的安危。“大柱,你和我一块儿去。”志文开始安排。其他人都生着病,这边只能是可旺和他自己去了,再加上原涿鹿山上的柳才和他爹,一老一大两小,人数和年龄结构正合适。可旺兴奋地答应了,京师啊,他可没想过自己有去京师的一天。吃完饭,志文把定国单独拉到一边。“定国,辛苦你留守此地了。”宋献策和李智等人,包括小英娘他们的病应该快好了,再过几天应该能帮的上忙了。定国知道是去京师,不是去打仗,并不在意。“嗯,这几个事儿你得抓紧弄一下。”“你说,志哥。”“水坑还没完全弄好,你上点心。”头天才吩咐李智的,他第二天就病了,进度受到了影响。“招人,可以多招些,一个是修仓库,一个是在路的这边再修建一座关隘。”志文准备实施他初进涿鹿山的想法。修仓库更是必须的,他得把系统仓库里的粮食、羊毛、盐巴、柴禾还有芒硝等腾出来,既能增加众人的信心,他不在山上的时候也不会断顿、停工。现在腾了些物资放在几间空房里,不过与他的存货比,还远远不够。正文 第192章 战队“不用担心,我看李智的病过两天差不多能好了,到时候这几件事儿还是交给他来做,仓库先在山顶上修一个吧。”志文接着说道,“你的重心放在战队的扩充上。”战队,是志文对今后涿鹿山武装力量的称呼,军队、部队等称呼不太合适,志文觉得念起来也不顺口,他最后把游戏里的称谓用上了。现在能战之人就是一百多个,有些薄弱了,今后不但要防守两道关隘,物资要有人看守,运货出去也得有人护卫,增加人手是必然的。“扩充战队”定国眼睛开始发亮。“对咱们的力量还是太弱小了。”志文说道,“把参加了山谷伏击战的那些人先挑出来,以他们为主,人要是还不够,就继续挑,扩充到一千人。”“好嘞”定国捋捋袖子,干这事儿可比什么挖坑、盖房来劲儿多了。“我亲自操练他们”定国的笑容有些狰狞。“不妥,定国。”没想到旋即被志文否决了。定国有些诧异地看向志文,他知道志哥在训练上基本是个甩手掌柜,很少管事,都交给他和可旺,不知为何要反对,还反对他亲自操练“我和可旺都不在,你一个人操练新人,非累趴下不可,我可不希望你再生病。”志文说道,“再说,你这样做效率低下,不妥。”“那,该怎么做呢志哥。”“这一百多个孤儿,应该已经练得差不多了吧”志文问道。定国点点头。“那他们不就是现成的教官嘛,干嘛非得你一个人单独上阵”志文说道,“这些少年一个人训练九个人,应该没问题吧”定国点点头,他们都是孤儿,吃苦耐劳,有口饭吃,能玩儿命的练,经过这半年的操练磨合,不但枪技娴熟,他当初设想的三三阵型,这些人也能非常熟练地运用了,一人教九个人,自然没问题。“那不就结了。”志文一拍手,“你最多也就教九个人,再不时检验下其他人的训练成果,轻松多了,是不是以后战队也就按训练时的人员组成定下来,不用再打乱了。”定国由衷地佩服,这以老带新的法子,的确是既省心省力,成果还出的快。至于那些已经成年的难民们,会不会不服少年们的管教,志文和定国都不认为这是个问题。起初因为年龄小,或许还会被人轻视,可自山谷的那场伏击战后,难民里再也没人敢小看这些少年人了。孰强孰弱,这一对比就出来了,少年们从前后夹击,再到追击,都是面对面的搏杀,最后十多人轻伤,一人重伤,没有死亡的。而那好几百个青壮难民,不但人数多得多,而且只是作下配合,打打秋风,却有二十多人轻伤,两人重伤,一人死亡。现在难民们见到少年,只有尊敬加畏惧,哪里还会有轻视什么的。“柳哥,柳叔,走啦”大清早的,可旺按耐不住兴奋,跑到柳才的门口敲门。“年轻人就是性子急。”柳老汉乐呵呵地打开房门,身上破天荒地穿着一件半新袍子。那天中午和十一唠完嗑,嘱咐他好好养病,柳老汉正准备回村,被柳才叫住了,让他住下来,过几天他父子俩要和志哥、可旺一道去一趟京师。这可把老头高兴坏了,一大把年纪了,就只在方圆百里的地方转悠过,没想到临到老了,还能去一趟京师,当下不住抱怨柳才怎么不早点告诉他,他好带件像样的衣裳。在柳才仅有的几件衣服里左挑右选,柳老汉看中了一件还算满意的袍子,一大早就套在身上了。“老柳叔,”可旺乐了,“京师还远呢,您现在就穿上,不怕弄脏了磨破了啊,咱们这一路可是要骑马的,对了,您会骑马吗”志文他们在太行山里的时候,马车没了,就专门挑了两匹马出来,让老言和老三教大伙儿骑马,到现在,他们几个都勉强能骑了。“骑马啊那有什么不会骑的。”柳老汉声音挺大,但听上去怎么都有点心虚的感觉。“就是,爹,你先脱下来,到了京师再换上。”柳才背着包袱从屋里走出来。柳老汉悻悻地脱下衣衫,“郑公子呢”“您说志文吧,他去马厩挑马去了,我这不是担心你们还没起嘛,就过来催催。”可旺嘿嘿笑道。“那还磨蹭什么赶紧的”柳老汉把衣衫朝柳才一扔,拔脚朝马厩去了。“柳叔,柳哥,来,上马”志文已经挑好了四匹马等着他们了。柳老汉接过马缰,笨拙地踩上马镫,腿脚倒还挺有力,一使劲儿,坐上去了,只是这马头怎么没了呢“哈哈哈”可旺在一旁大笑,“老柳叔,您坐反了。”志文骑在马上看着这一幕,也不知这老头的身子骨经不经得住这一路的颠簸,本来老言和老三他是要叫上一个的,能保证队伍里有个弓箭手,可这两人也都病倒了。叫上柳才一道去,既能把他这个影响力最大的人调开一下,还算得上是一项福利,能拉拢人心,毕竟去的是京师。自己的人再没有能去的,那干脆再多拉拢一份人心吧,志文这才决定把柳才他爹柳老汉叫上。“坐稳了啊,柳叔。”志文等柳才帮他爹坐好,自己也上了马之后,又交待了一句。看这样子,大家骑术都不好,路上有雪,先慢跑到顺天府的官道上吧,大家都适应一下。“走了,驾”可旺性子最急,一挥马鞭,当先冲了出去,浑没把出山的那条逼仄小路放在眼里,关隘的门他早让人打开了。