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造化图小说网>都市青春>明末汉之魂> 明末汉之魂 分节阅读 315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明末汉之魂 分节阅读 315(1 / 1)

d势,三四千人下手袭击被截下的五六百清军。明白已经进入死地的清军当然负隅顽抗,清军后队人马的质量杠杠的,那是老将多积礼为了减少损失,为了防止汉军逃跑或者投降,亲自率领精锐人马断后。因此被靳明虎、赵十三等等截下的清军人马中居然是八旗子弟兵居多,其中有白甲兵超过三十,一个汉军都没有。“插翅虎”部苦于没有一磅弗朗机炮,米尼枪也只有十支而已,大部分铳手使用的是鸟铳,只有不足二百支自生铳。不是黄汉舍不得给装备,而是担心这彪人马装备好得离奇更加不像山贼、流寇,完成坑死高迎祥、李自成、张献忠等等大鱼头的任务就会化为泡影。山贼武装质量不高毋庸置疑,装备跟“红旗军”卫所军都不好比,而面对的有可能是当今世界冷兵器部队的王者。因此这一战虽然完成了伏击也是打得非常艰苦,还好赵十三、靳明虎这几年攒了不少家底,麾下有两千人拥有甲胄,其中拥有铁甲加棉甲组合的有一千余。得到“插翅虎”部最好的装备的当然是这彪人马的精锐,这些汉子不负众望人人不怕死,跟建奴对射后紧接着对冲,最后混战到了一起。还好是在打山地战,骑马也跑不起来,建奴、鞑子也都被逼无奈选择下马步战,战斗力锐减。靳明虎身先士卒,麾下将领戚于国、张守中、邓林乔等等也是勇往直前,赵十三见清军打得顽强,己方精锐不断倒下,貌似渐渐地顶不住,急眼了。因为时间不等人,万一被堵在西边的清军挖通路障后及时赶来支援,他们的四千人极有可能被清军反杀。赵十三也不管自己因为负伤留下了后遗症手臂根本使不上力气,大喝一声“兄弟们,狭路相逢勇者胜,全部跟着我上杀奴啊”双手端着短铳就冲了下去。敌我四方陷入混战纠缠在一起,远程攻击无法进行,七八百鸟铳手、四百余步弓手纷纷拿起刀枪呐喊着往上扑。没有力气不表示帮不上忙,接近到厮杀现场的赵十三抬手一铳击中了一个挥舞狼牙棒猛砸的建奴白甲兵,此时这个白甲兵正要把已经负伤的戚于国脑袋砸烂。韩满枝见夫君不管不顾参与冲锋豁出去了,带着八十几个女兵也往上冲,女兵都是自生铳手,仅有的十支米尼枪也是她们中的旗卫在使用,抵近了开火命中率顿时提高不少。见女人和有伤在身的军师都冲上来拼命,“插翅虎”部士气大振,全部在玩儿命攻击建奴、鞑子,顿时扭转了颓势。靳明虎的功夫了得,十八斤的九环大砍刀舞得虎虎生风,他跟多积礼的亲兵杀得难分难解,此时已经是浑身浴血。鲜血有来自于敌人的飞溅,也有来自于自己的伤口,因为靳明虎身上最少插了三支建奴近距离射出的破甲锥。靳明虎冲锋之时舞刀护住要害,身上中箭居然透过两层坚甲再次透过棉甲入肉,还好不致命、没有使得靳明虎的战斗力大打折扣。赵十三再次完成装填后看到了靳明虎满身鲜血还插着几支羽箭担心他阵亡,急急忙忙跑来助战,又近距离击毙一个建奴马甲。此时一枪扎穿了邓林乔胸膛的多积礼眼角余光瞧见了赵十三,他来不及拔出被邓林乔双手死死握住的虎枪,抽出腰间顺刀迈开大步冲向赵十三。眼看着多积礼就要手起刀落斩杀正在装填短铳的赵十三之时,“呯”一声铳响第六百九十八章:伤筋动骨那是堪堪赶到的韩满枝及时开火了,她距离多积礼已经不足十步,铅弹准确打中多积礼前胸。这个打了三十余年仗的老兵看了看冒血的胸口,又看了看下手给了自己致命一击的那个明国女人,满脸都是不可置信的表情,忽然间轰然倒地。韩满枝亲眼看到多积礼连杀几人,还扎死了战斗经验丰富的大头领邓林乔,谁知如此凶猛的建奴将领在火器面前如同纸糊的那般脆弱。她顿时想到了家主教学时号召所有的妇女自立自强,言辞凿凿只要妇女苦练火器,遭遇建奴时能够沉着的打出铅弹,建奴巴牙喇也逃不过一枪撂倒的命运。她激动得大呼道:“姐妹们、兄弟们建奴不可怕,一铳就能打死大家手不要抖,抵近了开火”赵十三瞧见多积礼被击毙,立刻大声呼喊鼓舞士气道:“兄弟们,建奴主将被打死了,咱们再加把劲,争取把残敌全歼啊”此时又占了上风的“插翅虎”部听到这个消息更加斗志昂扬,“杀奴”的呐喊声惊天动地。韩满枝已经从激动中定下神,开始熟练装填两支已经打空的自生短铳,身边的女兵有的在装填,有的继续端着自生铳、米尼枪寻找目标。“呯呯”不时响起的铳声中,不断有被冷枪击中的建奴应声倒下。两个跟靳明虎缠斗的建奴是多积礼的亲卫,见主子栽了慌了神。高个子白甲兵一个疏忽被靳明虎抓住机会斩为两截,矮壮的马甲刚刚想要逃被奋起余勇的靳明虎又一刀砍落,脑袋“骨碌碌”滚出一丈远。主将被打死,剩下的鞑子和建奴顿时没有了死战不退的勇气,他们往东突围,几十人得以逃出生天。此战“插翅虎”部大头领之一邓林乔以下四百多人战死,靳明虎、戚于国以下五百多人负伤,其中一百多人伤势严重。打死清军五百余其中建奴超过三百,阵斩梅勒额真多积礼,缴获战马五百余匹,铁甲、皮甲、棉甲八百余副,还有弓箭、刀枪等等无算。缴获到手的金银财宝以白银计不少于十万两,没有粮食和马料。虽然获得胜利,但是“插翅虎”部已然伤筋动骨,他们立刻上了太行大修整。恶战中太多麾下奋勇杀敌,这些人用实际行动表现了勇气和忠臣,是时候给予火线转正的奖励。靳明虎、赵十三召开会议向八百麾下其中有一半伤员公开了自己的身份,他们告知大家,这彪人马之所以打山贼旗号是为了接近流寇大头目进行斩首行动。会上靳明虎和赵十三庄严承诺,与会者从今往后享受“红旗军”正兵待遇,短期内会把他们的家小送去虎穴城。没想到自己再也不是遭人唾弃的山贼、流寇,而是美名远扬的“红旗军”战士,这些跟建奴拼命之时流血不流泪的山民这一刻哭得呼天抢地。赵十三等让大家宣泄过了激动不已的情绪后郑重其事告诫所有人,目前身份需要保密,五人为一伍,三伍为一组十天组织一次碰头会。要帮扶考验身边不知情的喽啰,届时三人作保就可以让一个喽啰宣誓效忠成为预备兵接受一年的考察,通过考察就可以加入光荣的“红旗军”。“插翅虎”部召开了“太行山会议”后精神面貌焕然一新,由于经历恶战体会到了自身战斗力跟建奴的巨大差距,立刻开始了强化训练。