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造化图小说网>都市青春>明末汉之魂> 明末汉之魂 分节阅读 417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明末汉之魂 分节阅读 417(1 / 1)

d敌人就在附近,也未必就会被搜寻的骑兵发现。还好逃走的豪格才能有限,纵然人马有一万多也不足为虑,能够大致判断出他们应该已经远离沈阳至少三千里。因为伪满清已经亡国,用不着千金市骨,投降的多尔衮没有什么利用价值,黄汉没有杀他,而是让方竟成安排人阉割后送去京城交给皇帝处置。也不知崇祯如何决断是留着多尔衮进宫当太监,赐名“小多子”还是在菜市口千刀万剐了伪满清睿亲王汉奸罪该万死,基本完成平辽的黄汉已经用不着瓦解清军军心、争取清军主动投降。抓捕到的汉奸,除了普通士兵和相当于大明总旗官这个级别以下的低级军官,其余人分别处以腰斩以上极刑,孟乔芳等等知名汉奸一个个活剥皮。防止崇祯又神经错乱饶了谁,挑选出来留着献俘的整整一百汉奸先施加腐刑,再打入木笼囚车解送京师。第九百二十三章:光明前途崇祯十二年十一月底,平辽决战落幕接近半个月。“红旗军”收复沈阳卫、海州卫、盖州卫、复州卫、铁岭卫、辽海卫、辽阳、抚顺等等城池,斩首十余万,清军只有不足两万人马漏网的捷报送达京师。太意外了,胜利的消息来得太快、太突然,翘首以盼的皇帝和满朝文武欣喜若狂。“沈阳大捷”,“汉王”率领“红旗军”攻占满清伪都,斩杀清军十几万的消息传开后,整座京城沸腾了,一时间锣鼓喧天、爆竹声声,比正月十五闹元宵还要热闹三分。“汉王万胜红旗军万胜”的呐喊声直上云霄。穿上留着过年的衣服主动上街游行的军民不下于三十万,舞龙、舞狮子、踩高跷的队伍一波接着一波,忙坏了维持秩序的锦衣卫、五城兵马司兵丁。几天后的早朝之时,本来心情不错的崇祯遇到了难题。阁臣郑国昌呈奏,十一月十五日深夜在沈阳北血战清军,一举击溃满蒙骑兵五六万斩首数超过两万的功臣之一杨大年将军千里迢迢赶来京师献俘、朝天阙。他请求率领来自辽东的文官武将和两千在沈阳北鏖战建奴的骑兵打马长安街,接受封赏。理由很充分,这两千骑兵是大破建奴的功臣,每人都至少有三级斩首功,都是为国杀敌的英雄。今天是大朝会,上朝的文武百官多达几百。听到郑阁老奏事后,居然有八成文官武将出班附议,大谈有功之臣理应得到殊荣,让京师军民看到英雄打马游街,有利于提振士气、安定民心。崇祯不得已,表态三天后正是黄道吉日,届时他率领文武百官在承天门接受献俘,检阅立功的“红旗军”将士们。满清伪都被攻破,辽东平定旦夕之间,最迟明年夏天大规模清缴工作就会完成,届时只要留下十五个正兵营、九十个千户卫所军驻防。从明年春天开始,陆陆续续将要有十四五万“红旗军”正兵入关,届时“汉王”系的实力有目共睹,肯定有更多文官武将选择投靠,崇祯注定会更加寝食难安。“兔死狗烹、鸟尽弓藏”天下人都知道,黄汉这个穿越者岂能任凭崇祯揉捏,崇祯十三年的秋天应该到了图穷匕见之时。王妃郑秀娥大多数时间都在京城“汉王”府居住,除了秦妡怡的一对儿女留在石柱,黄汉的其他几个孩子都在京师。皇帝跟黄汉的矛盾会越来越尖锐,防人之心不可无,光有旗卫和不夜城警卫保护“汉王”府邸,黄汉还是不放心。为了在京师立足,也是为了一大家子的安全,干脆派遣两千立下大功的知识青年骑兵去京师,主要目的就是赖在城里不走了。“汉王”府邸与众不同,是在“汉江郡王”府基础上再次扩建而成,坐落在不夜城步行街东头坐北朝南。建筑面积虽然比不上紫禁城,也比不上洛阳福王、开封周王的府邸,但是牢固度和防御力不亚于中世纪一座欧洲小型城堡。整个不夜城社区如果面临敌袭,一个时辰内警卫们就可以用预制件、木材、石头、砂石包堵死每条通道,六个时辰后一个整体功能不亚于城池的防御体系就能够形成。不夜城可以组织的警卫人数高达三千,在锦衣卫报备的人数当然不会有这么多,只有八百人,配备五百辆自行车。两千骑兵驻扎不夜城后,总兵力达到五千,士官以上级而且全部是当做军官种子锻炼的骑兵足四成,战斗力无与伦比。京城里有至少三万户军民属于“红旗军”的堡垒户,他们绝大多数是军属,又或者家主在“红旗军”体系拥有好工作。集中居住在不夜城附近的堡垒户比例更高,届时完全可以发动一两万青壮年参与不夜城保卫战。当然,这仅仅是防止崇祯下黑手之时的应急预案,未必就会出现这种情况。因为皇权越来越弱,肯为大明效死的忠臣良将越来越少。崇祯能够调动多少兵马、筹集多少钱粮才能够完成突然袭击刘之纶、方正化带着六万京营精锐在黄河沿线跟流寇对峙,京城里的能战之兵所剩无几。能打的锦衣卫虽然接近一万人马,可是从指挥使李若琏开始到同知娄允、签事张超等等,具备实权的将领都得益于黄汉提携、让军功才有今天。锦衣卫跟“红旗军”相处融洽,乃是友军,皇帝下旨进攻不夜城,估摸着一大半人马肯定出工不出力,是不是有两三成锦衣卫干脆倒戈相向都不好说。五城兵马司的兵丁仅仅是维护治安而已,真接到跟“红旗军”开战的圣旨,恐怕要有八成人立刻当逃兵,估计两成人选择投降已经相当保守。总而言之,关外的强敌已经被消灭,为了强国之梦,让龙旗飘扬在五洲四海,再也不能让刚愎自用、暴躁、知识面窄的崇祯乱弹琴。京城乃是最高权力的象征,黄汉准备在明年秋天带兵进入京城入住“汉王”府,公然成立“汉王系政权”。取代崇祯直接批阅奏折、任免官员、推行新政,改八股取士制度为类似于后世的公务员国考。给读书人做官的希望是稳定社会的基石,公平、公开、公正的国考必不可少。唯有让贫穷的读书人、来源于基层老百姓的普通士兵得到公平竞争的机会,拥有光明前途,这个国家才能够长治久安。以后“大汉帝国”的官员只有两种人,一种是靠着读书上位,一种是获得战功成为官老爷。世袭爵位可以有,仅仅代表着享受国家发放的待遇,拥有代表荣誉的光环,想做官治理一方,必须参加公务员考试,或者从军搏取军功。推行新政肯定会存在阻力,黄汉不在乎,侵犯了少数特权阶层的利益而已,翻不起大浪。只要能够使得更多人受益,使得国家走向富强,不愁得不到拥戴。