等一行四骑冲出关隘后,大门在他们身后徐徐关上。志文回头看了一眼,今天没有人来送行,是他不让的,就怕徒增伤感,再说,都还生着病,被冷风一吹,难免又重了。“大柱,别跑太快”志文一催马,也追了上去,“你不认识路,让柳哥跑在最前面。”正文 第193章 再遇难民“志哥,前面有个茶棚,咱们要不去歇歇脚”柳才问道。“歇歇吧,郑公子,我这老胳膊老腿儿的,都快被颠碎了。”柳老汉从马鞍上站起来,扭了扭腰。“那就歇歇,大家都累了吧。”志文他们从涿鹿山出来后,当晚在那只小商队被劫的地方过夜,现在骑了半天的马,正准备找地方解决中饭的时候,就见到了这个茶棚。这里是顺天府,已经完全出了太行山的地界,周围再见不到一座丘陵山头,放眼望去,全是一片平坦无垠的平原。四人到了茶棚前甩鞍下马,志文让其他三人先找个空桌坐下,自己则将马牵到隐蔽处,不动声色地掏出苜蓿,喂起马来。这一路都是他喂的马,柳氏父子只当他爱惜牲口,都不以为意。这个茶棚简陋,别说没有供客人喂马的草料,就是有,志文也不放心,还是自己的更安全、更有营养。等志文喂完马,坐到桌边时,三人已经喝了会儿茶水,柳才将头凑到志文耳边低声道,“志哥,有些不对劲儿啊,这逃荒的人也太多了些。”才上官道,柳才就发现人多出来不少,这会儿定下心来仔细看,发现都是逃难的。志文开始听到他说不对劲儿,还紧张了一下,待听清他说是逃荒的人多,遂放下心来,“这,没啥吧,我们一路过来,都是这样的。”茶棚外不时有三五成群的逃难之人路过,志文觉得,与河西相比,还少了呢。柳才摇摇头,“我们上次劫粮,可没有这么多人。”上次劫道,要有这么多人的话,那只商队落不了单,他们也未必再敢动手了。“没事儿,”志文安慰道,“逃荒的人多,兴许还安全些呢。”“就是。”可旺啃着面饼,“我刚才还见到了几个熟面孔呢,只是他们没认出我来。”“是吗”志文有些意外,他们是专门找的地方,这一带已经离边塞很近了,实在有些想不通和他们一路逃难的人怎么也会跑到这儿来了。“那之前你是在哪儿见过他们的大柱。”可旺皱着眉想了一会儿,“这一路上见过的人太多,记不清了。”要说这逃荒的人为什么多了起来,还和志文他们在河西的所作所为有关。由于他们的殓尸、消毒等措施得当,不但少死了很多人,还控制了鼠疫的爆发性传染,这样一来,逃难人的数量与原本的历史相比,多了不少。黄河封冻后,无需再靠渡船,原本困于河西的人,从黄河各处大量涌入晋西,除了极少一部分人循着志文他们的路线,到达蒲解两州,其他大部分人都是冲着晋西首府晋阳去的。但是晋阳也容纳不下这么多的难民,不论是官府还是士绅施舍的薄粥,都远远不够,难民们为了活命,只得再度动身,前往京师,那里是天子脚下,总不会不管他们罢。难民们自发地分做两部,一部东进,穿过太行山而去,一部北上,绕过太行山后再东去。别看志文他们两千多人年轻力壮,可在太行山里赶路,真心快不起来,这批北上的难民,其实落后志文他们并不远。好巧不巧的,与志文四人同时到了这一带。而柳才并没有因为志文和可旺的话而安心,“不知怎么回事儿,我总觉得要出事。”这下由不得志文不上心了,这种老江湖的直觉,有时候很准的。“那咱们都小心些,柳哥,以后这种茶棚、饭馆还进吗”志文开始担心,会不会在饮食中着了道。柳才摇摇头,“感觉跟这个没有关系,而是和逃荒的人有关。”这就麻烦了,这么多逃难的人,那是防不胜防啊。最后四人只能相互提醒,千万小心。饭后四人继续上路,和上午一样,虽然有马,但是路上人多,速度快不起来,和在山里小道上差不多。他们不愿意纵马踩踏路两边的田地,虽然不知那田还有没有人种,而且田地土质松软,在上面跑还容易伤了马。可旺颇不痛快,这一路就只在关隘门口那片平地过了一小会儿纵横驰骋的瘾,其他时候都得小心翼翼的,不是看路,就是看人。晚上歇脚的时候,志文本不想在野外过夜的,既然柳才都说了,出事的根在逃难的人身上,那还是在集镇里找个客栈安全些,也开开荤,这么美好的愿望,当然落空了。这一天都没有遇上集镇,只路过几个小村子,看他们都深怀戒心,怎么可能让他们住下。“柳叔,柳哥,来,上马”志文已经挑好了四匹马等着他们了。柳老汉接过马缰,笨拙地踩上马镫,腿脚倒还挺有力,一使劲儿,坐上去了,只是这马头怎么没了呢“哈哈哈”可旺在一旁大笑,“老柳叔,您坐反了。”志文骑在马上看着这一幕,也不知这老头的身子骨经不经得住这一路的颠簸,本来老言和老三他是要叫上一个的,能保证队伍里有个弓箭手,可这两人也都病倒了。叫上柳才一道去,既能把他这个影响力最大的人调开一下,还算得上是一项福利,能拉拢人心,毕竟去的是京师。自己的人再没有能去的,那干脆再多拉拢一份人心吧,志文这才决定把柳才他爹柳老汉叫上。“坐稳了啊,柳叔。”志文等柳才帮他爹坐好,自己也上了马之后,又交待了一句。看这样子,大家骑术都不好,路上有雪,先慢跑到顺天府的官道上吧,大家都适应一下。“走了,驾”可旺性子最急,一挥马鞭,当先冲了出去,浑没把出山的那条逼仄小路放在眼里,关隘的门他早让人打开了。等一行四骑冲出关隘后,大门在他们身后徐徐关上。志文回头看了一眼,今天没有人来送行,是他不让的,就怕徒增伤感,再说,都还生着病,被冷风一吹,难免又重了。“大柱,别跑太快”志文一催马,也追了上去,“你不认识路,让柳哥跑在最前面。”正文 第193章 再遇难民“志哥,前面有个茶棚,咱们要不去歇歇脚”柳才问道。“歇歇吧,郑公子,我这老胳膊老腿儿的,都快被颠碎了。”柳老汉从马鞍上站起来,扭了扭腰。“那就歇歇,大家都累了吧。”