清军被一股不知名的人马伏击造成了巨大损失,丢了主将多积礼和六百左右人马,最后连尸体都分辨不出谁是谁。山民太穷了,一件衣服都算家当,棉衣、皮袄更加宝贵,“插翅虎”部当然要把缴获颗粒归仓,也是采取把敌人扒得光溜溜砍下脑袋瓜的做派。因此留在厮杀现场喂狼的五六百具无头尸体根本无法辨认。阿山花了半天时间才清理出便道牵着马通过落石区,急匆匆赶到战场后发现这里死一般的安静,袭击者不但跑没影了,还把战场清理得干干净净,甚至于连半支羽箭都没留下。他气得浑身发抖也是无可奈何,只能让麾下一把火烧掉了那些躯干,率领人马继续往西撤退。多积礼死了,本来就不受待见的范文程更加靠边站,清军后队的主将当然变成了阿山。他早就知道“红旗军”打仗之时极度毒辣,战败的敌人不但没有全尸,还身无寸缕。他猜测在山里干掉多积礼以下三四百八旗子弟的应该是“红旗军”一部,有可能是只是匆匆赶来的先头部队,因为人数少故而没有下手拦截更多大清军人马。“红旗军”如此大胆,只有少量人马都敢从两万大清军中截下几百人围歼,甚至于干掉了主将多积礼,获知噩耗的清军人人自危。由于担心还有更多“红旗军”赶来,阿山不敢逗留,急急忙忙率领残兵败将往西而去,谁知点儿太背,三天后,又遭遇明军截杀。洪承畴以逸待劳在一处叫做三山口的地方结阵以待,只想着早点回家的建奴和鞑子由于不间断减员,更加没有了战斗热情。祖大弼、祖大成等等的汉军怨声载道没有一人愿意战斗。由于几乎天天被明军干掉一些人马,已经两万不足的清军骑兵大多数选择避战准备绕道。见到曾经不可一世的清军怂了,吴自勉、尤世威、侯世禄等等早在崇祯二年就跟建奴干过仗的将领大喜过望,他们集中骑兵结阵冲锋。阿山手里能够组织的八旗子弟已经不足八百,蒙古骑兵还有两千余。可惜如今人心思归,蒙古人根本不听调度,发现明军冲阵率先跑了。阿山想打也没有了胜算,只能随波逐流,他一边咒骂汉军、蒙古兵,一边发狠回去后一定要如实奏报崇德皇帝,严惩带头逃跑的将领。难得碰到掩杀建奴和鞑子的机会,四五千明军骑兵气势如虹,他们展开追击之时咬住跑输了同伴的一部分清军,一番厮杀得了几百斩获,缴获了几百匹战马和价值近十万两银子的财物。第六百九十九章:一网打尽刘之纶、卢象升、方正化、唐王率领几万大军追击,一路上拾遗补漏累计得到了一千余斩获。麾下真私分了十几万两白银,这段时间平均每一个明军都有十两以上的收获,人人兴高采烈。他们追到延绥镇跟洪承畴的人马会师,此时已经是腊月二十八,他们只能选择在这里过年后再班师回京。赵坤、顾准几人率领的“红旗军”不仅仅获得不少斩获、缴获,还得到了建奴后队主将多积礼的首级。那是因为“插翅虎”部留着清军首级没有用处,赵十三联系赵坤、谷如山几个约定了在沁水县南碰头。赵坤和裴元武等等十几个将佐验看了赵十三率领几百人送来的首级后,都夸赞赵十三居功至伟。赵十三把当日战况的惨烈详细讲了,要求赵坤、谷如山几位将军支援一些自生铳得到了支持。虽然赵坤、谷如山四将由于扩张得太快火器占比不高,但还是给了赵十三四百支自生铳,还留给“插翅虎”部一千石麦子。赵坤、谷如山几个把得到的斩获送交监军方正化验看之时,没有人提出质疑,都佩服“红旗军”不但能打还运气爆棚,连建奴主将都栽在他们手上。“黄河大捷”刘之伦就已经写了奏疏为“红旗军”内地偏师的将领和麾下请功,只是不知何故,其他文官武将的封赏都来得及时,独独不见赵坤几个的赏赐。如今“红旗军”偏师阵斩多积礼,追击战的首功当仁不让,处事公平的刘之伦再次写奏疏报捷的同时为所有的立功将士们请赏。清军进攻大明之时曾经在归化城驻扎,半年过后又回到了归化城,腰包里多了价值不低于二三百两银子的黄白之物和珠宝,但是人马少了一万五千余正兵。其中八旗子弟占比超过四成,还丢了一万余汉军骑兵,四万旗丁和包衣奴才只有不足三成人回来了。此次满清入寇大明出动的总人数达到十六万,回来时已经不足十二万,折了牛录额真、千夫长以上级将佐接近一百人,偷鸡不成,蚀把米。再加上被“红旗军”打得没有还手之力,十余万人怨气冲天,蒙古外藩已经不肯驯服,太多头领嘴里骂骂咧咧,不少酋长连招呼都不打直接带着麾下回家了。多尔衮见到八哥做悲天悯人状,还挤出泪两行。虚弱的崇德皇帝也不知同样是在表演还是真被十四弟的虚情假意感动了,俩兄弟拥在一起默默流泪。崇德不但没有一句指责,还夸奖十四弟选择保存实力把八旗子弟带离险地是明智之举。由于不能理事,睿亲王暂代皇帝行使职权,为了笼络人心,多尔衮没有处置一个败逃的将领,阿山指认的二十几个汉籍、蒙古籍将领不战而逃也没有下文。多尔衮认为归化城此地不可久留,黄汉那厮有可能出关攻击这里,休息了十几天后,崇德皇帝只能拖着病体踏上了回辽东的路途。崇德很明显看到了文官武将态度的变化,知道他们已经没有了以前的恭敬,此时也只能选择隐忍。崇祯九年十二月初七,黄汉率领人马追击清军来到大同。城里的文官武将不知道到了图穷匕见之时,他们组织军民热烈欢迎“红旗军”入城。大同总兵官王仆就是晋商的代言人之一,黄汉在接风宴上当场把他拿下,来参加宴席的文官武将、胥吏、商贾全部被扣留。当天黄汉就以整编大同守军的名义解除了大同将领、家丁的武装,紧接着把所有的守军集中到城外重新训练。以排查建奴奸细的理由给府邸在大同城里的代王去了公函,要求代王管好王府卫队,不许闲杂人等出入王府。黄汉如今连当朝天子都不惧,更加不怕所谓的朱明亲王,乖乖的听话可以暂时不动他们的利益,胆敢跳出来为晋商出头,一并抄家。清军被一股不知名的人马伏击造成了巨大损失,丢了主将多积礼和六百左右人马,最后连尸体都分辨不出谁是谁。山民太穷了,一件衣服都算家当,棉衣、皮袄更加宝贵,“插翅虎”部当然要把缴获颗粒归仓,也是采取把敌人扒得光溜溜砍下脑袋瓜的做派。因此留在厮杀现场喂狼的五六百具无头尸体根本无法辨认。阿山花了半天时间才清理出便道牵着马通过落石区,急匆匆赶到战场后发现这里死一般的安静,袭击者不但跑没影了,还把战场清理得干干净净,甚至于连半支羽箭都没留下。他气得浑身发抖也是无可奈何,只能让麾下一把火烧掉了那些躯干,率领人马继续往西撤退。多积礼死了,本来就不受待见的范文程更加靠边站,清军后队的主将当然变成了阿山。他早就知道“红旗军”打仗之时极度毒辣,战败的敌人不但没有全尸,还身无寸缕。