这也是黄汉直接给崇祯信号,即便他是名正言顺的大明皇帝,拥有金銮殿、拥有皇城也不意味着他拥有至高无上的皇权。第九百二十四章:禅让黄汉把国家大事都接管了,没了奏折可看、瞎忙惯了的崇祯一定会很闲。为了以防闲则生非,防止崇祯胡思乱想,走向极端。每天都要派遣三五个从文官武将、勋贵、宗亲、太监中选拔的说客组团去给崇祯宽心。主要内容当然是“汉王”保证不伤害朱明皇室宗亲,最起码给予他们富家翁的生活条件。皇帝、皇后和妃嫔、皇子、公主的用度只会增加不会克扣,根本不会限制皇帝的人身自由。皇帝可以去想去的任何地方,哪怕出海去“汉江省”、美洲新领地都可以,“汉王”一定派遣“红旗军”负责安全保卫。当然,除了讲宽心话,顺带着劝劝崇祯禅让也可以有。为了少流血最大程度规避同室操戈,循序渐进很有必要。黄汉计划先把崇祯架空一两年消磨他的暴脾气,自己利用这一两年时间歼灭流寇、推行新政,然后用海清河晏、国富民强的漂亮业绩直接打脸。在逼宫之时当面询问崇祯是否还要坚持做皇帝,再次导致盗寇四起民不聊生,祸害亿万子民崇祯被逼得禅让那是必须的,他如果硬气绝不妥协也有办法变通,可以逼他退位扶持皇太子朱慈烺登基。这位太子爷是个地地道道的软骨头,历史上居然向李闯贼投降,还被封“宋王”就可见一斑。历史上朱慈烺的结局不太清晰,肯定是在崇祯十七年死于乱军之中,然下手的究竟是闯贼还是建奴又或者是吴三桂的关宁军无法判断。反正窃取大明江山而且尽可能少流血是黄汉的目的,但是从来没有想过要了崇祯一家老小的性命,为此多花些时间,多费些周折无伤大雅。朱慈烺成为傀儡皇帝后如果不选择禅让,直接威胁他估计就没问题,因为他还有两个弟弟。大不了再费事逼迫朱慈烺退位,接下来让位给田弘遇的外孙皇四子朱慈照。这位就是历史上侥幸逃过大屠杀做满清的良民一直活到七十几岁,还免不了被“千古一帝”康麻子千刀万剐、诛杀满门的悲催货。朱慈照的骨头更加软,让他过度一下大明皇位再禅让,没有一丝失败的可能性。总而言之,大明江山落到黄汉手上,对于崇祯和他的一大家子来说其实是一种救赎,只不过没法告诉他们罢了。现如今崇祯依旧是大明皇帝,他知道收复沈阳意味着胜局已定,伪满清主力人马只不过残存一成左右,再也无力翻盘,接下来“红旗军”就是摧枯拉朽而已。皇帝知道“汉王”善于领兵,麾下能打敢拼,只是没想到“红旗军”居然强大如斯,横行辽东五六十年的建奴旦夕之间就一败涂地。其实崇祯是个老实人,还特别爱面子,这样的性格注定成不了一个有作为的政治家。搞政治必须翻云覆雨、尔虞我诈、大言不惭、自吹自擂、谎话连篇,岂能要脸而崇祯就是拉不下脸抹杀“汉王”系官员和将士们的丰功伟绩,总要拿出态度。他把封赏事宜交给内阁合议,定下了欢庆“沈阳大捷”的日期。腊月初六的献俘、阅兵仪式吸引了几十万军民围观,欢呼声、喝彩声一浪高过一浪,甚至于掩盖了隆隆马蹄声。两千威风凛凛杀气腾腾的骑士在杨大年、顾吉祥带领下穿越外城进入内城打马长安街。顾吉祥身后居然背着王牌军犬戈六本,一员大将身后背着一条狗太吸引眼球,成为了焦点。围观军民官宦得知这条军犬就是活捉伪满清王爷多铎的功臣后,齐声呐喊请求皇帝给予册封,逗乐了满街的人群。仪式过后,上千“汉王”系文官武将得到了加官进爵,黄沂州、憨子分别被册封为“辽阳侯”、“宁远侯”。阵亡将士们都得到了哀荣,级别最高的袁思明烈士被追封“忠义伯”世袭罔替。宋鹏飞、黄勇、杨大年、郑孝文、高有谋、杨汉威、孙传庭、陈奇瑜、孙元化、王志诚、杨国恩、刘奋勇、桑羽、王展鹏、毛承禄、尚可义等等三十八位文官武将得以封伯。但是除了两位侯爵世袭罔替,三十八个伯爵都是流爵,而且朝廷不给俸禄,交由“汉江省”自行解决。“汉王”系文官武将一直都不是拿朝廷的俸禄,见怪不怪。他们根本没有意识到皇帝忽然大方起来,一下子给了这么多空头爵位,而且厚此薄彼其实有离间的嫌疑。还好,黄汉一直强调爵位仅仅代表荣誉、待遇、地位,不跟实际职务、权力挂钩,皇帝烂给爵位也仅仅导致黄汉多付出俸禄而已,无伤大雅。几乎垄断了外贸的“红旗军”体系连抢带赚真的不差钱,手里能够赚取暴利的产业太多了。除了钢铁厂、水泥厂、车辆厂、管材厂、阀门厂、洁具厂、纺织机械设备厂等等,正在筹建的蒸汽机厂将要成为最耀眼的税利大户。这是因为建造蒸汽机轮船的经验大量积累,技术革新总在进行中,明年正月十五将要有七艘钢铁轮船下水。其中三艘是排水量达到八百吨的海船,将要装备火炮六十门,逆风航速达到六七节,顺风顺水之时航速能够达到令人恐怖的十五六节。这完全是因为设计师充分考虑到航行成本,节约燃料,在顺风的情况下尽可能利用风力,发动蒸汽机驱动螺旋桨基本上是选择逆风状态下落帆航行。当然,作为军舰在追击敌船之时,肯定会全驱动,不可能有哪一艘风帆战船能够逃过钢铁军舰的追击。还有四艘都是排水量一百五十吨的平底江船,这四艘船基本不会单独承担运输任务,它们可以拖拽十几艘排水量二百吨左右的江船来往于南通州、南京、安庆府、夔州府、石柱。蒸汽机轮船问世后,长江航行快捷许多,原本逆流而上之时速度慢得比不上步行会被改写,航速可以提升三倍。全程使用热动力,从南通州出发逆流而上到达石柱,在七八天内赶到不成问题。第九百二十五章:君子爱财取之有道有了蒸汽机轮船在最繁忙的水道长江上航行,运输效率倍增那是肯定的。钢铁轮船发出巨大的轰鸣声、升腾起的烟气肯定会吸引无数人的眼球。用不着多久,轮船的速度和强大的运载力有目共睹,蒸汽机的好处就会第九百二十四章:禅让黄汉把国家大事都接管了,没了奏折可看、瞎忙惯了的崇祯一定会很闲。为了以防闲则生非,防止崇祯胡思乱想,走向极端。每天都要派遣三五个从文官武将、勋贵、宗亲、太监中选拔的说客组团去给崇祯宽心。主要内容当然是“汉王”保证不伤害朱明皇室宗亲,最起码给予他们富家翁的生活条件。皇帝、皇后和妃嫔、皇子、公主的用度只会增加不会克扣,根本不会限制皇帝的人身自由。皇帝可以去想去的任何地方,哪怕出海去“汉江省”、美洲新领地都可以,“汉王”一定派遣“红旗军”负责安全保卫。当然,除了讲宽心话,顺带着劝劝崇祯禅让也可以有。