志文他们从涿鹿山出来后,当晚在那只小商队被劫的地方过夜,现在骑了半天的马,正准备找地方解决中饭的时候,就见到了这个茶棚。这里是顺天府,已经完全出了太行山的地界,周围再见不到一座丘陵山头,放眼望去,全是一片平坦无垠的平原。四人到了茶棚前甩鞍下马,志文让其他三人先找个空桌坐下,自己则将马牵到隐蔽处,不动声色地掏出苜蓿,喂起马来。这一路都是他喂的马,柳氏父子只当他爱惜牲口,都不以为意。这个茶棚简陋,别说没有供客人喂马的草料,就是有,志文也不放心,还是自己的更安全、更有营养。等志文喂完马,坐到桌边时,三人已经喝了会儿茶水,柳才将头凑到志文耳边低声道,“志哥,有些不对劲儿啊,这逃荒的人也太多了些。”才上官道,柳才就发现人多出来不少,这会儿定下心来仔细看,发现都是逃难的。志文开始听到他说不对劲儿,还紧张了一下,待听清他说是逃荒的人多,遂放下心来,“这,没啥吧,我们一路过来,都是这样的。”茶棚外不时有三五成群的逃难之人路过,志文觉得,与河西相比,还少了呢。柳才摇摇头,“我们上次劫粮,可没有这么多人。”上次劫道,要有这么多人的话,那只商队落不了单,他们也未必再敢动手了。“没事儿,”志文安慰道,“逃荒的人多,兴许还安全些呢。”“就是。”可旺啃着面饼,“我刚才还见到了几个熟面孔呢,只是他们没认出我来。”“是吗”志文有些意外,他们是专门找的地方,这一带已经离边塞很近了,实在有些想不通和他们一路逃难的人怎么也会跑到这儿来了。“那之前你是在哪儿见过他们的大柱。”可旺皱着眉想了一会儿,“这一路上见过的人太多,记不清了。”要说这逃荒的人为什么多了起来,还和志文他们在河西的所作所为有关。由于他们的殓尸、消毒等措施得当,不但少死了很多人,还控制了鼠疫的爆发性传染,这样一来,逃难人的数量与原本的历史相比,多了不少。黄河封冻后,无需再靠渡船,原本困于河西的人,从黄河各处大量涌入晋西,除了极少一部分人循着志文他们的路线,到达蒲解两州,其他大部分人都是冲着晋西首府晋阳去的。但是晋阳也容纳不下这么多的难民,不论是官府还是士绅施舍的薄粥,都远远不够,难民们为了活命,只得再度动身,前往京师,那里是天子脚下,总不会不管他们罢。难民们自发地分做两部,一部东进,穿过太行山而去,一部北上,绕过太行山后再东去。别看志文他们两千多人年轻力壮,可在太行山里赶路,真心快不起来,这批北上的难民,其实落后志文他们并不远。好巧不巧的,与志文四人同时到了这一带。而柳才并没有因为志文和可旺的话而安心,“不知怎么回事儿,我总觉得要出事。”这下由不得志文不上心了,这种老江湖的直觉,有时候很准的。“那咱们都小心些,柳哥,以后这种茶棚、饭馆还进吗”志文开始担心,会不会在饮食中着了道。柳才摇摇头,“感觉跟这个没有关系,而是和逃荒的人有关。”这就麻烦了,这么多逃难的人,那是防不胜防啊。最后四人只能相互提醒,千万小心。饭后四人继续上路,和上午一样,虽然有马,但是路上人多,速度快不起来,和在山里小道上差不多。他们不愿意纵马踩踏路两边的田地,虽然不知那田还有没有人种,而且田地土质松软,在上面跑还容易伤了马。可旺颇不痛快,这一路就只在关隘门口那片平地过了一小会儿纵横驰骋的瘾,其他时候都得小心翼翼的,不是看路,就是看人。晚上歇脚的时候,志文本不想在野外过夜的,既然柳才都说了,出事的根在逃难的人身上,那还是在集镇里找个客栈安全些,也开开荤,这么美好的愿望,当然落空了。这一天都没有遇上集镇,只路过几个小村子,看他们都深怀戒心,怎么可能让他们住下。“柳叔,柳哥,来,上马”志文已经挑好了四匹马等着他们了。柳老汉接过马缰,笨拙地踩上马镫,腿脚倒还挺有力,一使劲儿,坐上去了,只是这马头怎么没了呢“哈哈哈”可旺在一旁大笑,“老柳叔,您坐反了。”志文骑在马上看着这一幕,也不知这老头的身子骨经不经得住这一路的颠簸,本来老言和老三他是要叫上一个的,能保证队伍里有个弓箭手,可这两人也都病倒了。叫上柳才一道去,既能把他这个影响力最大的人调开一下,还算得上是一项福利,能拉拢人心,毕竟去的是京师。自己的人再没有能去的,那干脆再多拉拢一份人心吧,志文这才决定把柳才他爹柳老汉叫上。“坐稳了啊,柳叔。”志文等柳才帮他爹坐好,自己也上了马之后,又交待了一句。看这样子,大家骑术都不好,路上有雪,先慢跑到顺天府的官道上吧,大家都适应一下。“走了,驾”可旺性子最急,一挥马鞭,当先冲了出去,浑没把出山的那条逼仄小路放在眼里,关隘的门他早让人打开了。等一行四骑冲出关隘后,大门在他们身后徐徐关上。志文回头看了一眼,今天没有人来送行,是他不让的,就怕徒增伤感,再说,都还生着病,被冷风一吹,难免又重了。“大柱,别跑太快”志文一催马,也追了上去,“你不认识路,让柳哥跑在最前面。”正文 第193章 再遇难民“志哥,前面有个茶棚,咱们要不去歇歇脚”柳才问道。“歇歇吧,郑公子,我这老胳膊老腿儿的,都快被颠碎了。”柳老汉从马鞍上站起来,扭了扭腰。“那就歇歇,大家都累了吧。”志文他们从涿鹿山出来后,当晚在那只小商队被劫的地方过夜,现在骑了半天的马,正准备找地方解决中饭的时候,就见到了这个茶棚。这里是顺天府,已经完全出了太行山的地界,周围再见不到一座丘陵山头,放眼望去,全是一片平坦无垠的平原。四人到了茶棚前甩鞍下马,志文让其他三人先找个空桌坐下,自己则将马牵到隐蔽处,不动声色地掏出苜蓿,喂起马来。这一路都是他喂的马,柳氏父子只当他爱惜牲口,都不以为意。这个茶棚简陋,别说没有供客人喂马的草料,就是有,志文也不放心,还是自己的更安全、更有营养。等志文喂完马,坐到桌边时,三人已经喝了会儿茶水,柳才将头凑到志文耳边低声道,“志哥,有些不对劲儿啊,这逃荒的人也太多了些。”