他猜测在山里干掉多积礼以下三四百八旗子弟的应该是“红旗军”一部,有可能是只是匆匆赶来的先头部队,因为人数少故而没有下手拦截更多大清军人马。“红旗军”如此大胆,只有少量人马都敢从两万大清军中截下几百人围歼,甚至于干掉了主将多积礼,获知噩耗的清军人人自危。由于担心还有更多“红旗军”赶来,阿山不敢逗留,急急忙忙率领残兵败将往西而去,谁知点儿太背,三天后,又遭遇明军截杀。洪承畴以逸待劳在一处叫做三山口的地方结阵以待,只想着早点回家的建奴和鞑子由于不间断减员,更加没有了战斗热情。祖大弼、祖大成等等的汉军怨声载道没有一人愿意战斗。由于几乎天天被明军干掉一些人马,已经两万不足的清军骑兵大多数选择避战准备绕道。见到曾经不可一世的清军怂了,吴自勉、尤世威、侯世禄等等早在崇祯二年就跟建奴干过仗的将领大喜过望,他们集中骑兵结阵冲锋。阿山手里能够组织的八旗子弟已经不足八百,蒙古骑兵还有两千余。可惜如今人心思归,蒙古人根本不听调度,发现明军冲阵率先跑了。阿山想打也没有了胜算,只能随波逐流,他一边咒骂汉军、蒙古兵,一边发狠回去后一定要如实奏报崇德皇帝,严惩带头逃跑的将领。难得碰到掩杀建奴和鞑子的机会,四五千明军骑兵气势如虹,他们展开追击之时咬住跑输了同伴的一部分清军,一番厮杀得了几百斩获,缴获了几百匹战马和价值近十万两银子的财物。第六百九十九章:一网打尽刘之纶、卢象升、方正化、唐王率领几万大军追击,一路上拾遗补漏累计得到了一千余斩获。麾下真私分了十几万两白银,这段时间平均每一个明军都有十两以上的收获,人人兴高采烈。他们追到延绥镇跟洪承畴的人马会师,此时已经是腊月二十八,他们只能选择在这里过年后再班师回京。赵坤、顾准几人率领的“红旗军”不仅仅获得不少斩获、缴获,还得到了建奴后队主将多积礼的首级。那是因为“插翅虎”部留着清军首级没有用处,赵十三联系赵坤、谷如山几个约定了在沁水县南碰头。赵坤和裴元武等等十几个将佐验看了赵十三率领几百人送来的首级后,都夸赞赵十三居功至伟。赵十三把当日战况的惨烈详细讲了,要求赵坤、谷如山几位将军支援一些自生铳得到了支持。虽然赵坤、谷如山四将由于扩张得太快火器占比不高,但还是给了赵十三四百支自生铳,还留给“插翅虎”部一千石麦子。赵坤、谷如山几个把得到的斩获送交监军方正化验看之时,没有人提出质疑,都佩服“红旗军”不但能打还运气爆棚,连建奴主将都栽在他们手上。“黄河大捷”刘之伦就已经写了奏疏为“红旗军”内地偏师的将领和麾下请功,只是不知何故,其他文官武将的封赏都来得及时,独独不见赵坤几个的赏赐。如今“红旗军”偏师阵斩多积礼,追击战的首功当仁不让,处事公平的刘之伦再次写奏疏报捷的同时为所有的立功将士们请赏。清军进攻大明之时曾经在归化城驻扎,半年过后又回到了归化城,腰包里多了价值不低于二三百两银子的黄白之物和珠宝,但是人马少了一万五千余正兵。其中八旗子弟占比超过四成,还丢了一万余汉军骑兵,四万旗丁和包衣奴才只有不足三成人回来了。此次满清入寇大明出动的总人数达到十六万,回来时已经不足十二万,折了牛录额真、千夫长以上级将佐接近一百人,偷鸡不成,蚀把米。再加上被“红旗军”打得没有还手之力,十余万人怨气冲天,蒙古外藩已经不肯驯服,太多头领嘴里骂骂咧咧,不少酋长连招呼都不打直接带着麾下回家了。多尔衮见到八哥做悲天悯人状,还挤出泪两行。虚弱的崇德皇帝也不知同样是在表演还是真被十四弟的虚情假意感动了,俩兄弟拥在一起默默流泪。崇德不但没有一句指责,还夸奖十四弟选择保存实力把八旗子弟带离险地是明智之举。由于不能理事,睿亲王暂代皇帝行使职权,为了笼络人心,多尔衮没有处置一个败逃的将领,阿山指认的二十几个汉籍、蒙古籍将领不战而逃也没有下文。多尔衮认为归化城此地不可久留,黄汉那厮有可能出关攻击这里,休息了十几天后,崇德皇帝只能拖着病体踏上了回辽东的路途。崇德很明显看到了文官武将态度的变化,知道他们已经没有了以前的恭敬,此时也只能选择隐忍。崇祯九年十二月初七,黄汉率领人马追击清军来到大同。城里的文官武将不知道到了图穷匕见之时,他们组织军民热烈欢迎“红旗军”入城。大同总兵官王仆就是晋商的代言人之一,黄汉在接风宴上当场把他拿下,来参加宴席的文官武将、胥吏、商贾全部被扣留。当天黄汉就以整编大同守军的名义解除了大同将领、家丁的武装,紧接着把所有的守军集中到城外重新训练。以排查建奴奸细的理由给府邸在大同城里的代王去了公函,要求代王管好王府卫队,不许闲杂人等出入王府。黄汉如今连当朝天子都不惧,更加不怕所谓的朱明亲王,乖乖的听话可以暂时不动他们的利益,胆敢跳出来为晋商出头,一并抄家。清军被一股不知名的人马伏击造成了巨大损失,丢了主将多积礼和六百左右人马,最后连尸体都分辨不出谁是谁。山民太穷了,一件衣服都算家当,棉衣、皮袄更加宝贵,“插翅虎”部当然要把缴获颗粒归仓,也是采取把敌人扒得光溜溜砍下脑袋瓜的做派。因此留在厮杀现场喂狼的五六百具无头尸体根本无法辨认。阿山花了半天时间才清理出便道牵着马通过落石区,急匆匆赶到战场后发现这里死一般的安静,袭击者不但跑没影了,还把战场清理得干干净净,甚至于连半支羽箭都没留下。他气得浑身发抖也是无可奈何,只能让麾下一把火烧掉了那些躯干,率领人马继续往西撤退。多积礼死了,本来就不受待见的范文程更加靠边站,清军后队的主将当然变成了阿山。他早就知道“红旗军”打仗之时极度毒辣,战败的敌人不但没有全尸,还身无寸缕。他猜测在山里干掉多积礼以下三四百八旗子弟的应该是“红旗军”一部,有可能是只是匆匆赶来的先头部队,因为人数少故而没有下手拦截更多大清军人马。“红旗军”如此大胆,只有少量人马都敢从两万大清军中截下几百人围歼,甚至于干掉了主将多积礼,获知噩耗的清军人人自危。由于担心还有更多“红旗军”赶来,阿山不敢逗留,急急忙忙率领残兵败将往西而去,谁知点儿太背,三天后,又遭遇明军截杀。洪承畴以逸待劳在一处叫做三山口的地方结阵以待,只想着早点回家的建奴和鞑子由于不间断减员,更加没有了战斗热情。祖大弼、祖大成等等的汉军怨声载道没有一人愿意战斗。由于几乎天天被明军干掉一些人马,已经两万不足的清军骑兵大多数选择避战准备绕道。