为了少流血最大程度规避同室操戈,循序渐进很有必要。黄汉计划先把崇祯架空一两年消磨他的暴脾气,自己利用这一两年时间歼灭流寇、推行新政,然后用海清河晏、国富民强的漂亮业绩直接打脸。在逼宫之时当面询问崇祯是否还要坚持做皇帝,再次导致盗寇四起民不聊生,祸害亿万子民崇祯被逼得禅让那是必须的,他如果硬气绝不妥协也有办法变通,可以逼他退位扶持皇太子朱慈烺登基。这位太子爷是个地地道道的软骨头,历史上居然向李闯贼投降,还被封“宋王”就可见一斑。历史上朱慈烺的结局不太清晰,肯定是在崇祯十七年死于乱军之中,然下手的究竟是闯贼还是建奴又或者是吴三桂的关宁军无法判断。反正窃取大明江山而且尽可能少流血是黄汉的目的,但是从来没有想过要了崇祯一家老小的性命,为此多花些时间,多费些周折无伤大雅。朱慈烺成为傀儡皇帝后如果不选择禅让,直接威胁他估计就没问题,因为他还有两个弟弟。大不了再费事逼迫朱慈烺退位,接下来让位给田弘遇的外孙皇四子朱慈照。这位就是历史上侥幸逃过大屠杀做满清的良民一直活到七十几岁,还免不了被“千古一帝”康麻子千刀万剐、诛杀满门的悲催货。朱慈照的骨头更加软,让他过度一下大明皇位再禅让,没有一丝失败的可能性。总而言之,大明江山落到黄汉手上,对于崇祯和他的一大家子来说其实是一种救赎,只不过没法告诉他们罢了。现如今崇祯依旧是大明皇帝,他知道收复沈阳意味着胜局已定,伪满清主力人马只不过残存一成左右,再也无力翻盘,接下来“红旗军”就是摧枯拉朽而已。皇帝知道“汉王”善于领兵,麾下能打敢拼,只是没想到“红旗军”居然强大如斯,横行辽东五六十年的建奴旦夕之间就一败涂地。其实崇祯是个老实人,还特别爱面子,这样的性格注定成不了一个有作为的政治家。搞政治必须翻云覆雨、尔虞我诈、大言不惭、自吹自擂、谎话连篇,岂能要脸而崇祯就是拉不下脸抹杀“汉王”系官员和将士们的丰功伟绩,总要拿出态度。他把封赏事宜交给内阁合议,定下了欢庆“沈阳大捷”的日期。腊月初六的献俘、阅兵仪式吸引了几十万军民围观,欢呼声、喝彩声一浪高过一浪,甚至于掩盖了隆隆马蹄声。两千威风凛凛杀气腾腾的骑士在杨大年、顾吉祥带领下穿越外城进入内城打马长安街。顾吉祥身后居然背着王牌军犬戈六本,一员大将身后背着一条狗太吸引眼球,成为了焦点。围观军民官宦得知这条军犬就是活捉伪满清王爷多铎的功臣后,齐声呐喊请求皇帝给予册封,逗乐了满街的人群。仪式过后,上千“汉王”系文官武将得到了加官进爵,黄沂州、憨子分别被册封为“辽阳侯”、“宁远侯”。阵亡将士们都得到了哀荣,级别最高的袁思明烈士被追封“忠义伯”世袭罔替。宋鹏飞、黄勇、杨大年、郑孝文、高有谋、杨汉威、孙传庭、陈奇瑜、孙元化、王志诚、杨国恩、刘奋勇、桑羽、王展鹏、毛承禄、尚可义等等三十八位文官武将得以封伯。但是除了两位侯爵世袭罔替,三十八个伯爵都是流爵,而且朝廷不给俸禄,交由“汉江省”自行解决。“汉王”系文官武将一直都不是拿朝廷的俸禄,见怪不怪。他们根本没有意识到皇帝忽然大方起来,一下子给了这么多空头爵位,而且厚此薄彼其实有离间的嫌疑。还好,黄汉一直强调爵位仅仅代表荣誉、待遇、地位,不跟实际职务、权力挂钩,皇帝烂给爵位也仅仅导致黄汉多付出俸禄而已,无伤大雅。几乎垄断了外贸的“红旗军”体系连抢带赚真的不差钱,手里能够赚取暴利的产业太多了。除了钢铁厂、水泥厂、车辆厂、管材厂、阀门厂、洁具厂、纺织机械设备厂等等,正在筹建的蒸汽机厂将要成为最耀眼的税利大户。这是因为建造蒸汽机轮船的经验大量积累,技术革新总在进行中,明年正月十五将要有七艘钢铁轮船下水。其中三艘是排水量达到八百吨的海船,将要装备火炮六十门,逆风航速达到六七节,顺风顺水之时航速能够达到令人恐怖的十五六节。这完全是因为设计师充分考虑到航行成本,节约燃料,在顺风的情况下尽可能利用风力,发动蒸汽机驱动螺旋桨基本上是选择逆风状态下落帆航行。当然,作为军舰在追击敌船之时,肯定会全驱动,不可能有哪一艘风帆战船能够逃过钢铁军舰的追击。还有四艘都是排水量一百五十吨的平底江船,这四艘船基本不会单独承担运输任务,它们可以拖拽十几艘排水量二百吨左右的江船来往于南通州、南京、安庆府、夔州府、石柱。蒸汽机轮船问世后,长江航行快捷许多,原本逆流而上之时速度慢得比不上步行会被改写,航速可以提升三倍。全程使用热动力,从南通州出发逆流而上到达石柱,在七八天内赶到不成问题。第九百二十五章:君子爱财取之有道有了蒸汽机轮船在最繁忙的水道长江上航行,运输效率倍增那是肯定的。钢铁轮船发出巨大的轰鸣声、升腾起的烟气肯定会吸引无数人的眼球。用不着多久,轮船的速度和强大的运载力有目共睹,蒸汽机的好处就会第九百二十四章:禅让黄汉把国家大事都接管了,没了奏折可看、瞎忙惯了的崇祯一定会很闲。为了以防闲则生非,防止崇祯胡思乱想,走向极端。每天都要派遣三五个从文官武将、勋贵、宗亲、太监中选拔的说客组团去给崇祯宽心。主要内容当然是“汉王”保证不伤害朱明皇室宗亲,最起码给予他们富家翁的生活条件。皇帝、皇后和妃嫔、皇子、公主的用度只会增加不会克扣,根本不会限制皇帝的人身自由。皇帝可以去想去的任何地方,哪怕出海去“汉江省”、美洲新领地都可以,“汉王”一定派遣“红旗军”负责安全保卫。当然,除了讲宽心话,顺带着劝劝崇祯禅让也可以有。为了少流血最大程度规避同室操戈,循序渐进很有必要。黄汉计划先把崇祯架空一两年消磨他的暴脾气,自己利用这一两年时间歼灭流寇、推行新政,然后用海清河晏、国富民强的漂亮业绩直接打脸。在逼宫之时当面询问崇祯是否还要坚持做皇帝,再次导致盗寇四起民不聊生,祸害亿万子民崇祯被逼得禅让那是必须的,他如果硬气绝不妥协也有办法变通,可以逼他退位扶持皇太子朱慈烺登基。这位太子爷是个地地道道的软骨头,历史上居然向李闯贼投降,还被封“宋王”就可见一斑。历史上朱慈烺的结局不太清晰,肯定是在崇祯十七年死于乱军之中,然下手的究竟是闯贼还是建奴又或者是吴三桂的关宁军无法判断。反正窃取大明江山而且尽可能少流血是黄汉的目的,但是从来没有想过要了崇祯一家老小的性命,为此多花些时间,多费些周折无伤大雅。