才上官道,柳才就发现人多出来不少,这会儿定下心来仔细看,发现都是逃难的。志文开始听到他说不对劲儿,还紧张了一下,待听清他说是逃荒的人多,遂放下心来,“这,没啥吧,我们一路过来,都是这样的。”茶棚外不时有三五成群的逃难之人路过,志文觉得,与河西相比,还少了呢。柳才摇摇头,“我们上次劫粮,可没有这么多人。”上次劫道,要有这么多人的话,那只商队落不了单,他们也未必再敢动手了。“没事儿,”志文安慰道,“逃荒的人多,兴许还安全些呢。”“就是。”可旺啃着面饼,“我刚才还见到了几个熟面孔呢,只是他们没认出我来。”“是吗”志文有些意外,他们是专门找的地方,这一带已经离边塞很近了,实在有些想不通和他们一路逃难的人怎么也会跑到这儿来了。“那之前你是在哪儿见过他们的大柱。”可旺皱着眉想了一会儿,“这一路上见过的人太多,记不清了。”要说这逃荒的人为什么多了起来,还和志文他们在河西的所作所为有关。由于他们的殓尸、消毒等措施得当,不但少死了很多人,还控制了鼠疫的爆发性传染,这样一来,逃难人的数量与原本的历史相比,多了不少。黄河封冻后,无需再靠渡船,原本困于河西的人,从黄河各处大量涌入晋西,除了极少一部分人循着志文他们的路线,到达蒲解两州,其他大部分人都是冲着晋西首府晋阳去的。但是晋阳也容纳不下这么多的难民,不论是官府还是士绅施舍的薄粥,都远远不够,难民们为了活命,只得再度动身,前往京师,那里是天子脚下,总不会不管他们罢。难民们自发地分做两部,一部东进,穿过太行山而去,一部北上,绕过太行山后再东去。别看志文他们两千多人年轻力壮,可在太行山里赶路,真心快不起来,这批北上的难民,其实落后志文他们并不远。好巧不巧的,与志文四人同时到了这一带。而柳才并没有因为志文和可旺的话而安心,“不知怎么回事儿,我总觉得要出事。”这下由不得志文不上心了,这种老江湖的直觉,有时候很准的。“那咱们都小心些,柳哥,以后这种茶棚、饭馆还进吗”志文开始担心,会不会在饮食中着了道。柳才摇摇头,“感觉跟这个没有关系,而是和逃荒的人有关。”这就麻烦了,这么多逃难的人,那是防不胜防啊。最后四人只能相互提醒,千万小心。饭后四人继续上路,和上午一样,虽然有马,但是路上人多,速度快不起来,和在山里小道上差不多。他们不愿意纵马踩踏路两边的田地,虽然不知那田还有没有人种,而且田地土质松软,在上面跑还容易伤了马。可旺颇不痛快,这一路就只在关隘门口那片平地过了一小会儿纵横驰骋的瘾,其他时候都得小心翼翼的,不是看路,就是看人。晚上歇脚的时候,志文本不想在野外过夜的,既然柳才都说了,出事的根在逃难的人身上,那还是在集镇里找个客栈安全些,也开开荤,这么美好的愿望,当然落空了。这一天都没有遇上集镇,只路过几个小村子,看他们都深怀戒心,怎么可能让他们住下。“柳叔,柳哥,来,上马”志文已经挑好了四匹马等着他们了。柳老汉接过马缰,笨拙地踩上马镫,腿脚倒还挺有力,一使劲儿,坐上去了,只是这马头怎么没了呢“哈哈哈”可旺在一旁大笑,“老柳叔,您坐反了。”志文骑在马上看着这一幕,也不知这老头的身子骨经不经得住这一路的颠簸,本来老言和老三他是要叫上一个的,能保证队伍里有个弓箭手,可这两人也都病倒了。叫上柳才一道去,既能把他这个影响力最大的人调开一下,还算得上是一项福利,能拉拢人心,毕竟去的是京师。自己的人再没有能去的,那干脆再多拉拢一份人心吧,志文这才决定把柳才他爹柳老汉叫上。“坐稳了啊,柳叔。”志文等柳才帮他爹坐好,自己也上了马之后,又交待了一句。看这样子,大家骑术都不好,路上有雪,先慢跑到顺天府的官道上吧,大家都适应一下。“走了,驾”可旺性子最急,一挥马鞭,当先冲了出去,浑没把出山的那条逼仄小路放在眼里,关隘的门他早让人打开了。等一行四骑冲出关隘后,大门在他们身后徐徐关上。志文回头看了一眼,今天没有人来送行,是他不让的,就怕徒增伤感,再说,都还生着病,被冷风一吹,难免又重了。“大柱,别跑太快”志文一催马,也追了上去,“你不认识路,让柳哥跑在最前面。”正文 第193章 再遇难民“志哥,前面有个茶棚,咱们要不去歇歇脚”柳才问道。“歇歇吧,郑公子,我这老胳膊老腿儿的,都快被颠碎了。”柳老汉从马鞍上站起来,扭了扭腰。“那就歇歇,大家都累了吧。”志文他们从涿鹿山出来后,当晚在那只小商队被劫的地方过夜,现在骑了半天的马,正准备找地方解决中饭的时候,就见到了这个茶棚。这里是顺天府,已经完全出了太行山的地界,周围再见不到一座丘陵山头,放眼望去,全是一片平坦无垠的平原。四人到了茶棚前甩鞍下马,志文让其他三人先找个空桌坐下,自己则将马牵到隐蔽处,不动声色地掏出苜蓿,喂起马来。这一路都是他喂的马,柳氏父子只当他爱惜牲口,都不以为意。这个茶棚简陋,别说没有供客人喂马的草料,就是有,志文也不放心,还是自己的更安全、更有营养。等志文喂完马,坐到桌边时,三人已经喝了会儿茶水,柳才将头凑到志文耳边低声道,“志哥,有些不对劲儿啊,这逃荒的人也太多了些。”才上官道,柳才就发现人多出来不少,这会儿定下心来仔细看,发现都是逃难的。志文开始听到他说不对劲儿,还紧张了一下,待听清他说是逃荒的人多,遂放下心来,“这,没啥吧,我们一路过来,都是这样的。”茶棚外不时有三五成群的逃难之人路过,志文觉得,与河西相比,还少了呢。柳才摇摇头,“我们上次劫粮,可没有这么多人。”上次劫道,要有这么多人的话,那只商队落不了单,他们也未必再敢动手了。“没事儿,”志文安慰道,“逃荒的人多,兴许还安全些呢。”“就是。”