见到曾经不可一世的清军怂了,吴自勉、尤世威、侯世禄等等早在崇祯二年就跟建奴干过仗的将领大喜过望,他们集中骑兵结阵冲锋。阿山手里能够组织的八旗子弟已经不足八百,蒙古骑兵还有两千余。可惜如今人心思归,蒙古人根本不听调度,发现明军冲阵率先跑了。阿山想打也没有了胜算,只能随波逐流,他一边咒骂汉军、蒙古兵,一边发狠回去后一定要如实奏报崇德皇帝,严惩带头逃跑的将领。难得碰到掩杀建奴和鞑子的机会,四五千明军骑兵气势如虹,他们展开追击之时咬住跑输了同伴的一部分清军,一番厮杀得了几百斩获,缴获了几百匹战马和价值近十万两银子的财物。第六百九十九章:一网打尽刘之纶、卢象升、方正化、唐王率领几万大军追击,一路上拾遗补漏累计得到了一千余斩获。麾下真私分了十几万两白银,这段时间平均每一个明军都有十两以上的收获,人人兴高采烈。他们追到延绥镇跟洪承畴的人马会师,此时已经是腊月二十八,他们只能选择在这里过年后再班师回京。赵坤、顾准几人率领的“红旗军”不仅仅获得不少斩获、缴获,还得到了建奴后队主将多积礼的首级。那是因为“插翅虎”部留着清军首级没有用处,赵十三联系赵坤、谷如山几个约定了在沁水县南碰头。赵坤和裴元武等等十几个将佐验看了赵十三率领几百人送来的首级后,都夸赞赵十三居功至伟。赵十三把当日战况的惨烈详细讲了,要求赵坤、谷如山几位将军支援一些自生铳得到了支持。虽然赵坤、谷如山四将由于扩张得太快火器占比不高,但还是给了赵十三四百支自生铳,还留给“插翅虎”部一千石麦子。赵坤、谷如山几个把得到的斩获送交监军方正化验看之时,没有人提出质疑,都佩服“红旗军”不但能打还运气爆棚,连建奴主将都栽在他们手上。“黄河大捷”刘之伦就已经写了奏疏为“红旗军”内地偏师的将领和麾下请功,只是不知何故,其他文官武将的封赏都来得及时,独独不见赵坤几个的赏赐。如今“红旗军”偏师阵斩多积礼,追击战的首功当仁不让,处事公平的刘之伦再次写奏疏报捷的同时为所有的立功将士们请赏。清军进攻大明之时曾经在归化城驻扎,半年过后又回到了归化城,腰包里多了价值不低于二三百两银子的黄白之物和珠宝,但是人马少了一万五千余正兵。其中八旗子弟占比超过四成,还丢了一万余汉军骑兵,四万旗丁和包衣奴才只有不足三成人回来了。此次满清入寇大明出动的总人数达到十六万,回来时已经不足十二万,折了牛录额真、千夫长以上级将佐接近一百人,偷鸡不成,蚀把米。再加上被“红旗军”打得没有还手之力,十余万人怨气冲天,蒙古外藩已经不肯驯服,太多头领嘴里骂骂咧咧,不少酋长连招呼都不打直接带着麾下回家了。多尔衮见到八哥做悲天悯人状,还挤出泪两行。虚弱的崇德皇帝也不知同样是在表演还是真被十四弟的虚情假意感动了,俩兄弟拥在一起默默流泪。崇德不但没有一句指责,还夸奖十四弟选择保存实力把八旗子弟带离险地是明智之举。由于不能理事,睿亲王暂代皇帝行使职权,为了笼络人心,多尔衮没有处置一个败逃的将领,阿山指认的二十几个汉籍、蒙古籍将领不战而逃也没有下文。多尔衮认为归化城此地不可久留,黄汉那厮有可能出关攻击这里,休息了十几天后,崇德皇帝只能拖着病体踏上了回辽东的路途。崇德很明显看到了文官武将态度的变化,知道他们已经没有了以前的恭敬,此时也只能选择隐忍。崇祯九年十二月初七,黄汉率领人马追击清军来到大同。城里的文官武将不知道到了图穷匕见之时,他们组织军民热烈欢迎“红旗军”入城。大同总兵官王仆就是晋商的代言人之一,黄汉在接风宴上当场把他拿下,来参加宴席的文官武将、胥吏、商贾全部被扣留。当天黄汉就以整编大同守军的名义解除了大同将领、家丁的武装,紧接着把所有的守军集中到城外重新训练。以排查建奴奸细的理由给府邸在大同城里的代王去了公函,要求代王管好王府卫队,不许闲杂人等出入王府。黄汉如今连当朝天子都不惧,更加不怕所谓的朱明亲王,乖乖的听话可以暂时不动他们的利益,胆敢跳出来为晋商出头,一并抄家。清军被一股不知名的人马伏击造成了巨大损失,丢了主将多积礼和六百左右人马,最后连尸体都分辨不出谁是谁。山民太穷了,一件衣服都算家当,棉衣、皮袄更加宝贵,“插翅虎”部当然要把缴获颗粒归仓,也是采取把敌人扒得光溜溜砍下脑袋瓜的做派。因此留在厮杀现场喂狼的五六百具无头尸体根本无法辨认。阿山花了半天时间才清理出便道牵着马通过落石区,急匆匆赶到战场后发现这里死一般的安静,袭击者不但跑没影了,还把战场清理得干干净净,甚至于连半支羽箭都没留下。他气得浑身发抖也是无可奈何,只能让麾下一把火烧掉了那些躯干,率领人马继续往西撤退。多积礼死了,本来就不受待见的范文程更加靠边站,清军后队的主将当然变成了阿山。他早就知道“红旗军”打仗之时极度毒辣,战败的敌人不但没有全尸,还身无寸缕。他猜测在山里干掉多积礼以下三四百八旗子弟的应该是“红旗军”一部,有可能是只是匆匆赶来的先头部队,因为人数少故而没有下手拦截更多大清军人马。“红旗军”如此大胆,只有少量人马都敢从两万大清军中截下几百人围歼,甚至于干掉了主将多积礼,获知噩耗的清军人人自危。由于担心还有更多“红旗军”赶来,阿山不敢逗留,急急忙忙率领残兵败将往西而去,谁知点儿太背,三天后,又遭遇明军截杀。洪承畴以逸待劳在一处叫做三山口的地方结阵以待,只想着早点回家的建奴和鞑子由于不间断减员,更加没有了战斗热情。祖大弼、祖大成等等的汉军怨声载道没有一人愿意战斗。由于几乎天天被明军干掉一些人马,已经两万不足的清军骑兵大多数选择避战准备绕道。见到曾经不可一世的清军怂了,吴自勉、尤世威、侯世禄等等早在崇祯二年就跟建奴干过仗的将领大喜过望,他们集中骑兵结阵冲锋。阿山手里能够组织的八旗子弟已经不足八百,蒙古骑兵还有两千余。可惜如今人心思归,蒙古人根本不听调度,发现明军冲阵率先跑了。阿山想打也没有了胜算,只能随波逐流,他一边咒骂汉军、蒙古兵,一边发狠回去后一定要如实奏报崇德皇帝,严惩带头逃跑的将领。难得碰到掩杀建奴和鞑子的机会,四五千明军骑兵气势如虹,他们展开追击之时咬住跑输了同伴的一部分清军,一番厮杀得了几百斩获,缴获了几百匹战马和价值近十万两银子的财物。第六百九十九章:一网打尽刘之纶、卢象升、方正化、唐王率领几万大军追击,一路上拾遗补漏累计得到了一千余斩获。麾下真私分了十几万两白银,这段时间平均每一个明军都有十两以上的收获,人人兴高采烈。