朱慈烺成为傀儡皇帝后如果不选择禅让,直接威胁他估计就没问题,因为他还有两个弟弟。大不了再费事逼迫朱慈烺退位,接下来让位给田弘遇的外孙皇四子朱慈照。这位就是历史上侥幸逃过大屠杀做满清的良民一直活到七十几岁,还免不了被“千古一帝”康麻子千刀万剐、诛杀满门的悲催货。朱慈照的骨头更加软,让他过度一下大明皇位再禅让,没有一丝失败的可能性。总而言之,大明江山落到黄汉手上,对于崇祯和他的一大家子来说其实是一种救赎,只不过没法告诉他们罢了。现如今崇祯依旧是大明皇帝,他知道收复沈阳意味着胜局已定,伪满清主力人马只不过残存一成左右,再也无力翻盘,接下来“红旗军”就是摧枯拉朽而已。皇帝知道“汉王”善于领兵,麾下能打敢拼,只是没想到“红旗军”居然强大如斯,横行辽东五六十年的建奴旦夕之间就一败涂地。其实崇祯是个老实人,还特别爱面子,这样的性格注定成不了一个有作为的政治家。搞政治必须翻云覆雨、尔虞我诈、大言不惭、自吹自擂、谎话连篇,岂能要脸而崇祯就是拉不下脸抹杀“汉王”系官员和将士们的丰功伟绩,总要拿出态度。他把封赏事宜交给内阁合议,定下了欢庆“沈阳大捷”的日期。腊月初六的献俘、阅兵仪式吸引了几十万军民围观,欢呼声、喝彩声一浪高过一浪,甚至于掩盖了隆隆马蹄声。两千威风凛凛杀气腾腾的骑士在杨大年、顾吉祥带领下穿越外城进入内城打马长安街。顾吉祥身后居然背着王牌军犬戈六本,一员大将身后背着一条狗太吸引眼球,成为了焦点。围观军民官宦得知这条军犬就是活捉伪满清王爷多铎的功臣后,齐声呐喊请求皇帝给予册封,逗乐了满街的人群。仪式过后,上千“汉王”系文官武将得到了加官进爵,黄沂州、憨子分别被册封为“辽阳侯”、“宁远侯”。阵亡将士们都得到了哀荣,级别最高的袁思明烈士被追封“忠义伯”世袭罔替。宋鹏飞、黄勇、杨大年、郑孝文、高有谋、杨汉威、孙传庭、陈奇瑜、孙元化、王志诚、杨国恩、刘奋勇、桑羽、王展鹏、毛承禄、尚可义等等三十八位文官武将得以封伯。但是除了两位侯爵世袭罔替,三十八个伯爵都是流爵,而且朝廷不给俸禄,交由“汉江省”自行解决。“汉王”系文官武将一直都不是拿朝廷的俸禄,见怪不怪。他们根本没有意识到皇帝忽然大方起来,一下子给了这么多空头爵位,而且厚此薄彼其实有离间的嫌疑。还好,黄汉一直强调爵位仅仅代表荣誉、待遇、地位,不跟实际职务、权力挂钩,皇帝烂给爵位也仅仅导致黄汉多付出俸禄而已,无伤大雅。几乎垄断了外贸的“红旗军”体系连抢带赚真的不差钱,手里能够赚取暴利的产业太多了。除了钢铁厂、水泥厂、车辆厂、管材厂、阀门厂、洁具厂、纺织机械设备厂等等,正在筹建的蒸汽机厂将要成为最耀眼的税利大户。这是因为建造蒸汽机轮船的经验大量积累,技术革新总在进行中,明年正月十五将要有七艘钢铁轮船下水。其中三艘是排水量达到八百吨的海船,将要装备火炮六十门,逆风航速达到六七节,顺风顺水之时航速能够达到令人恐怖的十五六节。这完全是因为设计师充分考虑到航行成本,节约燃料,在顺风的情况下尽可能利用风力,发动蒸汽机驱动螺旋桨基本上是选择逆风状态下落帆航行。当然,作为军舰在追击敌船之时,肯定会全驱动,不可能有哪一艘风帆战船能够逃过钢铁军舰的追击。还有四艘都是排水量一百五十吨的平底江船,这四艘船基本不会单独承担运输任务,它们可以拖拽十几艘排水量二百吨左右的江船来往于南通州、南京、安庆府、夔州府、石柱。蒸汽机轮船问世后,长江航行快捷许多,原本逆流而上之时速度慢得比不上步行会被改写,航速可以提升三倍。全程使用热动力,从南通州出发逆流而上到达石柱,在七八天内赶到不成问题。第九百二十五章:君子爱财取之有道有了蒸汽机轮船在最繁忙的水道长江上航行,运输效率倍增那是肯定的。钢铁轮船发出巨大的轰鸣声、升腾起的烟气肯定会吸引无数人的眼球。用不着多久,轮船的速度和强大的运载力有目共睹,蒸汽机的好处就会第九百二十四章:禅让黄汉把国家大事都接管了,没了奏折可看、瞎忙惯了的崇祯一定会很闲。为了以防闲则生非,防止崇祯胡思乱想,走向极端。每天都要派遣三五个从文官武将、勋贵、宗亲、太监中选拔的说客组团去给崇祯宽心。主要内容当然是“汉王”保证不伤害朱明皇室宗亲,最起码给予他们富家翁的生活条件。皇帝、皇后和妃嫔、皇子、公主的用度只会增加不会克扣,根本不会限制皇帝的人身自由。皇帝可以去想去的任何地方,哪怕出海去“汉江省”、美洲新领地都可以,“汉王”一定派遣“红旗军”负责安全保卫。当然,除了讲宽心话,顺带着劝劝崇祯禅让也可以有。为了少流血最大程度规避同室操戈,循序渐进很有必要。黄汉计划先把崇祯架空一两年消磨他的暴脾气,自己利用这一两年时间歼灭流寇、推行新政,然后用海清河晏、国富民强的漂亮业绩直接打脸。在逼宫之时当面询问崇祯是否还要坚持做皇帝,再次导致盗寇四起民不聊生,祸害亿万子民崇祯被逼得禅让那是必须的,他如果硬气绝不妥协也有办法变通,可以逼他退位扶持皇太子朱慈烺登基。这位太子爷是个地地道道的软骨头,历史上居然向李闯贼投降,还被封“宋王”就可见一斑。历史上朱慈烺的结局不太清晰,肯定是在崇祯十七年死于乱军之中,然下手的究竟是闯贼还是建奴又或者是吴三桂的关宁军无法判断。反正窃取大明江山而且尽可能少流血是黄汉的目的,但是从来没有想过要了崇祯一家老小的性命,为此多花些时间,多费些周折无伤大雅。朱慈烺成为傀儡皇帝后如果不选择禅让,直接威胁他估计就没问题,因为他还有两个弟弟。大不了再费事逼迫朱慈烺退位,接下来让位给田弘遇的外孙皇四子朱慈照。这位就是历史上侥幸逃过大屠杀做满清的良民一直活到七十几岁,还免不了被“千古一帝”康麻子千刀万剐、诛杀满门的悲催货。朱慈照的骨头更加软,让他过度一下大明皇位再禅让,没有一丝失败的可能性。总而言之,大明江山落到黄汉手上,对于崇祯和他的一大家子来说其实是一种救赎,只不过没法告诉他们罢了。现如今崇祯依旧是大明皇帝,他知道收复沈阳意味着胜局已定,伪满清主力人马只不过残存一成左右,再也无力翻盘,接下来“红旗军”就是摧枯拉朽而已。皇帝知道“汉王”善于领兵,麾下能打敢拼,只是没想到“红旗军”居然强大如斯,横行辽东五六十年的建奴旦夕之间就一败涂地。