可旺啃着面饼,“我刚才还见到了几个熟面孔呢,只是他们没认出我来。”“是吗”志文有些意外,他们是专门找的地方,这一带已经离边塞很近了,实在有些想不通和他们一路逃难的人怎么也会跑到这儿来了。“那之前你是在哪儿见过他们的大柱。”可旺皱着眉想了一会儿,“这一路上见过的人太多,记不清了。”要说这逃荒的人为什么多了起来,还和志文他们在河西的所作所为有关。由于他们的殓尸、消毒等措施得当,不但少死了很多人,还控制了鼠疫的爆发性传染,这样一来,逃难人的数量与原本的历史相比,多了不少。黄河封冻后,无需再靠渡船,原本困于河西的人,从黄河各处大量涌入晋西,除了极少一部分人循着志文他们的路线,到达蒲解两州,其他大部分人都是冲着晋西首府晋阳去的。但是晋阳也容纳不下这么多的难民,不论是官府还是士绅施舍的薄粥,都远远不够,难民们为了活命,只得再度动身,前往京师,那里是天子脚下,总不会不管他们罢。难民们自发地分做两部,一部东进,穿过太行山而去,一部北上,绕过太行山后再东去。别看志文他们两千多人年轻力壮,可在太行山里赶路,真心快不起来,这批北上的难民,其实落后志文他们并不远。好巧不巧的,与志文四人同时到了这一带。而柳才并没有因为志文和可旺的话而安心,“不知怎么回事儿,我总觉得要出事。”这下由不得志文不上心了,这种老江湖的直觉,有时候很准的。“那咱们都小心些,柳哥,以后这种茶棚、饭馆还进吗”志文开始担心,会不会在饮食中着了道。柳才摇摇头,“感觉跟这个没有关系,而是和逃荒的人有关。”这就麻烦了,这么多逃难的人,那是防不胜防啊。最后四人只能相互提醒,千万小心。饭后四人继续上路,和上午一样,虽然有马,但是路上人多,速度快不起来,和在山里小道上差不多。他们不愿意纵马踩踏路两边的田地,虽然不知那田还有没有人种,而且田地土质松软,在上面跑还容易伤了马。可旺颇不痛快,这一路就只在关隘门口那片平地过了一小会儿纵横驰骋的瘾,其他时候都得小心翼翼的,不是看路,就是看人。晚上歇脚的时候,志文本不想在野外过夜的,既然柳才都说了,出事的根在逃难的人身上,那还是在集镇里找个客栈安全些,也开开荤,这么美好的愿望,当然落空了。这一天都没有遇上集镇,只路过几个小村子,看他们都深怀戒心,怎么可能让他们住下。“柳叔,柳哥,来,上马”志文已经挑好了四匹马等着他们了。柳老汉接过马缰,笨拙地踩上马镫,腿脚倒还挺有力,一使劲儿,坐上去了,只是这马头怎么没了呢“哈哈哈”可旺在一旁大笑,“老柳叔,您坐反了。”志文骑在马上看着这一幕,也不知这老头的身子骨经不经得住这一路的颠簸,本来老言和老三他是要叫上一个的,能保证队伍里有个弓箭手,可这两人也都病倒了。叫上柳才一道去,既能把他这个影响力最大的人调开一下,还算得上是一项福利,能拉拢人心,毕竟去的是京师。自己的人再没有能去的,那干脆再多拉拢一份人心吧,志文这才决定把柳才他爹柳老汉叫上。“坐稳了啊,柳叔。”志文等柳才帮他爹坐好,自己也上了马之后,又交待了一句。看这样子,大家骑术都不好,路上有雪,先慢跑到顺天府的官道上吧,大家都适应一下。“走了,驾”可旺性子最急,一挥马鞭,当先冲了出去,浑没把出山的那条逼仄小路放在眼里,关隘的门他早让人打开了。等一行四骑冲出关隘后,大门在他们身后徐徐关上。志文回头看了一眼,今天没有人来送行,是他不让的,就怕徒增伤感,再说,都还生着病,被冷风一吹,难免又重了。“大柱,别跑太快”志文一催马,也追了上去,“你不认识路,让柳哥跑在最前面。”正文 第193章 再遇难民“志哥,前面有个茶棚,咱们要不去歇歇脚”柳才问道。“歇歇吧,郑公子,我这老胳膊老腿儿的,都快被颠碎了。”柳老汉从马鞍上站起来,扭了扭腰。“那就歇歇,大家都累了吧。”志文他们从涿鹿山出来后,当晚在那只小商队被劫的地方过夜,现在骑了半天的马,正准备找地方解决中饭的时候,就见到了这个茶棚。这里是顺天府,已经完全出了太行山的地界,周围再见不到一座丘陵山头,放眼望去,全是一片平坦无垠的平原。四人到了茶棚前甩鞍下马,志文让其他三人先找个空桌坐下,自己则将马牵到隐蔽处,不动声色地掏出苜蓿,喂起马来。这一路都是他喂的马,柳氏父子只当他爱惜牲口,都不以为意。这个茶棚简陋,别说没有供客人喂马的草料,就是有,志文也不放心,还是自己的更安全、更有营养。等志文喂完马,坐到桌边时,三人已经喝了会儿茶水,柳才将头凑到志文耳边低声道,“志哥,有些不对劲儿啊,这逃荒的人也太多了些。”才上官道,柳才就发现人多出来不少,这会儿定下心来仔细看,发现都是逃难的。志文开始听到他说不对劲儿,还紧张了一下,待听清他说是逃荒的人多,遂放下心来,“这,没啥吧,我们一路过来,都是这样的。”茶棚外不时有三五成群的逃难之人路过,志文觉得,与河西相比,还少了呢。柳才摇摇头,“我们上次劫粮,可没有这么多人。”上次劫道,要有这么多人的话,那只商队落不了单,他们也未必再敢动手了。“没事儿,”志文安慰道,“逃荒的人多,兴许还安全些呢。”“就是。”可旺啃着面饼,“我刚才还见到了几个熟面孔呢,只是他们没认出我来。”“是吗”志文有些意外,他们是专门找的地方,这一带已经离边塞很近了,实在有些想不通和他们一路逃难的人怎么也会跑到这儿来了。“那之前你是在哪儿见过他们的大柱。”可旺皱着眉想了一会儿,“这一路上见过的人太多,记不清了。”要说这逃荒的人为什么多了起来,还和志文他们在河西的所作所为有关。由于他们的殓尸、消毒等措施得当,不但少死了很多人,还控制了鼠疫的爆发性传染,这样一来,逃难人的数量与原本的历史相比,多了不少。