他们追到延绥镇跟洪承畴的人马会师,此时已经是腊月二十八,他们只能选择在这里过年后再班师回京。赵坤、顾准几人率领的“红旗军”不仅仅获得不少斩获、缴获,还得到了建奴后队主将多积礼的首级。那是因为“插翅虎”部留着清军首级没有用处,赵十三联系赵坤、谷如山几个约定了在沁水县南碰头。赵坤和裴元武等等十几个将佐验看了赵十三率领几百人送来的首级后,都夸赞赵十三居功至伟。赵十三把当日战况的惨烈详细讲了,要求赵坤、谷如山几位将军支援一些自生铳得到了支持。虽然赵坤、谷如山四将由于扩张得太快火器占比不高,但还是给了赵十三四百支自生铳,还留给“插翅虎”部一千石麦子。赵坤、谷如山几个把得到的斩获送交监军方正化验看之时,没有人提出质疑,都佩服“红旗军”不但能打还运气爆棚,连建奴主将都栽在他们手上。“黄河大捷”刘之伦就已经写了奏疏为“红旗军”内地偏师的将领和麾下请功,只是不知何故,其他文官武将的封赏都来得及时,独独不见赵坤几个的赏赐。如今“红旗军”偏师阵斩多积礼,追击战的首功当仁不让,处事公平的刘之伦再次写奏疏报捷的同时为所有的立功将士们请赏。清军进攻大明之时曾经在归化城驻扎,半年过后又回到了归化城,腰包里多了价值不低于二三百两银子的黄白之物和珠宝,但是人马少了一万五千余正兵。其中八旗子弟占比超过四成,还丢了一万余汉军骑兵,四万旗丁和包衣奴才只有不足三成人回来了。此次满清入寇大明出动的总人数达到十六万,回来时已经不足十二万,折了牛录额真、千夫长以上级将佐接近一百人,偷鸡不成,蚀把米。再加上被“红旗军”打得没有还手之力,十余万人怨气冲天,蒙古外藩已经不肯驯服,太多头领嘴里骂骂咧咧,不少酋长连招呼都不打直接带着麾下回家了。多尔衮见到八哥做悲天悯人状,还挤出泪两行。虚弱的崇德皇帝也不知同样是在表演还是真被十四弟的虚情假意感动了,俩兄弟拥在一起默默流泪。崇德不但没有一句指责,还夸奖十四弟选择保存实力把八旗子弟带离险地是明智之举。由于不能理事,睿亲王暂代皇帝行使职权,为了笼络人心,多尔衮没有处置一个败逃的将领,阿山指认的二十几个汉籍、蒙古籍将领不战而逃也没有下文。多尔衮认为归化城此地不可久留,黄汉那厮有可能出关攻击这里,休息了十几天后,崇德皇帝只能拖着病体踏上了回辽东的路途。崇德很明显看到了文官武将态度的变化,知道他们已经没有了以前的恭敬,此时也只能选择隐忍。崇祯九年十二月初七,黄汉率领人马追击清军来到大同。城里的文官武将不知道到了图穷匕见之时,他们组织军民热烈欢迎“红旗军”入城。大同总兵官王仆就是晋商的代言人之一,黄汉在接风宴上当场把他拿下,来参加宴席的文官武将、胥吏、商贾全部被扣留。当天黄汉就以整编大同守军的名义解除了大同将领、家丁的武装,紧接着把所有的守军集中到城外重新训练。以排查建奴奸细的理由给府邸在大同城里的代王去了公函,要求代王管好王府卫队,不许闲杂人等出入王府。黄汉如今连当朝天子都不惧,更加不怕所谓的朱明亲王,乖乖的听话可以暂时不动他们的利益,胆敢跳出来为晋商出头,一并抄家。清军被一股不知名的人马伏击造成了巨大损失,丢了主将多积礼和六百左右人马,最后连尸体都分辨不出谁是谁。山民太穷了,一件衣服都算家当,棉衣、皮袄更加宝贵,“插翅虎”部当然要把缴获颗粒归仓,也是采取把敌人扒得光溜溜砍下脑袋瓜的做派。因此留在厮杀现场喂狼的五六百具无头尸体根本无法辨认。阿山花了半天时间才清理出便道牵着马通过落石区,急匆匆赶到战场后发现这里死一般的安静,袭击者不但跑没影了,还把战场清理得干干净净,甚至于连半支羽箭都没留下。他气得浑身发抖也是无可奈何,只能让麾下一把火烧掉了那些躯干,率领人马继续往西撤退。多积礼死了,本来就不受待见的范文程更加靠边站,清军后队的主将当然变成了阿山。他早就知道“红旗军”打仗之时极度毒辣,战败的敌人不但没有全尸,还身无寸缕。他猜测在山里干掉多积礼以下三四百八旗子弟的应该是“红旗军”一部,有可能是只是匆匆赶来的先头部队,因为人数少故而没有下手拦截更多大清军人马。“红旗军”如此大胆,只有少量人马都敢从两万大清军中截下几百人围歼,甚至于干掉了主将多积礼,获知噩耗的清军人人自危。由于担心还有更多“红旗军”赶来,阿山不敢逗留,急急忙忙率领残兵败将往西而去,谁知点儿太背,三天后,又遭遇明军截杀。洪承畴以逸待劳在一处叫做三山口的地方结阵以待,只想着早点回家的建奴和鞑子由于不间断减员,更加没有了战斗热情。祖大弼、祖大成等等的汉军怨声载道没有一人愿意战斗。由于几乎天天被明军干掉一些人马,已经两万不足的清军骑兵大多数选择避战准备绕道。见到曾经不可一世的清军怂了,吴自勉、尤世威、侯世禄等等早在崇祯二年就跟建奴干过仗的将领大喜过望,他们集中骑兵结阵冲锋。阿山手里能够组织的八旗子弟已经不足八百,蒙古骑兵还有两千余。可惜如今人心思归,蒙古人根本不听调度,发现明军冲阵率先跑了。阿山想打也没有了胜算,只能随波逐流,他一边咒骂汉军、蒙古兵,一边发狠回去后一定要如实奏报崇德皇帝,严惩带头逃跑的将领。难得碰到掩杀建奴和鞑子的机会,四五千明军骑兵气势如虹,他们展开追击之时咬住跑输了同伴的一部分清军,一番厮杀得了几百斩获,缴获了几百匹战马和价值近十万两银子的财物。第六百九十九章:一网打尽刘之纶、卢象升、方正化、唐王率领几万大军追击,一路上拾遗补漏累计得到了一千余斩获。麾下真私分了十几万两白银,这段时间平均每一个明军都有十两以上的收获,人人兴高采烈。他们追到延绥镇跟洪承畴的人马会师,此时已经是腊月二十八,他们只能选择在这里过年后再班师回京。赵坤、顾准几人率领的“红旗军”不仅仅获得不少斩获、缴获,还得到了建奴后队主将多积礼的首级。那是因为“插翅虎”部留着清军首级没有用处,赵十三联系赵坤、谷如山几个约定了在沁水县南碰头。赵坤和裴元武等等十几个将佐验看了赵十三率领几百人送来的首级后,都夸赞赵十三居功至伟。赵十三把当日战况的惨烈详细讲了,要求赵坤、谷如山几位将军支援一些自生铳得到了支持。虽然赵坤、谷如山四将由于扩张得太快火器占比不高,但还是给了赵十三四百支自生铳,还留给“插翅虎”部一千石麦子。赵坤、谷如山几个把得到的斩获送交监军方正化验看之时,没有人提出质疑,都佩服“红旗军”不但能打还运气爆棚,连建奴主将都栽在他们手上。