其实崇祯是个老实人,还特别爱面子,这样的性格注定成不了一个有作为的政治家。搞政治必须翻云覆雨、尔虞我诈、大言不惭、自吹自擂、谎话连篇,岂能要脸而崇祯就是拉不下脸抹杀“汉王”系官员和将士们的丰功伟绩,总要拿出态度。他把封赏事宜交给内阁合议,定下了欢庆“沈阳大捷”的日期。腊月初六的献俘、阅兵仪式吸引了几十万军民围观,欢呼声、喝彩声一浪高过一浪,甚至于掩盖了隆隆马蹄声。两千威风凛凛杀气腾腾的骑士在杨大年、顾吉祥带领下穿越外城进入内城打马长安街。顾吉祥身后居然背着王牌军犬戈六本,一员大将身后背着一条狗太吸引眼球,成为了焦点。围观军民官宦得知这条军犬就是活捉伪满清王爷多铎的功臣后,齐声呐喊请求皇帝给予册封,逗乐了满街的人群。仪式过后,上千“汉王”系文官武将得到了加官进爵,黄沂州、憨子分别被册封为“辽阳侯”、“宁远侯”。阵亡将士们都得到了哀荣,级别最高的袁思明烈士被追封“忠义伯”世袭罔替。宋鹏飞、黄勇、杨大年、郑孝文、高有谋、杨汉威、孙传庭、陈奇瑜、孙元化、王志诚、杨国恩、刘奋勇、桑羽、王展鹏、毛承禄、尚可义等等三十八位文官武将得以封伯。但是除了两位侯爵世袭罔替,三十八个伯爵都是流爵,而且朝廷不给俸禄,交由“汉江省”自行解决。“汉王”系文官武将一直都不是拿朝廷的俸禄,见怪不怪。他们根本没有意识到皇帝忽然大方起来,一下子给了这么多空头爵位,而且厚此薄彼其实有离间的嫌疑。还好,黄汉一直强调爵位仅仅代表荣誉、待遇、地位,不跟实际职务、权力挂钩,皇帝烂给爵位也仅仅导致黄汉多付出俸禄而已,无伤大雅。几乎垄断了外贸的“红旗军”体系连抢带赚真的不差钱,手里能够赚取暴利的产业太多了。除了钢铁厂、水泥厂、车辆厂、管材厂、阀门厂、洁具厂、纺织机械设备厂等等,正在筹建的蒸汽机厂将要成为最耀眼的税利大户。这是因为建造蒸汽机轮船的经验大量积累,技术革新总在进行中,明年正月十五将要有七艘钢铁轮船下水。其中三艘是排水量达到八百吨的海船,将要装备火炮六十门,逆风航速达到六七节,顺风顺水之时航速能够达到令人恐怖的十五六节。这完全是因为设计师充分考虑到航行成本,节约燃料,在顺风的情况下尽可能利用风力,发动蒸汽机驱动螺旋桨基本上是选择逆风状态下落帆航行。当然,作为军舰在追击敌船之时,肯定会全驱动,不可能有哪一艘风帆战船能够逃过钢铁军舰的追击。还有四艘都是排水量一百五十吨的平底江船,这四艘船基本不会单独承担运输任务,它们可以拖拽十几艘排水量二百吨左右的江船来往于南通州、南京、安庆府、夔州府、石柱。蒸汽机轮船问世后,长江航行快捷许多,原本逆流而上之时速度慢得比不上步行会被改写,航速可以提升三倍。全程使用热动力,从南通州出发逆流而上到达石柱,在七八天内赶到不成问题。第九百二十五章:君子爱财取之有道有了蒸汽机轮船在最繁忙的水道长江上航行,运输效率倍增那是肯定的。钢铁轮船发出巨大的轰鸣声、升腾起的烟气肯定会吸引无数人的眼球。用不着多久,轮船的速度和强大的运载力有目共睹,蒸汽机的好处就会第九百二十四章:禅让黄汉把国家大事都接管了,没了奏折可看、瞎忙惯了的崇祯一定会很闲。为了以防闲则生非,防止崇祯胡思乱想,走向极端。每天都要派遣三五个从文官武将、勋贵、宗亲、太监中选拔的说客组团去给崇祯宽心。主要内容当然是“汉王”保证不伤害朱明皇室宗亲,最起码给予他们富家翁的生活条件。皇帝、皇后和妃嫔、皇子、公主的用度只会增加不会克扣,根本不会限制皇帝的人身自由。皇帝可以去想去的任何地方,哪怕出海去“汉江省”、美洲新领地都可以,“汉王”一定派遣“红旗军”负责安全保卫。当然,除了讲宽心话,顺带着劝劝崇祯禅让也可以有。为了少流血最大程度规避同室操戈,循序渐进很有必要。黄汉计划先把崇祯架空一两年消磨他的暴脾气,自己利用这一两年时间歼灭流寇、推行新政,然后用海清河晏、国富民强的漂亮业绩直接打脸。在逼宫之时当面询问崇祯是否还要坚持做皇帝,再次导致盗寇四起民不聊生,祸害亿万子民崇祯被逼得禅让那是必须的,他如果硬气绝不妥协也有办法变通,可以逼他退位扶持皇太子朱慈烺登基。这位太子爷是个地地道道的软骨头,历史上居然向李闯贼投降,还被封“宋王”就可见一斑。历史上朱慈烺的结局不太清晰,肯定是在崇祯十七年死于乱军之中,然下手的究竟是闯贼还是建奴又或者是吴三桂的关宁军无法判断。反正窃取大明江山而且尽可能少流血是黄汉的目的,但是从来没有想过要了崇祯一家老小的性命,为此多花些时间,多费些周折无伤大雅。朱慈烺成为傀儡皇帝后如果不选择禅让,直接威胁他估计就没问题,因为他还有两个弟弟。大不了再费事逼迫朱慈烺退位,接下来让位给田弘遇的外孙皇四子朱慈照。这位就是历史上侥幸逃过大屠杀做满清的良民一直活到七十几岁,还免不了被“千古一帝”康麻子千刀万剐、诛杀满门的悲催货。朱慈照的骨头更加软,让他过度一下大明皇位再禅让,没有一丝失败的可能性。总而言之,大明江山落到黄汉手上,对于崇祯和他的一大家子来说其实是一种救赎,只不过没法告诉他们罢了。现如今崇祯依旧是大明皇帝,他知道收复沈阳意味着胜局已定,伪满清主力人马只不过残存一成左右,再也无力翻盘,接下来“红旗军”就是摧枯拉朽而已。皇帝知道“汉王”善于领兵,麾下能打敢拼,只是没想到“红旗军”居然强大如斯,横行辽东五六十年的建奴旦夕之间就一败涂地。其实崇祯是个老实人,还特别爱面子,这样的性格注定成不了一个有作为的政治家。搞政治必须翻云覆雨、尔虞我诈、大言不惭、自吹自擂、谎话连篇,岂能要脸而崇祯就是拉不下脸抹杀“汉王”系官员和将士们的丰功伟绩,总要拿出态度。他把封赏事宜交给内阁合议,定下了欢庆“沈阳大捷”的日期。腊月初六的献俘、阅兵仪式吸引了几十万军民围观,欢呼声、喝彩声一浪高过一浪,甚至于掩盖了隆隆马蹄声。两千威风凛凛杀气腾腾的骑士在杨大年、顾吉祥带领下穿越外城进入内城打马长安街。顾吉祥身后居然背着王牌军犬戈六本,一员大将身后背着一条狗太吸引眼球,成为了焦点。围观军民官宦得知这条军犬就是活捉伪满清王爷多铎的功臣后,齐声呐喊请求皇帝给予册封,逗乐了满街的人群。