黄河封冻后,无需再靠渡船,原本困于河西的人,从黄河各处大量涌入晋西,除了极少一部分人循着志文他们的路线,到达蒲解两州,其他大部分人都是冲着晋西首府晋阳去的。但是晋阳也容纳不下这么多的难民,不论是官府还是士绅施舍的薄粥,都远远不够,难民们为了活命,只得再度动身,前往京师,那里是天子脚下,总不会不管他们罢。难民们自发地分做两部,一部东进,穿过太行山而去,一部北上,绕过太行山后再东去。别看志文他们两千多人年轻力壮,可在太行山里赶路,真心快不起来,这批北上的难民,其实落后志文他们并不远。好巧不巧的,与志文四人同时到了这一带。而柳才并没有因为志文和可旺的话而安心,“不知怎么回事儿,我总觉得要出事。”这下由不得志文不上心了,这种老江湖的直觉,有时候很准的。“那咱们都小心些,柳哥,以后这种茶棚、饭馆还进吗”志文开始担心,会不会在饮食中着了道。柳才摇摇头,“感觉跟这个没有关系,而是和逃荒的人有关。”这就麻烦了,这么多逃难的人,那是防不胜防啊。最后四人只能相互提醒,千万小心。饭后四人继续上路,和上午一样,虽然有马,但是路上人多,速度快不起来,和在山里小道上差不多。他们不愿意纵马踩踏路两边的田地,虽然不知那田还有没有人种,而且田地土质松软,在上面跑还容易伤了马。可旺颇不痛快,这一路就只在关隘门口那片平地过了一小会儿纵横驰骋的瘾,其他时候都得小心翼翼的,不是看路,就是看人。晚上歇脚的时候,志文本不想在野外过夜的,既然柳才都说了,出事的根在逃难的人身上,那还是在集镇里找个客栈安全些,也开开荤,这么美好的愿望,当然落空了。这一天都没有遇上集镇,只路过几个小村子,看他们都深怀戒心,怎么可能让他们住下。“柳叔,柳哥,来,上马”志文已经挑好了四匹马等着他们了。柳老汉接过马缰,笨拙地踩上马镫,腿脚倒还挺有力,一使劲儿,坐上去了,只是这马头怎么没了呢“哈哈哈”可旺在一旁大笑,“老柳叔,您坐反了。”志文骑在马上看着这一幕,也不知这老头的身子骨经不经得住这一路的颠簸,本来老言和老三他是要叫上一个的,能保证队伍里有个弓箭手,可这两人也都病倒了。叫上柳才一道去,既能把他这个影响力最大的人调开一下,还算得上是一项福利,能拉拢人心,毕竟去的是京师。自己的人再没有能去的,那干脆再多拉拢一份人心吧,志文这才决定把柳才他爹柳老汉叫上。“坐稳了啊,柳叔。”志文等柳才帮他爹坐好,自己也上了马之后,又交待了一句。看这样子,大家骑术都不好,路上有雪,先慢跑到顺天府的官道上吧,大家都适应一下。“走了,驾”可旺性子最急,一挥马鞭,当先冲了出去,浑没把出山的那条逼仄小路放在眼里,关隘的门他早让人打开了。等一行四骑冲出关隘后,大门在他们身后徐徐关上。志文回头看了一眼,今天没有人来送行,是他不让的,就怕徒增伤感,再说,都还生着病,被冷风一吹,难免又重了。“大柱,别跑太快”志文一催马,也追了上去,“你不认识路,让柳哥跑在最前面。”正文 第193章 再遇难民“志哥,前面有个茶棚,咱们要不去歇歇脚”柳才问道。“歇歇吧,郑公子,我这老胳膊老腿儿的,都快被颠碎了。”柳老汉从马鞍上站起来,扭了扭腰。“那就歇歇,大家都累了吧。”志文他们从涿鹿山出来后,当晚在那只小商队被劫的地方过夜,现在骑了半天的马,正准备找地方解决中饭的时候,就见到了这个茶棚。这里是顺天府,已经完全出了太行山的地界,周围再见不到一座丘陵山头,放眼望去,全是一片平坦无垠的平原。四人到了茶棚前甩鞍下马,志文让其他三人先找个空桌坐下,自己则将马牵到隐蔽处,不动声色地掏出苜蓿,喂起马来。这一路都是他喂的马,柳氏父子只当他爱惜牲口,都不以为意。这个茶棚简陋,别说没有供客人喂马的草料,就是有,志文也不放心,还是自己的更安全、更有营养。等志文喂完马,坐到桌边时,三人已经喝了会儿茶水,柳才将头凑到志文耳边低声道,“志哥,有些不对劲儿啊,这逃荒的人也太多了些。”才上官道,柳才就发现人多出来不少,这会儿定下心来仔细看,发现都是逃难的。志文开始听到他说不对劲儿,还紧张了一下,待听清他说是逃荒的人多,遂放下心来,“这,没啥吧,我们一路过来,都是这样的。”茶棚外不时有三五成群的逃难之人路过,志文觉得,与河西相比,还少了呢。柳才摇摇头,“我们上次劫粮,可没有这么多人。”上次劫道,要有这么多人的话,那只商队落不了单,他们也未必再敢动手了。“没事儿,”志文安慰道,“逃荒的人多,兴许还安全些呢。”“就是。”可旺啃着面饼,“我刚才还见到了几个熟面孔呢,只是他们没认出我来。”“是吗”志文有些意外,他们是专门找的地方,这一带已经离边塞很近了,实在有些想不通和他们一路逃难的人怎么也会跑到这儿来了。“那之前你是在哪儿见过他们的大柱。”可旺皱着眉想了一会儿,“这一路上见过的人太多,记不清了。”要说这逃荒的人为什么多了起来,还和志文他们在河西的所作所为有关。由于他们的殓尸、消毒等措施得当,不但少死了很多人,还控制了鼠疫的爆发性传染,这样一来,逃难人的数量与原本的历史相比,多了不少。黄河封冻后,无需再靠渡船,原本困于河西的人,从黄河各处大量涌入晋西,除了极少一部分人循着志文他们的路线,到达蒲解两州,其他大部分人都是冲着晋西首府晋阳去的。但是晋阳也容纳不下这么多的难民,不论是官府还是士绅施舍的薄粥,都远远不够,难民们为了活命,只得再度动身,前往京师,那里是天子脚下,总不会不管他们罢。难民们自发地分做两部,一部东进,穿过太行山而去,一部北上,绕过太行山后再东去。别看志文他们两千多人年轻力壮,可在太行山里赶路,真心快不起来,这批北上的难民,其实落后志文他们并不远。好巧不巧的,与志文四人同时到了这一带。