“黄河大捷”刘之伦就已经写了奏疏为“红旗军”内地偏师的将领和麾下请功,只是不知何故,其他文官武将的封赏都来得及时,独独不见赵坤几个的赏赐。如今“红旗军”偏师阵斩多积礼,追击战的首功当仁不让,处事公平的刘之伦再次写奏疏报捷的同时为所有的立功将士们请赏。清军进攻大明之时曾经在归化城驻扎,半年过后又回到了归化城,腰包里多了价值不低于二三百两银子的黄白之物和珠宝,但是人马少了一万五千余正兵。其中八旗子弟占比超过四成,还丢了一万余汉军骑兵,四万旗丁和包衣奴才只有不足三成人回来了。此次满清入寇大明出动的总人数达到十六万,回来时已经不足十二万,折了牛录额真、千夫长以上级将佐接近一百人,偷鸡不成,蚀把米。再加上被“红旗军”打得没有还手之力,十余万人怨气冲天,蒙古外藩已经不肯驯服,太多头领嘴里骂骂咧咧,不少酋长连招呼都不打直接带着麾下回家了。多尔衮见到八哥做悲天悯人状,还挤出泪两行。虚弱的崇德皇帝也不知同样是在表演还是真被十四弟的虚情假意感动了,俩兄弟拥在一起默默流泪。崇德不但没有一句指责,还夸奖十四弟选择保存实力把八旗子弟带离险地是明智之举。由于不能理事,睿亲王暂代皇帝行使职权,为了笼络人心,多尔衮没有处置一个败逃的将领,阿山指认的二十几个汉籍、蒙古籍将领不战而逃也没有下文。多尔衮认为归化城此地不可久留,黄汉那厮有可能出关攻击这里,休息了十几天后,崇德皇帝只能拖着病体踏上了回辽东的路途。崇德很明显看到了文官武将态度的变化,知道他们已经没有了以前的恭敬,此时也只能选择隐忍。崇祯九年十二月初七,黄汉率领人马追击清军来到大同。城里的文官武将不知道到了图穷匕见之时,他们组织军民热烈欢迎“红旗军”入城。大同总兵官王仆就是晋商的代言人之一,黄汉在接风宴上当场把他拿下,来参加宴席的文官武将、胥吏、商贾全部被扣留。当天黄汉就以整编大同守军的名义解除了大同将领、家丁的武装,紧接着把所有的守军集中到城外重新训练。以排查建奴奸细的理由给府邸在大同城里的代王去了公函,要求代王管好王府卫队,不许闲杂人等出入王府。黄汉如今连当朝天子都不惧,更加不怕所谓的朱明亲王,乖乖的听话可以暂时不动他们的利益,胆敢跳出来为晋商出头,一并抄家。清军被一股不知名的人马伏击造成了巨大损失,丢了主将多积礼和六百左右人马,最后连尸体都分辨不出谁是谁。山民太穷了,一件衣服都算家当,棉衣、皮袄更加宝贵,“插翅虎”部当然要把缴获颗粒归仓,也是采取把敌人扒得光溜溜砍下脑袋瓜的做派。因此留在厮杀现场喂狼的五六百具无头尸体根本无法辨认。阿山花了半天时间才清理出便道牵着马通过落石区,急匆匆赶到战场后发现这里死一般的安静,袭击者不但跑没影了,还把战场清理得干干净净,甚至于连半支羽箭都没留下。他气得浑身发抖也是无可奈何,只能让麾下一把火烧掉了那些躯干,率领人马继续往西撤退。多积礼死了,本来就不受待见的范文程更加靠边站,清军后队的主将当然变成了阿山。他早就知道“红旗军”打仗之时极度毒辣,战败的敌人不但没有全尸,还身无寸缕。他猜测在山里干掉多积礼以下三四百八旗子弟的应该是“红旗军”一部,有可能是只是匆匆赶来的先头部队,因为人数少故而没有下手拦截更多大清军人马。“红旗军”如此大胆,只有少量人马都敢从两万大清军中截下几百人围歼,甚至于干掉了主将多积礼,获知噩耗的清军人人自危。由于担心还有更多“红旗军”赶来,阿山不敢逗留,急急忙忙率领残兵败将往西而去,谁知点儿太背,三天后,又遭遇明军截杀。洪承畴以逸待劳在一处叫做三山口的地方结阵以待,只想着早点回家的建奴和鞑子由于不间断减员,更加没有了战斗热情。祖大弼、祖大成等等的汉军怨声载道没有一人愿意战斗。由于几乎天天被明军干掉一些人马,已经两万不足的清军骑兵大多数选择避战准备绕道。见到曾经不可一世的清军怂了,吴自勉、尤世威、侯世禄等等早在崇祯二年就跟建奴干过仗的将领大喜过望,他们集中骑兵结阵冲锋。阿山手里能够组织的八旗子弟已经不足八百,蒙古骑兵还有两千余。可惜如今人心思归,蒙古人根本不听调度,发现明军冲阵率先跑了。阿山想打也没有了胜算,只能随波逐流,他一边咒骂汉军、蒙古兵,一边发狠回去后一定要如实奏报崇德皇帝,严惩带头逃跑的将领。难得碰到掩杀建奴和鞑子的机会,四五千明军骑兵气势如虹,他们展开追击之时咬住跑输了同伴的一部分清军,一番厮杀得了几百斩获,缴获了几百匹战马和价值近十万两银子的财物。第六百九十九章:一网打尽刘之纶、卢象升、方正化、唐王率领几万大军追击,一路上拾遗补漏累计得到了一千余斩获。麾下真私分了十几万两白银,这段时间平均每一个明军都有十两以上的收获,人人兴高采烈。他们追到延绥镇跟洪承畴的人马会师,此时已经是腊月二十八,他们只能选择在这里过年后再班师回京。赵坤、顾准几人率领的“红旗军”不仅仅获得不少斩获、缴获,还得到了建奴后队主将多积礼的首级。那是因为“插翅虎”部留着清军首级没有用处,赵十三联系赵坤、谷如山几个约定了在沁水县南碰头。赵坤和裴元武等等十几个将佐验看了赵十三率领几百人送来的首级后,都夸赞赵十三居功至伟。赵十三把当日战况的惨烈详细讲了,要求赵坤、谷如山几位将军支援一些自生铳得到了支持。虽然赵坤、谷如山四将由于扩张得太快火器占比不高,但还是给了赵十三四百支自生铳,还留给“插翅虎”部一千石麦子。赵坤、谷如山几个把得到的斩获送交监军方正化验看之时,没有人提出质疑,都佩服“红旗军”不但能打还运气爆棚,连建奴主将都栽在他们手上。“黄河大捷”刘之伦就已经写了奏疏为“红旗军”内地偏师的将领和麾下请功,只是不知何故,其他文官武将的封赏都来得及时,独独不见赵坤几个的赏赐。如今“红旗军”偏师阵斩多积礼,追击战的首功当仁不让,处事公平的刘之伦再次写奏疏报捷的同时为所有的立功将士们请赏。清军进攻大明之时曾经在归化城驻扎,半年过后又回到了归化城,腰包里多了价值不低于二三百两银子的黄白之物和珠宝,但是人马少了一万五千余正兵。其中八旗子弟占比超过四成,还丢了一万余汉军骑兵,四万旗丁和包衣奴才只有不足三成人回来了。此次满清入寇大明出动的总人数达到十六万,回来时已经不足十二万,折了牛录额真、千夫长以上级将佐接近一百人,偷鸡不成,蚀把米。