仪式过后,上千“汉王”系文官武将得到了加官进爵,黄沂州、憨子分别被册封为“辽阳侯”、“宁远侯”。阵亡将士们都得到了哀荣,级别最高的袁思明烈士被追封“忠义伯”世袭罔替。宋鹏飞、黄勇、杨大年、郑孝文、高有谋、杨汉威、孙传庭、陈奇瑜、孙元化、王志诚、杨国恩、刘奋勇、桑羽、王展鹏、毛承禄、尚可义等等三十八位文官武将得以封伯。但是除了两位侯爵世袭罔替,三十八个伯爵都是流爵,而且朝廷不给俸禄,交由“汉江省”自行解决。“汉王”系文官武将一直都不是拿朝廷的俸禄,见怪不怪。他们根本没有意识到皇帝忽然大方起来,一下子给了这么多空头爵位,而且厚此薄彼其实有离间的嫌疑。还好,黄汉一直强调爵位仅仅代表荣誉、待遇、地位,不跟实际职务、权力挂钩,皇帝烂给爵位也仅仅导致黄汉多付出俸禄而已,无伤大雅。几乎垄断了外贸的“红旗军”体系连抢带赚真的不差钱,手里能够赚取暴利的产业太多了。除了钢铁厂、水泥厂、车辆厂、管材厂、阀门厂、洁具厂、纺织机械设备厂等等,正在筹建的蒸汽机厂将要成为最耀眼的税利大户。这是因为建造蒸汽机轮船的经验大量积累,技术革新总在进行中,明年正月十五将要有七艘钢铁轮船下水。其中三艘是排水量达到八百吨的海船,将要装备火炮六十门,逆风航速达到六七节,顺风顺水之时航速能够达到令人恐怖的十五六节。这完全是因为设计师充分考虑到航行成本,节约燃料,在顺风的情况下尽可能利用风力,发动蒸汽机驱动螺旋桨基本上是选择逆风状态下落帆航行。当然,作为军舰在追击敌船之时,肯定会全驱动,不可能有哪一艘风帆战船能够逃过钢铁军舰的追击。还有四艘都是排水量一百五十吨的平底江船,这四艘船基本不会单独承担运输任务,它们可以拖拽十几艘排水量二百吨左右的江船来往于南通州、南京、安庆府、夔州府、石柱。蒸汽机轮船问世后,长江航行快捷许多,原本逆流而上之时速度慢得比不上步行会被改写,航速可以提升三倍。全程使用热动力,从南通州出发逆流而上到达石柱,在七八天内赶到不成问题。第九百二十五章:君子爱财取之有道有了蒸汽机轮船在最繁忙的水道长江上航行,运输效率倍增那是肯定的。钢铁轮船发出巨大的轰鸣声、升腾起的烟气肯定会吸引无数人的眼球。用不着多久,轮船的速度和强大的运载力有目共睹,蒸汽机的好处就会第九百二十四章:禅让黄汉把国家大事都接管了,没了奏折可看、瞎忙惯了的崇祯一定会很闲。为了以防闲则生非,防止崇祯胡思乱想,走向极端。每天都要派遣三五个从文官武将、勋贵、宗亲、太监中选拔的说客组团去给崇祯宽心。主要内容当然是“汉王”保证不伤害朱明皇室宗亲,最起码给予他们富家翁的生活条件。皇帝、皇后和妃嫔、皇子、公主的用度只会增加不会克扣,根本不会限制皇帝的人身自由。皇帝可以去想去的任何地方,哪怕出海去“汉江省”、美洲新领地都可以,“汉王”一定派遣“红旗军”负责安全保卫。当然,除了讲宽心话,顺带着劝劝崇祯禅让也可以有。为了少流血最大程度规避同室操戈,循序渐进很有必要。黄汉计划先把崇祯架空一两年消磨他的暴脾气,自己利用这一两年时间歼灭流寇、推行新政,然后用海清河晏、国富民强的漂亮业绩直接打脸。在逼宫之时当面询问崇祯是否还要坚持做皇帝,再次导致盗寇四起民不聊生,祸害亿万子民崇祯被逼得禅让那是必须的,他如果硬气绝不妥协也有办法变通,可以逼他退位扶持皇太子朱慈烺登基。这位太子爷是个地地道道的软骨头,历史上居然向李闯贼投降,还被封“宋王”就可见一斑。历史上朱慈烺的结局不太清晰,肯定是在崇祯十七年死于乱军之中,然下手的究竟是闯贼还是建奴又或者是吴三桂的关宁军无法判断。反正窃取大明江山而且尽可能少流血是黄汉的目的,但是从来没有想过要了崇祯一家老小的性命,为此多花些时间,多费些周折无伤大雅。朱慈烺成为傀儡皇帝后如果不选择禅让,直接威胁他估计就没问题,因为他还有两个弟弟。大不了再费事逼迫朱慈烺退位,接下来让位给田弘遇的外孙皇四子朱慈照。这位就是历史上侥幸逃过大屠杀做满清的良民一直活到七十几岁,还免不了被“千古一帝”康麻子千刀万剐、诛杀满门的悲催货。朱慈照的骨头更加软,让他过度一下大明皇位再禅让,没有一丝失败的可能性。总而言之,大明江山落到黄汉手上,对于崇祯和他的一大家子来说其实是一种救赎,只不过没法告诉他们罢了。现如今崇祯依旧是大明皇帝,他知道收复沈阳意味着胜局已定,伪满清主力人马只不过残存一成左右,再也无力翻盘,接下来“红旗军”就是摧枯拉朽而已。皇帝知道“汉王”善于领兵,麾下能打敢拼,只是没想到“红旗军”居然强大如斯,横行辽东五六十年的建奴旦夕之间就一败涂地。其实崇祯是个老实人,还特别爱面子,这样的性格注定成不了一个有作为的政治家。搞政治必须翻云覆雨、尔虞我诈、大言不惭、自吹自擂、谎话连篇,岂能要脸而崇祯就是拉不下脸抹杀“汉王”系官员和将士们的丰功伟绩,总要拿出态度。他把封赏事宜交给内阁合议,定下了欢庆“沈阳大捷”的日期。腊月初六的献俘、阅兵仪式吸引了几十万军民围观,欢呼声、喝彩声一浪高过一浪,甚至于掩盖了隆隆马蹄声。两千威风凛凛杀气腾腾的骑士在杨大年、顾吉祥带领下穿越外城进入内城打马长安街。顾吉祥身后居然背着王牌军犬戈六本,一员大将身后背着一条狗太吸引眼球,成为了焦点。围观军民官宦得知这条军犬就是活捉伪满清王爷多铎的功臣后,齐声呐喊请求皇帝给予册封,逗乐了满街的人群。仪式过后,上千“汉王”系文官武将得到了加官进爵,黄沂州、憨子分别被册封为“辽阳侯”、“宁远侯”。阵亡将士们都得到了哀荣,级别最高的袁思明烈士被追封“忠义伯”世袭罔替。宋鹏飞、黄勇、杨大年、郑孝文、高有谋、杨汉威、孙传庭、陈奇瑜、孙元化、王志诚、杨国恩、刘奋勇、桑羽、王展鹏、毛承禄、尚可义等等三十八位文官武将得以封伯。但是除了两位侯爵世袭罔替,三十八个伯爵都是流爵,而且朝廷不给俸禄,交由“汉江省”自行解决。“汉王”系文官武将一直都不是拿朝廷的俸禄,见怪不怪。他们根本没有意识到皇帝忽然大方起来,一下子给了这么多空头爵位,而且厚此薄彼其实有离间的嫌疑。还好,黄汉一直强调爵位仅仅代表荣誉、待遇、地位,不跟实际职务、权力挂钩,皇帝烂给爵位也仅仅导致黄汉多付出俸禄而已,无伤大雅。