而柳才并没有因为志文和可旺的话而安心,“不知怎么回事儿,我总觉得要出事。”这下由不得志文不上心了,这种老江湖的直觉,有时候很准的。“那咱们都小心些,柳哥,以后这种茶棚、饭馆还进吗”志文开始担心,会不会在饮食中着了道。柳才摇摇头,“感觉跟这个没有关系,而是和逃荒的人有关。”这就麻烦了,这么多逃难的人,那是防不胜防啊。最后四人只能相互提醒,千万小心。饭后四人继续上路,和上午一样,虽然有马,但是路上人多,速度快不起来,和在山里小道上差不多。他们不愿意纵马踩踏路两边的田地,虽然不知那田还有没有人种,而且田地土质松软,在上面跑还容易伤了马。可旺颇不痛快,这一路就只在关隘门口那片平地过了一小会儿纵横驰骋的瘾,其他时候都得小心翼翼的,不是看路,就是看人。晚上歇脚的时候,志文本不想在野外过夜的,既然柳才都说了,出事的根在逃难的人身上,那还是在集镇里找个客栈安全些,也开开荤,这么美好的愿望,当然落空了。这一天都没有遇上集镇,只路过几个小村子,看他们都深怀戒心,怎么可能让他们住下。“柳叔,柳哥,来,上马”志文已经挑好了四匹马等着他们了。柳老汉接过马缰,笨拙地踩上马镫,腿脚倒还挺有力,一使劲儿,坐上去了,只是这马头怎么没了呢“哈哈哈”可旺在一旁大笑,“老柳叔,您坐反了。”志文骑在马上看着这一幕,也不知这老头的身子骨经不经得住这一路的颠簸,本来老言和老三他是要叫上一个的,能保证队伍里有个弓箭手,可这两人也都病倒了。叫上柳才一道去,既能把他这个影响力最大的人调开一下,还算得上是一项福利,能拉拢人心,毕竟去的是京师。自己的人再没有能去的,那干脆再多拉拢一份人心吧,志文这才决定把柳才他爹柳老汉叫上。“坐稳了啊,柳叔。”志文等柳才帮他爹坐好,自己也上了马之后,又交待了一句。看这样子,大家骑术都不好,路上有雪,先慢跑到顺天府的官道上吧,大家都适应一下。“走了,驾”可旺性子最急,一挥马鞭,当先冲了出去,浑没把出山的那条逼仄小路放在眼里,关隘的门他早让人打开了。等一行四骑冲出关隘后,大门在他们身后徐徐关上。志文回头看了一眼,今天没有人来送行,是他不让的,就怕徒增伤感,再说,都还生着病,被冷风一吹,难免又重了。“大柱,别跑太快”志文一催马,也追了上去,“你不认识路,让柳哥跑在最前面。”正文 第193章 再遇难民“志哥,前面有个茶棚,咱们要不去歇歇脚”柳才问道。“歇歇吧,郑公子,我这老胳膊老腿儿的,都快被颠碎了。”柳老汉从马鞍上站起来,扭了扭腰。“那就歇歇,大家都累了吧。”志文他们从涿鹿山出来后,当晚在那只小商队被劫的地方过夜,现在骑了半天的马,正准备找地方解决中饭的时候,就见到了这个茶棚。这里是顺天府,已经完全出了太行山的地界,周围再见不到一座丘陵山头,放眼望去,全是一片平坦无垠的平原。四人到了茶棚前甩鞍下马,志文让其他三人先找个空桌坐下,自己则将马牵到隐蔽处,不动声色地掏出苜蓿,喂起马来。这一路都是他喂的马,柳氏父子只当他爱惜牲口,都不以为意。这个茶棚简陋,别说没有供客人喂马的草料,就是有,志文也不放心,还是自己的更安全、更有营养。等志文喂完马,坐到桌边时,三人已经喝了会儿茶水,柳才将头凑到志文耳边低声道,“志哥,有些不对劲儿啊,这逃荒的人也太多了些。”才上官道,柳才就发现人多出来不少,这会儿定下心来仔细看,发现都是逃难的。志文开始听到他说不对劲儿,还紧张了一下,待听清他说是逃荒的人多,遂放下心来,“这,没啥吧,我们一路过来,都是这样的。”茶棚外不时有三五成群的逃难之人路过,志文觉得,与河西相比,还少了呢。柳才摇摇头,“我们上次劫粮,可没有这么多人。”上次劫道,要有这么多人的话,那只商队落不了单,他们也未必再敢动手了。“没事儿,”志文安慰道,“逃荒的人多,兴许还安全些呢。”“就是。”可旺啃着面饼,“我刚才还见到了几个熟面孔呢,只是他们没认出我来。”“是吗”志文有些意外,他们是专门找的地方,这一带已经离边塞很近了,实在有些想不通和他们一路逃难的人怎么也会跑到这儿来了。“那之前你是在哪儿见过他们的大柱。”可旺皱着眉想了一会儿,“这一路上见过的人太多,记不清了。”要说这逃荒的人为什么多了起来,还和志文他们在河西的所作所为有关。由于他们的殓尸、消毒等措施得当,不但少死了很多人,还控制了鼠疫的爆发性传染,这样一来,逃难人的数量与原本的历史相比,多了不少。黄河封冻后,无需再靠渡船,原本困于河西的人,从黄河各处大量涌入晋西,除了极少一部分人循着志文他们的路线,到达蒲解两州,其他大部分人都是冲着晋西首府晋阳去的。但是晋阳也容纳不下这么多的难民,不论是官府还是士绅施舍的薄粥,都远远不够,难民们为了活命,只得再度动身,前往京师,那里是天子脚下,总不会不管他们罢。难民们自发地分做两部,一部东进,穿过太行山而去,一部北上,绕过太行山后再东去。别看志文他们两千多人年轻力壮,可在太行山里赶路,真心快不起来,这批北上的难民,其实落后志文他们并不远。好巧不巧的,与志文四人同时到了这一带。而柳才并没有因为志文和可旺的话而安心,“不知怎么回事儿,我总觉得要出事。”这下由不得志文不上心了,这种老江湖的直觉,有时候很准的。“那咱们都小心些,柳哥,以后这种茶棚、饭馆还进吗”志文开始担心,会不会在饮食中着了道。柳才摇摇头,“感觉跟这个没有关系,而是和逃荒的人有关。”这就麻烦了,这么多逃难的人,那是防不胜防啊。最后四人只能相互提醒,千万小心。饭后四人继续上路,和上午一样,虽然有马,但是路上人多,速度快不起来,和在山里小道上差不多。他们不愿意纵马踩踏路两边的田地,虽然不知那田还有没有人种,而且田地土质松软,在上面跑还容易伤了马。