再加上被“红旗军”打得没有还手之力,十余万人怨气冲天,蒙古外藩已经不肯驯服,太多头领嘴里骂骂咧咧,不少酋长连招呼都不打直接带着麾下回家了。多尔衮见到八哥做悲天悯人状,还挤出泪两行。虚弱的崇德皇帝也不知同样是在表演还是真被十四弟的虚情假意感动了,俩兄弟拥在一起默默流泪。崇德不但没有一句指责,还夸奖十四弟选择保存实力把八旗子弟带离险地是明智之举。由于不能理事,睿亲王暂代皇帝行使职权,为了笼络人心,多尔衮没有处置一个败逃的将领,阿山指认的二十几个汉籍、蒙古籍将领不战而逃也没有下文。多尔衮认为归化城此地不可久留,黄汉那厮有可能出关攻击这里,休息了十几天后,崇德皇帝只能拖着病体踏上了回辽东的路途。崇德很明显看到了文官武将态度的变化,知道他们已经没有了以前的恭敬,此时也只能选择隐忍。崇祯九年十二月初七,黄汉率领人马追击清军来到大同。城里的文官武将不知道到了图穷匕见之时,他们组织军民热烈欢迎“红旗军”入城。大同总兵官王仆就是晋商的代言人之一,黄汉在接风宴上当场把他拿下,来参加宴席的文官武将、胥吏、商贾全部被扣留。当天黄汉就以整编大同守军的名义解除了大同将领、家丁的武装,紧接着把所有的守军集中到城外重新训练。以排查建奴奸细的理由给府邸在大同城里的代王去了公函,要求代王管好王府卫队,不许闲杂人等出入王府。黄汉如今连当朝天子都不惧,更加不怕所谓的朱明亲王,乖乖的听话可以暂时不动他们的利益,胆敢跳出来为晋商出头,一并抄家。清军被一股不知名的人马伏击造成了巨大损失,丢了主将多积礼和六百左右人马,最后连尸体都分辨不出谁是谁。山民太穷了,一件衣服都算家当,棉衣、皮袄更加宝贵,“插翅虎”部当然要把缴获颗粒归仓,也是采取把敌人扒得光溜溜砍下脑袋瓜的做派。因此留在厮杀现场喂狼的五六百具无头尸体根本无法辨认。阿山花了半天时间才清理出便道牵着马通过落石区,急匆匆赶到战场后发现这里死一般的安静,袭击者不但跑没影了,还把战场清理得干干净净,甚至于连半支羽箭都没留下。他气得浑身发抖也是无可奈何,只能让麾下一把火烧掉了那些躯干,率领人马继续往西撤退。多积礼死了,本来就不受待见的范文程更加靠边站,清军后队的主将当然变成了阿山。他早就知道“红旗军”打仗之时极度毒辣,战败的敌人不但没有全尸,还身无寸缕。他猜测在山里干掉多积礼以下三四百八旗子弟的应该是“红旗军”一部,有可能是只是匆匆赶来的先头部队,因为人数少故而没有下手拦截更多大清军人马。“红旗军”如此大胆,只有少量人马都敢从两万大清军中截下几百人围歼,甚至于干掉了主将多积礼,获知噩耗的清军人人自危。由于担心还有更多“红旗军”赶来,阿山不敢逗留,急急忙忙率领残兵败将往西而去,谁知点儿太背,三天后,又遭遇明军截杀。洪承畴以逸待劳在一处叫做三山口的地方结阵以待,只想着早点回家的建奴和鞑子由于不间断减员,更加没有了战斗热情。祖大弼、祖大成等等的汉军怨声载道没有一人愿意战斗。由于几乎天天被明军干掉一些人马,已经两万不足的清军骑兵大多数选择避战准备绕道。见到曾经不可一世的清军怂了,吴自勉、尤世威、侯世禄等等早在崇祯二年就跟建奴干过仗的将领大喜过望,他们集中骑兵结阵冲锋。阿山手里能够组织的八旗子弟已经不足八百,蒙古骑兵还有两千余。可惜如今人心思归,蒙古人根本不听调度,发现明军冲阵率先跑了。阿山想打也没有了胜算,只能随波逐流,他一边咒骂汉军、蒙古兵,一边发狠回去后一定要如实奏报崇德皇帝,严惩带头逃跑的将领。难得碰到掩杀建奴和鞑子的机会,四五千明军骑兵气势如虹,他们展开追击之时咬住跑输了同伴的一部分清军,一番厮杀得了几百斩获,缴获了几百匹战马和价值近十万两银子的财物。第六百九十九章:一网打尽刘之纶、卢象升、方正化、唐王率领几万大军追击,一路上拾遗补漏累计得到了一千余斩获。麾下真私分了十几万两白银,这段时间平均每一个明军都有十两以上的收获,人人兴高采烈。他们追到延绥镇跟洪承畴的人马会师,此时已经是腊月二十八,他们只能选择在这里过年后再班师回京。赵坤、顾准几人率领的“红旗军”不仅仅获得不少斩获、缴获,还得到了建奴后队主将多积礼的首级。那是因为“插翅虎”部留着清军首级没有用处,赵十三联系赵坤、谷如山几个约定了在沁水县南碰头。赵坤和裴元武等等十几个将佐验看了赵十三率领几百人送来的首级后,都夸赞赵十三居功至伟。赵十三把当日战况的惨烈详细讲了,要求赵坤、谷如山几位将军支援一些自生铳得到了支持。虽然赵坤、谷如山四将由于扩张得太快火器占比不高,但还是给了赵十三四百支自生铳,还留给“插翅虎”部一千石麦子。赵坤、谷如山几个把得到的斩获送交监军方正化验看之时,没有人提出质疑,都佩服“红旗军”不但能打还运气爆棚,连建奴主将都栽在他们手上。“黄河大捷”刘之伦就已经写了奏疏为“红旗军”内地偏师的将领和麾下请功,只是不知何故,其他文官武将的封赏都来得及时,独独不见赵坤几个的赏赐。如今“红旗军”偏师阵斩多积礼,追击战的首功当仁不让,处事公平的刘之伦再次写奏疏报捷的同时为所有的立功将士们请赏。清军进攻大明之时曾经在归化城驻扎,半年过后又回到了归化城,腰包里多了价值不低于二三百两银子的黄白之物和珠宝,但是人马少了一万五千余正兵。其中八旗子弟占比超过四成,还丢了一万余汉军骑兵,四万旗丁和包衣奴才只有不足三成人回来了。此次满清入寇大明出动的总人数达到十六万,回来时已经不足十二万,折了牛录额真、千夫长以上级将佐接近一百人,偷鸡不成,蚀把米。再加上被“红旗军”打得没有还手之力,十余万人怨气冲天,蒙古外藩已经不肯驯服,太多头领嘴里骂骂咧咧,不少酋长连招呼都不打直接带着麾下回家了。多尔衮见到八哥做悲天悯人状,还挤出泪两行。虚弱的崇德皇帝也不知同样是在表演还是真被十四弟的虚情假意感动了,俩兄弟拥在一起默默流泪。崇德不但没有一句指责,还夸奖十四弟选择保存实力把八旗子弟带离险地是明智之举。由于不能理事,睿亲王暂代皇帝行使职权,为了笼络人心,多尔衮没有处置一个败逃的将领,阿山指认的二十几个汉籍、蒙古籍将领不战而逃也没有下文。多尔衮认为归化城此地不可久留,黄汉那厮有可能出关攻击这里,休息了十几天后,崇德皇帝只能拖着病体踏上了回辽东的路途。崇德很明显看到了文官武将态度的变化,知道他们已经没有了以前的恭敬,此时也只能选择隐忍。