几乎垄断了外贸的“红旗军”体系连抢带赚真的不差钱,手里能够赚取暴利的产业太多了。除了钢铁厂、水泥厂、车辆厂、管材厂、阀门厂、洁具厂、纺织机械设备厂等等,正在筹建的蒸汽机厂将要成为最耀眼的税利大户。这是因为建造蒸汽机轮船的经验大量积累,技术革新总在进行中,明年正月十五将要有七艘钢铁轮船下水。其中三艘是排水量达到八百吨的海船,将要装备火炮六十门,逆风航速达到六七节,顺风顺水之时航速能够达到令人恐怖的十五六节。这完全是因为设计师充分考虑到航行成本,节约燃料,在顺风的情况下尽可能利用风力,发动蒸汽机驱动螺旋桨基本上是选择逆风状态下落帆航行。当然,作为军舰在追击敌船之时,肯定会全驱动,不可能有哪一艘风帆战船能够逃过钢铁军舰的追击。还有四艘都是排水量一百五十吨的平底江船,这四艘船基本不会单独承担运输任务,它们可以拖拽十几艘排水量二百吨左右的江船来往于南通州、南京、安庆府、夔州府、石柱。蒸汽机轮船问世后,长江航行快捷许多,原本逆流而上之时速度慢得比不上步行会被改写,航速可以提升三倍。全程使用热动力,从南通州出发逆流而上到达石柱,在七八天内赶到不成问题。第九百二十五章:君子爱财取之有道有了蒸汽机轮船在最繁忙的水道长江上航行,运输效率倍增那是肯定的。钢铁轮船发出巨大的轰鸣声、升腾起的烟气肯定会吸引无数人的眼球。用不着多久,轮船的速度和强大的运载力有目共睹,蒸汽机的好处就会第九百二十四章:禅让黄汉把国家大事都接管了,没了奏折可看、瞎忙惯了的崇祯一定会很闲。为了以防闲则生非,防止崇祯胡思乱想,走向极端。每天都要派遣三五个从文官武将、勋贵、宗亲、太监中选拔的说客组团去给崇祯宽心。主要内容当然是“汉王”保证不伤害朱明皇室宗亲,最起码给予他们富家翁的生活条件。皇帝、皇后和妃嫔、皇子、公主的用度只会增加不会克扣,根本不会限制皇帝的人身自由。皇帝可以去想去的任何地方,哪怕出海去“汉江省”、美洲新领地都可以,“汉王”一定派遣“红旗军”负责安全保卫。当然,除了讲宽心话,顺带着劝劝崇祯禅让也可以有。为了少流血最大程度规避同室操戈,循序渐进很有必要。黄汉计划先把崇祯架空一两年消磨他的暴脾气,自己利用这一两年时间歼灭流寇、推行新政,然后用海清河晏、国富民强的漂亮业绩直接打脸。在逼宫之时当面询问崇祯是否还要坚持做皇帝,再次导致盗寇四起民不聊生,祸害亿万子民崇祯被逼得禅让那是必须的,他如果硬气绝不妥协也有办法变通,可以逼他退位扶持皇太子朱慈烺登基。这位太子爷是个地地道道的软骨头,历史上居然向李闯贼投降,还被封“宋王”就可见一斑。历史上朱慈烺的结局不太清晰,肯定是在崇祯十七年死于乱军之中,然下手的究竟是闯贼还是建奴又或者是吴三桂的关宁军无法判断。反正窃取大明江山而且尽可能少流血是黄汉的目的,但是从来没有想过要了崇祯一家老小的性命,为此多花些时间,多费些周折无伤大雅。朱慈烺成为傀儡皇帝后如果不选择禅让,直接威胁他估计就没问题,因为他还有两个弟弟。大不了再费事逼迫朱慈烺退位,接下来让位给田弘遇的外孙皇四子朱慈照。这位就是历史上侥幸逃过大屠杀做满清的良民一直活到七十几岁,还免不了被“千古一帝”康麻子千刀万剐、诛杀满门的悲催货。朱慈照的骨头更加软,让他过度一下大明皇位再禅让,没有一丝失败的可能性。总而言之,大明江山落到黄汉手上,对于崇祯和他的一大家子来说其实是一种救赎,只不过没法告诉他们罢了。现如今崇祯依旧是大明皇帝,他知道收复沈阳意味着胜局已定,伪满清主力人马只不过残存一成左右,再也无力翻盘,接下来“红旗军”就是摧枯拉朽而已。皇帝知道“汉王”善于领兵,麾下能打敢拼,只是没想到“红旗军”居然强大如斯,横行辽东五六十年的建奴旦夕之间就一败涂地。其实崇祯是个老实人,还特别爱面子,这样的性格注定成不了一个有作为的政治家。搞政治必须翻云覆雨、尔虞我诈、大言不惭、自吹自擂、谎话连篇,岂能要脸而崇祯就是拉不下脸抹杀“汉王”系官员和将士们的丰功伟绩,总要拿出态度。他把封赏事宜交给内阁合议,定下了欢庆“沈阳大捷”的日期。腊月初六的献俘、阅兵仪式吸引了几十万军民围观,欢呼声、喝彩声一浪高过一浪,甚至于掩盖了隆隆马蹄声。两千威风凛凛杀气腾腾的骑士在杨大年、顾吉祥带领下穿越外城进入内城打马长安街。顾吉祥身后居然背着王牌军犬戈六本,一员大将身后背着一条狗太吸引眼球,成为了焦点。围观军民官宦得知这条军犬就是活捉伪满清王爷多铎的功臣后,齐声呐喊请求皇帝给予册封,逗乐了满街的人群。仪式过后,上千“汉王”系文官武将得到了加官进爵,黄沂州、憨子分别被册封为“辽阳侯”、“宁远侯”。阵亡将士们都得到了哀荣,级别最高的袁思明烈士被追封“忠义伯”世袭罔替。宋鹏飞、黄勇、杨大年、郑孝文、高有谋、杨汉威、孙传庭、陈奇瑜、孙元化、王志诚、杨国恩、刘奋勇、桑羽、王展鹏、毛承禄、尚可义等等三十八位文官武将得以封伯。但是除了两位侯爵世袭罔替,三十八个伯爵都是流爵,而且朝廷不给俸禄,交由“汉江省”自行解决。“汉王”系文官武将一直都不是拿朝廷的俸禄,见怪不怪。他们根本没有意识到皇帝忽然大方起来,一下子给了这么多空头爵位,而且厚此薄彼其实有离间的嫌疑。还好,黄汉一直强调爵位仅仅代表荣誉、待遇、地位,不跟实际职务、权力挂钩,皇帝烂给爵位也仅仅导致黄汉多付出俸禄而已,无伤大雅。几乎垄断了外贸的“红旗军”体系连抢带赚真的不差钱,手里能够赚取暴利的产业太多了。除了钢铁厂、水泥厂、车辆厂、管材厂、阀门厂、洁具厂、纺织机械设备厂等等,正在筹建的蒸汽机厂将要成为最耀眼的税利大户。这是因为建造蒸汽机轮船的经验大量积累,技术革新总在进行中,明年正月十五将要有七艘钢铁轮船下水。其中三艘是排水量达到八百吨的海船,将要装备火炮六十门,逆风航速达到六七节,顺风顺水之时航速能够达到令人恐怖的十五六节。这完全是因为设计师充分考虑到航行成本,节约燃料,在顺风的情况下尽可能利用风力,发动蒸汽机驱动螺旋桨基本上是选择逆风状态下落帆航行。当然,作为军舰在追击敌船之时,肯定会全驱动,不可能有哪一艘风帆战船能够逃过钢铁军舰的追击。