可旺颇不痛快,这一路就只在关隘门口那片平地过了一小会儿纵横驰骋的瘾,其他时候都得小心翼翼的,不是看路,就是看人。晚上歇脚的时候,志文本不想在野外过夜的,既然柳才都说了,出事的根在逃难的人身上,那还是在集镇里找个客栈安全些,也开开荤,这么美好的愿望,当然落空了。这一天都没有遇上集镇,只路过几个小村子,看他们都深怀戒心,怎么可能让他们住下。“柳叔,柳哥,来,上马”志文已经挑好了四匹马等着他们了。柳老汉接过马缰,笨拙地踩上马镫,腿脚倒还挺有力,一使劲儿,坐上去了,只是这马头怎么没了呢“哈哈哈”可旺在一旁大笑,“老柳叔,您坐反了。”志文骑在马上看着这一幕,也不知这老头的身子骨经不经得住这一路的颠簸,本来老言和老三他是要叫上一个的,能保证队伍里有个弓箭手,可这两人也都病倒了。叫上柳才一道去,既能把他这个影响力最大的人调开一下,还算得上是一项福利,能拉拢人心,毕竟去的是京师。自己的人再没有能去的,那干脆再多拉拢一份人心吧,志文这才决定把柳才他爹柳老汉叫上。“坐稳了啊,柳叔。”志文等柳才帮他爹坐好,自己也上了马之后,又交待了一句。看这样子,大家骑术都不好,路上有雪,先慢跑到顺天府的官道上吧,大家都适应一下。“走了,驾”可旺性子最急,一挥马鞭,当先冲了出去,浑没把出山的那条逼仄小路放在眼里,关隘的门他早让人打开了。等一行四骑冲出关隘后,大门在他们身后徐徐关上。志文回头看了一眼,今天没有人来送行,是他不让的,就怕徒增伤感,再说,都还生着病,被冷风一吹,难免又重了。“大柱,别跑太快”志文一催马,也追了上去,“你不认识路,让柳哥跑在最前面。”正文 第193章 再遇难民“志哥,前面有个茶棚,咱们要不去歇歇脚”柳才问道。“歇歇吧,郑公子,我这老胳膊老腿儿的,都快被颠碎了。”柳老汉从马鞍上站起来,扭了扭腰。“那就歇歇,大家都累了吧。”志文他们从涿鹿山出来后,当晚在那只小商队被劫的地方过夜,现在骑了半天的马,正准备找地方解决中饭的时候,就见到了这个茶棚。这里是顺天府,已经完全出了太行山的地界,周围再见不到一座丘陵山头,放眼望去,全是一片平坦无垠的平原。四人到了茶棚前甩鞍下马,志文让其他三人先找个空桌坐下,自己则将马牵到隐蔽处,不动声色地掏出苜蓿,喂起马来。这一路都是他喂的马,柳氏父子只当他爱惜牲口,都不以为意。这个茶棚简陋,别说没有供客人喂马的草料,就是有,志文也不放心,还是自己的更安全、更有营养。等志文喂完马,坐到桌边时,三人已经喝了会儿茶水,柳才将头凑到志文耳边低声道,“志哥,有些不对劲儿啊,这逃荒的人也太多了些。”才上官道,柳才就发现人多出来不少,这会儿定下心来仔细看,发现都是逃难的。志文开始听到他说不对劲儿,还紧张了一下,待听清他说是逃荒的人多,遂放下心来,“这,没啥吧,我们一路过来,都是这样的。”茶棚外不时有三五成群的逃难之人路过,志文觉得,与河西相比,还少了呢。柳才摇摇头,“我们上次劫粮,可没有这么多人。”上次劫道,要有这么多人的话,那只商队落不了单,他们也未必再敢动手了。“没事儿,”志文安慰道,“逃荒的人多,兴许还安全些呢。”“就是。”可旺啃着面饼,“我刚才还见到了几个熟面孔呢,只是他们没认出我来。”“是吗”志文有些意外,他们是专门找的地方,这一带已经离边塞很近了,实在有些想不通和他们一路逃难的人怎么也会跑到这儿来了。“那之前你是在哪儿见过他们的大柱。”可旺皱着眉想了一会儿,“这一路上见过的人太多,记不清了。”要说这逃荒的人为什么多了起来,还和志文他们在河西的所作所为有关。由于他们的殓尸、消毒等措施得当,不但少死了很多人,还控制了鼠疫的爆发性传染,这样一来,逃难人的数量与原本的历史相比,多了不少。黄河封冻后,无需再靠渡船,原本困于河西的人,从黄河各处大量涌入晋西,除了极少一部分人循着志文他们的路线,到达蒲解两州,其他大部分人都是冲着晋西首府晋阳去的。但是晋阳也容纳不下这么多的难民,不论是官府还是士绅施舍的薄粥,都远远不够,难民们为了活命,只得再度动身,前往京师,那里是天子脚下,总不会不管他们罢。难民们自发地分做两部,一部东进,穿过太行山而去,一部北上,绕过太行山后再东去。别看志文他们两千多人年轻力壮,可在太行山里赶路,真心快不起来,这批北上的难民,其实落后志文他们并不远。好巧不巧的,与志文四人同时到了这一带。而柳才并没有因为志文和可旺的话而安心,“不知怎么回事儿,我总觉得要出事。”这下由不得志文不上心了,这种老江湖的直觉,有时候很准的。“那咱们都小心些,柳哥,以后这种茶棚、饭馆还进吗”志文开始担心,会不会在饮食中着了道。柳才摇摇头,“感觉跟这个没有关系,而是和逃荒的人有关。”这就麻烦了,这么多逃难的人,那是防不胜防啊。最后四人只能相互提醒,千万小心。饭后四人继续上路,和上午一样,虽然有马,但是路上人多,速度快不起来,和在山里小道上差不多。他们不愿意纵马踩踏路两边的田地,虽然不知那田还有没有人种,而且田地土质松软,在上面跑还容易伤了马。可旺颇不痛快,这一路就只在关隘门口那片平地过了一小会儿纵横驰骋的瘾,其他时候都得小心翼翼的,不是看路,就是看人。晚上歇脚的时候,志文本不想在野外过夜的,既然柳才都说了,出事的根在逃难的人身上,那还是在集镇里找个客栈安全些,也开开荤,这么美好的愿望,当然落空了。这一天都没有遇上集镇,只路过几个小村子,看他们都深怀戒心,怎么可能让他们住下。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