崇祯九年十二月初七,黄汉率领人马追击清军来到大同。城里的文官武将不知道到了图穷匕见之时,他们组织军民热烈欢迎“红旗军”入城。大同总兵官王仆就是晋商的代言人之一,黄汉在接风宴上当场把他拿下,来参加宴席的文官武将、胥吏、商贾全部被扣留。当天黄汉就以整编大同守军的名义解除了大同将领、家丁的武装,紧接着把所有的守军集中到城外重新训练。以排查建奴奸细的理由给府邸在大同城里的代王去了公函,要求代王管好王府卫队,不许闲杂人等出入王府。黄汉如今连当朝天子都不惧,更加不怕所谓的朱明亲王,乖乖的听话可以暂时不动他们的利益,胆敢跳出来为晋商出头,一并抄家。清军被一股不知名的人马伏击造成了巨大损失,丢了主将多积礼和六百左右人马,最后连尸体都分辨不出谁是谁。山民太穷了,一件衣服都算家当,棉衣、皮袄更加宝贵,“插翅虎”部当然要把缴获颗粒归仓,也是采取把敌人扒得光溜溜砍下脑袋瓜的做派。因此留在厮杀现场喂狼的五六百具无头尸体根本无法辨认。阿山花了半天时间才清理出便道牵着马通过落石区,急匆匆赶到战场后发现这里死一般的安静,袭击者不但跑没影了,还把战场清理得干干净净,甚至于连半支羽箭都没留下。他气得浑身发抖也是无可奈何,只能让麾下一把火烧掉了那些躯干,率领人马继续往西撤退。多积礼死了,本来就不受待见的范文程更加靠边站,清军后队的主将当然变成了阿山。他早就知道“红旗军”打仗之时极度毒辣,战败的敌人不但没有全尸,还身无寸缕。他猜测在山里干掉多积礼以下三四百八旗子弟的应该是“红旗军”一部,有可能是只是匆匆赶来的先头部队,因为人数少故而没有下手拦截更多大清军人马。“红旗军”如此大胆,只有少量人马都敢从两万大清军中截下几百人围歼,甚至于干掉了主将多积礼,获知噩耗的清军人人自危。由于担心还有更多“红旗军”赶来,阿山不敢逗留,急急忙忙率领残兵败将往西而去,谁知点儿太背,三天后,又遭遇明军截杀。洪承畴以逸待劳在一处叫做三山口的地方结阵以待,只想着早点回家的建奴和鞑子由于不间断减员,更加没有了战斗热情。祖大弼、祖大成等等的汉军怨声载道没有一人愿意战斗。由于几乎天天被明军干掉一些人马,已经两万不足的清军骑兵大多数选择避战准备绕道。见到曾经不可一世的清军怂了,吴自勉、尤世威、侯世禄等等早在崇祯二年就跟建奴干过仗的将领大喜过望,他们集中骑兵结阵冲锋。阿山手里能够组织的八旗子弟已经不足八百,蒙古骑兵还有两千余。可惜如今人心思归,蒙古人根本不听调度,发现明军冲阵率先跑了。阿山想打也没有了胜算,只能随波逐流,他一边咒骂汉军、蒙古兵,一边发狠回去后一定要如实奏报崇德皇帝,严惩带头逃跑的将领。难得碰到掩杀建奴和鞑子的机会,四五千明军骑兵气势如虹,他们展开追击之时咬住跑输了同伴的一部分清军,一番厮杀得了几百斩获,缴获了几百匹战马和价值近十万两银子的财物。第六百九十九章:一网打尽刘之纶、卢象升、方正化、唐王率领几万大军追击,一路上拾遗补漏累计得到了一千余斩获。麾下真私分了十几万两白银,这段时间平均每一个明军都有十两以上的收获,人人兴高采烈。他们追到延绥镇跟洪承畴的人马会师,此时已经是腊月二十八,他们只能选择在这里过年后再班师回京。赵坤、顾准几人率领的“红旗军”不仅仅获得不少斩获、缴获,还得到了建奴后队主将多积礼的首级。那是因为“插翅虎”部留着清军首级没有用处,赵十三联系赵坤、谷如山几个约定了在沁水县南碰头。赵坤和裴元武等等十几个将佐验看了赵十三率领几百人送来的首级后,都夸赞赵十三居功至伟。赵十三把当日战况的惨烈详细讲了,要求赵坤、谷如山几位将军支援一些自生铳得到了支持。虽然赵坤、谷如山四将由于扩张得太快火器占比不高,但还是给了赵十三四百支自生铳,还留给“插翅虎”部一千石麦子。赵坤、谷如山几个把得到的斩获送交监军方正化验看之时,没有人提出质疑,都佩服“红旗军”不但能打还运气爆棚,连建奴主将都栽在他们手上。“黄河大捷”刘之伦就已经写了奏疏为“红旗军”内地偏师的将领和麾下请功,只是不知何故,其他文官武将的封赏都来得及时,独独不见赵坤几个的赏赐。如今“红旗军”偏师阵斩多积礼,追击战的首功当仁不让,处事公平的刘之伦再次写奏疏报捷的同时为所有的立功将士们请赏。清军进攻大明之时曾经在归化城驻扎,半年过后又回到了归化城,腰包里多了价值不低于二三百两银子的黄白之物和珠宝,但是人马少了一万五千余正兵。其中八旗子弟占比超过四成,还丢了一万余汉军骑兵,四万旗丁和包衣奴才只有不足三成人回来了。此次满清入寇大明出动的总人数达到十六万,回来时已经不足十二万,折了牛录额真、千夫长以上级将佐接近一百人,偷鸡不成,蚀把米。再加上被“红旗军”打得没有还手之力,十余万人怨气冲天,蒙古外藩已经不肯驯服,太多头领嘴里骂骂咧咧,不少酋长连招呼都不打直接带着麾下回家了。多尔衮见到八哥做悲天悯人状,还挤出泪两行。虚弱的崇德皇帝也不知同样是在表演还是真被十四弟的虚情假意感动了,俩兄弟拥在一起默默流泪。崇德不但没有一句指责,还夸奖十四弟选择保存实力把八旗子弟带离险地是明智之举。由于不能理事,睿亲王暂代皇帝行使职权,为了笼络人心,多尔衮没有处置一个败逃的将领,阿山指认的二十几个汉籍、蒙古籍将领不战而逃也没有下文。多尔衮认为归化城此地不可久留,黄汉那厮有可能出关攻击这里,休息了十几天后,崇德皇帝只能拖着病体踏上了回辽东的路途。崇德很明显看到了文官武将态度的变化,知道他们已经没有了以前的恭敬,此时也只能选择隐忍。崇祯九年十二月初七,黄汉率领人马追击清军来到大同。城里的文官武将不知道到了图穷匕见之时,他们组织军民热烈欢迎“红旗军”入城。大同总兵官王仆就是晋商的代言人之一,黄汉在接风宴上当场把他拿下,来参加宴席的文官武将、胥吏、商贾全部被扣留。当天黄汉就以整编大同守军的名义解除了大同将领、家丁的武装,紧接着把所有的守军集中到城外重新训练。以排查建奴奸细的理由给府邸在大同城里的代王去了公函,要求代王管好王府卫队,不许闲杂人等出入王府。黄汉如今连当朝天子都不惧,更加不怕所谓的朱明亲王,乖乖的听话可以暂时不动他们的利益,胆敢跳出来为晋商出头,一并抄家。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