还有四艘都是排水量一百五十吨的平底江船,这四艘船基本不会单独承担运输任务,它们可以拖拽十几艘排水量二百吨左右的江船来往于南通州、南京、安庆府、夔州府、石柱。蒸汽机轮船问世后,长江航行快捷许多,原本逆流而上之时速度慢得比不上步行会被改写,航速可以提升三倍。全程使用热动力,从南通州出发逆流而上到达石柱,在七八天内赶到不成问题。第九百二十五章:君子爱财取之有道有了蒸汽机轮船在最繁忙的水道长江上航行,运输效率倍增那是肯定的。钢铁轮船发出巨大的轰鸣声、升腾起的烟气肯定会吸引无数人的眼球。用不着多久,轮船的速度和强大的运载力有目共睹,蒸汽机的好处就会第九百二十四章:禅让黄汉把国家大事都接管了,没了奏折可看、瞎忙惯了的崇祯一定会很闲。为了以防闲则生非,防止崇祯胡思乱想,走向极端。每天都要派遣三五个从文官武将、勋贵、宗亲、太监中选拔的说客组团去给崇祯宽心。主要内容当然是“汉王”保证不伤害朱明皇室宗亲,最起码给予他们富家翁的生活条件。皇帝、皇后和妃嫔、皇子、公主的用度只会增加不会克扣,根本不会限制皇帝的人身自由。皇帝可以去想去的任何地方,哪怕出海去“汉江省”、美洲新领地都可以,“汉王”一定派遣“红旗军”负责安全保卫。当然,除了讲宽心话,顺带着劝劝崇祯禅让也可以有。为了少流血最大程度规避同室操戈,循序渐进很有必要。黄汉计划先把崇祯架空一两年消磨他的暴脾气,自己利用这一两年时间歼灭流寇、推行新政,然后用海清河晏、国富民强的漂亮业绩直接打脸。在逼宫之时当面询问崇祯是否还要坚持做皇帝,再次导致盗寇四起民不聊生,祸害亿万子民崇祯被逼得禅让那是必须的,他如果硬气绝不妥协也有办法变通,可以逼他退位扶持皇太子朱慈烺登基。这位太子爷是个地地道道的软骨头,历史上居然向李闯贼投降,还被封“宋王”就可见一斑。历史上朱慈烺的结局不太清晰,肯定是在崇祯十七年死于乱军之中,然下手的究竟是闯贼还是建奴又或者是吴三桂的关宁军无法判断。反正窃取大明江山而且尽可能少流血是黄汉的目的,但是从来没有想过要了崇祯一家老小的性命,为此多花些时间,多费些周折无伤大雅。朱慈烺成为傀儡皇帝后如果不选择禅让,直接威胁他估计就没问题,因为他还有两个弟弟。大不了再费事逼迫朱慈烺退位,接下来让位给田弘遇的外孙皇四子朱慈照。这位就是历史上侥幸逃过大屠杀做满清的良民一直活到七十几岁,还免不了被“千古一帝”康麻子千刀万剐、诛杀满门的悲催货。朱慈照的骨头更加软,让他过度一下大明皇位再禅让,没有一丝失败的可能性。总而言之,大明江山落到黄汉手上,对于崇祯和他的一大家子来说其实是一种救赎,只不过没法告诉他们罢了。现如今崇祯依旧是大明皇帝,他知道收复沈阳意味着胜局已定,伪满清主力人马只不过残存一成左右,再也无力翻盘,接下来“红旗军”就是摧枯拉朽而已。皇帝知道“汉王”善于领兵,麾下能打敢拼,只是没想到“红旗军”居然强大如斯,横行辽东五六十年的建奴旦夕之间就一败涂地。其实崇祯是个老实人,还特别爱面子,这样的性格注定成不了一个有作为的政治家。搞政治必须翻云覆雨、尔虞我诈、大言不惭、自吹自擂、谎话连篇,岂能要脸而崇祯就是拉不下脸抹杀“汉王”系官员和将士们的丰功伟绩,总要拿出态度。他把封赏事宜交给内阁合议,定下了欢庆“沈阳大捷”的日期。腊月初六的献俘、阅兵仪式吸引了几十万军民围观,欢呼声、喝彩声一浪高过一浪,甚至于掩盖了隆隆马蹄声。两千威风凛凛杀气腾腾的骑士在杨大年、顾吉祥带领下穿越外城进入内城打马长安街。顾吉祥身后居然背着王牌军犬戈六本,一员大将身后背着一条狗太吸引眼球,成为了焦点。围观军民官宦得知这条军犬就是活捉伪满清王爷多铎的功臣后,齐声呐喊请求皇帝给予册封,逗乐了满街的人群。仪式过后,上千“汉王”系文官武将得到了加官进爵,黄沂州、憨子分别被册封为“辽阳侯”、“宁远侯”。阵亡将士们都得到了哀荣,级别最高的袁思明烈士被追封“忠义伯”世袭罔替。宋鹏飞、黄勇、杨大年、郑孝文、高有谋、杨汉威、孙传庭、陈奇瑜、孙元化、王志诚、杨国恩、刘奋勇、桑羽、王展鹏、毛承禄、尚可义等等三十八位文官武将得以封伯。但是除了两位侯爵世袭罔替,三十八个伯爵都是流爵,而且朝廷不给俸禄,交由“汉江省”自行解决。“汉王”系文官武将一直都不是拿朝廷的俸禄,见怪不怪。他们根本没有意识到皇帝忽然大方起来,一下子给了这么多空头爵位,而且厚此薄彼其实有离间的嫌疑。还好,黄汉一直强调爵位仅仅代表荣誉、待遇、地位,不跟实际职务、权力挂钩,皇帝烂给爵位也仅仅导致黄汉多付出俸禄而已,无伤大雅。几乎垄断了外贸的“红旗军”体系连抢带赚真的不差钱,手里能够赚取暴利的产业太多了。除了钢铁厂、水泥厂、车辆厂、管材厂、阀门厂、洁具厂、纺织机械设备厂等等,正在筹建的蒸汽机厂将要成为最耀眼的税利大户。这是因为建造蒸汽机轮船的经验大量积累,技术革新总在进行中,明年正月十五将要有七艘钢铁轮船下水。其中三艘是排水量达到八百吨的海船,将要装备火炮六十门,逆风航速达到六七节,顺风顺水之时航速能够达到令人恐怖的十五六节。这完全是因为设计师充分考虑到航行成本,节约燃料,在顺风的情况下尽可能利用风力,发动蒸汽机驱动螺旋桨基本上是选择逆风状态下落帆航行。当然,作为军舰在追击敌船之时,肯定会全驱动,不可能有哪一艘风帆战船能够逃过钢铁军舰的追击。还有四艘都是排水量一百五十吨的平底江船,这四艘船基本不会单独承担运输任务,它们可以拖拽十几艘排水量二百吨左右的江船来往于南通州、南京、安庆府、夔州府、石柱。蒸汽机轮船问世后,长江航行快捷许多,原本逆流而上之时速度慢得比不上步行会被改写,航速可以提升三倍。全程使用热动力,从南通州出发逆流而上到达石柱,在七八天内赶到不成问题。第九百二十五章:君子爱财取之有道有了蒸汽机轮船在最繁忙的水道长江上航行,运输效率倍增那是肯定的。钢铁轮船发出巨大的轰鸣声、升腾起的烟气肯定会吸引无数人的眼球。用不着多久,轮船的速度和强大的运载力有目共睹,蒸汽机的好处就会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